富察貴人33
綜影視之林夏的穿越之旅 作者:是筱茶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氣慢慢炎熱起來,華妃和甄嬛之間的鬥爭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為了避暑,皇上又帶領後宮之人去了圓明園避暑。
甄嬛為了報複華妃,以茶葉之事告知皇上。
她向皇上說宮中貢品都是先入年羹堯與敦親王府邸,剩餘的才送入宮中。
任何一個皇帝知道自己的臣子用的東西比自己的還好,都會忍不住怒氣吧。
但是甄嬛建議皇帝不必動怒,而將此事刻意宣揚出去,使年羹堯和敦親王等人失盡人心。
皇帝從這件事上更加看出甄嬛政治才能,允許她單獨與自己商議政事,但同時甄嬛也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對於年羹堯跟敦親王走在一起,皇上也不覺得奇怪。
最近年羹堯頻頻受罰,估計他也猜測到一點皇上的心意,所以他跟皇上的死對頭走到一起,也不奇怪。
而華妃就算再蠢,也知道自家哥哥最近的處境不太好。
更讓人心驚的是,皇上最近大部分時間都跟甄嬛在一起,也不接見她。
此刻的華妃就如同驚弓之鳥一般。
後來皇上恢複了她的恩寵,她心裏還是發慌的厲害,內心敢怒不敢言。
眾人到了圓明園後不久,年羹堯的處境愈發堪憂。
一天皇帝在大殿聽取大臣們曆數年羹堯的不是,華妃聞訊後焦急萬分,擔心年氏家族地位不保。
百般無奈之下,她忍痛將頌芝引薦給皇上。
皇上也沒有拒絕,寵幸了頌芝,並將她封為芝答應。
華妃耳聞皇帝召見大臣議事,唯恐與哥哥年羹堯有關,便交代頌芝侍寢時試探口風,卻被皇帝推托過去了。
華妃、頌芝等人與甄嬛狹路相逢,甄嬛將當初浣碧侍寢後華妃諷刺她的話盡數還了迴去。
隻是她說得委婉,華妃沒有完全聽懂,但也知道甄嬛是諷刺她。
她發誓要讓甄嬛好看。
甄嬛卻在圓明園碰到了皇上的四阿哥弘曆,兩人各懷鬼胎,倒也相處和諧。
不過儀欣沒有管這件事,甄嬛最後的結果不會好的。
隻要有儀欣在,四阿哥這個敗家子就不會有機會登上皇位的。
而此時皇帝已經差遣果郡王協助自己查明了敦親王與年羹堯謀反篡位的證據。
隻待他們行動後一舉將其拿下。
在此之前,皇上還找到儀欣,想要將她和六阿哥暫時安置在蓬萊島,但是知道最終結果的儀欣拒絕了皇上的提議,說是她要跟皇上共進退。
聽到儀欣這樣說的皇上感動不已,兩人之間的情意愈發深厚。
第二天晚上,叛黨作亂,整個圓明園混亂不堪。
猜測到皇上的舉動和皇上派人保護的人自然沒事。
但是剩下的一些人就沒有那麽好運了。
儀欣主要說的是安陵容,她之前一直想著到底應該怎麽對付安陵容,才能讓她徹底絕望,卻一直沒有想到一個好方法。
之前設計她失寵,讓她失去靠山也彌補不了她對原主造成的傷害。
這次叛黨作亂,不知是忘了還是怎麽迴事,皇上沒有安置甄嬛,安陵容更沒有受到皇後的提點緊跟著甄嬛。
上次她因為緊跟著甄嬛而逃過一劫,對於宮中這樣的大事她又一知半解,所以她這次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這次叛軍作亂,安陵容身邊又沒有保護的人,所以她被叛軍砍傷嚴重,容貌盡毀。餘生不可能再有寵愛不說,她往後的日子需要人貼身伺候才能正常生活。
此時的她比中風的太後還慘,太後畢竟身份高,伺候的人也不敢太過苛責。
安陵容可就不一定了,如果沒有人伺候或者伺候的人疏忽一點,她說不定隻能在床上發爛發臭。
更崩潰的是,安陵容甚至不敢自盡。因為隻要她一死,她的母親在安家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為了自己的母親,她也隻能苟延殘喘的活著。
儀欣認為,這樣的報複原主應該會滿意吧。
年羹堯獲知同黨敦親王被皇帝捉拿,寫了一紙奏折呈送皇帝。
他本意是想向皇上求情的,但是情急之下卻把“朝乾夕惕”四字寫成了“夕陽朝乾”,皇上看後勃然大怒,以為他不知悔改。
之後皇帝不斷讓身邊大臣向自己列舉年羹堯的各項罪名,意在借助他人之口,徹底鏟除年氏一族。
年羹堯最後因不恪守為臣之道等罪名被皇帝革了川陝總督和一等公爵位。
華妃得知此消息大為震驚,不顧宮規前往養心殿替哥哥求情,但是皇上卻避而不見,華妃磕頭請求皇帝的原諒。
皇上不為所動,他好不容易才將年羹堯鏟除,怎麽可能因為華妃就放過他。
之後年羹堯因不服皇上對他的處罰,穿著皇上禦賜的黃馬褂在城門口招搖,意指皇上忘恩負義。
皇上知道這件事後大發雷霆,他好意留年羹堯一命,他卻不識好人心,還如此敗壞自己的名聲。
於是皇上下旨將年羹堯處死。
不過年羹堯在臨死之前,將他之前查到的有關甄遠道的消息告知了自己的好友,讓他為自己報仇。
眼見華妃失勢,曹貴人不得不另尋靠山,她聽從甄嬛的建議,到皇上麵前告發華妃此前種種罪行。
迫於無奈,皇上命人徹查華妃多年惡行,眾叛親離的華妃得知兄長年羹堯已被賜死,親信太監周寧海不堪大刑之苦,供認出自己多項罪名。
其實皇上是不想發落華妃的,畢竟是陪伴自己這麽多年的女子,哪怕是陪在自己身邊的動物都會有感情,更何況是人呢,還不說皇上其實對華妃也不是全是利用而沒有感情。
但是甄嬛步步為營,先是讓曹貴人揭發,後又在後宮傳播華妃的罪行。
眼見華妃做的事情瞞不住,不懲罰她不足以震懾後宮,無奈之下,皇上降華妃為年答應。
曹貴人因告發華妃罪行有功,被晉封為襄嬪。
沒有太後的提示,皇上雖然不喜曹琴默告發華妃的舉動,覺得她這是小人之舉,但也沒有要了她的性命。
對於曹琴默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為了避暑,皇上又帶領後宮之人去了圓明園避暑。
甄嬛為了報複華妃,以茶葉之事告知皇上。
她向皇上說宮中貢品都是先入年羹堯與敦親王府邸,剩餘的才送入宮中。
任何一個皇帝知道自己的臣子用的東西比自己的還好,都會忍不住怒氣吧。
但是甄嬛建議皇帝不必動怒,而將此事刻意宣揚出去,使年羹堯和敦親王等人失盡人心。
皇帝從這件事上更加看出甄嬛政治才能,允許她單獨與自己商議政事,但同時甄嬛也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對於年羹堯跟敦親王走在一起,皇上也不覺得奇怪。
最近年羹堯頻頻受罰,估計他也猜測到一點皇上的心意,所以他跟皇上的死對頭走到一起,也不奇怪。
而華妃就算再蠢,也知道自家哥哥最近的處境不太好。
更讓人心驚的是,皇上最近大部分時間都跟甄嬛在一起,也不接見她。
此刻的華妃就如同驚弓之鳥一般。
後來皇上恢複了她的恩寵,她心裏還是發慌的厲害,內心敢怒不敢言。
眾人到了圓明園後不久,年羹堯的處境愈發堪憂。
一天皇帝在大殿聽取大臣們曆數年羹堯的不是,華妃聞訊後焦急萬分,擔心年氏家族地位不保。
百般無奈之下,她忍痛將頌芝引薦給皇上。
皇上也沒有拒絕,寵幸了頌芝,並將她封為芝答應。
華妃耳聞皇帝召見大臣議事,唯恐與哥哥年羹堯有關,便交代頌芝侍寢時試探口風,卻被皇帝推托過去了。
華妃、頌芝等人與甄嬛狹路相逢,甄嬛將當初浣碧侍寢後華妃諷刺她的話盡數還了迴去。
隻是她說得委婉,華妃沒有完全聽懂,但也知道甄嬛是諷刺她。
她發誓要讓甄嬛好看。
甄嬛卻在圓明園碰到了皇上的四阿哥弘曆,兩人各懷鬼胎,倒也相處和諧。
不過儀欣沒有管這件事,甄嬛最後的結果不會好的。
隻要有儀欣在,四阿哥這個敗家子就不會有機會登上皇位的。
而此時皇帝已經差遣果郡王協助自己查明了敦親王與年羹堯謀反篡位的證據。
隻待他們行動後一舉將其拿下。
在此之前,皇上還找到儀欣,想要將她和六阿哥暫時安置在蓬萊島,但是知道最終結果的儀欣拒絕了皇上的提議,說是她要跟皇上共進退。
聽到儀欣這樣說的皇上感動不已,兩人之間的情意愈發深厚。
第二天晚上,叛黨作亂,整個圓明園混亂不堪。
猜測到皇上的舉動和皇上派人保護的人自然沒事。
但是剩下的一些人就沒有那麽好運了。
儀欣主要說的是安陵容,她之前一直想著到底應該怎麽對付安陵容,才能讓她徹底絕望,卻一直沒有想到一個好方法。
之前設計她失寵,讓她失去靠山也彌補不了她對原主造成的傷害。
這次叛黨作亂,不知是忘了還是怎麽迴事,皇上沒有安置甄嬛,安陵容更沒有受到皇後的提點緊跟著甄嬛。
上次她因為緊跟著甄嬛而逃過一劫,對於宮中這樣的大事她又一知半解,所以她這次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這次叛軍作亂,安陵容身邊又沒有保護的人,所以她被叛軍砍傷嚴重,容貌盡毀。餘生不可能再有寵愛不說,她往後的日子需要人貼身伺候才能正常生活。
此時的她比中風的太後還慘,太後畢竟身份高,伺候的人也不敢太過苛責。
安陵容可就不一定了,如果沒有人伺候或者伺候的人疏忽一點,她說不定隻能在床上發爛發臭。
更崩潰的是,安陵容甚至不敢自盡。因為隻要她一死,她的母親在安家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為了自己的母親,她也隻能苟延殘喘的活著。
儀欣認為,這樣的報複原主應該會滿意吧。
年羹堯獲知同黨敦親王被皇帝捉拿,寫了一紙奏折呈送皇帝。
他本意是想向皇上求情的,但是情急之下卻把“朝乾夕惕”四字寫成了“夕陽朝乾”,皇上看後勃然大怒,以為他不知悔改。
之後皇帝不斷讓身邊大臣向自己列舉年羹堯的各項罪名,意在借助他人之口,徹底鏟除年氏一族。
年羹堯最後因不恪守為臣之道等罪名被皇帝革了川陝總督和一等公爵位。
華妃得知此消息大為震驚,不顧宮規前往養心殿替哥哥求情,但是皇上卻避而不見,華妃磕頭請求皇帝的原諒。
皇上不為所動,他好不容易才將年羹堯鏟除,怎麽可能因為華妃就放過他。
之後年羹堯因不服皇上對他的處罰,穿著皇上禦賜的黃馬褂在城門口招搖,意指皇上忘恩負義。
皇上知道這件事後大發雷霆,他好意留年羹堯一命,他卻不識好人心,還如此敗壞自己的名聲。
於是皇上下旨將年羹堯處死。
不過年羹堯在臨死之前,將他之前查到的有關甄遠道的消息告知了自己的好友,讓他為自己報仇。
眼見華妃失勢,曹貴人不得不另尋靠山,她聽從甄嬛的建議,到皇上麵前告發華妃此前種種罪行。
迫於無奈,皇上命人徹查華妃多年惡行,眾叛親離的華妃得知兄長年羹堯已被賜死,親信太監周寧海不堪大刑之苦,供認出自己多項罪名。
其實皇上是不想發落華妃的,畢竟是陪伴自己這麽多年的女子,哪怕是陪在自己身邊的動物都會有感情,更何況是人呢,還不說皇上其實對華妃也不是全是利用而沒有感情。
但是甄嬛步步為營,先是讓曹貴人揭發,後又在後宮傳播華妃的罪行。
眼見華妃做的事情瞞不住,不懲罰她不足以震懾後宮,無奈之下,皇上降華妃為年答應。
曹貴人因告發華妃罪行有功,被晉封為襄嬪。
沒有太後的提示,皇上雖然不喜曹琴默告發華妃的舉動,覺得她這是小人之舉,但也沒有要了她的性命。
對於曹琴默來說,這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