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封六宮
穿越安陵容奮鬥成太後 作者:滄海楠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心中的怒火愈發旺盛,她緊緊握住拳頭,由於太過用力,手指關節都開始發白。
戴在指甲上堅硬鋒利的護甲竟然承受不住這股力量,硬生生地斷裂開來。
其中一截尖銳的護甲猛地刺進了皇後手掌,頓時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但皇後似乎並未察覺到一般,眼中隻有對我無盡的憤恨。
一旁的剪秋敏銳地察覺到皇後的異樣,急忙從懷中掏出手絹,快步上前遞給皇後。
她深知若任由皇後手上的鮮血滴落下來,很可能會引起在場眾人尤其是皇帝的關注,那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因此,她必須動作迅速且小心翼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皇後這才從剛才的恨意中恢複理智,她轉頭看著皇帝小聲道:
“皇上,臣妾身體不適,想提前迴去,還請皇上恕罪!”
皇帝點頭同意:
“皇後迴去好生休養,等空了,朕再去看你!”
剪秋扶著皇後起身,眾人見皇後要離開,紛紛起身行禮道:
“恭送皇後娘娘!”
景仁宮內,皇後麵色擔憂,她讓剪秋去叫三阿哥,如今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養子的身上。
很快三阿哥來到景仁宮,他跪下行禮道: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您這是怎麽了?”
皇後仔細端詳三阿哥,心裏多希望眼前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大阿哥。
可惜大阿哥死得早,她也再沒能懷上過孩子。
“三阿哥,皇額娘如今隻有你了,你務必好好讀書。皇額娘瞧著你年歲也大了,想過了年給你挑選福晉,你也好生準備著。”
“是,皇額娘!”三阿哥恭敬迴複。
除夕家宴,皇帝心情歡喜,按照祖製,他應該宿在景仁宮。
但皇後身體不適,皇帝自然而然留在了永壽宮。
我知道經過這次家宴,能讓很多人看清楚後宮的局勢,也是一次試探。
二月初,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雪災也在逐漸好轉。
皇帝安排了人專門負責災後重建工作,這讓京城百姓讚不絕口。
吉善堂、順風鏢局等都在這次雪災中出錢出力,獲得皇帝讚賞。
其後幾天,大封六宮的事情被逐漸重視起來。
內務府,太監們聚在一起議事。
梁多瑞看著眾人道:
“熹貴妃的意思,是讓咱們和禮部商議著安排大封六宮的典禮。
這些個日子當差,你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這可是宮裏頭的大喜事,別出什麽亂子。
看見冊封的單子了沒?
這以後後宮誰說了算,你們都得警醒著點。
我告訴你們,以後永壽宮的差事就是第一要緊的差事。
小兔崽子們,都聽明白了嗎?”
“是,梁總管,小的們都知道了!”眾太監一起跪下領命。
永壽宮,槿汐把內務府送來的冊子讓我過目,我笑著道:
“內務府很會辦事,這個梁多瑞還不錯,也是個識趣的人,讓小文子送些賞賜過去,記住光明正大的給賞賜。我要讓皇後眼紅,讓皇後坐不住,看她還有什麽陰謀詭計?”
槿汐笑著點頭:
“娘娘這是敲山震虎,或許猛虎已經準備下山了呢!”
“本宮就怕猛虎迴窩裏,那樣就沒意思了!”我拿著冊子又看了看,心裏很滿意。
“娘娘,這次大封六宮,有多少嬪妃等著感激您呢?這些年了,還沒有這麽熱鬧過!”槿汐繼續道。
“我不想讓皇後好過,她想安插自己的人進妃位,而我也是同樣的想法。
有好處大家分,留著我想要的,剪去我認為多餘的,其實修剪花枝和整理後宮是一樣的,這個道理我明白,皇後更明白。”
我說著拿著剪刀把旁邊一瓶花枝重新修剪了一番。
不多時,紅玉端著新茶進來,她把茶盞放下:
“娘娘,剛夏公公來報,說今兒皇上要來,讓娘娘好生準備著。再過幾日便是冊封大典,想必皇上是來與娘娘商議細節。”
“好,本宮知道了!”我端起茶盞品了一口今年的新茶。
果然口味醇厚,入口即香。
入夜,皇帝悄悄進了永壽宮,我瞧著皇帝臉色不好,心裏有些忐忑。
“皇上,這是怎麽了?”我說著上前替皇帝解開外麵的氅衣。
皇帝麵色深沉,他歎了口氣道:
“朕即位已六年多,但朕的弟弟們還是死性不改,私下抱怨,結黨營私,朕已下令囚禁老八、老九。他們若能悔改,朕不會趕盡殺絕。”
曆史上雍正是九子奪嫡的勝利者,他囚禁了老八、老九,又把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趕去為先帝守陵。
最是無情帝王家,雍正為了鞏固江山統治,什麽樣的手段都用過。
這個時候我不能說話,也不能去評論他做得到底是對還是錯。
皇帝見我不說話,他歎了口氣繼續道:
“容兒,先帝在時,老八允禩覬覦皇位,結黨營私,多番爭奪。
而朕正是憑借著穩重的性格,不急不躁才獲得先帝賞識。
如今朕囚禁老八、老九、老十四,朝堂上一片嘩然。有人說朕圈禁兄弟、寵妾滅妻,臣民惶恐。
可是當年朕登基時,老八、老九、老十四等處處刁難、不恭不敬,讓朕坐在皇位上如履薄冰。朕這麽做真的錯了嗎?容兒,你告訴朕,朕到底是對還是錯?”
皇帝說完,盯著我看,他想尋找一個答案。
“皇上,您做得對!為了穩固江山,您必須這麽做!您是一個好皇帝,為百姓謀福利的好皇帝!”我隻能一頓彩虹屁猛誇。
皇帝聞言哈哈大笑,“隻有容兒最理解朕的苦衷啊!”
次日一早,景仁宮內,眾嬪妃盛裝出席冊封大禮。
內務府梁多瑞拿出大封名冊高聲朗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晉熹貴妃為皇貴妃,端妃為端貴妃,敬妃為敬貴妃,皇貴妃同理六宮之事。端貴妃、敬貴妃從旁協助。
晉貞嬪為貞妃,惠嬪為惠妃。
晉欣貴人為欣嬪,寧貴人為寧嬪,康常在、洛常在為貴人,薛答應為常在,欽此。”
眾嬪妃齊聲道:“謝皇上隆恩。”
戴在指甲上堅硬鋒利的護甲竟然承受不住這股力量,硬生生地斷裂開來。
其中一截尖銳的護甲猛地刺進了皇後手掌,頓時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但皇後似乎並未察覺到一般,眼中隻有對我無盡的憤恨。
一旁的剪秋敏銳地察覺到皇後的異樣,急忙從懷中掏出手絹,快步上前遞給皇後。
她深知若任由皇後手上的鮮血滴落下來,很可能會引起在場眾人尤其是皇帝的關注,那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因此,她必須動作迅速且小心翼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皇後這才從剛才的恨意中恢複理智,她轉頭看著皇帝小聲道:
“皇上,臣妾身體不適,想提前迴去,還請皇上恕罪!”
皇帝點頭同意:
“皇後迴去好生休養,等空了,朕再去看你!”
剪秋扶著皇後起身,眾人見皇後要離開,紛紛起身行禮道:
“恭送皇後娘娘!”
景仁宮內,皇後麵色擔憂,她讓剪秋去叫三阿哥,如今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養子的身上。
很快三阿哥來到景仁宮,他跪下行禮道: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您這是怎麽了?”
皇後仔細端詳三阿哥,心裏多希望眼前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大阿哥。
可惜大阿哥死得早,她也再沒能懷上過孩子。
“三阿哥,皇額娘如今隻有你了,你務必好好讀書。皇額娘瞧著你年歲也大了,想過了年給你挑選福晉,你也好生準備著。”
“是,皇額娘!”三阿哥恭敬迴複。
除夕家宴,皇帝心情歡喜,按照祖製,他應該宿在景仁宮。
但皇後身體不適,皇帝自然而然留在了永壽宮。
我知道經過這次家宴,能讓很多人看清楚後宮的局勢,也是一次試探。
二月初,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雪災也在逐漸好轉。
皇帝安排了人專門負責災後重建工作,這讓京城百姓讚不絕口。
吉善堂、順風鏢局等都在這次雪災中出錢出力,獲得皇帝讚賞。
其後幾天,大封六宮的事情被逐漸重視起來。
內務府,太監們聚在一起議事。
梁多瑞看著眾人道:
“熹貴妃的意思,是讓咱們和禮部商議著安排大封六宮的典禮。
這些個日子當差,你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這可是宮裏頭的大喜事,別出什麽亂子。
看見冊封的單子了沒?
這以後後宮誰說了算,你們都得警醒著點。
我告訴你們,以後永壽宮的差事就是第一要緊的差事。
小兔崽子們,都聽明白了嗎?”
“是,梁總管,小的們都知道了!”眾太監一起跪下領命。
永壽宮,槿汐把內務府送來的冊子讓我過目,我笑著道:
“內務府很會辦事,這個梁多瑞還不錯,也是個識趣的人,讓小文子送些賞賜過去,記住光明正大的給賞賜。我要讓皇後眼紅,讓皇後坐不住,看她還有什麽陰謀詭計?”
槿汐笑著點頭:
“娘娘這是敲山震虎,或許猛虎已經準備下山了呢!”
“本宮就怕猛虎迴窩裏,那樣就沒意思了!”我拿著冊子又看了看,心裏很滿意。
“娘娘,這次大封六宮,有多少嬪妃等著感激您呢?這些年了,還沒有這麽熱鬧過!”槿汐繼續道。
“我不想讓皇後好過,她想安插自己的人進妃位,而我也是同樣的想法。
有好處大家分,留著我想要的,剪去我認為多餘的,其實修剪花枝和整理後宮是一樣的,這個道理我明白,皇後更明白。”
我說著拿著剪刀把旁邊一瓶花枝重新修剪了一番。
不多時,紅玉端著新茶進來,她把茶盞放下:
“娘娘,剛夏公公來報,說今兒皇上要來,讓娘娘好生準備著。再過幾日便是冊封大典,想必皇上是來與娘娘商議細節。”
“好,本宮知道了!”我端起茶盞品了一口今年的新茶。
果然口味醇厚,入口即香。
入夜,皇帝悄悄進了永壽宮,我瞧著皇帝臉色不好,心裏有些忐忑。
“皇上,這是怎麽了?”我說著上前替皇帝解開外麵的氅衣。
皇帝麵色深沉,他歎了口氣道:
“朕即位已六年多,但朕的弟弟們還是死性不改,私下抱怨,結黨營私,朕已下令囚禁老八、老九。他們若能悔改,朕不會趕盡殺絕。”
曆史上雍正是九子奪嫡的勝利者,他囚禁了老八、老九,又把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趕去為先帝守陵。
最是無情帝王家,雍正為了鞏固江山統治,什麽樣的手段都用過。
這個時候我不能說話,也不能去評論他做得到底是對還是錯。
皇帝見我不說話,他歎了口氣繼續道:
“容兒,先帝在時,老八允禩覬覦皇位,結黨營私,多番爭奪。
而朕正是憑借著穩重的性格,不急不躁才獲得先帝賞識。
如今朕囚禁老八、老九、老十四,朝堂上一片嘩然。有人說朕圈禁兄弟、寵妾滅妻,臣民惶恐。
可是當年朕登基時,老八、老九、老十四等處處刁難、不恭不敬,讓朕坐在皇位上如履薄冰。朕這麽做真的錯了嗎?容兒,你告訴朕,朕到底是對還是錯?”
皇帝說完,盯著我看,他想尋找一個答案。
“皇上,您做得對!為了穩固江山,您必須這麽做!您是一個好皇帝,為百姓謀福利的好皇帝!”我隻能一頓彩虹屁猛誇。
皇帝聞言哈哈大笑,“隻有容兒最理解朕的苦衷啊!”
次日一早,景仁宮內,眾嬪妃盛裝出席冊封大禮。
內務府梁多瑞拿出大封名冊高聲朗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晉熹貴妃為皇貴妃,端妃為端貴妃,敬妃為敬貴妃,皇貴妃同理六宮之事。端貴妃、敬貴妃從旁協助。
晉貞嬪為貞妃,惠嬪為惠妃。
晉欣貴人為欣嬪,寧貴人為寧嬪,康常在、洛常在為貴人,薛答應為常在,欽此。”
眾嬪妃齊聲道:“謝皇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