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王府龍盤虎踞於敦涼山,千門萬戶,極土木之盛。


    坐擁整座敦涼山,在原本有個湖的山腰再擴建一倍,意圖擴湖為海,搭建亭台樓榭,最中高聳入雲的九樓雄偉涼亭取名聽潮。


    樓內藏書萬卷,珍本孤本無數,不乏失了傳承的武學秘笈。


    西涼王這些年北拒狼族,南抵吐蕃,西鎮西突厥。


    居於聖唐、仙武朝版圖要衝之地,如同礁石鎮於海中,頗為堅挺。


    雖未開疆拓土,但也稱得上“守得穩”。


    隻是民間不少人議論,說西涼王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這話也沒錯。


    西涼王從未有開疆拓土之功。


    竟然能夠成為開國以來首位異姓王。


    實在是離譜。


    當年聖唐開國之時,名將雲集,沒有個滅國戰績都拿不出手。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哪個功勳不是彪炳史冊?


    但最多也就是封為國公、司徒。


    你西涼王一寸土地沒打下來,蝸居西涼三州之地,便能稱王?


    聖唐、仙武百姓眼界出奇的高。


    認為西涼王是功不配位。


    他的這些功績,放在聖唐初,封個千牛衛大將軍就到頭了!


    中原百姓崇敬開國名將。


    暗地裏罵西涼王安驍為“安蠻子”。


    但沒辦法。


    時勢就是時勢。


    那些開國名將終究熬不過時間。


    這個年景,就輪到西涼王出頭了。


    這也是李治後期風眩症惹的禍。


    當時的李治已經沒有多餘精力安插勢力,製衡西涼。


    最終隻能由得西涼做大,不得已封安驍為異姓王。


    按理說李治雖然文治武功都不如太宗。


    但前期沒頭暈時,借著太宗文皇帝打下的底子,幹的不錯。


    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隻可惜後期的風眩症發作,王朝內諸般異變,他沒有精力做出妥善應對。


    給偌大的王朝埋下了諸多隱患。


    若是沒有這風眩症,聖唐或許能走向完全不同的天朝上國路線。


    隻能說這是命。


    風眩症是李治的命數。


    也是聖唐的命數。


    對於舊皇族來說,李治的病是難以陳表的遺憾。


    給舊皇族心中的聖唐,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但話說迴來。


    哪個王朝沒有遺憾,沒有想象空間呢?


    西涼王府。


    聽潮湖內錦鯉萬尾。


    一個年過半百的男人坐在湖邊的椅子上,打扮像個富家翁。


    安驍臉色黝黑,微微駝起的背,暴露出他曆經風霜的年紀。


    “安驍!


    找小爺作甚?!”


    一陣輕佻聲音傳來。


    一個身著白衣,披頭散發,長相極為俊逸的青年光腳走了過來。


    青年的麵皮之出眾,不輸京城宰相梁仁傑之子梁閑。


    兩人都是男生女相,是世間一等一的俊逸皮囊。


    西涼王安驍雖然功績不如開國名將


    但氣焰之囂張尤甚。


    最喜虐殺異族降卒。


    是以整個西涼從上到下沒有不怕他的。


    也就是他的嫡長子安凰年膽大包天。


    不僅直唿其名,對其也沒什麽尊重態度可言。


    “小年啊,怎麽應對朝廷聖旨,說說吧。”


    安驍和顏悅色。


    他知道長子的跋扈蠻橫,是在演戲給天下人看。


    為的是迷惑朝廷,減少朝廷的猜忌和暗殺。


    同時爭取獲得世襲罔替的王位。


    如果安凰年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定會引起朝廷忌憚,這個“世襲罔替”定然拿不到手了。


    實際安凰年城府極深,非常聰穎,有世人都不知道的頭腦算計。


    安驍這些年來的誇張縱容之舉,也是配合其演戲。


    安凰年一指安驍:


    “你是狗!”


    又一指北邊:


    “那邊也是狗。”


    “咱們狗咬狗,一嘴毛。


    朝廷就高興了。”


    安驍是生平第一次被人罵作狗,吹胡子瞪眼:


    “就算這裏沒人,也不能罵爹是狗啊!”


    安驍對於安凰年一眼識破朝廷用意,還是滿意的。


    “那咱們聽命出兵嗎?


    出兵的話怎麽打?


    派誰領兵去?”


    西涼麾下強將不少。


    這麽多年卻隻是固守。


    在民間,西涼落得個“龜殼”綽號。


    西涼的強將們都憋著一股火。


    這次有出兵的機會,怕是都蹦著想去打。


    安凰年道:


    “朝廷那邊,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忒壞。


    這是陽謀,得去。


    去狼族溜溜,才能讓他們知道咱們的價值。”


    這話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這個西涼世子,難道還想將西涼待價而沽?


    “不能真打,也不能假打。


    要半真半假的打。


    如此,才不能落人口舌。”


    安凰年眯起好看的丹鳳眼,緩緩道:


    “朝廷讓咱們拿了燕迴關,再去留下城?


    我看留下城去得,但未必要死攻,做做樣子即可。


    拿了燕迴關已足夠交代。”


    安驍不置可否。


    這個長子年紀太小,沒出生在那個輝煌的時代。


    所以安凰年沒有安驍對於聖唐的那種特殊家國情懷。


    斷事往往會自私了些。


    但這樣也好。


    未來的西涼王若是個自私的人,便不會把這三州之地,數十萬精兵拱手送人。


    “至於派誰……”


    安凰年對於安驍作何感想並不關注。


    自顧自說道:


    “隻有朱祿山合適。


    齊當國等人隻會真打。


    陳無豹就算假打,也打不輸。


    隻有朱祿山腹中錦繡,真打假打,拿捏如意。”


    安凰年做下定論。


    安驍心道,謀士李詡對於安凰年的種種預判,分毫不差。


    雖然安驍和李詡有更好的辦法。


    但安凰年的謀斷已經是中上之策。


    未來這個西涼,還是要交到安凰年手上。


    依他謀斷行事,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好兒子,那就如你安排。


    你說……範陽那邊會怎麽做?”


    “範陽……”


    安凰年抬頭,遙遙看向東邊天際。


    範陽可不是裂土為王。


    史楚巒隻是個軍事使。


    轉圜之間的餘地,相較於安驍就要少得多。


    史楚巒既要看冀洲世家大族的臉色。


    也要看朝廷的臉色。


    但凡事有利有弊。


    如果史楚巒手腕得當,反倒是能從中兩頭賣好,撈得些好處。


    安凰年倒不關心這些,喃喃道:


    “這麽些年過去,小泥人她……應當不是太平公主了吧。”


    安驍看著這個長子。


    安凰年看似濫情,實則非常專情。


    那被安凰年稱作“小泥人”的女娃,是史楚巒的女兒,年幼便是美人胚子。


    如今肯定是出落的傾國傾城了。


    也難怪小年念叨她。


    冀洲。


    範陽。


    知範陽軍事使史楚巒的府邸,史府。


    第三進院落的西廂房二層閣樓內。


    一看起來十六七歲,碧玉年華的女子,坐在窗邊。


    即便是同齡蕭茉兒的顏值,也得成長幾年,才有希望躋身胭脂榜。


    但史妙雲小小年紀,容顏已經傾國傾城。


    且神態嬌憨,氣質頗為可人。


    若是韋大人在此,一眼便可認定,此女容顏已經足以躋身胭脂評前五。


    再成長一兩年,她的顏值超越裴暖葦,與南宮、女帝平分秋色也未可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女帝反派寵臣,我為所欲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涼龍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涼龍茶並收藏開局女帝反派寵臣,我為所欲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