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教引嬤嬤方若
穿越安陵容奮鬥成太後 作者:滄海楠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一日,宮內的太監嬤嬤帶著聖旨來到甄府,一行十幾人,把甄府擠得是水泄不通。
甄嬛父母及兄弟姐妹等一行人跪在正廳接旨。
“雍正元年八月二十二日,總管內務府由敬事房抄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理寺少卿甄遠道女十七歲甄嬛,著封為正六品常在,賜號‘莞’,於九月十五日進內,欽此。”
我與眾人一起跪拜高喊,“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著內監又從衣袖中掏出一份聖旨,上麵說道,“請安陵容接旨!”
我與蕭姨娘跪下叩拜,“安陵容聽旨!”
“雍正元年八月二十二日,總管內務府由敬事房抄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鬆陽縣丞安比槐十六歲女安陵容,著封為正七品答應,於九月十五日進內。欽此。”
甄老爺等內監宣完旨,忙拿了金銀禮物賞了內監,並且細心的把我的那份一並給了。
我心下感動,真的是無以為報。
日後等我入宮,甄府落難之際,我必定想盡辦法,保他們一家少受些苦楚。
隨後內監引出一名年長宮女,我一看便知是方若姑姑,她是宮裏的老人,甄嬛對她非常客氣,忙下拜行了大禮。我也跟著甄嬛一同行了禮。
我記得以前自己是多麽愚蠢不懂事,那時甄嬛行大禮時,我竟然站在那裏像個木頭人,而如今我也要結交方若,爭取留個好印象。
方若顯然有些受寵若驚,她沒有想到兩位小主能以如此大禮相待,自然態度更加和善恭敬。她往後退了一步,附身跪下,恭恭敬敬行了一個大禮,“奴婢方若,參見莞常在小主,安答應小主!”
甄嬛站在前麵,她忙雙手扶起方若,笑著說,“姑姑,何須行此大禮,倒是讓我與妹妹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方若起身,麵目和善的看著甄嬛與我,她緩緩開口說道:
“如今莞常在與安答應既然已經有了品級,那奴婢就從品級說起!如今後宮最大的便是皇後,皇後以下可以設置皇貴妃一名,貴妃兩名,妃四名,嬪六名,其中貴人、常在、答應等沒有定數,分居紫禁城東西一十二宮。”
我認真聽著,記著,以前沒有認真聽到的環節,此時我聽得格外用心。
在日常宮規,教引姑姑身份特殊,在教導小主宮中禮儀期間是不用向宮嬪小主叩頭行大禮所以初次見麵,我與甄嬛對姑姑行了大禮,而方若姑姑更是用心教導。
我又想起剛才內監的一番話,他誇甄父好教養,還說道剛領了教引嬤嬤去夏常在家裏,不僅沒有領到賞錢還被好一頓擺臉色。
可見夏冬春的家教堪憂,有這樣一個可愛活寶,也不枉她活不過三集的命運。
方若姑姑入宮已久,在康熙爺期間便是負責教導小主的禮儀,可謂是宮裏的老人了。身份不同一般,這些年老並且能長期在主子麵前得臉的奴才,那都是人精,善於揣測主子的心情,我自然要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學習請教。
方若說著,甄嬛笑著站起來,親自端了茶水,笑著說,“姑姑,辛苦了,喝口水再說!”
“小主客氣了!”方若麵帶微笑,眼中盡是讚許的目光。
我這才明白,甄嬛各方麵表現都很優異。她待人極為和善,即使是對待下人,也是彬彬有禮。我也笑著說,“是啊,方若姑姑,先喝口水再說,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要請教呢!”
方若喝了口水,微笑著柔聲道:“本次入選的秀女一共有八位,按照先滿蒙,後汗的規矩,甄小主、安小主以及濟州協領家的沈貴人,是同一日第二批入宮。”
聽到沈貴人幾個字,甄嬛開心的說道:“眉莊姐姐是貴人,真的太好了!”
我也隨聲附和著,說道:“真是恭喜眉姐姐了!如今我們三人一同入宮,彼此也相熟,好歹能有個照應!”
方若微微頷首,笑著繼續說,“跟我們日常百姓一樣,紫禁城裏的主子實際上隻有三位,皇上、太後、皇後!
其餘的嬪妃都隻能稱作小主, 這不能錯了,嫡庶尊卑的規矩。 好比華妃娘娘,再得聖寵,也隻能稱作華小主,放尊敬了,說叫一聲華妃娘娘。 可是娘娘這兩個字也不是輕易能擔當的起的。 那得是一宮的主位,還得是嬪位之上才行。
成了主位,才能居主殿,掌管一宮事宜。 主位都是有定數的,不過,貴人常在和答應可以,要多少就多少。”
我笑著問,“那我是最末等的答應了?”
方若則笑著迴答,“那倒不是,最末一等的是官女子,一般是由宮女受到皇帝寵幸而封,宮女晉封隻能逐級上升,不能越級!其實官女子與宮女差不多,但官女子可以伺候皇上過夜!如果皇上喜歡,可以封為答應。”
我點點頭,聽得十分認真,於是笑著說,“我隻聽說外頭有九品芝麻官,原來宮裏還有九品芝麻小主。”
甄嬛也笑著看著我,她打趣道,“沒想到安妹妹,還有這愛說笑話的毛病,該打,還是讓姑姑好好教導才是!”
我屈身福了福,看著甄嬛更是笑盈盈地說,“是,妹妹受教了!”
方若停頓了一會,繼續說,“再說說咱們當今的皇上吧。 皇上是先帝爺的第四子, 早年封為雍親王。
在王府成婚,娶的是當今太後的表侄女兒烏拉那拉氏。 福晉溫柔典雅,寬厚仁愛,深得人心,又與皇上十分恩愛。 隻可惜,成婚三年後,福晉難產離世,連剛出生的小阿哥也沒能保住。
皇上至今都十分傷心,這是福晉為純元皇後,可見咱們皇上長情啊!”
我點點頭,皇上可不是長情嗎?我不過是純元皇後的聲替,而甄嬛也不過是純元皇後的替身,而且是長得像,性情與詩文也相像。
由此可見皇上一直在收集純元周邊,想到這裏,我心裏苦苦暗笑。知道的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如今再聽皇上的真情故事,心裏卻少了往日的感動。
甄嬛父母及兄弟姐妹等一行人跪在正廳接旨。
“雍正元年八月二十二日,總管內務府由敬事房抄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理寺少卿甄遠道女十七歲甄嬛,著封為正六品常在,賜號‘莞’,於九月十五日進內,欽此。”
我與眾人一起跪拜高喊,“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著內監又從衣袖中掏出一份聖旨,上麵說道,“請安陵容接旨!”
我與蕭姨娘跪下叩拜,“安陵容聽旨!”
“雍正元年八月二十二日,總管內務府由敬事房抄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鬆陽縣丞安比槐十六歲女安陵容,著封為正七品答應,於九月十五日進內。欽此。”
甄老爺等內監宣完旨,忙拿了金銀禮物賞了內監,並且細心的把我的那份一並給了。
我心下感動,真的是無以為報。
日後等我入宮,甄府落難之際,我必定想盡辦法,保他們一家少受些苦楚。
隨後內監引出一名年長宮女,我一看便知是方若姑姑,她是宮裏的老人,甄嬛對她非常客氣,忙下拜行了大禮。我也跟著甄嬛一同行了禮。
我記得以前自己是多麽愚蠢不懂事,那時甄嬛行大禮時,我竟然站在那裏像個木頭人,而如今我也要結交方若,爭取留個好印象。
方若顯然有些受寵若驚,她沒有想到兩位小主能以如此大禮相待,自然態度更加和善恭敬。她往後退了一步,附身跪下,恭恭敬敬行了一個大禮,“奴婢方若,參見莞常在小主,安答應小主!”
甄嬛站在前麵,她忙雙手扶起方若,笑著說,“姑姑,何須行此大禮,倒是讓我與妹妹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方若起身,麵目和善的看著甄嬛與我,她緩緩開口說道:
“如今莞常在與安答應既然已經有了品級,那奴婢就從品級說起!如今後宮最大的便是皇後,皇後以下可以設置皇貴妃一名,貴妃兩名,妃四名,嬪六名,其中貴人、常在、答應等沒有定數,分居紫禁城東西一十二宮。”
我認真聽著,記著,以前沒有認真聽到的環節,此時我聽得格外用心。
在日常宮規,教引姑姑身份特殊,在教導小主宮中禮儀期間是不用向宮嬪小主叩頭行大禮所以初次見麵,我與甄嬛對姑姑行了大禮,而方若姑姑更是用心教導。
我又想起剛才內監的一番話,他誇甄父好教養,還說道剛領了教引嬤嬤去夏常在家裏,不僅沒有領到賞錢還被好一頓擺臉色。
可見夏冬春的家教堪憂,有這樣一個可愛活寶,也不枉她活不過三集的命運。
方若姑姑入宮已久,在康熙爺期間便是負責教導小主的禮儀,可謂是宮裏的老人了。身份不同一般,這些年老並且能長期在主子麵前得臉的奴才,那都是人精,善於揣測主子的心情,我自然要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學習請教。
方若說著,甄嬛笑著站起來,親自端了茶水,笑著說,“姑姑,辛苦了,喝口水再說!”
“小主客氣了!”方若麵帶微笑,眼中盡是讚許的目光。
我這才明白,甄嬛各方麵表現都很優異。她待人極為和善,即使是對待下人,也是彬彬有禮。我也笑著說,“是啊,方若姑姑,先喝口水再說,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要請教呢!”
方若喝了口水,微笑著柔聲道:“本次入選的秀女一共有八位,按照先滿蒙,後汗的規矩,甄小主、安小主以及濟州協領家的沈貴人,是同一日第二批入宮。”
聽到沈貴人幾個字,甄嬛開心的說道:“眉莊姐姐是貴人,真的太好了!”
我也隨聲附和著,說道:“真是恭喜眉姐姐了!如今我們三人一同入宮,彼此也相熟,好歹能有個照應!”
方若微微頷首,笑著繼續說,“跟我們日常百姓一樣,紫禁城裏的主子實際上隻有三位,皇上、太後、皇後!
其餘的嬪妃都隻能稱作小主, 這不能錯了,嫡庶尊卑的規矩。 好比華妃娘娘,再得聖寵,也隻能稱作華小主,放尊敬了,說叫一聲華妃娘娘。 可是娘娘這兩個字也不是輕易能擔當的起的。 那得是一宮的主位,還得是嬪位之上才行。
成了主位,才能居主殿,掌管一宮事宜。 主位都是有定數的,不過,貴人常在和答應可以,要多少就多少。”
我笑著問,“那我是最末等的答應了?”
方若則笑著迴答,“那倒不是,最末一等的是官女子,一般是由宮女受到皇帝寵幸而封,宮女晉封隻能逐級上升,不能越級!其實官女子與宮女差不多,但官女子可以伺候皇上過夜!如果皇上喜歡,可以封為答應。”
我點點頭,聽得十分認真,於是笑著說,“我隻聽說外頭有九品芝麻官,原來宮裏還有九品芝麻小主。”
甄嬛也笑著看著我,她打趣道,“沒想到安妹妹,還有這愛說笑話的毛病,該打,還是讓姑姑好好教導才是!”
我屈身福了福,看著甄嬛更是笑盈盈地說,“是,妹妹受教了!”
方若停頓了一會,繼續說,“再說說咱們當今的皇上吧。 皇上是先帝爺的第四子, 早年封為雍親王。
在王府成婚,娶的是當今太後的表侄女兒烏拉那拉氏。 福晉溫柔典雅,寬厚仁愛,深得人心,又與皇上十分恩愛。 隻可惜,成婚三年後,福晉難產離世,連剛出生的小阿哥也沒能保住。
皇上至今都十分傷心,這是福晉為純元皇後,可見咱們皇上長情啊!”
我點點頭,皇上可不是長情嗎?我不過是純元皇後的聲替,而甄嬛也不過是純元皇後的替身,而且是長得像,性情與詩文也相像。
由此可見皇上一直在收集純元周邊,想到這裏,我心裏苦苦暗笑。知道的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如今再聽皇上的真情故事,心裏卻少了往日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