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什麽?”


    梁仁傑、古無忌、郭龍驤三人又蒙了。


    對麵的韋春個性實在奇怪!


    怎麽總想著唱反調。


    這次他們學了個乖,故意順著韋春的思路發表意見,結果還是被韋春反駁了。


    “韋大人,若是直接告知他們,對朝廷來說有什麽好處嗎?”


    郭龍驤道。


    “不錯,兵法講究的是奇正相合,密不告知的舉措能夠增大狼族和西涼、範陽的傷亡。”


    梁仁傑辯駁道:


    “況且這兩家違約在先,我們算不得不道德。”


    其實讓韋春說出這件事的根本道理,他還真說不出來。


    但他知道,他來的那個世界,最高超的戰略高手所做出的策略,絕不會是這種陰謀。


    “這樣做,可以讓陛下站在法理道義這一邊。


    若是密不告知對方我們的戰略部署,不光範陽、西涼的軍方,甚至兩地的百姓,都會對陛下大加指責。


    就連朝廷治下的文武官、百姓們,內心也會對陛下有意見。”


    韋春答道:


    “日後在史書上記一筆,陛下是一個跟自己內部抗狼族勢力耍手段的皇帝,想必不好聽。


    西涼、範陽有反意,但無實證。


    他們兩地的軍士,亦是我仙武子民。


    不能因此便殘害了他們性命。”


    韋春雖然一時說不出這個陽謀背後的邏輯,但表麵上的利弊已經很明顯了。


    女帝作為最高統治者,她站在正義的這一方,對於安撫民心有著巨大的好處。


    此言一出,倒是把對麵三個文臣給問住了。


    蒼玄大陸,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此舉對陛下有益,那便是一件好事。


    程知節做起了和事佬,道:


    “西涼一共派出一萬龍象軍。


    他們號稱西涼兵馬甲天下,包括步卒在內,總數屯兵三十萬之多。


    而冀洲也是有一萬青騎在六隗城。


    這兩邊境城池內,就算他們的精銳全死掉了,也無法讓兩地傷筋動骨。


    何況,真實情況下,至多死個三四千,史楚巒、朱祿山就得下令撤軍了。”


    程知節接著道:


    “最終,西涼、範陽可能會損失一些兵卒。


    但相比於三十萬的總數,無傷大雅。


    陛下卻將兩地民心、軍心盡失,這個買賣,或許真的不劃算。”


    對麵三個文臣思忖一會,也都點頭。


    就算程知節不給眾人找台階下,隻對陛下有利這一條,便足以說服所有人了。


    梁仁傑點頭:


    “此番,倒是韋大人的胸襟視野更為開闊,站的更高。”


    花花轎子眾人抬。


    韋春道:


    “就如同各位大人和金剛院長所說的。


    咱們都是為陛下做事,自然是為陛下把各種可能都想得到。”


    紫宸殿的眾位大臣,目光最終迴到女帝陛下身上。


    實際上,自古以來,所有的帝王、最高決策者,麵對的都是類似局麵。


    他們麾下謀士、智將很多。


    這些人往往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見,卻都能有足夠的理由和利益支撐自己的策略。


    表麵看起來,謀士們提出的所有方略都是對的。


    最高決策者的判斷力若是不足,很容易就被錯誤的諫言所左右。


    聖明的帝王,隻是傾聽謀士們分析各種可能和利弊,卻不會盲從。


    他們最終能夠從紛亂的建議中,靠自己找到唯一真理。


    蒼玄大陸自古以來,從來都不是某一個謀士能決定天下大勢的。


    最高決定權,永遠在最高決策者手中。


    或者說,皇帝本身就是最高謀士。


    女帝思忖一番,聲音平淡,看向韋春:


    “陽謀?”


    “嗯。


    陛下聖明。”


    韋春拍起了女帝的馬屁。


    女帝能夠一眼看穿韋春的用意,並不是什麽意外之事。


    韋春的那個世界,擁有豐富的曆史,自然印證了陽謀更加無敵的道理。


    當然,蒼玄大陸的曆史更加悠久,就看女帝有沒有這個判斷力了。


    女帝思量一番:


    “確如韋卿家所說,不管是西涼,還是冀洲,土地上生存的都是朕的子民。


    此番作戰不利,是安驍和史楚巒的問題,倒不能因此將遷怒於將士們。


    至於兩方作戰不利的情況,他們自然有千萬理由。


    在戰報中,甚至不會給任何機會讓朝廷指責他們。


    如今北方狼族虎視眈眈。


    朝廷此時的確不宜與他們兩家動手。


    此事……就按韋卿家的建言來辦。


    朝廷需要一些戰略定力。”


    諸般大事敲定,紫宸殿的小朝會便結束了。


    此番出征,以為韋春討迴公道的名義,將狼族邊境三城劫掠一空。


    最終在韋春的建議下,沒有固守城池,反而占了便宜就跑。


    數千年來,狼族最為熟悉的“打草穀”,竟然在這一次調換了角色。


    小朝會一結束,女帝便命人把旨意傳到西涼、靈錦關兩地。


    涼州,涼州城,西涼王府。


    聽潮亭氣象巍峨。


    說是亭子,實則是一座閣樓,攢尖頂,層層飛簷,四望如一。


    聽潮亭對外宣稱六樓,實際內裏有九層。


    剛剛通過傳送陣收到聖旨的安驍,拿著金黃金絲卷軸聖旨,走上了聽潮亭八樓。


    滿地竹簡古籍散亂擺放。


    紫檀木桌上,擺著一個裝酒的青葫蘆。


    一個披頭散發,臉色蒼白,身著一身麻衫之人手握毛筆,席地而坐。


    安驍走上前,將竹簡整理一番,擺放到桌案上,歉意道:


    “來得急,忘了帶酒,迴頭讓小年補上。”


    安驍拿出聖旨:


    “朝廷的意思,是說舊樞城不日將退兵,告知我們一聲。


    命西涼軍也不要死守。


    三地共同堅守的戰略放棄,讓我們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嗯?”


    李詡詫異抬頭看了安驍一眼。


    “若是如此,朝廷大可不必告知我們。


    或是派一隊信使來此,到時候如果晚了,就說路上耽擱了。


    如此一來,我西涼便可多死數千龍象軍。


    何樂而不為呢?”


    “確是如此。


    所以我才拿著聖旨,來先生這裏。”


    安驍同樣疑惑:


    “竟然啟用傳送陣將聖旨傳過來。


    一副生怕消息晚了,西涼軍會多死人的模樣。


    這我倒有些看不透了……


    女帝……換路數了?”


    聞言,李詡眼眸之中出現一絲困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女帝反派寵臣,我為所欲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涼龍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涼龍茶並收藏開局女帝反派寵臣,我為所欲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