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搬至金陵(捉蟲)
(紅樓同人)紅樓踏實人生 作者:蘅皋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宛城郡主那裏迴來之後,賈敏就開始著手去金陵的事宜了。林家在姑蘇及金陵等地皆有產業,到了金陵後倒是不必在置辦產業,隻是要將姑蘇老宅的東西處理好便可。
老宅裏留有四代主母的嫁妝,大至家具中的拔步床,小到金銀首飾都在,家具多是黃花梨、紫檀等木材打造,賈敏揀出其中精巧名貴的一些家具,派人先去運去金陵城的宅子,其餘的家具便留在宅子裏了。另外的古玩字畫到是都帶著,至於金銀首飾了,賈敏派人將老舊過時的或是賞給下人或是融了,重新鍛造,別致貴重的重新炸了炸。各樣東西皆重新登記造冊。
林家幾代都是人丁單薄,伺候的下人之間關係也算是簡單明了,雖然手裏握著下人的身契,但為不使下人心中有怨氣,賈敏打發人問了各自的意願,有請求出府的,有想留在老宅的,也有想隨到任上的,賈敏以個人的意願分配好留下看宅子的和跟著去金陵的人。因為東西多,水路雖然慢但是卻更安穩,因此,在清點完東西及確定好了隨行的人員,賈敏便命管家去訂船隻。
至於剩下的姑蘇的莊子,賈敏想到林海這支與姑蘇林家這一支關係雖然遠了,但到底根同源,少不了幫襯族人一些,所以拿出幾個中等的莊子贈與族裏,族中幾個族老共同監管,收益用於族人科舉讀書,修橋鋪路,自家隻留了幾個上等的莊子,命莊頭將收益折換成銀兩送到任上。
賈敏處理家事的時候,林暘是在跟前看著的,林暘內心驚訝無比,林家明明是巨富,怎麽在書中林黛玉說一針一線皆是賈家的。賈敏見兒子亦步亦趨,好笑的拍了拍他的腦袋:“你跟著我做什麽,過幾日就要見到你父親啦,到時候他可要查你的功課的,上次教你的詩書,你都記著了嗎?”
林暘想要撇撇嘴,他內裏已經是成人了,並且古代啟蒙的這些書籍簡單且有韻律,背起來並不難,隻是因為年紀還小,握筆無力,每每寫出的字都跟鬼畫符似的。
林暘趴在賈敏腿上:“娘親別小瞧人了,我都會了。”
賈敏考了幾句,見兒子都已背熟,伸手刮了林暘的鼻子,“可不能驕傲自滿啊。”林暘點點頭扯了扯賈敏的衣袖,賈敏附耳過去,“娘親,咱們家是不是挺有錢啊。”
賈敏聽到兒子守財奴似得話語,又好氣又好笑:“家裏又不缺你什麽,怎麽養成了這幅財迷的性子。”不過賈敏還是迴答了林暘的問題,“咱們林家是百年世家,又有幾代主母的嫁妝,你說咱們家有錢嗎。”賈敏話鋒一轉,“你
在我麵前提提錢財便罷了,可能不在你父親麵前提這些黃白之物。”林暘點點頭,林海典型的文人,向來不在意身外之外,也不喜別人在乎這些身外之物。
經過幾天的行船,便到了金陵城的碼頭,賈敏戴上帷幕由丫頭們扶著,徐華家的抱著林暘跟著她,由幾個婆子簇擁著下了船。剛一上岸,林暘便看見林海玉樹臨風等在岸邊,見到妻子兒子,林海笑著迎了上去,從徐華家的手中抱過林暘,對賈敏道:“路上可還是順利?”
賈敏嗔道:“都順利,隻是老爺公務繁忙,怎麽親自來接我們娘倆了,派管家來便是,別耽擱了公事。”話雖如此說,賈敏的語氣中帶些愉快,能得丈夫愛重,她自是心滿意足。
林海一本正經的迴答道:“夫人的事情才是頭等大事。”
林暘在林海懷裏,聽到這一句忍不住為林海點讚,雖然看不見賈敏的表情,但是林暘知道自己的母親一定燦若桃花,賈敏嗔了一句,“這麽長時間不見,老爺就學會貧嘴了。”林海隻是含笑不語,悄悄的拉了下賈敏的手,賈敏怕人看見,往後抽了一下。林暘趴在林海的懷裏,看著自己的父母恩愛互動,覺得自己真是一隻大號的電燈泡。
主子幾人先行坐著轎子去往官邸,剩下徐華家的,與幾個管事媽媽看著東西運下船,讓下人小心不要把東西磕著,待一件件都搬上馬車時,才坐車趕迴去。
到了官邸之後,林海待賈敏與林暘洗漱更衣之後,便抱著林暘,牽著妻子的手,領著他們參觀這座他們要生活三年的宅子。賈敏並不是扭捏之人,何況她和林海伉儷情深,迴握住林海的手。丫鬟們見主子恩愛,偷偷笑著,隻是遠遠跟著,並不上前。
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五進的院子,遠不如林暘在姑蘇時住的宅子,林暘略微有些失望,林海見之便道:“官邸向來建的規規矩矩的,你若是不喜歡,在金陵還有幾個園子和莊子,你在這裏住的厭了,去莊子上住些時日便是。”
林暘打起精神:“爹爹不是哄我的吧?”
“哄你做什麽,隻要你好好完成功課。”林海刮了一下林暘的鼻子,“這些時日也不知道你的課業如何,待會為父檢查一番。”
聽到檢查功課,林暘那本來還興致勃勃的臉一下子耷拉下來,悶聲嗯一聲。
賈敏在一邊並不多言,子不教父之過,林海對林暘要求嚴格是應有之義,再則,男主外女主內,她在衣食住行上照料林暘,而林暘讀書識字則是由父親來教導,
因此,對林海教導林暘學習,她並不插手。
一家三口在花園裏的小亭子坐了,丫鬟們端上了清茶及各樣點子,服侍這三人淨了手,待林海和賈敏動了點心後,林暘方捏起點心吃起來。
林海喝了口茶,對賈敏道:“我給暘哥兒,請了個西席,已經在路上了,不出三五日便到了,你派人收拾出一處幹淨的院子來,在收拾一處給暘哥兒讀書的地方。”賈敏暗想了宅子的布局,心中已有了主意,又問道:“不知道這西席是哪裏的人士?”各地的風俗習慣飲食起居皆不同,賈敏方問一句,以免怠慢了林暘的老師。
“是京城的人士,你收拾的精細些,一應器具皆用上品,吃食也要精細些。”
賈敏心中有些疑惑,給稚子做啟蒙的老師,一般都是家境貧寒的讀書人,自然不會那麽講究,可是按照林海所言,此人家境不俗,那為何會給稚子做啟蒙老師呢,再則,林海也不說此人的學識出身。不過,林海不說,想來自有他的道理。賈敏麵上不顯笑道:“京城人士倒好,我還有個陪嫁來的灶上的婆子做的一手京菜,因咱家不喜,倒是很少用她,如今到有了用武之地了。”
老宅裏留有四代主母的嫁妝,大至家具中的拔步床,小到金銀首飾都在,家具多是黃花梨、紫檀等木材打造,賈敏揀出其中精巧名貴的一些家具,派人先去運去金陵城的宅子,其餘的家具便留在宅子裏了。另外的古玩字畫到是都帶著,至於金銀首飾了,賈敏派人將老舊過時的或是賞給下人或是融了,重新鍛造,別致貴重的重新炸了炸。各樣東西皆重新登記造冊。
林家幾代都是人丁單薄,伺候的下人之間關係也算是簡單明了,雖然手裏握著下人的身契,但為不使下人心中有怨氣,賈敏打發人問了各自的意願,有請求出府的,有想留在老宅的,也有想隨到任上的,賈敏以個人的意願分配好留下看宅子的和跟著去金陵的人。因為東西多,水路雖然慢但是卻更安穩,因此,在清點完東西及確定好了隨行的人員,賈敏便命管家去訂船隻。
至於剩下的姑蘇的莊子,賈敏想到林海這支與姑蘇林家這一支關係雖然遠了,但到底根同源,少不了幫襯族人一些,所以拿出幾個中等的莊子贈與族裏,族中幾個族老共同監管,收益用於族人科舉讀書,修橋鋪路,自家隻留了幾個上等的莊子,命莊頭將收益折換成銀兩送到任上。
賈敏處理家事的時候,林暘是在跟前看著的,林暘內心驚訝無比,林家明明是巨富,怎麽在書中林黛玉說一針一線皆是賈家的。賈敏見兒子亦步亦趨,好笑的拍了拍他的腦袋:“你跟著我做什麽,過幾日就要見到你父親啦,到時候他可要查你的功課的,上次教你的詩書,你都記著了嗎?”
林暘想要撇撇嘴,他內裏已經是成人了,並且古代啟蒙的這些書籍簡單且有韻律,背起來並不難,隻是因為年紀還小,握筆無力,每每寫出的字都跟鬼畫符似的。
林暘趴在賈敏腿上:“娘親別小瞧人了,我都會了。”
賈敏考了幾句,見兒子都已背熟,伸手刮了林暘的鼻子,“可不能驕傲自滿啊。”林暘點點頭扯了扯賈敏的衣袖,賈敏附耳過去,“娘親,咱們家是不是挺有錢啊。”
賈敏聽到兒子守財奴似得話語,又好氣又好笑:“家裏又不缺你什麽,怎麽養成了這幅財迷的性子。”不過賈敏還是迴答了林暘的問題,“咱們林家是百年世家,又有幾代主母的嫁妝,你說咱們家有錢嗎。”賈敏話鋒一轉,“你
在我麵前提提錢財便罷了,可能不在你父親麵前提這些黃白之物。”林暘點點頭,林海典型的文人,向來不在意身外之外,也不喜別人在乎這些身外之物。
經過幾天的行船,便到了金陵城的碼頭,賈敏戴上帷幕由丫頭們扶著,徐華家的抱著林暘跟著她,由幾個婆子簇擁著下了船。剛一上岸,林暘便看見林海玉樹臨風等在岸邊,見到妻子兒子,林海笑著迎了上去,從徐華家的手中抱過林暘,對賈敏道:“路上可還是順利?”
賈敏嗔道:“都順利,隻是老爺公務繁忙,怎麽親自來接我們娘倆了,派管家來便是,別耽擱了公事。”話雖如此說,賈敏的語氣中帶些愉快,能得丈夫愛重,她自是心滿意足。
林海一本正經的迴答道:“夫人的事情才是頭等大事。”
林暘在林海懷裏,聽到這一句忍不住為林海點讚,雖然看不見賈敏的表情,但是林暘知道自己的母親一定燦若桃花,賈敏嗔了一句,“這麽長時間不見,老爺就學會貧嘴了。”林海隻是含笑不語,悄悄的拉了下賈敏的手,賈敏怕人看見,往後抽了一下。林暘趴在林海的懷裏,看著自己的父母恩愛互動,覺得自己真是一隻大號的電燈泡。
主子幾人先行坐著轎子去往官邸,剩下徐華家的,與幾個管事媽媽看著東西運下船,讓下人小心不要把東西磕著,待一件件都搬上馬車時,才坐車趕迴去。
到了官邸之後,林海待賈敏與林暘洗漱更衣之後,便抱著林暘,牽著妻子的手,領著他們參觀這座他們要生活三年的宅子。賈敏並不是扭捏之人,何況她和林海伉儷情深,迴握住林海的手。丫鬟們見主子恩愛,偷偷笑著,隻是遠遠跟著,並不上前。
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五進的院子,遠不如林暘在姑蘇時住的宅子,林暘略微有些失望,林海見之便道:“官邸向來建的規規矩矩的,你若是不喜歡,在金陵還有幾個園子和莊子,你在這裏住的厭了,去莊子上住些時日便是。”
林暘打起精神:“爹爹不是哄我的吧?”
“哄你做什麽,隻要你好好完成功課。”林海刮了一下林暘的鼻子,“這些時日也不知道你的課業如何,待會為父檢查一番。”
聽到檢查功課,林暘那本來還興致勃勃的臉一下子耷拉下來,悶聲嗯一聲。
賈敏在一邊並不多言,子不教父之過,林海對林暘要求嚴格是應有之義,再則,男主外女主內,她在衣食住行上照料林暘,而林暘讀書識字則是由父親來教導,
因此,對林海教導林暘學習,她並不插手。
一家三口在花園裏的小亭子坐了,丫鬟們端上了清茶及各樣點子,服侍這三人淨了手,待林海和賈敏動了點心後,林暘方捏起點心吃起來。
林海喝了口茶,對賈敏道:“我給暘哥兒,請了個西席,已經在路上了,不出三五日便到了,你派人收拾出一處幹淨的院子來,在收拾一處給暘哥兒讀書的地方。”賈敏暗想了宅子的布局,心中已有了主意,又問道:“不知道這西席是哪裏的人士?”各地的風俗習慣飲食起居皆不同,賈敏方問一句,以免怠慢了林暘的老師。
“是京城的人士,你收拾的精細些,一應器具皆用上品,吃食也要精細些。”
賈敏心中有些疑惑,給稚子做啟蒙的老師,一般都是家境貧寒的讀書人,自然不會那麽講究,可是按照林海所言,此人家境不俗,那為何會給稚子做啟蒙老師呢,再則,林海也不說此人的學識出身。不過,林海不說,想來自有他的道理。賈敏麵上不顯笑道:“京城人士倒好,我還有個陪嫁來的灶上的婆子做的一手京菜,因咱家不喜,倒是很少用她,如今到有了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