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皇後所生的嫡子,原主所生的永璂並未像孝賢皇後的永璉、永琮那樣被秘密立為儲君,這讓她感到焦慮和不安。


    乾隆對富察氏的念念不忘和對原主的相對冷淡又令其感到傷心和失敗。


    無論是作為皇後,還是作為女人,原主一直不被乾隆所重視,這造成她內心的極度不平衡。


    而她自己自身的性格也決定了她不是能假意溫柔,討好皇上的人。帝後之間的嫌隙就是這樣日積月累形成的,最後積攢到一定程度之後徹底爆發。


    在原劇情中,也有一些事情加劇了兩人之間的矛盾。


    原主雖然不得皇上喜愛,但是也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但是一切都在那個假格格小燕子進宮之後都被打破了。


    在一次圍場狩獵的時候,皇上從宮外帶迴一個女孩。原主本以為皇上把她帶迴來是當作後宮的嬪妃的,但是沒想到那個女孩居然是皇上的女兒。


    而皇上在沒有求證的前提下,僅憑小燕子身上帶的東西和令妃的小燕子的眼睛跟皇上相似的話,就認下了這個女兒。


    更加離譜的是,一個民間來的格格,皇上居然還要帶她去祭天酬神,向天下人承認這個女兒。


    要知道,在皇家,祭天酬神這樣隆重的活動一般是由皇上或其名下的阿哥來進行的,從來沒有一個格格去做過這些事。


    這些也就罷了,皇上既然認下這個女兒,那以後無非就是多出一份嫁妝就行,原主一開始也沒想刁難小燕子。


    但是沒想到那個小燕子不服管教,視宮規如無物,多次犯錯。要是犯下這些錯的是皇上的其他兒女,早就失寵了,哪裏還能在宮裏繼續快活的生活。


    皇上就像被小燕子下了蠱一樣,不論小燕子犯了多大的錯事,皇上都能原諒她。


    哪怕最後查出小燕子是假格格,是冒名頂替的,皇上都能原諒。甚至最後查出小燕子是仇人的女兒,皇上也一樣原諒。


    原主是一個注重規矩體統的人,她不明白小燕子做的一係列事情都是錯誤的,她隻想嚴加管教一番,又有什麽不對。為什麽最後都是她的錯,


    最關鍵的是,小燕子進宮後,就一直和令妃是同一立場,包括後來真格格紫薇進宮也是。


    小燕子她們的針對,令妃的煽風點火,都讓她一步步失去了皇上的信任。


    最後,在一係列的刺激下,她跟小燕子她們作對,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一步步失去了皇上的信任,最後被皇上冷落。宮權也交到了令妃手裏,而她則被幽禁在坤寧宮。


    在這之後她的身體就不好了,原主本來想安安穩穩的一直到去世。但是沒想到在自己居然落到那樣一個下場。


    在乾隆三十年的南巡,原主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


    17年前孝賢皇後富察氏陪同乾隆東巡時在濟南一病不起,終崩於德州。而她作為繼後的結局,遠不如孝賢皇後。


    孝賢皇後去世後,乾隆每次途經濟南都繞城而行,而這次南巡乾隆還專門作詩:濟南四渡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兮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蘊含對富察氏苦苦相思的詩句約是刺痛了乾隆身邊的原主的要強的心。


    更加悲哀的是,在南巡的過程中,皇上縱情聲色,居然想封一個風塵女子夏盈盈為貴妃。


    美其名曰,從夏盈盈身上看到了夏雨荷的影子。也不知道夏雨荷要是活著,聽到這樣的話會是怎樣的感受。


    說白了,其實就是皇上為自己的好色找一個借口罷了。


    其實哪怕皇上隻是想把夏盈盈帶進宮做一個普通的貴人,原主都不會強烈反對這樣的事。


    沒想到皇上想直接封她為貴妃。這不僅不合規矩,更是對皇上的名聲有礙。原主作為皇後,在此情況下,是有責任和義務來勸諫皇上的。原主也是如此做的。


    但是原主苦苦勸諫不僅無效反而倍受斥辱,她一氣之下就自行斷發。


    原主斷發的導火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的積怨源於之前所述種種。


    原主和皇上之間的矛盾日積月累之下積攢了不少,原主受盡了委屈,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次皇上的斥責徹底激發了原主的不甘與憤恨,於是她自我斷發,這也徹底激怒了乾隆。


    要知道,滿族人非國喪或喪夫不得斷發,她的這樣的行為是對皇上的一種詛咒。因此皇上可謂怒不可遏。


    南巡還沒有結束,乾隆就派額駙福隆安把皇後由水陸送迴京師。南巡結束迴到京師不久即下令收迴皇後手中的四份冊寶,裁剪了她部分傭人。


    當年七月,原主身邊就隻剩下對她一向忠心耿耿的容嬤嬤。按照清宮製度,僅有地位最低的答應才是兩名宮女,可見原主的境遇有多麽不好。


    次年七月十四日,原主離世,享年49歲。


    那時乾隆還在在木蘭遊玩,根本沒有迴宮的意思。僅派遣那拉氏之子永璂迴宮並傳旨喪葬儀式按皇貴妃儀製。


    不僅如此 乾隆迴宮後又下詔曰:皇後自冊立以來雖無失德之處,然奉太後南巡不盡孝道,不尊禮法,舉動乖張,跡類瘋謎,迴京後便一病不起,論其行為即便廢黜亦不為過,朕現仍然存其名號格外優容,但其治喪典禮不必按孝賢皇後儀式辦理,隻按皇貴妃之禮行事。


    雖然滿族大臣為原主喪禮據理力爭,但是並不盡如人意。時有名為李玉鳴的禦史上諫,結果竟被乾隆貶黜去往伊犁。


    又有一位愛新覺羅旁係大臣深覺皇帝此舉實為太過,幾位大臣也紛紛讚同,曾經的一國之母落此下場影響國運該當如何呢?結果這位大臣也被貶去了黑龍江。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東巡,一位近乎瘋狂的官員金從善攔下禦駕勸皇帝就薄葬那拉氏一事下罪己詔,並恢複其封號。


    乾隆大怒,遂欲淩遲,後為斬立決。此後原主不敢再有人提起。


    實際上原主的葬禮比皇貴妃禮製更低,她並未葬入裕陵,也未單獨建造陵寢,隻葬入妃陵。


    按照慣例無論地位多低,都有各自的地宮,而原主卻直接被塞進慧賢(純)皇貴妃的地宮位於一側,堂堂皇後反倒成了皇貴妃的下屬。


    原主入葬不設神牌,隻字未提,甚至比民間百姓的葬禮還不如,整個葬禮花費僅為207兩。


    當然,這些都是死後發生的事情,原主最後也隻是難過了一會,就沒有再多想什麽了。


    因為自始至終,原主就沒有後悔過斷發這件事。在她做了這些事情後,她就知道自己的下場不會太好了。


    隻是可惜她的孩子永璂也成為這件事情的犧牲品。


    原主死後,靈魂一直跟在永璂身邊,看著他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最終英年早逝,這讓她心痛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之林夏的穿越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是筱茶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是筱茶啊並收藏綜影視之林夏的穿越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