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迴宮
穿越安陵容奮鬥成太後 作者:滄海楠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玉滿臉羞澀地看了一眼陳良仁,雙頰緋紅如晚霞般迷人,輕聲說道:
“娘娘,奴婢尚未應允此事呢。”
陳良仁聞言,毫不猶豫地跪下行禮謝恩,並深情款款地凝視著紅玉,誠懇地說:
“草民對紅玉心儀已久,無論等待多少年,我都心甘情願!隻求紅玉姑娘莫要嫌惡草民愚笨才好啊!”
我緊握著紅玉的手,麵帶微笑安慰她道:
“放心吧,本宮還要將你留在身邊幾年,待到那時,如果你仍不願嫁與他,本宮自會替你覓得如意郎君。”
待一切宮外之事安排妥當後,夜幕已然降臨。
想到明日便要迴宮,心裏不知道是歡喜還是憂慮。
入夜,我拖著疲憊的身軀緩緩走向床鋪,斜倚在床榻之上,目光投向搖籃中的孩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盡的惆悵。
究竟何時我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接迴來呢?
而那個暗中調換孩子的元兇究竟是何人呢?種種思緒縈繞心頭,令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於是,我緩緩地站起身來,披上了一件寬敞而華麗的毛皮大氅。
槿汐手持宮燈,靜靜地陪伴在一旁。
我靜靜地坐在迴廊下,眼神有些迷茫,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突然間,紅玉匆匆跑來,稟報道:
“娘娘,有人請求求見您!”
這麽晚了,究竟會是誰來到這清涼台呢?
心中不禁暗自揣測,難道會是果郡王嗎?
然而,這個時辰前來拜訪實在有些不太合適,正當我猶豫不決之際,遠遠地傳來一個聲音:
“熹妃娘娘,微臣有事相求,懇請娘娘賜見一麵!”
聽到這個聲音,我方才知曉原來是甄珩。
他竟然已經從遙遠的滇藏之地歸來,心中頓時湧起一陣既驚訝又喜悅的情緒。
“槿汐,甄珩乃是莞妃的兄長,此事切不可對外聲張,待日後本宮再詳細告知你其中原委。你快快引領甄大人前往前廳迴話吧!”
我低聲囑咐著槿汐,讓她將甄珩帶入前廳。
如今的我身份已然不同往昔,再也不能像從前那般隨心所欲了。
“是,娘娘,奴婢遵命!”
槿汐恭敬地迴答後,便朝著外麵走去。
緊接著,紫檀和紅玉趕緊侍奉我重新換上整潔的衣裳,梳理好頭發,並精心妝扮一番。
等我到前廳時,甄珩已經等候多時,他驚訝地看著我,似乎一刻也不願意移開目光。
“微臣參見熹妃娘娘,熹妃娘娘萬福金安!”甄珩跪下行禮。
“甄大哥請起,這麽晚了,找本宮何事?”我急忙問。
“微臣聽聞娘娘明日入宮,恐日後難以見到,所以連夜趕來相送。這是微臣在滇藏那邊得的寶貝,名叫微型弩箭,可以連續發射短箭。想送給娘娘!”甄珩跪在地上,雙手奉上弩箭。
紅玉上前拿過弩箭,好奇地打量一番。
“娘娘,這是武器,在後宮也用不上這個!”紅玉疑惑不解地說。
我拿過弩箭,仔細看了一下,果然設計精巧,不僅單手可以操作,每次可以放五支短箭,確實是極好的東西,類似於現在的手槍。
隻是射程與威力無法與手槍匹敵,在冷兵器時代已經很好了。
“你這麽晚來找本宮,便是為此?”我輕聲問。
甄珩起身拱手道:
“是,宮中險惡,嬛兒亦不能幸免。微臣希望娘娘一切安好,這弩箭可以防身。另外,微臣的父母、妹妹已被接入京城,娘娘大恩,臣無以為報。”
我點點頭,歎息道:
“明箭易躲,暗箭難防。宮裏的鬥爭哪裏是真槍真刀的鬥爭,都是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甄大哥,謝謝你,這禮物我收下了。”
甄珩走後,槿汐輕聲道:
“娘娘,甄大人之事,奴婢絕對不會對外說半個字,請娘娘放心!”
都是聰明人,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崔槿汐比誰都更謹慎。
次日一早,蘇培盛帶著聖旨入清涼殿。
眾人跪地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讚宮廷而衍慶,端賴柔嘉,鈕祜祿陵容,毓質名門,溫恭懋著,冊為熹貴妃,欽此。”
蘇培盛宣完旨,槿汐上前雙手接過聖旨。
兩人相視一笑,多少情誼不言中。
迴宮的聖旨已下,我再也看不見這宮外的藍天了。
不遠處果郡王已經等待多時,他打著貴妃儀仗來接。
皇帝特意找果郡王作為冊封使,以彰顯我的地位與榮寵,更是用副後的標準迎我入宮。
景仁宮內,皇後已經換好了朝服,既然無法阻止我入宮,她也隻能如此。
祺嬪不服氣道:
“娘娘,臣妾聽說皇上是用副後儀仗接熹貴妃迴宮,那可是皇貴妃的儀仗,皇上這麽做,是不是太越矩了。”
皇後無奈歎息道:
“關鍵是皇上喜歡,誰又能說什麽?祺嬪,你要盯著你阿瑪,在朝中咬住熹妃迴宮的事不放,要潑盡髒水,讓熹妃聲名狼藉。”
“是,娘娘,臣妾已經寫信通知阿瑪了。皇上違背太後懿旨,私自迎接熹妃迴宮,已經引起前朝不滿了。大清以孝治天下,如今皇上竟然為了熹妃把孝也忘記了。”祺嬪嘟囔著小嘴憤憤不平。
洛常在、薛答應身份低微,隻默默聽著,也不敢答話。
這時剪秋進來催促道:
“娘娘,吉時已到,皇上已經出發了!”
清涼台,我身穿貴妃服製,頭戴鳳冠,迎風而立。
果郡王上前一步行禮道:
“果郡王恭迎熹貴妃,請熹妃移駕,鸞轎已在外等候。”
我微微一笑道:“果郡王請起!”
果郡王起身,高聲喊道:“臣恭迎熹貴妃迴宮!”
儀仗隊浩浩蕩蕩擺了一路,我坐進轎子。紅玉、紫檀走在右邊,左邊是槿汐。
我掀開轎簾,望著一路上還沒有發芽的枯樹,心裏多了一些惆悵。
自去年出宮到如今迴宮,不過是半年的光景,我卻覺得多了很長時間。
經曆了這麽多,我此時的心態卻更加的平和。
從熹妃到熹貴妃,皇帝還是給了我最大的體麵。
不,我還要努力,從熹貴妃到皇貴妃!
“娘娘,奴婢尚未應允此事呢。”
陳良仁聞言,毫不猶豫地跪下行禮謝恩,並深情款款地凝視著紅玉,誠懇地說:
“草民對紅玉心儀已久,無論等待多少年,我都心甘情願!隻求紅玉姑娘莫要嫌惡草民愚笨才好啊!”
我緊握著紅玉的手,麵帶微笑安慰她道:
“放心吧,本宮還要將你留在身邊幾年,待到那時,如果你仍不願嫁與他,本宮自會替你覓得如意郎君。”
待一切宮外之事安排妥當後,夜幕已然降臨。
想到明日便要迴宮,心裏不知道是歡喜還是憂慮。
入夜,我拖著疲憊的身軀緩緩走向床鋪,斜倚在床榻之上,目光投向搖籃中的孩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盡的惆悵。
究竟何時我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接迴來呢?
而那個暗中調換孩子的元兇究竟是何人呢?種種思緒縈繞心頭,令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於是,我緩緩地站起身來,披上了一件寬敞而華麗的毛皮大氅。
槿汐手持宮燈,靜靜地陪伴在一旁。
我靜靜地坐在迴廊下,眼神有些迷茫,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突然間,紅玉匆匆跑來,稟報道:
“娘娘,有人請求求見您!”
這麽晚了,究竟會是誰來到這清涼台呢?
心中不禁暗自揣測,難道會是果郡王嗎?
然而,這個時辰前來拜訪實在有些不太合適,正當我猶豫不決之際,遠遠地傳來一個聲音:
“熹妃娘娘,微臣有事相求,懇請娘娘賜見一麵!”
聽到這個聲音,我方才知曉原來是甄珩。
他竟然已經從遙遠的滇藏之地歸來,心中頓時湧起一陣既驚訝又喜悅的情緒。
“槿汐,甄珩乃是莞妃的兄長,此事切不可對外聲張,待日後本宮再詳細告知你其中原委。你快快引領甄大人前往前廳迴話吧!”
我低聲囑咐著槿汐,讓她將甄珩帶入前廳。
如今的我身份已然不同往昔,再也不能像從前那般隨心所欲了。
“是,娘娘,奴婢遵命!”
槿汐恭敬地迴答後,便朝著外麵走去。
緊接著,紫檀和紅玉趕緊侍奉我重新換上整潔的衣裳,梳理好頭發,並精心妝扮一番。
等我到前廳時,甄珩已經等候多時,他驚訝地看著我,似乎一刻也不願意移開目光。
“微臣參見熹妃娘娘,熹妃娘娘萬福金安!”甄珩跪下行禮。
“甄大哥請起,這麽晚了,找本宮何事?”我急忙問。
“微臣聽聞娘娘明日入宮,恐日後難以見到,所以連夜趕來相送。這是微臣在滇藏那邊得的寶貝,名叫微型弩箭,可以連續發射短箭。想送給娘娘!”甄珩跪在地上,雙手奉上弩箭。
紅玉上前拿過弩箭,好奇地打量一番。
“娘娘,這是武器,在後宮也用不上這個!”紅玉疑惑不解地說。
我拿過弩箭,仔細看了一下,果然設計精巧,不僅單手可以操作,每次可以放五支短箭,確實是極好的東西,類似於現在的手槍。
隻是射程與威力無法與手槍匹敵,在冷兵器時代已經很好了。
“你這麽晚來找本宮,便是為此?”我輕聲問。
甄珩起身拱手道:
“是,宮中險惡,嬛兒亦不能幸免。微臣希望娘娘一切安好,這弩箭可以防身。另外,微臣的父母、妹妹已被接入京城,娘娘大恩,臣無以為報。”
我點點頭,歎息道:
“明箭易躲,暗箭難防。宮裏的鬥爭哪裏是真槍真刀的鬥爭,都是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甄大哥,謝謝你,這禮物我收下了。”
甄珩走後,槿汐輕聲道:
“娘娘,甄大人之事,奴婢絕對不會對外說半個字,請娘娘放心!”
都是聰明人,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崔槿汐比誰都更謹慎。
次日一早,蘇培盛帶著聖旨入清涼殿。
眾人跪地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讚宮廷而衍慶,端賴柔嘉,鈕祜祿陵容,毓質名門,溫恭懋著,冊為熹貴妃,欽此。”
蘇培盛宣完旨,槿汐上前雙手接過聖旨。
兩人相視一笑,多少情誼不言中。
迴宮的聖旨已下,我再也看不見這宮外的藍天了。
不遠處果郡王已經等待多時,他打著貴妃儀仗來接。
皇帝特意找果郡王作為冊封使,以彰顯我的地位與榮寵,更是用副後的標準迎我入宮。
景仁宮內,皇後已經換好了朝服,既然無法阻止我入宮,她也隻能如此。
祺嬪不服氣道:
“娘娘,臣妾聽說皇上是用副後儀仗接熹貴妃迴宮,那可是皇貴妃的儀仗,皇上這麽做,是不是太越矩了。”
皇後無奈歎息道:
“關鍵是皇上喜歡,誰又能說什麽?祺嬪,你要盯著你阿瑪,在朝中咬住熹妃迴宮的事不放,要潑盡髒水,讓熹妃聲名狼藉。”
“是,娘娘,臣妾已經寫信通知阿瑪了。皇上違背太後懿旨,私自迎接熹妃迴宮,已經引起前朝不滿了。大清以孝治天下,如今皇上竟然為了熹妃把孝也忘記了。”祺嬪嘟囔著小嘴憤憤不平。
洛常在、薛答應身份低微,隻默默聽著,也不敢答話。
這時剪秋進來催促道:
“娘娘,吉時已到,皇上已經出發了!”
清涼台,我身穿貴妃服製,頭戴鳳冠,迎風而立。
果郡王上前一步行禮道:
“果郡王恭迎熹貴妃,請熹妃移駕,鸞轎已在外等候。”
我微微一笑道:“果郡王請起!”
果郡王起身,高聲喊道:“臣恭迎熹貴妃迴宮!”
儀仗隊浩浩蕩蕩擺了一路,我坐進轎子。紅玉、紫檀走在右邊,左邊是槿汐。
我掀開轎簾,望著一路上還沒有發芽的枯樹,心裏多了一些惆悵。
自去年出宮到如今迴宮,不過是半年的光景,我卻覺得多了很長時間。
經曆了這麽多,我此時的心態卻更加的平和。
從熹妃到熹貴妃,皇帝還是給了我最大的體麵。
不,我還要努力,從熹貴妃到皇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