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 章 從軍
談話突然被打斷,三個老爺子才發現葉青竹的到來。
既然這孩子已經聽到了,那也沒必要刻意的瞞著、
葉智示意葉青竹在他的身旁坐下,然後告訴了他大周北邊,靖門關戰敗的情況。
據傳來的消息說是大周的大皇子,也就是大周的太子戰死在沙場,屍首都沒能搶迴來,落到了北玄國太子手裏,不知道要遭受怎樣的屈辱。
“太子被殺,大戰恐難以避免,如今又聽說到處都在鬧饑荒,多處糧食顆粒無收,這仗能打贏嘛?”
葉青竹試探性的問出了這個問題。
就聽見宋長生憤怒的罵道:“去他娘的顆粒無收,你看見那個村子是真的顆粒無收了,那幫狗官,對著朝廷說顆粒無收,對著百姓說朝廷加稅,趁著國朝大亂發國難財的畜生。”
葉禮趕忙製止道:“長生,你低聲些,小心隔牆有耳。”
宋長生是氣上頭了,不管不顧。
“就是皇帝在我麵前我也要這樣說,他們老景家的江山這才多少年就腐敗成了這個樣子,他們以為這個位置是好坐的?”
葉青竹聽著就覺得這話裏有話。
“長生,過去的事情隻能讓他過去,現在咱們還是守好咱們青州這片最重要,你還是別往北邊跑了,就你這脾氣,就算是去了軍營,估計還沒上戰場就已經被殺頭了呢。”
葉禮勸完葉智接著勸道:“是啊長生,北邊再打我估計也打不到咱們南邊來,北方的那些蠻子每年都是這樣,他們折騰不出什麽厲害的,咱們還是要在這裏守著的。”
宋長生惱了:“你們兩個老家夥這輩子是都要待在青州了,還想讓我和我窩在這,不可能,太子都死了,這仗就小不了。”
葉青竹聽出來宋長生這是要去參軍打仗,想上陣殺敵了。
但有幾個問題她想問下。
“宋爺爺,你參軍是去當大頭兵嘛?”
宋長生愣了一下,皺了皺眉道:“那倒不至於,我這身手去了之後人家肯定不會讓我去當大頭兵啊,最次最次也要給我個百夫長當當啊。”
“隻是一個百夫長?”
宋長生見葉青竹這個表情,以為這丫頭覺得這個官職配不上他。
“孩子,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哪有一去就當大將軍的,那都是需要軍功的,百夫長也管著不少人呢。”
“隻是百夫長的話對北方的戰局能夠起到多大的影響呢?哪怕是一個將軍,就能阻擋南下的北玄國士兵嘛?在戰場上打仗與在江湖上切磋必然是不同的。朝廷的指令,大帥的作戰方案,軍隊整體的作戰素質,還有後方糧草,醫藥,兵器與鎧甲的供應,這些對於勝利的影響才是明顯的。”
葉青竹說罷這些,明顯感覺到宋爺爺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青竹能夠理解您想保家衛國的高誌,但您這樣過去了也是杯水車薪。不是我勸您不要去,而是不要現在去,現在不是從軍的好時機。”
三個老爺子都覺得青竹這個丫頭說的有點道理,即便他們幾個都過去了,好像也起不到什麽樣的作用。
葉智問葉青竹:“你小小年紀怎麽懂得這些?是誰教給你的?”
葉青竹謙虛道:“先前那位姓陳的公子在我家養傷的時候,給我講了好多關於咱們大周朝廷的事情,還有關於軍隊的,他也是一位渴望報效國家的有誌青年。”
眾人雖然不理解那位公子為何要與一個鄉間小談及國家大事,但是除此之外,他們實在是想不出這孩子還能從哪裏得知這些消息了。
宋長生見葉青竹這樣解釋,也沒有做過多的猜想,隻繼續讓葉青竹講下去。
葉青竹思考了一下措辭道:“宋爺爺想上戰場最終的目的肯定不是當大將軍,封萬戶侯,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讓百姓少受戰火帶來的災難。”
“孩子你這是說到了我的心坎裏了,這江山到底姓什麽,你宋爺爺是真的不在乎,但是老夫是真的不想看見百姓受苦呀!易子相食不是傳說啊孩子。”
看見一臉悲痛的宋長生,葉青竹覺得這老人家早些年必然是有些經曆的。
“可是宋爺爺,在水深火熱中煎熬的不隻是戰火中的老百姓啊,戰火激烈的時候,遠離戰場的百姓日子也逃不掉被狗官魚肉的命運呐,還有那四處占山為王的匪徒必然會更加猖狂,咱們青州百姓的日子這幾年也沒有好過到哪裏去呀!
倘若這幾年周圍的山上匪患嚴重,動不動下山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我們這些老百姓又當怎麽生活呢?要是有您這樣的俠客待在九龍鎮上,咱麽鎮子上百姓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一點?”
宋長生雖然覺得這丫頭說的有點道理,但是他還是很想從軍,就算是戰死沙場,也比在這裏幹著急好呀?
“丫頭,那你說宋爺爺什麽時候能夠去參軍呢?”
葉青竹思忖片刻道:“宋爺爺,軍中現在是一個什麽情況你也不是很清楚,如今的戰況也沒有嚴重到國破家亡的地步,我覺得您可以先找可靠的人前去打聽一下,真的要去的話盡量多找幾個兄弟一起去,到了軍中和戰場上相互之間也有一個照應,在軍中樹立威信也更快,有了威信,能做的事才更多。”
逐漸冷靜下來的宋長生突然覺得自己幾十歲的人了居然 還不如一個小丫頭。
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叫上自己的好友一起去呢?
宋長生指著葉禮和葉智道:“你們兩個老頭子,有一個好孫子,唉,可憐我這個孤寡的老頭子,膝下也沒個一兒半女。”
葉智安慰道:“咱倆得不就是你的嘛?這孩子不也管你叫爺爺嘛?你要是孤單你就到葉家村去,我讓我葉家的子孫給你養老。”
幾個人說了半天才發現來寶還沒有過來,這孩子在外麵幹啥呢?
正好奇著呢,就聽見旁邊的小院裏麵傳來了爭吵聲。
葉青竹聽著就是來寶的聲音,這來寶喝個水能和誰吵起來呢?
“爺爺,我出去看看怎麽迴事。”
葉青竹起身出了大門,順著聲音找了過去才發現來寶此刻已經和一個大漢打起來了。
這大漢不正是中午街上的皮販子嘛?
談話突然被打斷,三個老爺子才發現葉青竹的到來。
既然這孩子已經聽到了,那也沒必要刻意的瞞著、
葉智示意葉青竹在他的身旁坐下,然後告訴了他大周北邊,靖門關戰敗的情況。
據傳來的消息說是大周的大皇子,也就是大周的太子戰死在沙場,屍首都沒能搶迴來,落到了北玄國太子手裏,不知道要遭受怎樣的屈辱。
“太子被殺,大戰恐難以避免,如今又聽說到處都在鬧饑荒,多處糧食顆粒無收,這仗能打贏嘛?”
葉青竹試探性的問出了這個問題。
就聽見宋長生憤怒的罵道:“去他娘的顆粒無收,你看見那個村子是真的顆粒無收了,那幫狗官,對著朝廷說顆粒無收,對著百姓說朝廷加稅,趁著國朝大亂發國難財的畜生。”
葉禮趕忙製止道:“長生,你低聲些,小心隔牆有耳。”
宋長生是氣上頭了,不管不顧。
“就是皇帝在我麵前我也要這樣說,他們老景家的江山這才多少年就腐敗成了這個樣子,他們以為這個位置是好坐的?”
葉青竹聽著就覺得這話裏有話。
“長生,過去的事情隻能讓他過去,現在咱們還是守好咱們青州這片最重要,你還是別往北邊跑了,就你這脾氣,就算是去了軍營,估計還沒上戰場就已經被殺頭了呢。”
葉禮勸完葉智接著勸道:“是啊長生,北邊再打我估計也打不到咱們南邊來,北方的那些蠻子每年都是這樣,他們折騰不出什麽厲害的,咱們還是要在這裏守著的。”
宋長生惱了:“你們兩個老家夥這輩子是都要待在青州了,還想讓我和我窩在這,不可能,太子都死了,這仗就小不了。”
葉青竹聽出來宋長生這是要去參軍打仗,想上陣殺敵了。
但有幾個問題她想問下。
“宋爺爺,你參軍是去當大頭兵嘛?”
宋長生愣了一下,皺了皺眉道:“那倒不至於,我這身手去了之後人家肯定不會讓我去當大頭兵啊,最次最次也要給我個百夫長當當啊。”
“隻是一個百夫長?”
宋長生見葉青竹這個表情,以為這丫頭覺得這個官職配不上他。
“孩子,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哪有一去就當大將軍的,那都是需要軍功的,百夫長也管著不少人呢。”
“隻是百夫長的話對北方的戰局能夠起到多大的影響呢?哪怕是一個將軍,就能阻擋南下的北玄國士兵嘛?在戰場上打仗與在江湖上切磋必然是不同的。朝廷的指令,大帥的作戰方案,軍隊整體的作戰素質,還有後方糧草,醫藥,兵器與鎧甲的供應,這些對於勝利的影響才是明顯的。”
葉青竹說罷這些,明顯感覺到宋爺爺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青竹能夠理解您想保家衛國的高誌,但您這樣過去了也是杯水車薪。不是我勸您不要去,而是不要現在去,現在不是從軍的好時機。”
三個老爺子都覺得青竹這個丫頭說的有點道理,即便他們幾個都過去了,好像也起不到什麽樣的作用。
葉智問葉青竹:“你小小年紀怎麽懂得這些?是誰教給你的?”
葉青竹謙虛道:“先前那位姓陳的公子在我家養傷的時候,給我講了好多關於咱們大周朝廷的事情,還有關於軍隊的,他也是一位渴望報效國家的有誌青年。”
眾人雖然不理解那位公子為何要與一個鄉間小談及國家大事,但是除此之外,他們實在是想不出這孩子還能從哪裏得知這些消息了。
宋長生見葉青竹這樣解釋,也沒有做過多的猜想,隻繼續讓葉青竹講下去。
葉青竹思考了一下措辭道:“宋爺爺想上戰場最終的目的肯定不是當大將軍,封萬戶侯,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讓百姓少受戰火帶來的災難。”
“孩子你這是說到了我的心坎裏了,這江山到底姓什麽,你宋爺爺是真的不在乎,但是老夫是真的不想看見百姓受苦呀!易子相食不是傳說啊孩子。”
看見一臉悲痛的宋長生,葉青竹覺得這老人家早些年必然是有些經曆的。
“可是宋爺爺,在水深火熱中煎熬的不隻是戰火中的老百姓啊,戰火激烈的時候,遠離戰場的百姓日子也逃不掉被狗官魚肉的命運呐,還有那四處占山為王的匪徒必然會更加猖狂,咱們青州百姓的日子這幾年也沒有好過到哪裏去呀!
倘若這幾年周圍的山上匪患嚴重,動不動下山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我們這些老百姓又當怎麽生活呢?要是有您這樣的俠客待在九龍鎮上,咱麽鎮子上百姓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一點?”
宋長生雖然覺得這丫頭說的有點道理,但是他還是很想從軍,就算是戰死沙場,也比在這裏幹著急好呀?
“丫頭,那你說宋爺爺什麽時候能夠去參軍呢?”
葉青竹思忖片刻道:“宋爺爺,軍中現在是一個什麽情況你也不是很清楚,如今的戰況也沒有嚴重到國破家亡的地步,我覺得您可以先找可靠的人前去打聽一下,真的要去的話盡量多找幾個兄弟一起去,到了軍中和戰場上相互之間也有一個照應,在軍中樹立威信也更快,有了威信,能做的事才更多。”
逐漸冷靜下來的宋長生突然覺得自己幾十歲的人了居然 還不如一個小丫頭。
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叫上自己的好友一起去呢?
宋長生指著葉禮和葉智道:“你們兩個老頭子,有一個好孫子,唉,可憐我這個孤寡的老頭子,膝下也沒個一兒半女。”
葉智安慰道:“咱倆得不就是你的嘛?這孩子不也管你叫爺爺嘛?你要是孤單你就到葉家村去,我讓我葉家的子孫給你養老。”
幾個人說了半天才發現來寶還沒有過來,這孩子在外麵幹啥呢?
正好奇著呢,就聽見旁邊的小院裏麵傳來了爭吵聲。
葉青竹聽著就是來寶的聲音,這來寶喝個水能和誰吵起來呢?
“爺爺,我出去看看怎麽迴事。”
葉青竹起身出了大門,順著聲音找了過去才發現來寶此刻已經和一個大漢打起來了。
這大漢不正是中午街上的皮販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