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的一天,麻三兒操練了鄉勇迴來,正獨坐屋中喝茶,心裏邊兒還思量著,虎妖自奉令去買馬和軍器,怎麽過了這許多時仍不見迴轉呢?


    他自覺心神不寧,料來不是什麽好事,正自散步排解,卻忽見門外跌跌撞撞跑進一人,他滿臉是血,右臂帶傷,細觀之下,卻正是隨同虎妖前去采買的團勇。


    再看這名團勇,氣喘籲籲,眼神散亂,舉手投足間盡顯張慌之色。


    麻三兒連忙將他喝住,又命鄉勇喚來村中的醫官給他調治,這才讓他坐下來,喝茶慢述。


    可是這一聽之下,不免使他“躥起了頂門三把火,燒透了霄漢一片星”啊。


    原來自虎妖奉命前去采買,便日夜兼程,不曾有半點兒怠慢,隻消十數日光景,便來到了塞外草原。


    這裏水草豐美,人民殷富,大大小小的馬場星羅棋布,內裏不乏有日行千裏、夜走八百的寶馬良駒。


    他先是接觸了幾位頭人,又將攜帶的山貨相贈,待取得了對方的信任後,方才說明來意,又取出東珠,給對方過目。


    這東珠光華璀璨,端的能夜照百步,乃是世上一等一的至寶啊。


    幾位頭人見了,當真是看花了自家眼,急忙喚來了牧馬人,將好馬挑上數十匹,給虎妖過目。


    虎妖在此地接連就逗留了數日,選取了近三十匹好馬,又購買了一百把好樸刀,一百把好花槍,這才將東珠交割了,率隊登程迴返。


    他是個性急的人,既受了麻三兒的信賴,自是不肯耽擱分毫,隻顧沒日沒夜的急急趕路,隻有到了水草豐美之地,才稍作停留,讓馬兒吃飽喝足,略作休整。


    話說這一天,眼見得家鄉在望,虎妖也自欣喜,正催攢行程,卻忽聽山間一棒銅鑼響,接著便湧出一百多人,堵住了去路。


    虎妖還當是遇見了山賊草寇,連忙催馬向前,聲言此是麻三兒團頭兒的馬匹,還望各位兄弟念在大團保得一方平安的份兒上,能網開一麵。


    待日後,團頭兒自會登門造訪,與寨主義結金蘭。


    不料話音未落,便聽得一片聲的銅鑼響,這一百多人,竟各持鋒利器械,圍裹上來哄搶。


    虎妖見事不諧,連忙挺起樸刀,拚力突圍。


    叵耐對方人多勢眾,頃刻間便被衝散了,那些好馬,盡被對方搶去,眼睜睜的望西邊兒去了。


    虎妖見狀,直氣得口吐鮮血,連忙收攏殘兵,準備奪迴馬匹。


    卻不料對方陣中跑出一人,麵罩黑紗,手持兩柄板斧,截住了虎妖廝殺。


    他們直殺到正午,虎妖一路疲乏,稍有不慎,竟被斧攥打中了後肩,跌倒在地。


    那強人,本待一斧子結果了虎妖的性命,幸得手下人拚死相救,這才脫離了戰陣,藏到一處破廟中棲身。


    虎妖自知失了馬匹、軍器,無顏去見麻三兒,隻好先讓手下人前來報信兒,自己則在廟中靜候迴音。


    麻三兒得報,初時雖氣衝鬥牛,可稍後便冷靜下來。


    他自忖來至此間,早將左近的山賊趕盡殺絕了,即便有那漏網的也成不了什麽氣候,至多不過二三十人,怎會有這百多人的陣勢呢?


    至於官軍,那就更不靠譜了。殊知他們閑常養尊處優,連城門也出不得半步,怎會有此等強橫的手段呢?


    那隻有一種可能了,想必是左近的團練,趁機前來騷擾,可一念及此,麻三兒當即便驚出一身冷汗,須知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倘或大敵當前,內部人相互攻伐,即便不是能掐會算之人,也不難預測戰局了。


    他不免心急如焚,當即命下人喚來柴禾、王大愣等人,一麵又派出了獵戶,帶領五十名鄉勇,四下巡視,以備不時之需。


    一行人都結束停當了,各帶了器械,快馬加鞭,直奔破廟而來。


    到得廟中,麻三兒先對虎妖安撫了一番,接著便詳細推問這前來截取馬匹之人的樣貌和嗓音。


    虎妖雖盡力迴憶,叵耐來人麵罩黑紗,不曾開得一言,又手使板斧,確實不似左近之人。


    麻三兒尋思了良久,仍是不得要領,一旁的柴禾性高氣傲,當即叫道:


    “不消說了,想來隻有那竇家四虎能有此為。


    他們眼見我等日益壯大,眼饞的緊,又沒有三哥你手中的寶貝,隻能去半路截取。


    此必是那竇衝的主張,確非大丈夫所為,端的是可恨至極。”


    王大愣一向心直口快,聞聽此言,便要去找竇家算賬。


    幸而一旁的麻三兒急忙勸住,好說歹說才將他拉迴廟來。


    虎妖見眾人群情激憤,便獻策道:


    “我等也未親見到底是何人所為?此番倒可以先去他竇家,隻說前來拜望,想竇融必是已經知曉了此事,到時候再看情形,見機行事便了。”


    麻三兒聽他說的有理,當即便命人將虎妖的傷裹了,又命兩名鄉勇護送他迴去療養,自己則帶著柴禾與王大愣,飛馬直奔竇家而來。


    要說這竇融確已聞報麻三兒的戰馬軍器被搶,尚在狐疑不決,忽聽家人來報,說是麻三兒來訪,當下不敢怠慢,連忙整衣出迎,卻見三匹馬如飛而至,後麵則緊跟著三五十名鄉勇,各個身背大刀,手提花槍,威風凜凜。


    竇融見狀,先自畏了三分,忙命家人牽住坐馬,麻三兒見竇融滿臉慈祥,心知他必不知事情的原委,當即便拱手見禮道:


    “老人家,我等從塞外購買的馬匹軍器被搶,想來您老已經知曉。


    我等今日登門叨擾,就是想請您老人家幫忙打聽一二。


    倘是誤會,那便請還迴,陪個禮也就罷了;倘是有意而為,卻不知是誰人主使,所為哪般?”


    他這一連串的發問,直逼得竇老漢啞口無言。


    竇融也不是沒有見識的,自忖左近再沒有此等有膽量的山賊草寇啦,難不成真是自家所為?


    正思忖間,又被麻三兒這一通逼問,弄得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不免尷尬萬分,直急得臉上滲出了層層汗珠。


    一旁的柴禾見狀,當即便想闖府搜拿,幸而有麻三兒做主,便都隨著竇融進了廳堂敘話。


    竇融見事不可免,隻好叫管家將四個犬子都叫來問話。


    須臾間,老大竇武,老二竇文,老四卷毛犼都已來到,卻隻有老三竇衝,外出圍獵未迴。


    麻三兒見竇武滿臉倦容,似乎酣睡未醒,而竇文則一身內衣,尚有墨跡未幹,而竇家老四則弓腰駝背,身形猥瑣,顯然與虎妖所見的強人不符。


    隻有竇衝,一向性如烈火,且嫉賢妒能,真要將此人喚迴,那便知端的了。


    竇融見三子俱在,隻有竇衝未到,也覺詫異,忙命管家派人,速速將其招迴問話。


    可是家人去了許久,卻仍不見竇衝迴來。竇融不免焦躁,忙又派人前去尋找,正說話間,忽見一名家人從門外急跑而入,口中叫道:


    “啟稟老爺,大事不好了,三少爺外出圍獵,被猛虎傷了,正被護送迴寨來。”


    眾人聞言,盡皆大驚失色,急忙迎出屋來。


    但見一眾團勇,正抬著一副擔架,上麵躺著的正是竇衝,卻被隨身的衣物蓋了,看不出麵色,連手腳亦被袍子裹得嚴嚴實實,不曾露出了半點兒。


    竇融還道自己的兒子真被老虎傷了,忙叫請醫官調治,又轉迴頭,對麻三兒說道:


    “老朽無福,而今三子被傷,方寸已亂,還請團頭兒改日再來,老朽定當全力相助啊。”


    說罷,他便慌裏慌張的入了內堂,看顧兒子去了。


    麻三兒等幾人,站在屋外,卻是無計可施,隻好騎馬迴寨。


    路上柴禾見麻三兒心事重重,便說道:


    “三哥,依我看竇衝受傷是假,意圖掩人耳目才是真的。


    我等也在此間多時了,何曾見過半隻老虎啊。


    而今他不早不晚,偏偏在此時被傷了,豈不令人生疑嗎?”


    他見麻三兒兀自低頭不語,隨即補充道:


    “依小弟看,幹脆就派了鄉勇守住他家左近,不怕那廝露不出半點兒馬腳。”


    一旁的王大愣聽了,也說道:


    “依著俺看,莫不如就將那醫官擒了,便知端的了。”


    他的這句話,本是無心之言,卻當真點醒了夢中人。


    麻三兒二人聽了,當即恍然大悟啊,連聲說好,隨即便商量著由柴禾帶領幾名精幹的鄉勇,去前路上守了,定要將那醫官捉來問話。


    再說那名醫官,其實也就是一名遊醫,粗通些針石把脈的手段,卻也會紮紙活兒,閑常時無人請他看病,便為別人主理些白事過活。


    而今聽說竇老爺子有請,急忙就背了藥箱,屁顛兒屁顛兒的來了。


    不料想,待其好不容易到了竇家,卻是無人出來相見,隻向他討了幾貼治跌打損傷的膏藥,便將他趕了出來。


    這個遊醫本想能借機撈上一筆呢,可到頭來呢,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免心下著腦,卻又惹不起竇家的勢力,隻好含怒帶怨,自背著藥箱往迴走。


    可剛轉過一處山坡,忽聽前方一聲吆喝,草叢中早鑽出了三五個人來,不由分說先將他一腳踢翻了,接著便單三扣、雙三扣,綁了個結實。內裏一個瘦高個兒,顯見是個帶頭兒的,笑吟吟的走上前,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才開口說道:


    “先生休怕,我等不是壞人,不過我家三爺就怕你多嘴,叫我等在這兒結果了你的性命,來年那便是你的周年了。


    到時侯啊自會有人給你燒兩張黃表紙,外加一百個元寶,讓你在陰曹地府之中,也能過的舒坦點兒。”


    說完,他便緊咬牙關,從懷中撤出一柄明晃晃的短刀,就要動手。


    那遊醫見狀,隻道是三公子竇衝派來的,早唬得上下兩排碎玉“得得得”的亂響,兩眼墮淚的央求道:


    “諸位好漢饒命,想小可家中還有八十歲老母在堂,倘殺了小人,便是一刀兩命。


    還望各位爺爺高抬貴手,小的是萬萬不敢胡言的。”


    但聽得那瘦高個兒又說道:


    “你且休要害怕。


    我等也是奉了三爺的命令,迫不得已,原也不想殺人害命的。


    你且說說看,在老太爺家中見了甚的?倘或亂說,便是這一刀,將頭砍了,叫你也做個無頭惡鬼。”


    那遊醫聞言,當即便抖颼颼的答道:


    “小的、小的也未聽到甚的,隻是聽下人說,有什麽貨都碼在西山坳裏,還說待吃飽了再趁夜牽迴來。”


    不料想,他的話音未落,那個瘦高個兒早將手中刀晃了晃,喝道:


    “好你個賤人,既然知道了小主的事兒,便把來一刀殺了,免得招禍。”


    遊醫早就被嚇得六神無主了,急忙爭辯道:


    “小可卻是冤枉的。原想能掙上幾兩銀子,卻隻掙到了這幾文錢。小人端的不知道是甚貨品,又為何放在了山間?


    從今日起,您就當小人我把舌頭嚼了,斷不敢說與別人聽。


    倘言不由衷,便是上天降罪,將我一雷劈了,也不冤枉。”


    那個瘦高個兒見他發下毒誓,方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便笑嘻嘻的還刀入了鞘,口中則說道:


    “也罷,我不想你也是個爽利人,而今且饒了你,倘以後言不由衷,小心爾的腦袋。”


    那名遊醫聽說事情竟然有緩,當即就掙紮著跪起身,磕頭答道:


    “小的是萬萬不敢的。隻求爺爺饒命。倘小人言不由衷,就是天打五雷轟,車壓馬踩,也定叫小人遭了報應。”


    他隻顧著絮絮叨叨的許願,卻聽不到任何迴答,過了良久他才疑惑的抬起頭,卻見四野無人,隻有自己孤零零的跪在道旁,方才的幾人早不知去向,真不知他們怎麽跑的這樣快,到底是人是鬼了。


    他見日頭偏西,隻好自認倒黴,廢了半天勁才踉蹌的站起身,用手指勾著藥箱,灰溜溜的向家中去了。


    其實不用我多口,各位看客想必已經猜到了八九,那個領頭兒的瘦高個兒正是柴禾假扮的,他套出了竇家的底細,急忙一溜煙兒的跑迴了下處,將事情的始末緣由,告訴了麻三兒。


    麻三兒聽罷,不免也有些忐忑,他情知此時應以“一團和氣”為上,倘或處理不周,即便羅刹教沒來,自己也是斷然待不下去了;可如今手足被打,尚在療傷,而自己辛辛苦苦買來的馬匹和軍器卻又被搶,即使自己能忍辱苟活,可手下的弟兄那也是斷然不肯甘休的,倘或再爭競起來,定是難以收場啊。


    他所思右想,難得要領,隻好請來了成瘸子一同商議。待成瘸子聽完了事情的原委,先自沉吟半晌,才道:


    “要說呢,他竇家有過在先,倒也不是我等不義。


    可大敵當前,確又不該一味的相互攻伐。


    依我看,莫不如派出一人,前去西山坳裏探看究竟,倘真有馬匹、軍器,便取迴一半,也就罷了。”


    麻三兒聞言,也覺得這才是個好辦法兒,便叫來獵戶麵授機宜,又留下柴禾看家,再叫王大愣外出巡視,如此的一番安排,當真是滴水不漏,而後便是靜候佳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斷頭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雍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雍散人並收藏斷頭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