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入朝隨祭
(紅樓同人)紅樓踏實人生 作者:蘅皋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喪的次日,文武百官素服封慰禮,第四日早晨,在京官員要穿素服至右順門外,服喪服祭奠。而武官五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的命婦用麻布蓋頭,除去首飾,洗淨脂踩,穿麻布衣衫和麻鞋去慈寧宮吊唁哭臨。
林海奉旨在家裏靜養,無詔不得外出。而賈敏身上的誥命隨著林海是從三品的,自然也不需要入宮。誰知道第三日一早,康慶帝就派了汪全到林家傳了口諭,讓賈敏入宮吊唁隨祭。
這個口諭激起了千層浪,即便林海還在任上,賈敏也是入不了宮的,可是皇上在林海還是待罪的身份時傳了這樣的口諭,分明是告訴眾人自己不僅不會處罰林海而且還會省至三品。
林海和賈敏對視一眼,皆明白了皇上的心思,是福是禍都得受著。林暘送了汪全出門,汪全一路上倒是打量了林暘好幾眼,看的林暘心裏發毛,汪全自然感覺的林暘的不適道:“灑家隻覺得小公子麵善,故多看幾眼。”
林暘忙道:“能讓內相覺得麵善,也是我的幸事,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容貌相似之人想來也不在少數,內相閱人無數見多識廣,自然覺得我麵善了。”
汪全倒是哈哈一笑:“灑家可是頭一次覺得麵善。”
林暘亦笑道:“可見是我與內相的緣分了。”
汪全不在糾結這個話題道:“今日天氣多變,小公子一家還要多多注意才是,以防沾了風寒。”
林暘附和道:“可是不是天氣多變,不過隻要待在屋子裏,就不會被寒風侵襲了。”
快到門口時,林暘遞了荷包過去問道:“家母離京多年頭次入宮吊唁,怕失了規矩衝撞了太後的靈位,還請內相指點幾句。”
汪全道:“太後生前就讚歎林夫人是禮儀周全之人,無需灑家提點,隻需訥言敏行就可。”
汪全深深的看了林暘一眼,收了林暘給的荷包,又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小公子不必惶恐。”這才登車而去。
林暘目送了馬車沒了蹤跡這才迴了內院,汪全肯提點又告誡他,看來林家這次真是福不是禍了。
賈敏接了口諭之後就忙起來,要收拾入宮的帶的東西,而且要隨祭,至少有一個月不能在家,家裏的事情得交給黛玉和徐華家的,林暘插了一句要針線房快些趕製厚的護膝及衣物,又讓春意做了容易克化的點心。
林暘還要絮叨,被賈敏趕了出去:“你一個爺們,那能這樣婆婆媽媽插手內院的事情的,一
切有我安排呢,你還是去讀書或是與你父親說說話,而且這幾日你楊先生來京城,你幫著去楊府收拾院子去也成。”
林暘有些驚訝:“楊先生來京城了?一點消息也沒有?”賈敏拍了一下林暘:“你都忘啦,太後是楊先生的姑祖母,怎麽會不來京城呢。好了,好了快點出去吧。”
林暘正準備出去的時候,下人來報說賈府的璉二爺和璉二奶奶來了,賈敏神色未變:“將璉二奶奶請進來就是了,暘哥兒你去招待璉二爺。”
林暘應聲去了,心裏卻鄙夷賈家勢利眼和厚臉皮,林海迴來後隻打發了管家來,皇上口諭下來了,就打發了當家的爺和奶奶過來。
這算是林暘和賈璉第一次見麵了,不愧是書裏寫的美男子,一雙桃花含情目,看人時帶著三分勾引。
林暘笑道:“表哥來了,倒是有失遠迎。”
賈璉見到林暘進來,眼前一亮,林暘麵上自然而然帶著三分笑意,溫暖和煦,如同冬日裏的朝陽一樣,一雙含笑的眼眸流光溢彩璀璨如星辰,讓人心生好感。賈璉忙道:“不敢,是我叨擾府上了。”
林暘讓丫頭上了茶,坐在椅子上問道:“咱們是親戚無需這麽客套,前幾日不是已經打發了管家來了,表哥怎麽又親自過來了,不知道璉二表哥今日到訪有什麽事情?”
賈璉被噎了一下,還真是不客氣直接了當問來幹什麽,“聽說姑父病了,特意來探望姑父。”
林暘麵露難色:“這可真不巧,父親剛用了藥睡下了,表哥你看.....”
“既然姑父睡了,就不去打擾姑父了。另有老太太和太太讓捎帶人參靈芝等藥,給姑父補身子。”賈璉示意小廝碰上幾個錦盒。
林暘毫不客氣的收了:“多謝外祖母掛念了。”
賈璉忙道:“老太太可不是一直掛念你們,聽說姑母要入宮,特意來問下,生怕姑母有什麽事情。”
林暘輕笑:“外祖母也太小心了,不過是入宮吊唁,又不是龍潭虎穴能有什麽事情。”
賈璉又被噎一下,暗想著表弟看著溫和有禮,可是說起話來倒是肆無忌憚,笑道:“老太太年紀大了,想到就細些,越發擔憂兒女了。”賈璉見林暘張嘴想要說話,忙接著道:“前些日子可不是一直擔憂姑母和姑父,幸好姑父簡在帝心,平安無事。”
賈璉繼續說道:“老太太知道了姑父無事不知道多高興,說這些日子沒白白在菩薩麵前燒香
念經。”
合著自己父親無事都是因為賈母在菩薩麵前上香祈禱的原因了,林暘腹議著,麵上去流露出感激之情:“多謝外祖母為父親和母親念經祈禱才讓菩薩顯靈保佑了父親。”
這話說的怎麽陰陽怪氣的,可是林暘一臉真誠的模樣,賈璉硬著頭皮往下說下去:“老太太想問問姑父和姑母有什麽打算,她老人家知道了也好安心。”
“父親能留下一命已經是皇上隆恩了,不敢有什麽打算,不過是在府裏自省而已。”林暘說道,“不過,雖然我是外孫子,可是也知道不能讓長輩們擔憂操勞,怎麽能事事都勞煩外祖母,讓外祖母擔心呢,外祖母年紀大了,我們做晚輩應該讓她老人家安享晚年,老有所樂才是,怎麽能讓她掛心小輩的事情呢。”林暘語重心長的勸說。
林暘卻無視賈璉那張勉強掛著笑的臉色道:“父親迴來後知道母親去請外祖母寫信幫忙迴轉,很是生氣斥責了母親,說母親不該讓外祖母操心,該瞞著外祖母才是,外祖母年紀大了,萬一有什麽事情,可不是母親不孝了。母親也自責不已,抄了孝經供在佛前。”
賈璉這下子笑容掛不住了,林暘的話說的很明白,你們賈家人什麽事情都告訴老太太讓她老人家操心,讓賈母擔心了林海迴京擔心賈敏入宮可是算是不孝順了。
賈璉訥訥道:“不過是老太太愛護子女的一片心意而已。”
林暘正色道:“所以說,我們更應該感念外祖母的愛護,更加孝順外祖母才是。”林暘看著賈璉難看的表情,這才覺得吐出一口濁氣。
而在內院的王熙鳳同樣不好過,賈敏雖然不想林暘語氣那麽衝,可是也談不上和藹可親,王熙鳳本是口齒伶俐之人,但她未出嫁的時候就聽自己姑母說過賈家的這位姑奶奶不是好相與的人,很是任性,而且她也能感受出來賈敏不喜歡她,說話很是小心翼翼,生怕惹到了賈敏。
賈敏迴京後從賈璉口中知道自家侄媳婦性子不好喜歡轄製人,賈敏是認為夫妻之間相互扶持內外有別才是,因此對這個喜歡插手丈夫外麵的事情想要壓丈夫一頭的侄媳婦不是很喜歡,而且她明日要入宮,還有許多事情都未來的急安排,也沒什麽心思聽王熙鳳在這裏繞圈子寒暄。
賈敏看著王熙鳳感慨自己有福氣的時候,終於有些不耐煩問道:“璉二媳婦,你也不是外人,有什麽事情隻說就是。”
王熙鳳動作一僵,笑道:“一則是家裏人記掛姑母,讓我們來看看姑母,如
今姑母氣色好多了,老祖宗知道了不知道該多高興。”王熙鳳覷著賈敏的神色,忙道:“二則,老太太知道姑母也會隨祭,家裏在孝慈縣租了院子,特意請姑母過去跟著老祖宗。”
賈敏笑道:“這可是不巧了,我家老爺的舅母剛入京,約我一同前去,我已經答應了,那邊也是我的長輩,不好失約,母親知道了,也不會怪罪我這個做女兒的。”
王熙鳳又道:“也該是和那邊的舅老太太一道,再則,姑母一走就是一個月,家裏的表妹表弟年幼,老祖宗不放心他們,想要接他們去府裏住著,一來有太太這個做長輩的看顧,二來有姊妹們相伴,豈不妥當。”
若是沒有林海的事情,賈敏說不定就同意了,可是林海的事情讓賈敏對賈府如同喉嚨裏卡了一根刺一樣不舒服,婉拒道:“玉兒雖然年紀小,可也是正經的主子,等幫忙管理內院的事情,是走不開的,否則剩下了我家老爺和暘哥兒怕是連飯都吃不上了,再說了都在自己家裏守製,還是清清靜靜的好。”
王熙鳳知道賈敏主意已定是不敢在勸說的,隻是順著賈敏的話誇讚黛玉:“不愧是姑母的嫡親女兒,小小年紀就那麽能幹了。”
說了幾句,正巧前麵的賈璉打發丫頭說要告辭,王熙鳳這才如釋重負一般和賈敏告別,迴去的馬車上,夫妻倆麵麵相覷,覺得這林府還是少來的好。
林海奉旨在家裏靜養,無詔不得外出。而賈敏身上的誥命隨著林海是從三品的,自然也不需要入宮。誰知道第三日一早,康慶帝就派了汪全到林家傳了口諭,讓賈敏入宮吊唁隨祭。
這個口諭激起了千層浪,即便林海還在任上,賈敏也是入不了宮的,可是皇上在林海還是待罪的身份時傳了這樣的口諭,分明是告訴眾人自己不僅不會處罰林海而且還會省至三品。
林海和賈敏對視一眼,皆明白了皇上的心思,是福是禍都得受著。林暘送了汪全出門,汪全一路上倒是打量了林暘好幾眼,看的林暘心裏發毛,汪全自然感覺的林暘的不適道:“灑家隻覺得小公子麵善,故多看幾眼。”
林暘忙道:“能讓內相覺得麵善,也是我的幸事,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容貌相似之人想來也不在少數,內相閱人無數見多識廣,自然覺得我麵善了。”
汪全倒是哈哈一笑:“灑家可是頭一次覺得麵善。”
林暘亦笑道:“可見是我與內相的緣分了。”
汪全不在糾結這個話題道:“今日天氣多變,小公子一家還要多多注意才是,以防沾了風寒。”
林暘附和道:“可是不是天氣多變,不過隻要待在屋子裏,就不會被寒風侵襲了。”
快到門口時,林暘遞了荷包過去問道:“家母離京多年頭次入宮吊唁,怕失了規矩衝撞了太後的靈位,還請內相指點幾句。”
汪全道:“太後生前就讚歎林夫人是禮儀周全之人,無需灑家提點,隻需訥言敏行就可。”
汪全深深的看了林暘一眼,收了林暘給的荷包,又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小公子不必惶恐。”這才登車而去。
林暘目送了馬車沒了蹤跡這才迴了內院,汪全肯提點又告誡他,看來林家這次真是福不是禍了。
賈敏接了口諭之後就忙起來,要收拾入宮的帶的東西,而且要隨祭,至少有一個月不能在家,家裏的事情得交給黛玉和徐華家的,林暘插了一句要針線房快些趕製厚的護膝及衣物,又讓春意做了容易克化的點心。
林暘還要絮叨,被賈敏趕了出去:“你一個爺們,那能這樣婆婆媽媽插手內院的事情的,一
切有我安排呢,你還是去讀書或是與你父親說說話,而且這幾日你楊先生來京城,你幫著去楊府收拾院子去也成。”
林暘有些驚訝:“楊先生來京城了?一點消息也沒有?”賈敏拍了一下林暘:“你都忘啦,太後是楊先生的姑祖母,怎麽會不來京城呢。好了,好了快點出去吧。”
林暘正準備出去的時候,下人來報說賈府的璉二爺和璉二奶奶來了,賈敏神色未變:“將璉二奶奶請進來就是了,暘哥兒你去招待璉二爺。”
林暘應聲去了,心裏卻鄙夷賈家勢利眼和厚臉皮,林海迴來後隻打發了管家來,皇上口諭下來了,就打發了當家的爺和奶奶過來。
這算是林暘和賈璉第一次見麵了,不愧是書裏寫的美男子,一雙桃花含情目,看人時帶著三分勾引。
林暘笑道:“表哥來了,倒是有失遠迎。”
賈璉見到林暘進來,眼前一亮,林暘麵上自然而然帶著三分笑意,溫暖和煦,如同冬日裏的朝陽一樣,一雙含笑的眼眸流光溢彩璀璨如星辰,讓人心生好感。賈璉忙道:“不敢,是我叨擾府上了。”
林暘讓丫頭上了茶,坐在椅子上問道:“咱們是親戚無需這麽客套,前幾日不是已經打發了管家來了,表哥怎麽又親自過來了,不知道璉二表哥今日到訪有什麽事情?”
賈璉被噎了一下,還真是不客氣直接了當問來幹什麽,“聽說姑父病了,特意來探望姑父。”
林暘麵露難色:“這可真不巧,父親剛用了藥睡下了,表哥你看.....”
“既然姑父睡了,就不去打擾姑父了。另有老太太和太太讓捎帶人參靈芝等藥,給姑父補身子。”賈璉示意小廝碰上幾個錦盒。
林暘毫不客氣的收了:“多謝外祖母掛念了。”
賈璉忙道:“老太太可不是一直掛念你們,聽說姑母要入宮,特意來問下,生怕姑母有什麽事情。”
林暘輕笑:“外祖母也太小心了,不過是入宮吊唁,又不是龍潭虎穴能有什麽事情。”
賈璉又被噎一下,暗想著表弟看著溫和有禮,可是說起話來倒是肆無忌憚,笑道:“老太太年紀大了,想到就細些,越發擔憂兒女了。”賈璉見林暘張嘴想要說話,忙接著道:“前些日子可不是一直擔憂姑母和姑父,幸好姑父簡在帝心,平安無事。”
賈璉繼續說道:“老太太知道了姑父無事不知道多高興,說這些日子沒白白在菩薩麵前燒香
念經。”
合著自己父親無事都是因為賈母在菩薩麵前上香祈禱的原因了,林暘腹議著,麵上去流露出感激之情:“多謝外祖母為父親和母親念經祈禱才讓菩薩顯靈保佑了父親。”
這話說的怎麽陰陽怪氣的,可是林暘一臉真誠的模樣,賈璉硬著頭皮往下說下去:“老太太想問問姑父和姑母有什麽打算,她老人家知道了也好安心。”
“父親能留下一命已經是皇上隆恩了,不敢有什麽打算,不過是在府裏自省而已。”林暘說道,“不過,雖然我是外孫子,可是也知道不能讓長輩們擔憂操勞,怎麽能事事都勞煩外祖母,讓外祖母擔心呢,外祖母年紀大了,我們做晚輩應該讓她老人家安享晚年,老有所樂才是,怎麽能讓她掛心小輩的事情呢。”林暘語重心長的勸說。
林暘卻無視賈璉那張勉強掛著笑的臉色道:“父親迴來後知道母親去請外祖母寫信幫忙迴轉,很是生氣斥責了母親,說母親不該讓外祖母操心,該瞞著外祖母才是,外祖母年紀大了,萬一有什麽事情,可不是母親不孝了。母親也自責不已,抄了孝經供在佛前。”
賈璉這下子笑容掛不住了,林暘的話說的很明白,你們賈家人什麽事情都告訴老太太讓她老人家操心,讓賈母擔心了林海迴京擔心賈敏入宮可是算是不孝順了。
賈璉訥訥道:“不過是老太太愛護子女的一片心意而已。”
林暘正色道:“所以說,我們更應該感念外祖母的愛護,更加孝順外祖母才是。”林暘看著賈璉難看的表情,這才覺得吐出一口濁氣。
而在內院的王熙鳳同樣不好過,賈敏雖然不想林暘語氣那麽衝,可是也談不上和藹可親,王熙鳳本是口齒伶俐之人,但她未出嫁的時候就聽自己姑母說過賈家的這位姑奶奶不是好相與的人,很是任性,而且她也能感受出來賈敏不喜歡她,說話很是小心翼翼,生怕惹到了賈敏。
賈敏迴京後從賈璉口中知道自家侄媳婦性子不好喜歡轄製人,賈敏是認為夫妻之間相互扶持內外有別才是,因此對這個喜歡插手丈夫外麵的事情想要壓丈夫一頭的侄媳婦不是很喜歡,而且她明日要入宮,還有許多事情都未來的急安排,也沒什麽心思聽王熙鳳在這裏繞圈子寒暄。
賈敏看著王熙鳳感慨自己有福氣的時候,終於有些不耐煩問道:“璉二媳婦,你也不是外人,有什麽事情隻說就是。”
王熙鳳動作一僵,笑道:“一則是家裏人記掛姑母,讓我們來看看姑母,如
今姑母氣色好多了,老祖宗知道了不知道該多高興。”王熙鳳覷著賈敏的神色,忙道:“二則,老太太知道姑母也會隨祭,家裏在孝慈縣租了院子,特意請姑母過去跟著老祖宗。”
賈敏笑道:“這可是不巧了,我家老爺的舅母剛入京,約我一同前去,我已經答應了,那邊也是我的長輩,不好失約,母親知道了,也不會怪罪我這個做女兒的。”
王熙鳳又道:“也該是和那邊的舅老太太一道,再則,姑母一走就是一個月,家裏的表妹表弟年幼,老祖宗不放心他們,想要接他們去府裏住著,一來有太太這個做長輩的看顧,二來有姊妹們相伴,豈不妥當。”
若是沒有林海的事情,賈敏說不定就同意了,可是林海的事情讓賈敏對賈府如同喉嚨裏卡了一根刺一樣不舒服,婉拒道:“玉兒雖然年紀小,可也是正經的主子,等幫忙管理內院的事情,是走不開的,否則剩下了我家老爺和暘哥兒怕是連飯都吃不上了,再說了都在自己家裏守製,還是清清靜靜的好。”
王熙鳳知道賈敏主意已定是不敢在勸說的,隻是順著賈敏的話誇讚黛玉:“不愧是姑母的嫡親女兒,小小年紀就那麽能幹了。”
說了幾句,正巧前麵的賈璉打發丫頭說要告辭,王熙鳳這才如釋重負一般和賈敏告別,迴去的馬車上,夫妻倆麵麵相覷,覺得這林府還是少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