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暘隻覺得刷的一下大殿中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他身上,他心裏直冒冷汗,他隻是來做布景板的,劇情不該這樣發展啊,有內閣、有尚書怎麽能問到他頭上呢,雖然心裏吐槽著,但是大腦卻飛速運轉。

    林暘沉聲說道:“臣認為無非是開源節流,這節流自然是六部各個衙門節省開支,但是其中關乎國家社稷長治久安的百年大計如修築黃河堤壩是不能節省。”林暘頓了頓,節流容易,開源卻不容易了,如皇上所說三稅的稅率不能在提高了,林暘前世也了解過,王朝總要麵臨土地兼並問題,可是依林暘目前的身份,他根本就不能提,否則就成眾矢之的了。

    隻是還有什麽能開源的呢?林暘腦中閃過一個念頭,繼續說道:“至於這開源,稅率是不能在提高了,臣請重開市舶司。”林暘話音剛落,便聽見大殿中不知道誰發出一聲嘶的一聲抽氣聲。

    好在其餘人等都是久經官場聽到林暘的建議,雖然心中驚訝萬分,可是麵上卻不顯。皇上輕笑一聲:“你倒是個大膽的。”之所以說林暘大膽,是因為這市舶司不是別人關閉的而是太上皇下令撤除的。

    海上貿易可以賺取高額的利潤,自前朝開始,朝廷便在沿海的口岸設立市舶司,一是管理海外貿易,二是推行官本貿易。本朝建立之時就在杭州、泉州等地設立市舶司,其職掌檢查進出船舶蕃貨、征榷、抽解、貿易諸事。抽成和市舶稅便成為財政收入的一大來源。

    皇上剛說完,便聽見戶部左侍郎高邦說道:“臣認為設立市舶司不妥。”皇帝嗯一聲,高邦繼續說道:“迴皇上,近年來東南沿海,倭患甚重,海上商路被倭寇所阻撓,而且市舶司是由內臣掌管,市舶稅也歸內庫所有,雖增加國庫收入並無緩解之功,因此臣認為複設市舶司不妥。

    那就把市舶司交給布政司或是戶部管理不就行了,林暘差點沒脫口而出,見前麵的林海在背後朝他擺手,才不甘心的咽下去,迴過神來卻驚起一身冷汗,他一時疏忽,若是這麽做就是從皇帝口袋裏掏錢了。

    高邦說的隻是其中的兩條原因,還有一個不易設立市舶司的原因是,東平王府把持著東南一帶,穆家也從海上走私中獲利頗多,設立市舶司要麽被東平王府架空,要麽是引起東平王府的不滿和反擊。

    林暘想了想也覺得陷入死循環中,要想發揮市舶司的作用,首先得保證海上商路的安全及對抗的了穆家,那麽就要訓練海軍,可是整飭軍備加強海防需要花銀子,而國庫空虛。

    皇帝自然也想到了開設市舶司的難處,道:“此事容後再議,先行清查全國田畝吧。”為今之計,也隻有先摸清家底了。

    廷議結束之後,林暘乖乖的跟著林海身後,他知道自己今天莽撞了,還沒走遠,便見到戴權出來和其餘人說了幾句話,之後顧經踱步到林暘身邊道:“你今日太過莽撞了。”林海麵露苦笑:“是我沒教導好他。”顧經道:“如海兄太過苛責了,暘哥兒隻是少些曆練而已,你也不必憂心,今日在場之人都不是多舌之人。”林海忙道:“多謝顧首輔提點。”

    目送顧經走遠之後,林暘才小聲問道:“父親,我並不覺得複設市舶司有什麽不好的。”林海皺眉道:“你可知道太上皇為何關閉市舶司嗎?”“知道。”林海氣急了“你知道原因,還敢提這個,真是大膽。”林暘張張嘴正想說話,可周圍也不是能說話的地方,隻好垂頭喪氣的跟著林海迴了戶部。

    林暘迴到家的時候自然帶了點情緒,顧淨一邊給他換家常衣服一邊問道:“大爺是遇到什麽煩心事嗎?”林暘點頭卻沒說什麽事情,對顧淨道:“我去看看弟弟妹妹們,待會直接去母親院子裏。”說完也不待顧淨迴答便揚長而去了,顧淨張了張嘴默然無語的把林暘的官服收起來。

    董嬤嬤忍不住抱怨道:“大爺也真是的,和奶奶還是新婚燕爾呢,也不說陪陪奶奶,反而去陪著別人。”顧淨厲聲說道:“嬤嬤慎言,那是大爺的弟弟妹妹,大爺關心他們有何不妥。”董嬤嬤委屈說道:“我也是為奶奶不平而已,奶奶才是與大爺白頭偕老的人。”

    顧淨臉色和緩起來道:“我知道嬤嬤是為我好,可是有些話不該說,傳到大爺的耳朵裏就是我們的罪過了。”顧淨也算是初步了解林暘了,目前在林暘心裏,他的家人是最重要的,是他的逆鱗,而自己剛嫁過來,在林暘心中根本比不過他的家人,自己隻能盡到自己的本分,讓林暘一點一滴容納自己,而不是和他的家人爭風吃醋。

    林暘到黛玉院子的時候,正聽見林昀在背千字文:“景行維賢,克念作聖,德建名立,形端表正。”林暘默默的站在院子裏聽林昀背誦,可到最後幾句去卡殼了,“矩步引領,俯仰廊廟,俯仰廊廟,俯仰呃......呃.......呃........”

    林暘忍不住挑了簾子進去:“你是鵝麽,就會這一個詞嗎?”林昀扁扁嘴,黛玉見狀忙解釋道:“昀哥兒才剛學沒多久,好了今天就背到這裏吧,快去寫字吧。”說著便讓晚秋領著林昀去寫字了。

    黛玉親手給林暘端了茶問道:“哥哥,今天火氣這麽大?”林暘上了炕靠著迎枕沮喪道:“今不是廷議嗎,我提了個意見接過被駁斥了,父親還責罵我莽撞。”黛玉眨了眨眼睛柔聲說道:“哥哥才剛接觸戶部的事情,能夠想出一條自己的主意來已經比別的人強了。”

    她把裝著點心的青瓷碟子往林暘那邊推了推:“哥哥忙了一天了,離晚飯的時候還有段時間,先吃些點心墊墊吧。”因著林昀在黛玉這裏讀書,黛玉院子裏便比別處的點心不僅多而且更精致,林暘一樣捏了一兩塊,吃飽了東西,心情也好起來。

    林暘向黛玉說道:“我想提請皇上設立市舶司。”黛玉訝然:“太上皇不是下旨關閉市舶司嗎?哥哥貿然提出來怕是不妥。”

    太上皇當年關閉市舶司也是無奈的很,因著先帝想要對東平王府出手,結果遇到了北邊戰亂,這下子可是內憂外患,先帝爺把自己的女兒許給了東平王,安撫穆家,自己卻沒挺過去,太上皇倉促登基,可是才剛登基,東南就傳來不好的消息。

    倭國兩名大名派使者來到泉州,因著掌管市舶司的太監收受賄賂,在驗收貨物的先後次序及接待宴會的座位安排上偏袒一方,另一方大怒不僅殺死了對方的使者,而且搗毀了市舶司大堂,搶劫了當地的倉庫,在沿海地帶燒殺搶奪,追繳的都指揮使因此而戰死。

    這不過是因為朝廷將財政多劃撥給九邊而忽略海防,造成海防鬆散,可是太上皇剛登基一時間也沒辦法整飭海防,隻能無奈的撤除市舶司平息眾怒,可是關閉之後不僅使財政收入減少,而且使東南沿海的走私貿易完全由穆家掌控,穆家因此實力大增,太上皇想繼承先皇的遺誌收服穆家也不行,幸好東平王隻有一女穆珝,過繼的兒子不堪大用,太上皇將母族楊家的姑娘嫁給了東平王的嗣子,將穆珝嫁給了當時的七皇子,通過這種聯姻的方式,再加上穆衍在康慶十八年就早早死了,太上皇才有機會逐漸分化穆家。

    林暘把其中的來龍去脈和黛玉說了,黛玉眉頭蹙起來:“怪不得,濮陽公主要帶著穆哥哥來京城住在呢,太上皇和皇上對穆家不滿,豈不是會牽扯到穆哥哥身上?”林暘心裏不滿吐槽道不是安慰我嗎,怎麽又提到別人了。

    林暘迴答道:“他倒是無妨,他進京就是對皇室的投誠,而且穆皇後和他對穆家本家都沒有什麽好感也沒什麽聯係,皇上不會動他的。”黛玉的這才展眉。

    林暘繼續說道:“最令人氣憤的是,倭國商人在海上和

    海盜奸商勾結在一起,侵擾殺掠,沿海的倭亂更加嚴重,而掌控了東南大半兵力的穆家本家卻為了一己私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黛玉不禁握緊拳頭:“真是屍位素餐的無恥小人。”

    林暘的聲音低沉下去:“市舶司複立卻利國利民,卻觸動了穆家的利益,易讓東南局勢不穩。”聲音裏是掩蓋不住的失望。

    “哥哥,水土之濱莫非王土,太上皇已然在分化穆家本家,皇上也不會坐視穆家繼續獨大。那穆家絕不會一直是鐵板一塊,家大業大難免心思不齊,因著利益結合在一起,必然會因著更大的利益而分化。”黛玉雖然不知道穆家的情形,不過她往日見過賈府的人,因著一點子東西就爭風吃醋,穆家也是一樣,別的不說隻說現任的東平郡王是過繼來了,就會有人因此而不滿他的地位。

    林暘這才覺得茅塞頓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紅樓踏實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蘅皋向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蘅皋向晚並收藏(紅樓同人)紅樓踏實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