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紅樓同人)紅樓踏實人生 作者:蘅皋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暘的女兒洗三禮之後就慢慢長開了,一天比一天玉雪可愛,賈敏愛的跟什麽似的,每日都要打發人去問,可是吃好了、睡好了,一天哭了幾次,東西吃食更是流水似的往林暘院子裏送,黛玉知道了還佯裝嫉妒說自己失寵了,母親心裏隻有小侄女,若是林昀在,還能做對難姐難弟。
說起了林昀黛玉便有些擔憂道:“昀哥兒才走了沒幾天,我就擔心的不得了,他身邊隻有一個人服侍也不知道做不做得來那些事情。”林昀在洗三禮之後就正式拜師了,跟著徐銘去了麗澤書院,書院裏隻許跟著一個小廝伺候,等到十歲之後連小廝都不許跟著了。
賈敏提起來亦是擔心的很,林昀生下來就在她眼皮子底下長大,自那次林昀失蹤時候,她更不敢隨便放任林昀,連家門都很少讓林昀出去了,才分別幾日,賈敏就覺得像分別好幾年似的,每每空閑的時間想起林昀來,就恨不得立時接了他迴來。
賈敏算了算日子道:“後天,昀哥兒就能迴來了。”
母女倆正盤算給林昀收拾屋子,要給林昀準備什麽吃的,又要列單子羅列出讓林昀帶去書院的東西,忽然聽到下人來報,說是薛家的婆子來了,賈敏心中納罕,他們家和薛家素來沒沒什麽來往,平白無故的薛家怎麽打發人來了。
薛家來了兩個婆子,為首的那人收拾的幹幹淨淨的,梳得整整齊齊的圓髻上插著兩根銀簪子,麵上掛著笑說道:“我家大姑娘得了皇後娘娘的青眼,蒙受皇後娘娘恩澤,被皇後娘娘指給了恂王爺為側妃了。”說完便恭敬的遞上了帖子,上麵寫明了薛寶釵的好日子就在半個月後,六禮唯保留了下聘添妝,薛家就是請林家在添妝這日過去做客。
賈敏笑著道:“恭喜你家姑娘得此良婿,那日定會奉上厚禮以恭賀你家姑娘的。”恂王爺是皇上的十弟,性情溫和是個不管事的閑王在朝中也是如同透明人一般,皇上也樂意給他恩典,已經升為親王了,後院也清淨隻有一正妃外有幾個侍妾,正妃有了兩個嫡子可是容貌不顯,以薛寶釵的容貌手段很快就能在那府裏站住腳,那日後她的榮華富貴是少不了了。
對薛家而言,嫡枝的姑娘攀附上皇家了,薛家其餘幾房的生意也好做了,而另一方麵恂王爺也不虧,納個側妃就是納了個錢袋子,這門親事還真是雙贏啊。
不過是一個薛家一個側妃而已,賈敏還瞧不上,按照慣例準備好了禮。晚上賈敏隨口向林海說了,林海卻皺眉讓她把禮備的厚一些,賈敏有些疑惑,林海解釋道:“
薛遠要上京了,這是皇上給他的恩典。”
賈敏卻一下子握住林海的手道:“老爺,薛遠一直在鹽政上,這突然上京是不是鹽政有什麽問題,會不會牽連到老爺。”林海反握住她的手道:“不妨事的,這次是薛遠出頭。再說了,甄家幹的那些事情是板上釘釘,一查一個準。”賈敏卻擔憂道:“太上皇和太妃還在呢。”林海低語道:“太上皇未必想護著甄家。”
後日,林昀便迴來了,賈敏和黛玉早早的就準備好了,打掃了院子晾曬了鋪蓋,擬定了菜單,一直圍著他,一人握住一隻手上上打量著,不住的心疼地道:“瘦了。”之後便是連珠炮的問林昀的衣食住行各方麵,林昀撒嬌道:“母親,我可想您和姐姐了。”
賈敏的鼻子有點酸,可又忽然聽到林昀說道:“我還想念姐姐做的點心。”頓時又是好笑又是好氣,黛玉笑道:“知道你惦記著呢,早就給你備好了,你先去沐浴更衣吧。”林昀歡快的去了。
賈敏又叫來了跟著林昀的小廝,又問了一遍林昀的衣食住行,還問道書院的人對林昀如何,會不會排斥他,小廝躬身把賈敏的問題迴答了道:“書院裏的人都很和藹,看著徐山長的麵子對二爺很是照顧。”又誇道:“二爺可聰明了,許多年紀比他大的人學問都不如他。”
麗澤書院是按照年紀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班的,林昀本來應該去丁班,可是林昀的水平遠超丁班,徐銘不想他浪費時間,就直接讓他去了丙班。
林昀在家裏住了一日,可是感受到了全家上下圍著他轉是什麽樣的,甭管他提了什麽要求,家人都滿足他,他決定迴去之後不能再在夜裏因為想家而哭了。第二日,林昀就要迴到書院裏繼續當寄宿生了,賈敏等人俱依依不舍,不過再怎麽不舍,也不能耽擱了林昀,隻能狠心目送林昀離去。
按著日子掌珠滿月那天,林昀可以迴來的,林海的意思卻不讓他迴來,賈敏有些疑惑,林海解釋道:“那天迴來,家裏亂糟糟,不如等滿月後你帶著玉兒去那邊的溫泉莊子上住幾日,順便把他接過去。”滿月之後,按著規矩,顧淨要帶著女兒迴娘家住幾日,名為“出窩”,賈敏和黛玉去莊子也便宜。
賈敏卻想起了鹽政之事,詢問了林海,林海無奈道:“正是那幾日,薛遠打算彈劾甄家,我怕到時候有人擾了你們的清靜,正好可以避出去。”賈敏也不願意和那些人掰扯,而且還能見著兒子,讓林昀在莊子上鬆快兩日,因此就欣然答應了。
掌珠滿月那天,賈母
也領著人來了,賈敏親自招待了賈母等人,賈母隻是在顧淨的院子裏做了一小會,看了一眼掌珠,給她一個金鎖。賈敏心中有些不高興,賈母分明是不喜歡自己的孫女,那金鎖一看就普普通通的,連個鑲嵌的寶石都沒有。
因此,在賈母跟她說起寶玉的親事的時候,賈敏也提不起興致來,賈母的意思是看上了甄應嘉的小女兒了,賈敏心中暗惱,她本來就怕娘家和甄家牽扯上關係,誰知道賈家竟然上趕著去攀關係。
可是賈敏看著賈母主意已定,而且又挑不出甄家姑娘什麽不好的地方,也就不想觸黴頭,反正過了幾日,賈母就會主動消了這個心思,因此就笑言:“還是母親的眼光好,可不是四角俱全的親事麽。”
賈母聽了心裏舒坦的很,又拉著賈敏的手把家裏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說與賈敏聽,忍不住抱怨自從王熙鳳走了之後,王夫人管家,她年紀大了精力不濟經常丟三落四的,家裏亂糟糟的。賈敏道:“不是還有珠兒媳婦嗎?在這迎春和探春的年紀也大了,也到了相看人家的時候了,可以搭把手學著管家了。”賈母感慨道:“還是你貼心又有主意。
賈敏聽了這話又見到賈母滿頭白發還要操心孫輩的事情,心裏也是一軟,往日的不滿也去了幾分,賈母又起了黛玉來“黛玉的嫁妝可準備好了,這嫁妝關乎著女子的一輩子,可不能馬虎了。”又絮絮叨叨的說了京裏那家首飾鋪子好,那家繡莊的繡活好。
賈敏心中五味陳雜的送走了賈母等人,就去了顧淨的院子,顧淨正讓人收拾迴娘家的東西。賈敏笑著抱過了掌珠,邊逗著掌珠邊對顧淨說道:“可要收拾的齊備些,別落下東西,到時候不方便的。”
顧淨原本有些不安,她原本打算就住兩三日,可是賈敏的意思卻是讓她多住些日子,還是黛玉笑著寬慰了她說道:“嫂子隻管住著就是了,母親一來想讓嫂子鬆快下,二來.....”黛玉目光裏露出狡黠來:“母親每日服侍父親上早朝,在加上這些日子忙著掌珠的事情了,也是倦了,想著出去散散心。”
顧淨心中幹感念婆婆和小姑的貼心,忙道:“那我該服侍在側的。”黛玉搖搖頭開玩笑道:“那可不成,母親還想著能睡著懶覺呢,你要是去了,母親若是早上起不來日後該如何在你麵前擺婆婆威風?”說完後,黛玉又佯裝失言,湊到顧淨身邊笑道:“好嫂子,你可別給母親說,她知道了又要說我了。”
顧淨笑著拍了拍懷裏的掌珠笑道:“今日就暫且看著你這個做姑姑的給掌珠
做了肚兜的麵子上,饒了你一遭。”姑嫂又笑著說笑一番。
因此,見賈敏親自過來了,顧淨便溫言把自己帶的東西和賈敏一五一十的說了,賈敏笑道:“很是妥帖,你呢就在娘家多住些日子,讓我們的掌珠見見外祖家的人,到時候我讓阿暘去接你們母女迴來。”顧淨笑著答應了。
第二日一早,顧淨領著掌珠去了娘家後,賈敏就帶著黛玉去了溫泉莊子。那莊子才剛修繕好,依山而建,占了幾畝地,仿著江南園林而建,一進門就是假山,繞過去便是個一個小小的蓮花池子,過了九曲橋才到了莊子的正屋。
賈敏和黛玉來了興致,逛了一圈,到處是綠樹成蔭、流水潺潺。黛玉當即就相中了一處坐落在翠綠環繞的湘妃竹中間的小軒,賈敏卻不同意她住在哪裏說那小軒在太過於陰涼了,於黛玉身體有礙,選了一處寬敞明亮的地方給黛玉住。
母女倆逛累了泡了溫泉才歇下,而此時京裏已經鬧翻了天了。
說起了林昀黛玉便有些擔憂道:“昀哥兒才走了沒幾天,我就擔心的不得了,他身邊隻有一個人服侍也不知道做不做得來那些事情。”林昀在洗三禮之後就正式拜師了,跟著徐銘去了麗澤書院,書院裏隻許跟著一個小廝伺候,等到十歲之後連小廝都不許跟著了。
賈敏提起來亦是擔心的很,林昀生下來就在她眼皮子底下長大,自那次林昀失蹤時候,她更不敢隨便放任林昀,連家門都很少讓林昀出去了,才分別幾日,賈敏就覺得像分別好幾年似的,每每空閑的時間想起林昀來,就恨不得立時接了他迴來。
賈敏算了算日子道:“後天,昀哥兒就能迴來了。”
母女倆正盤算給林昀收拾屋子,要給林昀準備什麽吃的,又要列單子羅列出讓林昀帶去書院的東西,忽然聽到下人來報,說是薛家的婆子來了,賈敏心中納罕,他們家和薛家素來沒沒什麽來往,平白無故的薛家怎麽打發人來了。
薛家來了兩個婆子,為首的那人收拾的幹幹淨淨的,梳得整整齊齊的圓髻上插著兩根銀簪子,麵上掛著笑說道:“我家大姑娘得了皇後娘娘的青眼,蒙受皇後娘娘恩澤,被皇後娘娘指給了恂王爺為側妃了。”說完便恭敬的遞上了帖子,上麵寫明了薛寶釵的好日子就在半個月後,六禮唯保留了下聘添妝,薛家就是請林家在添妝這日過去做客。
賈敏笑著道:“恭喜你家姑娘得此良婿,那日定會奉上厚禮以恭賀你家姑娘的。”恂王爺是皇上的十弟,性情溫和是個不管事的閑王在朝中也是如同透明人一般,皇上也樂意給他恩典,已經升為親王了,後院也清淨隻有一正妃外有幾個侍妾,正妃有了兩個嫡子可是容貌不顯,以薛寶釵的容貌手段很快就能在那府裏站住腳,那日後她的榮華富貴是少不了了。
對薛家而言,嫡枝的姑娘攀附上皇家了,薛家其餘幾房的生意也好做了,而另一方麵恂王爺也不虧,納個側妃就是納了個錢袋子,這門親事還真是雙贏啊。
不過是一個薛家一個側妃而已,賈敏還瞧不上,按照慣例準備好了禮。晚上賈敏隨口向林海說了,林海卻皺眉讓她把禮備的厚一些,賈敏有些疑惑,林海解釋道:“
薛遠要上京了,這是皇上給他的恩典。”
賈敏卻一下子握住林海的手道:“老爺,薛遠一直在鹽政上,這突然上京是不是鹽政有什麽問題,會不會牽連到老爺。”林海反握住她的手道:“不妨事的,這次是薛遠出頭。再說了,甄家幹的那些事情是板上釘釘,一查一個準。”賈敏卻擔憂道:“太上皇和太妃還在呢。”林海低語道:“太上皇未必想護著甄家。”
後日,林昀便迴來了,賈敏和黛玉早早的就準備好了,打掃了院子晾曬了鋪蓋,擬定了菜單,一直圍著他,一人握住一隻手上上打量著,不住的心疼地道:“瘦了。”之後便是連珠炮的問林昀的衣食住行各方麵,林昀撒嬌道:“母親,我可想您和姐姐了。”
賈敏的鼻子有點酸,可又忽然聽到林昀說道:“我還想念姐姐做的點心。”頓時又是好笑又是好氣,黛玉笑道:“知道你惦記著呢,早就給你備好了,你先去沐浴更衣吧。”林昀歡快的去了。
賈敏又叫來了跟著林昀的小廝,又問了一遍林昀的衣食住行,還問道書院的人對林昀如何,會不會排斥他,小廝躬身把賈敏的問題迴答了道:“書院裏的人都很和藹,看著徐山長的麵子對二爺很是照顧。”又誇道:“二爺可聰明了,許多年紀比他大的人學問都不如他。”
麗澤書院是按照年紀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班的,林昀本來應該去丁班,可是林昀的水平遠超丁班,徐銘不想他浪費時間,就直接讓他去了丙班。
林昀在家裏住了一日,可是感受到了全家上下圍著他轉是什麽樣的,甭管他提了什麽要求,家人都滿足他,他決定迴去之後不能再在夜裏因為想家而哭了。第二日,林昀就要迴到書院裏繼續當寄宿生了,賈敏等人俱依依不舍,不過再怎麽不舍,也不能耽擱了林昀,隻能狠心目送林昀離去。
按著日子掌珠滿月那天,林昀可以迴來的,林海的意思卻不讓他迴來,賈敏有些疑惑,林海解釋道:“那天迴來,家裏亂糟糟,不如等滿月後你帶著玉兒去那邊的溫泉莊子上住幾日,順便把他接過去。”滿月之後,按著規矩,顧淨要帶著女兒迴娘家住幾日,名為“出窩”,賈敏和黛玉去莊子也便宜。
賈敏卻想起了鹽政之事,詢問了林海,林海無奈道:“正是那幾日,薛遠打算彈劾甄家,我怕到時候有人擾了你們的清靜,正好可以避出去。”賈敏也不願意和那些人掰扯,而且還能見著兒子,讓林昀在莊子上鬆快兩日,因此就欣然答應了。
掌珠滿月那天,賈母
也領著人來了,賈敏親自招待了賈母等人,賈母隻是在顧淨的院子裏做了一小會,看了一眼掌珠,給她一個金鎖。賈敏心中有些不高興,賈母分明是不喜歡自己的孫女,那金鎖一看就普普通通的,連個鑲嵌的寶石都沒有。
因此,在賈母跟她說起寶玉的親事的時候,賈敏也提不起興致來,賈母的意思是看上了甄應嘉的小女兒了,賈敏心中暗惱,她本來就怕娘家和甄家牽扯上關係,誰知道賈家竟然上趕著去攀關係。
可是賈敏看著賈母主意已定,而且又挑不出甄家姑娘什麽不好的地方,也就不想觸黴頭,反正過了幾日,賈母就會主動消了這個心思,因此就笑言:“還是母親的眼光好,可不是四角俱全的親事麽。”
賈母聽了心裏舒坦的很,又拉著賈敏的手把家裏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說與賈敏聽,忍不住抱怨自從王熙鳳走了之後,王夫人管家,她年紀大了精力不濟經常丟三落四的,家裏亂糟糟的。賈敏道:“不是還有珠兒媳婦嗎?在這迎春和探春的年紀也大了,也到了相看人家的時候了,可以搭把手學著管家了。”賈母感慨道:“還是你貼心又有主意。
賈敏聽了這話又見到賈母滿頭白發還要操心孫輩的事情,心裏也是一軟,往日的不滿也去了幾分,賈母又起了黛玉來“黛玉的嫁妝可準備好了,這嫁妝關乎著女子的一輩子,可不能馬虎了。”又絮絮叨叨的說了京裏那家首飾鋪子好,那家繡莊的繡活好。
賈敏心中五味陳雜的送走了賈母等人,就去了顧淨的院子,顧淨正讓人收拾迴娘家的東西。賈敏笑著抱過了掌珠,邊逗著掌珠邊對顧淨說道:“可要收拾的齊備些,別落下東西,到時候不方便的。”
顧淨原本有些不安,她原本打算就住兩三日,可是賈敏的意思卻是讓她多住些日子,還是黛玉笑著寬慰了她說道:“嫂子隻管住著就是了,母親一來想讓嫂子鬆快下,二來.....”黛玉目光裏露出狡黠來:“母親每日服侍父親上早朝,在加上這些日子忙著掌珠的事情了,也是倦了,想著出去散散心。”
顧淨心中幹感念婆婆和小姑的貼心,忙道:“那我該服侍在側的。”黛玉搖搖頭開玩笑道:“那可不成,母親還想著能睡著懶覺呢,你要是去了,母親若是早上起不來日後該如何在你麵前擺婆婆威風?”說完後,黛玉又佯裝失言,湊到顧淨身邊笑道:“好嫂子,你可別給母親說,她知道了又要說我了。”
顧淨笑著拍了拍懷裏的掌珠笑道:“今日就暫且看著你這個做姑姑的給掌珠
做了肚兜的麵子上,饒了你一遭。”姑嫂又笑著說笑一番。
因此,見賈敏親自過來了,顧淨便溫言把自己帶的東西和賈敏一五一十的說了,賈敏笑道:“很是妥帖,你呢就在娘家多住些日子,讓我們的掌珠見見外祖家的人,到時候我讓阿暘去接你們母女迴來。”顧淨笑著答應了。
第二日一早,顧淨領著掌珠去了娘家後,賈敏就帶著黛玉去了溫泉莊子。那莊子才剛修繕好,依山而建,占了幾畝地,仿著江南園林而建,一進門就是假山,繞過去便是個一個小小的蓮花池子,過了九曲橋才到了莊子的正屋。
賈敏和黛玉來了興致,逛了一圈,到處是綠樹成蔭、流水潺潺。黛玉當即就相中了一處坐落在翠綠環繞的湘妃竹中間的小軒,賈敏卻不同意她住在哪裏說那小軒在太過於陰涼了,於黛玉身體有礙,選了一處寬敞明亮的地方給黛玉住。
母女倆逛累了泡了溫泉才歇下,而此時京裏已經鬧翻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