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湖陰城縣。
急雨落下,來不及尋個避雨之處,隻能在湖邊循了一處破廟,在衣衫被淋透之前躲了進去。破敗的古廟屹立雨中,漆著“五威靈光”四個泥金大字的木匾被吹得咿呀作響,似將墜落。
簷前雨瀑飛泄,打得湖麵雲氣蒸繚,像憑空拉起一塊霧溶溶的垂簾,將廟裏屋外分成兩個世界。淅瀝聲裏,更顯出廟中靜的可怕。
“這雨……下得跟天塌了似的。”身穿湖藍色綢裳的姑娘站在廟口,一邊抱怨一邊用帕子撣去身上的水。
“嚇死我了,差點淹死在湖中。”緊跟著進來一個黃衫姑娘,她的綢裳髒了一半,繡鞋上也滿是泥濘,似乎是在湖邊摔了一跤。
“好了,別站在門口了,快些進去,當心凍著。”身材高大,穿著貴氣的男子推了推擋住入口的兩人,大步跨入,衣衫幾乎濕透。男人健碩,卻長了一張白淨的臉,丹鳳眼、挺鼻梁,雙眉斜飛入鬢。
“廟中可有旁人,我見門口有車轍印。”又一人走入,聽聲音,年歲頗長。
廟中昏暗,男子上前一步,將兩個姑娘護在身後,微微眯著眼,打量四周。寬敞的大殿雨漏淅瀝,橫七豎八的圮磚被移至一旁,龜裂的青石地板被雨水洗刷的幹淨,繪滿認不出的文字。扭曲的文字或斷或連,盤了整整三大匝,幾乎占滿地麵。正中央,置著一座高大的木刻佛像,坐於地下,頭頂橫梁,卻極其的薄,最厚處不過一尺,幾乎將整間廟一分為二。
若有似無的歎息聲自佛像另一邊傳來,男子忙抽劍喊道,“何人在此?”
藍姑姑執劍從木佛後走出,一身暗紫色勁裝,身形提拔,滿是連練武人的精煉。“路過之人,不足為道。”
黃裳姑娘見是一個中年女人,心中稍鬆,一步上前,抬手便指。“你們在這裏藏著想要做什麽?”
“藏著?”藍姑姑眯起眼冷笑,“躲個雨還要敲鑼打鼓公告人人嗎?”
“櫻兒!”男子微微偏頭嗬斥。他收迴劍,後退一步,弓腰抱拳。“這位姑姑,我們以為廟中無人,並無惡意。”視線適應了昏暗,他才注意到大佛旁露出的半截馬車。雨又極又大,遮擋了視線,也遮蓋了馬咀嚼幹草的聲音。“我們也是來避雨的,不知你們可否讓出一小塊地方給我們,讓我們生個火,烤下衣衫。”先來後到,他們總歸是有些理虧。
藍姑姑微微點頭,卻未接話。
木佛後火堆燃起,一時間,廟中大亮。
男子找到一張椅子,撣幹淨灰塵,讓兩個姑娘坐下。自己則是從角落找出一張瘸了腿的小桌,抽劍劈砍,然後抱過來架起生火。木頭潮濕,點燃並不容易。他看了看木佛之後,聽著越來越清晰的咀嚼聲,最終走了過去。
木佛背麵,兩堆火,七八人圍坐在一起。一堆火旁,兩個年輕的女人一左一右護著一個披著披風,帶著兜帽的女子,剛才見到的姑姑與另一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姑姑站在女子身前。另一堆火旁,則站了兩個男子,他們身後,是兩個年輕的姑娘,其中一人懷中似乎抱著一個幼童。
他一走近,兩個男子便抽劍拔刀,站到了他麵前。他忙退一步,抬起雙手於胸前,示意自己並無惡意。“兩位爺,在下姓譚單字劍,同你們一樣是躲雨人。”他作揖快速道,“廟中木頭潮濕,不好點燃,在下想向兩位討要一些幹草。”
伍德迴頭看了一眼藍姑姑,藍姑姑擰眉,但還是點了點頭。
伍德拿了一些幹草給他,譚劍再次道謝後離開。
湖陰城縣,應州必經之路上的最後一個縣城。自湖陰城縣西南門出去,不足一百裏便是應州城。湖陰城縣靠近東海,湖中盛產一種少刺白魚,細長無麟,無魚腥味,燉湯極其鮮美。
黃裳姑娘一邊烤衣服,一邊抱怨譚劍帶她們來湖邊捕魚,白白浪費了她一身價值不菲的衣裳。譚劍好脾氣的應著,又找出一個碎了邊的陶罐,借屋簷落下的雨水清洗幹淨,接了大半罐幹淨的雨水,架在了火堆上。他看向藍裳姑娘,“蘭師姐,你等一下,我再去劈些木頭,再架一個火堆。”
黃裳姑娘叫魏櫻,藍裳姑娘叫蔡蘭蘭,她們兩人與譚劍以及年長他們一些的男人蕭諫諍師出同門。他們自年後結伴出來曆練,如今已經四個多月了。
魏櫻架起一雙渾圓姣好的腿,嫩黃尖兒的弓底綠繡鞋恣意扳平,的樣貌不算出眾,不過勝在雙峰傲人,聲甜眼媚。師門同一批的姐妹中,她最得師傅師兄們的喜愛。也有一個傳言,說她是掌門人年輕時在外曆練留下的孩子的血脈。真假無人知曉,她也總是一笑而過,不承認亦不否認。出來曆練者,曆來是一人獨行或是結伴而行,唯有她,掌門人特意指了同輩的譚劍,以及師兄師姐跟隨。
“水亭軒的弟子。”藍姑姑輕聲道。她並非說給他們聽,而是說給藏在暗處的暗衛們。
伍德伍仁看向藍姑姑,藍姑姑一邊將鹹米糕放在鐵網上烤著,一邊道,“他們的劍上均有一個軒字。”水亭軒曾是東海湖北一帶首屈一指的劍派,門下弟子眾多。
何謂江湖,這就是江湖。
水亭軒一門有一套劍法,前朝十二年,三十二年,三十八年的武狀元均是憑借出神入化的劍法奪魁揚名,連帶著水亭軒也跟著揚名天下了。門下私產不多,拜入門下者,若非根骨極佳,便是頗有薄產之人。水亭軒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入門者,須斷絕親緣,上交金銀產業。
這算什麽拜師學藝?
藍姑姑淡淡一笑,利落的給鹹米糕翻了一個麵。“天下間總有不求才不求利,隻求武道之人;也總有視錢財如糞土,視宅地乃身外物之人。”她用筷子在米糕上戳了幾個洞,讓熱氣透進去。“天下之大,江湖之中,渾水摸魚之人並不少,隻有三分本領卻要吹成三十分的人更多。”水亭軒名氣大,名聲響,便是有人質疑,又有幾人會信?
天下間不乏從眾之人,他們或許什麽都不懂,隻是看著別人,跟著做。聚集的人多了,一部分成了起義軍,一部分成了邪教,一部分則茫然無措,隻是不想失了這麽多盲目順從的信徒。
“水亭軒能做到如今,是他的本事。”藍姑姑將鹹米糕放在油紙上,遞給阿朱。“如何讓他不再發展下去,不再以前朝聲名繼續蠱惑百姓,便要看咱們爺的本事了。”江湖的門派多了,便會影響朝廷穩定,百姓安居。可若一個都沒有,又不可能。“咱們爺,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老爺扔去黃河邊學治水去了。”治國如治水。一個帝王,要做的不是堵,而是疏。如何讓天下,讓江湖上的各種人,各個門派、幫派,按照他的所思所想流淌,便是帝王之術。
“他少年時的事很少跟我說。”也就與長鬆、宗大他們喝酒時會提起。寧安拿過鹹米糕,撕下一小塊送入口中。她其實沒什麽胃口,隻是出門在外,容不得她挑食。
藍姑姑笑了,“吃了不少苦,難怪不想說。”王爺去黃河時不會泅水,是在治水中,一次次被衝走,為了活命,自己在水中撲騰會的。
寧安一邊吃米糕,一邊看向小女兒。想想今日清晨開始發熱,也不知是不是被她過上了風寒。
盡歡抱著想想,孩子小不好喂藥,好不容易灌了一副藥下去,她哭的嗓子都啞了,下雨前哭累了,睡著了。
“還有些臘腸臘肉,悶兩鍋飯。”範姑姑從馬車中拿出陶鍋,“這雨看著一時半會停不了。”臘肉與臘腸是在前麵鎮子買的,一家飯館老人家自己灌的,兩分肥八分瘦,與米飯一起蒸油潤濃香,隻需要拌上一些醬油就很好吃。
臘腸與臘肉入鍋前要先用黃酒抓透,他們沒有黃酒,隻有一些米酒,也是一樣用。
藍姑姑先烤了一些米糕,分給大家墊墊肚子,然後借著雨水淨了手,又用帕子擦幹,以手背試寧安的額頭。範姑姑看向她,她道,“還燒著。”試著沒早晨那麽燙了。
寧安道,“我沒事。”她隻是有點冷,又有點暈。
飯的香味飄散開,魏櫻吸了吸鼻子,對譚劍道,“譚師兄,我餓了,你去向他們要些飯來。”說完,自己便笑了,“蘭師姐,你說這是不是乞討?”她撫著右眼眼角的小痣,笑容薄有幾分釁意,“譚師兄,你快去要飯去啊,別餓著你的蘭師姐了。”
蔡蘭蘭聽她說得粗鄙帶辱,蹙起柳眉,想要開口為譚劍說話,又想到她得掌門偏愛一事,終是什麽都沒說,她看向佛像,扭頭不理,隻當沒聽到。
譚劍起身,又走了過去。魏櫻對他微揚下巴,越說越是過份。“要飯可是譚師兄的老本行,我若是不讓他去,時日久了他忘了可怎麽辦?”
蔡蘭蘭終是忍受不了,迴過頭堆著笑對魏櫻道,“小師妹,譚師弟以前日子苦,這不是他想的,也並非他的錯。”她見魏櫻神色要變,忙又道,“小師妹,你說那邊是什麽人,我剛才去接水時偷看了一眼,一個看著像侍女的人,竟然戴了一枝透潤的水晶玫瑰花釵。”那花釵栩栩如生,雖非整塊玉石雕刻而成,卻片片花瓣通透自然,以金絲相連,翡翠做葉。“看馬車像是大戶人家的夫人。”白銅飾、青油纁、朱裏通幰,朱絲絡網。
魏櫻朱唇一抿,嘴角微揚,“也許是薄有金銀的寡婦。”她眉頭一挑,“你瞧那樣,天也不是很冷,還披著厚實的披風,戴著兜帽。若非醜的不能見人,便是相貌不怕,身邊沒個男人,怕路上惹了登徒子。”
蔡蘭蘭的笑倏然停在唇邊,忙拉了拉她,“你聲音那麽大做什麽,當心他們聽到了。”
魏櫻燦然一笑,“聽到又如何?”她拿起放在一旁的劍,手腕微抖,抖出一節利刃,“我還怕他們不成。”
殿外雨墜如天傾,在鋪天蓋地的淅瀝聲裏,一陣馬蹄聲透雨震入。
迴來了!
寧安聞聲站起,漾出一抹放鬆的笑。
“伍德。”
寧王跨過朱漆高檻,一手提著野兔,一手將馬鞭扔給伍德。進殿後,站在門口放下野兔,解開蓑衣,拿下雨帽。雨太大了,便是穿了蓑衣,也幾乎濕透了。
禾苗跟在他身後走入,杏文迎上去,寧王道,“你們迴車上換衣服。”禾苗到七月便九歲了,長得高,又善騎射,已經能在大雨天跟著父親打獵捕魚而不落分毫了。
寧安剛上前一步,寧王便道,“我身上濕冷,你別過來。”
伍德安置好馬,又拿了幹布給馬擦雨水。“爺,您先換身衣服吧。”
寧王點頭,“兔子烤了,魚熬湯。”
伍仁提著兔子蹲在屋簷下處理,藍姑姑自馬車上拿下幹淨的衣服,“爺,就在這換吧。”說著,便同阿朱一起展開了一塊布,一人一角,在木佛背麵一角拉了起來。
譚劍一直在一旁靜靜等著,藍姑姑低聲將他離開後發生的事說了。寧王微微頷首,邊係外衫的係帶邊走出來。他看著寧安笑,對她伸出了手。寧安握著他的手走近,從杏文手中接過腰帶給他係上。
“怎麽樣了?”他俯身親吻寧安的額頭,“熱度好像退了些。”
寧安麵上一紅,嬌嬌推了推他。“有人,別這樣。”
套上外袍,寧王看向譚劍,“有事?”
譚劍拱手作揖,“這位兄台,不知鍋中白飯可否賣一些給我們?”
“你們?”寧王走到盡歡身旁,伸手摸了摸女兒的小臉。
“我與一個師妹,一個師姐,一個師兄。”他不著痕跡的打量著男人,男人一身遮掩不住的兇戾。
“你若餓了,我便差人裝一碗給你,不過一碗白飯,不值錢。”寧王接過想想,用臉試了試想想的體溫,早晨燒的滾燙,現在已經退熱了。“至於你的師門,想吃便自己來要。”他冷冷掃了譚劍一眼,冷冷道,“要麽便餓著。”
說話間,鍋中的飯也煮好了,範姑姑以布墊著拿開鍋蓋,臘腸臘肉的油香,米的香,醬的鮮,一起湧出。譚劍原想說不餓,可肚子卻不爭氣的響了起來。阿朱看著他噗嗤笑出聲。
“坐吧。”寧王指了指火堆旁。
譚劍搖了搖頭,道謝後離開。他吃了,師妹沒得吃,他不用想就知道她會如何憤怒,又會做出何等任性的事。出門在外,不該怕事,也不能惹事。
急雨落下,來不及尋個避雨之處,隻能在湖邊循了一處破廟,在衣衫被淋透之前躲了進去。破敗的古廟屹立雨中,漆著“五威靈光”四個泥金大字的木匾被吹得咿呀作響,似將墜落。
簷前雨瀑飛泄,打得湖麵雲氣蒸繚,像憑空拉起一塊霧溶溶的垂簾,將廟裏屋外分成兩個世界。淅瀝聲裏,更顯出廟中靜的可怕。
“這雨……下得跟天塌了似的。”身穿湖藍色綢裳的姑娘站在廟口,一邊抱怨一邊用帕子撣去身上的水。
“嚇死我了,差點淹死在湖中。”緊跟著進來一個黃衫姑娘,她的綢裳髒了一半,繡鞋上也滿是泥濘,似乎是在湖邊摔了一跤。
“好了,別站在門口了,快些進去,當心凍著。”身材高大,穿著貴氣的男子推了推擋住入口的兩人,大步跨入,衣衫幾乎濕透。男人健碩,卻長了一張白淨的臉,丹鳳眼、挺鼻梁,雙眉斜飛入鬢。
“廟中可有旁人,我見門口有車轍印。”又一人走入,聽聲音,年歲頗長。
廟中昏暗,男子上前一步,將兩個姑娘護在身後,微微眯著眼,打量四周。寬敞的大殿雨漏淅瀝,橫七豎八的圮磚被移至一旁,龜裂的青石地板被雨水洗刷的幹淨,繪滿認不出的文字。扭曲的文字或斷或連,盤了整整三大匝,幾乎占滿地麵。正中央,置著一座高大的木刻佛像,坐於地下,頭頂橫梁,卻極其的薄,最厚處不過一尺,幾乎將整間廟一分為二。
若有似無的歎息聲自佛像另一邊傳來,男子忙抽劍喊道,“何人在此?”
藍姑姑執劍從木佛後走出,一身暗紫色勁裝,身形提拔,滿是連練武人的精煉。“路過之人,不足為道。”
黃裳姑娘見是一個中年女人,心中稍鬆,一步上前,抬手便指。“你們在這裏藏著想要做什麽?”
“藏著?”藍姑姑眯起眼冷笑,“躲個雨還要敲鑼打鼓公告人人嗎?”
“櫻兒!”男子微微偏頭嗬斥。他收迴劍,後退一步,弓腰抱拳。“這位姑姑,我們以為廟中無人,並無惡意。”視線適應了昏暗,他才注意到大佛旁露出的半截馬車。雨又極又大,遮擋了視線,也遮蓋了馬咀嚼幹草的聲音。“我們也是來避雨的,不知你們可否讓出一小塊地方給我們,讓我們生個火,烤下衣衫。”先來後到,他們總歸是有些理虧。
藍姑姑微微點頭,卻未接話。
木佛後火堆燃起,一時間,廟中大亮。
男子找到一張椅子,撣幹淨灰塵,讓兩個姑娘坐下。自己則是從角落找出一張瘸了腿的小桌,抽劍劈砍,然後抱過來架起生火。木頭潮濕,點燃並不容易。他看了看木佛之後,聽著越來越清晰的咀嚼聲,最終走了過去。
木佛背麵,兩堆火,七八人圍坐在一起。一堆火旁,兩個年輕的女人一左一右護著一個披著披風,帶著兜帽的女子,剛才見到的姑姑與另一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姑姑站在女子身前。另一堆火旁,則站了兩個男子,他們身後,是兩個年輕的姑娘,其中一人懷中似乎抱著一個幼童。
他一走近,兩個男子便抽劍拔刀,站到了他麵前。他忙退一步,抬起雙手於胸前,示意自己並無惡意。“兩位爺,在下姓譚單字劍,同你們一樣是躲雨人。”他作揖快速道,“廟中木頭潮濕,不好點燃,在下想向兩位討要一些幹草。”
伍德迴頭看了一眼藍姑姑,藍姑姑擰眉,但還是點了點頭。
伍德拿了一些幹草給他,譚劍再次道謝後離開。
湖陰城縣,應州必經之路上的最後一個縣城。自湖陰城縣西南門出去,不足一百裏便是應州城。湖陰城縣靠近東海,湖中盛產一種少刺白魚,細長無麟,無魚腥味,燉湯極其鮮美。
黃裳姑娘一邊烤衣服,一邊抱怨譚劍帶她們來湖邊捕魚,白白浪費了她一身價值不菲的衣裳。譚劍好脾氣的應著,又找出一個碎了邊的陶罐,借屋簷落下的雨水清洗幹淨,接了大半罐幹淨的雨水,架在了火堆上。他看向藍裳姑娘,“蘭師姐,你等一下,我再去劈些木頭,再架一個火堆。”
黃裳姑娘叫魏櫻,藍裳姑娘叫蔡蘭蘭,她們兩人與譚劍以及年長他們一些的男人蕭諫諍師出同門。他們自年後結伴出來曆練,如今已經四個多月了。
魏櫻架起一雙渾圓姣好的腿,嫩黃尖兒的弓底綠繡鞋恣意扳平,的樣貌不算出眾,不過勝在雙峰傲人,聲甜眼媚。師門同一批的姐妹中,她最得師傅師兄們的喜愛。也有一個傳言,說她是掌門人年輕時在外曆練留下的孩子的血脈。真假無人知曉,她也總是一笑而過,不承認亦不否認。出來曆練者,曆來是一人獨行或是結伴而行,唯有她,掌門人特意指了同輩的譚劍,以及師兄師姐跟隨。
“水亭軒的弟子。”藍姑姑輕聲道。她並非說給他們聽,而是說給藏在暗處的暗衛們。
伍德伍仁看向藍姑姑,藍姑姑一邊將鹹米糕放在鐵網上烤著,一邊道,“他們的劍上均有一個軒字。”水亭軒曾是東海湖北一帶首屈一指的劍派,門下弟子眾多。
何謂江湖,這就是江湖。
水亭軒一門有一套劍法,前朝十二年,三十二年,三十八年的武狀元均是憑借出神入化的劍法奪魁揚名,連帶著水亭軒也跟著揚名天下了。門下私產不多,拜入門下者,若非根骨極佳,便是頗有薄產之人。水亭軒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入門者,須斷絕親緣,上交金銀產業。
這算什麽拜師學藝?
藍姑姑淡淡一笑,利落的給鹹米糕翻了一個麵。“天下間總有不求才不求利,隻求武道之人;也總有視錢財如糞土,視宅地乃身外物之人。”她用筷子在米糕上戳了幾個洞,讓熱氣透進去。“天下之大,江湖之中,渾水摸魚之人並不少,隻有三分本領卻要吹成三十分的人更多。”水亭軒名氣大,名聲響,便是有人質疑,又有幾人會信?
天下間不乏從眾之人,他們或許什麽都不懂,隻是看著別人,跟著做。聚集的人多了,一部分成了起義軍,一部分成了邪教,一部分則茫然無措,隻是不想失了這麽多盲目順從的信徒。
“水亭軒能做到如今,是他的本事。”藍姑姑將鹹米糕放在油紙上,遞給阿朱。“如何讓他不再發展下去,不再以前朝聲名繼續蠱惑百姓,便要看咱們爺的本事了。”江湖的門派多了,便會影響朝廷穩定,百姓安居。可若一個都沒有,又不可能。“咱們爺,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老爺扔去黃河邊學治水去了。”治國如治水。一個帝王,要做的不是堵,而是疏。如何讓天下,讓江湖上的各種人,各個門派、幫派,按照他的所思所想流淌,便是帝王之術。
“他少年時的事很少跟我說。”也就與長鬆、宗大他們喝酒時會提起。寧安拿過鹹米糕,撕下一小塊送入口中。她其實沒什麽胃口,隻是出門在外,容不得她挑食。
藍姑姑笑了,“吃了不少苦,難怪不想說。”王爺去黃河時不會泅水,是在治水中,一次次被衝走,為了活命,自己在水中撲騰會的。
寧安一邊吃米糕,一邊看向小女兒。想想今日清晨開始發熱,也不知是不是被她過上了風寒。
盡歡抱著想想,孩子小不好喂藥,好不容易灌了一副藥下去,她哭的嗓子都啞了,下雨前哭累了,睡著了。
“還有些臘腸臘肉,悶兩鍋飯。”範姑姑從馬車中拿出陶鍋,“這雨看著一時半會停不了。”臘肉與臘腸是在前麵鎮子買的,一家飯館老人家自己灌的,兩分肥八分瘦,與米飯一起蒸油潤濃香,隻需要拌上一些醬油就很好吃。
臘腸與臘肉入鍋前要先用黃酒抓透,他們沒有黃酒,隻有一些米酒,也是一樣用。
藍姑姑先烤了一些米糕,分給大家墊墊肚子,然後借著雨水淨了手,又用帕子擦幹,以手背試寧安的額頭。範姑姑看向她,她道,“還燒著。”試著沒早晨那麽燙了。
寧安道,“我沒事。”她隻是有點冷,又有點暈。
飯的香味飄散開,魏櫻吸了吸鼻子,對譚劍道,“譚師兄,我餓了,你去向他們要些飯來。”說完,自己便笑了,“蘭師姐,你說這是不是乞討?”她撫著右眼眼角的小痣,笑容薄有幾分釁意,“譚師兄,你快去要飯去啊,別餓著你的蘭師姐了。”
蔡蘭蘭聽她說得粗鄙帶辱,蹙起柳眉,想要開口為譚劍說話,又想到她得掌門偏愛一事,終是什麽都沒說,她看向佛像,扭頭不理,隻當沒聽到。
譚劍起身,又走了過去。魏櫻對他微揚下巴,越說越是過份。“要飯可是譚師兄的老本行,我若是不讓他去,時日久了他忘了可怎麽辦?”
蔡蘭蘭終是忍受不了,迴過頭堆著笑對魏櫻道,“小師妹,譚師弟以前日子苦,這不是他想的,也並非他的錯。”她見魏櫻神色要變,忙又道,“小師妹,你說那邊是什麽人,我剛才去接水時偷看了一眼,一個看著像侍女的人,竟然戴了一枝透潤的水晶玫瑰花釵。”那花釵栩栩如生,雖非整塊玉石雕刻而成,卻片片花瓣通透自然,以金絲相連,翡翠做葉。“看馬車像是大戶人家的夫人。”白銅飾、青油纁、朱裏通幰,朱絲絡網。
魏櫻朱唇一抿,嘴角微揚,“也許是薄有金銀的寡婦。”她眉頭一挑,“你瞧那樣,天也不是很冷,還披著厚實的披風,戴著兜帽。若非醜的不能見人,便是相貌不怕,身邊沒個男人,怕路上惹了登徒子。”
蔡蘭蘭的笑倏然停在唇邊,忙拉了拉她,“你聲音那麽大做什麽,當心他們聽到了。”
魏櫻燦然一笑,“聽到又如何?”她拿起放在一旁的劍,手腕微抖,抖出一節利刃,“我還怕他們不成。”
殿外雨墜如天傾,在鋪天蓋地的淅瀝聲裏,一陣馬蹄聲透雨震入。
迴來了!
寧安聞聲站起,漾出一抹放鬆的笑。
“伍德。”
寧王跨過朱漆高檻,一手提著野兔,一手將馬鞭扔給伍德。進殿後,站在門口放下野兔,解開蓑衣,拿下雨帽。雨太大了,便是穿了蓑衣,也幾乎濕透了。
禾苗跟在他身後走入,杏文迎上去,寧王道,“你們迴車上換衣服。”禾苗到七月便九歲了,長得高,又善騎射,已經能在大雨天跟著父親打獵捕魚而不落分毫了。
寧安剛上前一步,寧王便道,“我身上濕冷,你別過來。”
伍德安置好馬,又拿了幹布給馬擦雨水。“爺,您先換身衣服吧。”
寧王點頭,“兔子烤了,魚熬湯。”
伍仁提著兔子蹲在屋簷下處理,藍姑姑自馬車上拿下幹淨的衣服,“爺,就在這換吧。”說著,便同阿朱一起展開了一塊布,一人一角,在木佛背麵一角拉了起來。
譚劍一直在一旁靜靜等著,藍姑姑低聲將他離開後發生的事說了。寧王微微頷首,邊係外衫的係帶邊走出來。他看著寧安笑,對她伸出了手。寧安握著他的手走近,從杏文手中接過腰帶給他係上。
“怎麽樣了?”他俯身親吻寧安的額頭,“熱度好像退了些。”
寧安麵上一紅,嬌嬌推了推他。“有人,別這樣。”
套上外袍,寧王看向譚劍,“有事?”
譚劍拱手作揖,“這位兄台,不知鍋中白飯可否賣一些給我們?”
“你們?”寧王走到盡歡身旁,伸手摸了摸女兒的小臉。
“我與一個師妹,一個師姐,一個師兄。”他不著痕跡的打量著男人,男人一身遮掩不住的兇戾。
“你若餓了,我便差人裝一碗給你,不過一碗白飯,不值錢。”寧王接過想想,用臉試了試想想的體溫,早晨燒的滾燙,現在已經退熱了。“至於你的師門,想吃便自己來要。”他冷冷掃了譚劍一眼,冷冷道,“要麽便餓著。”
說話間,鍋中的飯也煮好了,範姑姑以布墊著拿開鍋蓋,臘腸臘肉的油香,米的香,醬的鮮,一起湧出。譚劍原想說不餓,可肚子卻不爭氣的響了起來。阿朱看著他噗嗤笑出聲。
“坐吧。”寧王指了指火堆旁。
譚劍搖了搖頭,道謝後離開。他吃了,師妹沒得吃,他不用想就知道她會如何憤怒,又會做出何等任性的事。出門在外,不該怕事,也不能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