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愣本也不願拋頭露麵,卻礙不住白吃白喝的情麵,一來二去可就成了山神的代言人了。
每次隻要他一出馬,不論是山賊還是草寇,盡皆望風披靡,不戰而降,縱有那不開眼的也是一觸即潰,倒也廢不了什麽功夫。
可時間長了,王大愣也摸出了個中門道兒,亦覺著受用些香火,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卻不料今日裏竟碰到了麻三兒他們幾個,當真是喜從天降啊。
幾個人敘過了別後之情,眼見得天色將晚,便一同迴到了王大愣的小廟裏安歇。
可廟中眾人早已聽到了消息,以為大神升天去了,遂也都做鳥獸散,幸喜糧食與酒肉尚在,幾個人便自己動手,整治得一桌菜肴,共同打了一番牙祭。
到得明日,有那偶然路過的山民,見到“大神”竟然沒死,急忙返迴村中報信。
繼而又在廟中聚集起三五十人,一麵燒香,一麵可就開口動問了,昨兒個這事兒到底是怎麽個來龍去脈呢?
可王大愣拙嘴笨腮,平日裏也懶得搭理他們,隻有麻三兒口滑,先簡要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聲言那羅刹邪教即將進犯此地,倘有幾分血性,正當拿起刀槍,靖衛一方,也不枉生為好男兒一場啊。
人群裏自有那沒家沒業的閑漢,早苦於衣食無著,聞聽了此言,當即就要跟著麻三兒等人一同去,也好掙得糧餉填填肚子。
麻三兒卻見機不可失,幹脆就與王大愣等人商議了,豎起了招兵旗,在這座小破廟兒裏招開了鄉勇了。
他走南闖北,也頗有一番見識了,識人方麵自不待言,又有柴禾、成瘸子等人從旁幫襯,使得招團勇一事進展得倒也順利。
而此時的關外,早已是刀兵四起,民不聊生了,那些個被清廷兼並了土地,沒家沒業的,聽聞了此地有這樣一條出路,不免都爭相來投。
麻三兒自是沙汰了那些身上有病的,或是手腳不幹淨的,總共得了近二百名精壯的鄉勇。
又遊說得鄉中的富戶,聲言但凡有事,便可去搬兵求援,就連鄰裏糾紛,田壟互占之類的小事兒,也盡可以剖斷分明,為農戶們作主。
這些個富戶正苦於山高皇帝遠,早沒了官家給他們撐腰了,此時竟有一隻隊伍,肯站出來為他們出頭,樂得紛紛掏出了銀錢來資助,又做得了熟食大餅,充作鄉勇的口糧。
麻三兒等人又在此地耽擱了數日,眼看著團餉也湊得差不多了,便辭別了眾鄉鄰,動身迴返。
此次離鄉,早已過了數十日,麻三兒當真是歸心似箭,倒是柴禾與王大愣等人,因兄弟聚首,自是歡喜無限,一路上說說笑笑,頗不寂寞。
隊伍接連行進了兩日,早已是鄉中在望了,可時近正午卻忽然被一個漢子攔住了馬頭,口口聲聲的要軍爺為他做主。
麻三兒見此人身穿布衣,卻透出了幾分貴氣,也不敢輕視啊,急忙翻身跳下馬來,雙手攙扶,詳問端的。
原來此人姓王,世代居於此處,家中專以做果脯跟蜜餞為生,家業興旺時,曾專供奉天王府,也是這一帶的首戶。
可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大清朝走入了殘燈末廟,他們家的生意也一日不如一日了,到了他父親這輩兒,在省城之中沾染了大煙癮,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每日裏遊手好閑,隻知噴雲吐霧,便將這家業振興的重擔一股腦兒的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他本想也跟著父親學做蜜餞,可眼下父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對於家中之事是不管不問,又本就是個好吃懶做的,對於祖上的手藝,十成兒裏學不到一成兒,做出的蜜餞也大不如前,如此一來他也隻好借著家中尚且殷實,往來於省城之間,靠著販賣些土產過活了。
就在前些時,他販了點兒山間的土貨進城,賺得些銀錢,買了家中必需的油鹽茶葉,便返家團圓。
不料到得家下,卻是唿門無人應,打門沒人兒理,問了左鄰右舍,才知道,家中的老父跟媳婦,已有數日沒出過家門兒了。
他聞言心驚,連忙借了鄰人的木梯,逾牆而入。
到得廳堂,但見木塌之上僅餘兩具白森森的骷髏骨,衣物盡皆碎裂,而家中的財物卻分毫未動,正不知是何人所為?
左近的鄉民都趕來圍觀,他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是天火焚身,想是遭了天雷擊頂,必是做了什麽虧心事兒了;也有的說,此乃鬼狐作祟,早將他二人的精血吸幹了,僅留餘骨在堂;還有的說,這必是邪教所為呀,以刀剔骨,割了肉去做藥餌,想來必是趁主人離家,夜入所為的。
他們各說各的理,直爭得麵紅耳赤,有那有見識的,卻勸主人速速收殮屍骨,去縣衙報官為上啊。
他聽此人說的有理,便央告諸位鄉鄰,一並幫他收殮了屍骨,又請來村中的秀才,寫下文書,星夜趕奔縣衙去報官。
那縣太老爺聽說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妖物作祟,早被嚇酥了骨頭了,不分青紅皂白,急投飛簽火票,傳來一眾僧人、道士,前往王家捉妖。
這王家的男主,本欲請縣太老爺公斷,擒拿幕後的真兇,給他一家老小報仇,卻不料碰上個專信鬼狐仙怪的老爺,直做了三天的水陸道場,連謝銀帶供飯,倒花去了二十多兩銀子,當真是哭笑不得。
他心有不甘,早想尋求大團相助,聽聞得有一隊鄉勇路過,那為首的正是傳說中的大力金剛,急忙撇下手中的活計,趕來求告。
麻三兒等人聽清了來龍去脈,不免都是心中納罕,要說這鬼狐仙怪即便吸食了人的精血,卻也該餘下一具幹屍才對呀,怎會僅剩下一副骨頭架子呢?
就算其中有邪教做梗,倒也不會收拾得如此幹淨啊?此事想來當真是匪夷所思,直叫人想破了腦袋,也是難覓其蹤跡呀!
這個人,見麻三兒等幾人低頭不語,還道是他們畏懼鬼物,不願出手相助,正待離去,卻被麻三兒叫住了。
麻三兒暗自思忖,自己正要尋羅刹教廝殺,倘或真是羅刹教所為,倒也不可不防,不如就此前去一觀,倒也做到心中有數。
於是他便命身後的鄉勇,就地紮營,不得騷擾鄉裏,自己則帶著成瘸子幾人,快馬加鞭,趕往村中去探看究竟。
隻見王家的大門外依舊聚集著不少圍觀者,一來此事生的蹊蹺,二來屯中之人,莫不是迷信的,都怕那鬼狐仙怪,殺了兩個人也是殺,吃了四個人也是吃,再一時興起,將全屯的人都吃了,那豈不要枉死一場啊。
眾人見有幾匹馬飛馳而來,還道是官家派了公人前來,急忙閃出了一條路,卻依舊是圍而不散。
麻三兒由這個男人帶著步入了中堂。但見堂中紅木桌椅簇新油亮,兩旁的木架上也擺滿了書籍,不免心中慨歎,想不到這化外之地,竟有這等書香門庭。
他先在堂中轉了幾圈兒,見沒什麽異樣,便由男人領著,步入了後宅。
這進院子裏卻比前院兒清幽了許多,僅有兩間臥房,卻被一株參天巨樹從中穿過,磚牆也隻能依樹搭建。
此人見麻三兒對著這棵樹看個不住,連忙解釋道:
“此樹卻是家祖傳下來的,想來也有幾百年的光景了,凡是暑熱之時,多賴此樹遮陰庇佑,才使得院中如此清幽。”
麻三兒看了良久,見樹也沒什麽異樣,便在院中閑走了一迴,依舊是毫無發現,正納悶間,忽聽王大愣叫道:
“三哥,想那骷髏骨正是鬼狐所為。俺可聽人說了,它們向來是尋陽氣虛衰之人下手的,先咬斷他們的喉管兒,再吸食精血,最後才抱著屍骨,大快朵頤一番呐,即便是再粗壯的漢子,也會被啃得皮肉盡消啊。”
一旁的柴禾聽了,立刻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口中說道:
“不對,不對,不對,此事斷非鬼狐所為,必是那山中野獸的勾當。想那鬼狐仙怪,多是尋平人家中的良人下手,似此抽大煙的煙鬼,即便鬼狐也是不願接近的,又豈能是它們所為呢?”
成瘸子也立馬接口道:
“依我看,還是柴禾這小子說的有理呀。他是學過些道術的,又豈能看不出什麽妖鬼的伎倆呢?咱們還是將此事放了,盡快趕路為上,倘或耽擱得久了,不免被哪股綹子盯上,到時候後悔可就晚啦。”
麻三兒尚未來得及接口,便見那男人跪下道:
“小人雖不是什麽書生,卻也頗識禮法。此番家父,妻子慘遭了橫禍,又怎肯善罷甘休?眼下官府無能,不肯為小人做主,難不成諸位江湖好漢,也是平人出身,就不肯為小人伸冤雪恥嗎?如若諸位真的不肯,那小人也隻有一死,就隨了他們去了。但一縷冤魂不滅,就算去了陰曹地府,也定要將此事查他個明明白白。”
麻三兒見他說得激烈,急忙伸手攙扶道:
“兄弟這是哪裏話來,想我等雖不是什麽蓋世英豪,卻也願意急人危難。更何況我等也都是苦出身,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不為爾等伸冤,想必天理難容。你且休怕,今夜就隨我迴營歇息。待我等理清了頭緒,定要還你個水落石出。”
男人聽說,眼前這夥兒人真願意幫他家沉冤昭雪,不免感動得是淚流滿麵呐,當即就表示了,倘或諸位英雄好漢真能將事情的原委查清,使得他的家人恢複了名節,自己情願捐出所有的家財,資助他們拱衛這一方啊。
麻三兒見他許下重願,連忙答禮說,此是天下人管天下事兒,倒也不必如此周章。
隻要能查清事情的原委,那也是自己所願的,並不想擅動民財,獨肥己身。
幾個人又接著閑講了一迴,卻一時也理不出個頭緒,隻得鎖了房門,趕散眾多鄉民,一同迴營休息了。
入夜,麻三兒輾轉反側,難以成眠,不禁感歎世事難料,想自己一個鄉下出生的窮小子,此番竟然也做起了替人斷案的勾當了,倘或列祖列宗在天有知,真不知會怎麽想呢?
他思慮繁雜,不覺錯過了睡頭兒,便起身,叫上了柴禾及幾名熟識的鄉勇,一同外出消閑。
他們走出營外,但見皓月當空,萬裏無雲,一絲清風拂麵,使眾人頓覺心頭一寬,都有了遠行觀景的念頭。
幾個人信步閑遊,不覺又步入了村落之中,但見房舍儼然,錯落有致,真是一派的田園山景,不禁又感慨了一迴。
正行走間,忽聽一聲木板響,卻是一處草舍,內裏透出幽幽的燈光來,且有咿呀的哼唱之聲隨風而至。
麻三兒不禁心下好奇,想這山野村中,粗蠢鄉民大都睡了,又有誰能有如此雅興,獨居一室,唱曲兒消遣呢?
待到了近前,才看清此處乃是好大一座草堂,內裏竟坐有十數位鄉下老漢,有的喝水,有的吸著旱煙,當中正坐著個唱曲兒的瞎子,獨自打著板眼,口中兀自哼唱不絕。
見此情形,麻三兒不由得心中好笑,想這關外山中還能有如此的地界,當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便即跨步進來,尋了一處坐頭,坐下聽曲兒解悶兒。
柴禾跟幾名鄉勇那也都是鄉下人出身,自然不會拘束,不願坐的叉手而立,願坐的隨便尋個木凳兒坐了,更有甚者直接盤膝坐到了地上,縱然周圍旱煙味兒極重,卻都甘之如飴,興致絲毫不減。
可柴禾卻是最不耐煩聽什麽小曲兒的,他以為與其在此處耗時間,還不如迴了帳篷,抱著枕頭,睡他家娘來的舒服。
正思量間,卻忽聽木牌又是一聲響,小曲兒已然終了,柴禾還道是這瞎子唱累了,正要催促麻三兒趕快迴去,卻聽那瞎子一聲幹咳道:
“想那孟薑女,雖是哭倒了長城,卻也於事無補,到頭來終免不了刀兵四起,民不聊生。想我流落此間也有個把年頭兒了,正是諸位的捧場,才使我沒有困頓而死,想來正是命中遇貴人,真不知該如何報答才好啊。”
內裏便有一個老人應道:
“我說瞎子,我們那都是粗人兒,不會什麽之乎者也的,不過你來了俺們這嘎達之後啊,倒是給俺們帶來點兒樂。你呢也不必為難,俺們都是莊稼漢,家裏有那吃不完的,漏下點兒也夠你吃了。現在隻是王家敗了,倘或他家老爺子在堂,倒能多賞你幾個銀錢,就此迴了鄉,豈不比流落在這嘎達更好嗎?”
卻聽另一個老漢歎道:
“唉。要說他王家也是個積善之家了,可也不知怎麽著就著了道兒了。一家人死的死,亡的亡,就剩下這麽個小子,孤苦伶仃的。哎呀,要我說呀,他們家指不定衝撞了什麽邪祟了?怎麽就死的如此不明不白的呢?”
聽聞此言,眾多老漢有的呔息,有的悲傷,盡皆為他王家鳴不平。隻聽又有一個老兒道:
“想來他王家的蜜餞,就算在宮裏邊兒也是有個名號的。想當年那不是有宮中的傳召,叫他王家供應宮裏三百斤山紅蜜果,用於熬什麽臘八粥麽。要說呀他們家的手藝真是可惜了的,怎麽做著做著就不對味兒了呢?最後就連宮裏也不收了。倒是此一節,那才是最可惜的了。”
又聽一個坐在角落裏的老漢隨口應道:
“嗨,要我說呀,他們家的貢品蜜果那都是鬼神相助才有的。這鬼神的心氣兒啊又豈能有個定數兒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打開了話匣子,正待再講,卻忽聽那瞎子開口道:
“依我看呐,這裏頭準有蹊蹺。你們休看我眼盲,倒是個有心機的,早就窺破了其中的根由。不過我一個流落異鄉的瞎子,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眾老兒聽他這麽一說,更是被挑起了話頭兒,一時間人聲喧雜,盡皆談天說地,旁征博引,可任誰到最後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來。
可麻三兒卻聽瞎子說得有頭有尾,不免心下狐疑,正要動問,卻不奈屋中喧雜,隻好叫過兩名鄉勇,讓他們去帶了瞎子前來迴話。
瞎子正自搖頭晃腦,口中喋喋不休的言講,卻忽覺腦後的辮子被人給揪住了,不免是怒從心頭起,當即開口罵道:
“好你個不曉事兒的王五、趙六,而今我也是這村中之人了,你們卻兀自拿我取笑,真真是豈有此理。待明日,我便去你們家裏,告知你們的雙親,叫你們免不得又是一頓好打,也讓你等山民知曉什麽才叫禮法、家規。”
柴禾本在這屋中待得心煩氣躁,見他夾七夾八的一通胡侃,還要見什麽雙親,當即跨上一步,劈手一個耳光,罵道:
“我讓你個不曉事的光棍,倒也不必見什麽雙親了,老爺這兒倒是有一對兒巴掌,左邊廂一個,右邊廂一個,好叫你認得雙親。”
那瞎子被揍得兩耳嗡嗡作響,一時間竟忘了東西南北,兀自原地打著轉兒。
柴禾見狀便要上前再打,幸被麻三兒喝住,忙命鄉勇搬來木椅,叫他坐下迴話。
那廳中的眾老漢,忽見幾個如狼似虎的鄉勇闖上前來,當即都嚇得抖衣而戰,靠近門邊兒的二人,慌忙奪路想逃,叵耐年紀大了,腿腳兒間不利索,竟然相互間拌住,一齊跌倒,徑自掙紮不起了。
每次隻要他一出馬,不論是山賊還是草寇,盡皆望風披靡,不戰而降,縱有那不開眼的也是一觸即潰,倒也廢不了什麽功夫。
可時間長了,王大愣也摸出了個中門道兒,亦覺著受用些香火,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卻不料今日裏竟碰到了麻三兒他們幾個,當真是喜從天降啊。
幾個人敘過了別後之情,眼見得天色將晚,便一同迴到了王大愣的小廟裏安歇。
可廟中眾人早已聽到了消息,以為大神升天去了,遂也都做鳥獸散,幸喜糧食與酒肉尚在,幾個人便自己動手,整治得一桌菜肴,共同打了一番牙祭。
到得明日,有那偶然路過的山民,見到“大神”竟然沒死,急忙返迴村中報信。
繼而又在廟中聚集起三五十人,一麵燒香,一麵可就開口動問了,昨兒個這事兒到底是怎麽個來龍去脈呢?
可王大愣拙嘴笨腮,平日裏也懶得搭理他們,隻有麻三兒口滑,先簡要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聲言那羅刹邪教即將進犯此地,倘有幾分血性,正當拿起刀槍,靖衛一方,也不枉生為好男兒一場啊。
人群裏自有那沒家沒業的閑漢,早苦於衣食無著,聞聽了此言,當即就要跟著麻三兒等人一同去,也好掙得糧餉填填肚子。
麻三兒卻見機不可失,幹脆就與王大愣等人商議了,豎起了招兵旗,在這座小破廟兒裏招開了鄉勇了。
他走南闖北,也頗有一番見識了,識人方麵自不待言,又有柴禾、成瘸子等人從旁幫襯,使得招團勇一事進展得倒也順利。
而此時的關外,早已是刀兵四起,民不聊生了,那些個被清廷兼並了土地,沒家沒業的,聽聞了此地有這樣一條出路,不免都爭相來投。
麻三兒自是沙汰了那些身上有病的,或是手腳不幹淨的,總共得了近二百名精壯的鄉勇。
又遊說得鄉中的富戶,聲言但凡有事,便可去搬兵求援,就連鄰裏糾紛,田壟互占之類的小事兒,也盡可以剖斷分明,為農戶們作主。
這些個富戶正苦於山高皇帝遠,早沒了官家給他們撐腰了,此時竟有一隻隊伍,肯站出來為他們出頭,樂得紛紛掏出了銀錢來資助,又做得了熟食大餅,充作鄉勇的口糧。
麻三兒等人又在此地耽擱了數日,眼看著團餉也湊得差不多了,便辭別了眾鄉鄰,動身迴返。
此次離鄉,早已過了數十日,麻三兒當真是歸心似箭,倒是柴禾與王大愣等人,因兄弟聚首,自是歡喜無限,一路上說說笑笑,頗不寂寞。
隊伍接連行進了兩日,早已是鄉中在望了,可時近正午卻忽然被一個漢子攔住了馬頭,口口聲聲的要軍爺為他做主。
麻三兒見此人身穿布衣,卻透出了幾分貴氣,也不敢輕視啊,急忙翻身跳下馬來,雙手攙扶,詳問端的。
原來此人姓王,世代居於此處,家中專以做果脯跟蜜餞為生,家業興旺時,曾專供奉天王府,也是這一帶的首戶。
可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大清朝走入了殘燈末廟,他們家的生意也一日不如一日了,到了他父親這輩兒,在省城之中沾染了大煙癮,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每日裏遊手好閑,隻知噴雲吐霧,便將這家業振興的重擔一股腦兒的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他本想也跟著父親學做蜜餞,可眼下父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對於家中之事是不管不問,又本就是個好吃懶做的,對於祖上的手藝,十成兒裏學不到一成兒,做出的蜜餞也大不如前,如此一來他也隻好借著家中尚且殷實,往來於省城之間,靠著販賣些土產過活了。
就在前些時,他販了點兒山間的土貨進城,賺得些銀錢,買了家中必需的油鹽茶葉,便返家團圓。
不料到得家下,卻是唿門無人應,打門沒人兒理,問了左鄰右舍,才知道,家中的老父跟媳婦,已有數日沒出過家門兒了。
他聞言心驚,連忙借了鄰人的木梯,逾牆而入。
到得廳堂,但見木塌之上僅餘兩具白森森的骷髏骨,衣物盡皆碎裂,而家中的財物卻分毫未動,正不知是何人所為?
左近的鄉民都趕來圍觀,他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是天火焚身,想是遭了天雷擊頂,必是做了什麽虧心事兒了;也有的說,此乃鬼狐作祟,早將他二人的精血吸幹了,僅留餘骨在堂;還有的說,這必是邪教所為呀,以刀剔骨,割了肉去做藥餌,想來必是趁主人離家,夜入所為的。
他們各說各的理,直爭得麵紅耳赤,有那有見識的,卻勸主人速速收殮屍骨,去縣衙報官為上啊。
他聽此人說的有理,便央告諸位鄉鄰,一並幫他收殮了屍骨,又請來村中的秀才,寫下文書,星夜趕奔縣衙去報官。
那縣太老爺聽說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妖物作祟,早被嚇酥了骨頭了,不分青紅皂白,急投飛簽火票,傳來一眾僧人、道士,前往王家捉妖。
這王家的男主,本欲請縣太老爺公斷,擒拿幕後的真兇,給他一家老小報仇,卻不料碰上個專信鬼狐仙怪的老爺,直做了三天的水陸道場,連謝銀帶供飯,倒花去了二十多兩銀子,當真是哭笑不得。
他心有不甘,早想尋求大團相助,聽聞得有一隊鄉勇路過,那為首的正是傳說中的大力金剛,急忙撇下手中的活計,趕來求告。
麻三兒等人聽清了來龍去脈,不免都是心中納罕,要說這鬼狐仙怪即便吸食了人的精血,卻也該餘下一具幹屍才對呀,怎會僅剩下一副骨頭架子呢?
就算其中有邪教做梗,倒也不會收拾得如此幹淨啊?此事想來當真是匪夷所思,直叫人想破了腦袋,也是難覓其蹤跡呀!
這個人,見麻三兒等幾人低頭不語,還道是他們畏懼鬼物,不願出手相助,正待離去,卻被麻三兒叫住了。
麻三兒暗自思忖,自己正要尋羅刹教廝殺,倘或真是羅刹教所為,倒也不可不防,不如就此前去一觀,倒也做到心中有數。
於是他便命身後的鄉勇,就地紮營,不得騷擾鄉裏,自己則帶著成瘸子幾人,快馬加鞭,趕往村中去探看究竟。
隻見王家的大門外依舊聚集著不少圍觀者,一來此事生的蹊蹺,二來屯中之人,莫不是迷信的,都怕那鬼狐仙怪,殺了兩個人也是殺,吃了四個人也是吃,再一時興起,將全屯的人都吃了,那豈不要枉死一場啊。
眾人見有幾匹馬飛馳而來,還道是官家派了公人前來,急忙閃出了一條路,卻依舊是圍而不散。
麻三兒由這個男人帶著步入了中堂。但見堂中紅木桌椅簇新油亮,兩旁的木架上也擺滿了書籍,不免心中慨歎,想不到這化外之地,竟有這等書香門庭。
他先在堂中轉了幾圈兒,見沒什麽異樣,便由男人領著,步入了後宅。
這進院子裏卻比前院兒清幽了許多,僅有兩間臥房,卻被一株參天巨樹從中穿過,磚牆也隻能依樹搭建。
此人見麻三兒對著這棵樹看個不住,連忙解釋道:
“此樹卻是家祖傳下來的,想來也有幾百年的光景了,凡是暑熱之時,多賴此樹遮陰庇佑,才使得院中如此清幽。”
麻三兒看了良久,見樹也沒什麽異樣,便在院中閑走了一迴,依舊是毫無發現,正納悶間,忽聽王大愣叫道:
“三哥,想那骷髏骨正是鬼狐所為。俺可聽人說了,它們向來是尋陽氣虛衰之人下手的,先咬斷他們的喉管兒,再吸食精血,最後才抱著屍骨,大快朵頤一番呐,即便是再粗壯的漢子,也會被啃得皮肉盡消啊。”
一旁的柴禾聽了,立刻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口中說道:
“不對,不對,不對,此事斷非鬼狐所為,必是那山中野獸的勾當。想那鬼狐仙怪,多是尋平人家中的良人下手,似此抽大煙的煙鬼,即便鬼狐也是不願接近的,又豈能是它們所為呢?”
成瘸子也立馬接口道:
“依我看,還是柴禾這小子說的有理呀。他是學過些道術的,又豈能看不出什麽妖鬼的伎倆呢?咱們還是將此事放了,盡快趕路為上,倘或耽擱得久了,不免被哪股綹子盯上,到時候後悔可就晚啦。”
麻三兒尚未來得及接口,便見那男人跪下道:
“小人雖不是什麽書生,卻也頗識禮法。此番家父,妻子慘遭了橫禍,又怎肯善罷甘休?眼下官府無能,不肯為小人做主,難不成諸位江湖好漢,也是平人出身,就不肯為小人伸冤雪恥嗎?如若諸位真的不肯,那小人也隻有一死,就隨了他們去了。但一縷冤魂不滅,就算去了陰曹地府,也定要將此事查他個明明白白。”
麻三兒見他說得激烈,急忙伸手攙扶道:
“兄弟這是哪裏話來,想我等雖不是什麽蓋世英豪,卻也願意急人危難。更何況我等也都是苦出身,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不為爾等伸冤,想必天理難容。你且休怕,今夜就隨我迴營歇息。待我等理清了頭緒,定要還你個水落石出。”
男人聽說,眼前這夥兒人真願意幫他家沉冤昭雪,不免感動得是淚流滿麵呐,當即就表示了,倘或諸位英雄好漢真能將事情的原委查清,使得他的家人恢複了名節,自己情願捐出所有的家財,資助他們拱衛這一方啊。
麻三兒見他許下重願,連忙答禮說,此是天下人管天下事兒,倒也不必如此周章。
隻要能查清事情的原委,那也是自己所願的,並不想擅動民財,獨肥己身。
幾個人又接著閑講了一迴,卻一時也理不出個頭緒,隻得鎖了房門,趕散眾多鄉民,一同迴營休息了。
入夜,麻三兒輾轉反側,難以成眠,不禁感歎世事難料,想自己一個鄉下出生的窮小子,此番竟然也做起了替人斷案的勾當了,倘或列祖列宗在天有知,真不知會怎麽想呢?
他思慮繁雜,不覺錯過了睡頭兒,便起身,叫上了柴禾及幾名熟識的鄉勇,一同外出消閑。
他們走出營外,但見皓月當空,萬裏無雲,一絲清風拂麵,使眾人頓覺心頭一寬,都有了遠行觀景的念頭。
幾個人信步閑遊,不覺又步入了村落之中,但見房舍儼然,錯落有致,真是一派的田園山景,不禁又感慨了一迴。
正行走間,忽聽一聲木板響,卻是一處草舍,內裏透出幽幽的燈光來,且有咿呀的哼唱之聲隨風而至。
麻三兒不禁心下好奇,想這山野村中,粗蠢鄉民大都睡了,又有誰能有如此雅興,獨居一室,唱曲兒消遣呢?
待到了近前,才看清此處乃是好大一座草堂,內裏竟坐有十數位鄉下老漢,有的喝水,有的吸著旱煙,當中正坐著個唱曲兒的瞎子,獨自打著板眼,口中兀自哼唱不絕。
見此情形,麻三兒不由得心中好笑,想這關外山中還能有如此的地界,當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便即跨步進來,尋了一處坐頭,坐下聽曲兒解悶兒。
柴禾跟幾名鄉勇那也都是鄉下人出身,自然不會拘束,不願坐的叉手而立,願坐的隨便尋個木凳兒坐了,更有甚者直接盤膝坐到了地上,縱然周圍旱煙味兒極重,卻都甘之如飴,興致絲毫不減。
可柴禾卻是最不耐煩聽什麽小曲兒的,他以為與其在此處耗時間,還不如迴了帳篷,抱著枕頭,睡他家娘來的舒服。
正思量間,卻忽聽木牌又是一聲響,小曲兒已然終了,柴禾還道是這瞎子唱累了,正要催促麻三兒趕快迴去,卻聽那瞎子一聲幹咳道:
“想那孟薑女,雖是哭倒了長城,卻也於事無補,到頭來終免不了刀兵四起,民不聊生。想我流落此間也有個把年頭兒了,正是諸位的捧場,才使我沒有困頓而死,想來正是命中遇貴人,真不知該如何報答才好啊。”
內裏便有一個老人應道:
“我說瞎子,我們那都是粗人兒,不會什麽之乎者也的,不過你來了俺們這嘎達之後啊,倒是給俺們帶來點兒樂。你呢也不必為難,俺們都是莊稼漢,家裏有那吃不完的,漏下點兒也夠你吃了。現在隻是王家敗了,倘或他家老爺子在堂,倒能多賞你幾個銀錢,就此迴了鄉,豈不比流落在這嘎達更好嗎?”
卻聽另一個老漢歎道:
“唉。要說他王家也是個積善之家了,可也不知怎麽著就著了道兒了。一家人死的死,亡的亡,就剩下這麽個小子,孤苦伶仃的。哎呀,要我說呀,他們家指不定衝撞了什麽邪祟了?怎麽就死的如此不明不白的呢?”
聽聞此言,眾多老漢有的呔息,有的悲傷,盡皆為他王家鳴不平。隻聽又有一個老兒道:
“想來他王家的蜜餞,就算在宮裏邊兒也是有個名號的。想當年那不是有宮中的傳召,叫他王家供應宮裏三百斤山紅蜜果,用於熬什麽臘八粥麽。要說呀他們家的手藝真是可惜了的,怎麽做著做著就不對味兒了呢?最後就連宮裏也不收了。倒是此一節,那才是最可惜的了。”
又聽一個坐在角落裏的老漢隨口應道:
“嗨,要我說呀,他們家的貢品蜜果那都是鬼神相助才有的。這鬼神的心氣兒啊又豈能有個定數兒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打開了話匣子,正待再講,卻忽聽那瞎子開口道:
“依我看呐,這裏頭準有蹊蹺。你們休看我眼盲,倒是個有心機的,早就窺破了其中的根由。不過我一個流落異鄉的瞎子,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眾老兒聽他這麽一說,更是被挑起了話頭兒,一時間人聲喧雜,盡皆談天說地,旁征博引,可任誰到最後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來。
可麻三兒卻聽瞎子說得有頭有尾,不免心下狐疑,正要動問,卻不奈屋中喧雜,隻好叫過兩名鄉勇,讓他們去帶了瞎子前來迴話。
瞎子正自搖頭晃腦,口中喋喋不休的言講,卻忽覺腦後的辮子被人給揪住了,不免是怒從心頭起,當即開口罵道:
“好你個不曉事兒的王五、趙六,而今我也是這村中之人了,你們卻兀自拿我取笑,真真是豈有此理。待明日,我便去你們家裏,告知你們的雙親,叫你們免不得又是一頓好打,也讓你等山民知曉什麽才叫禮法、家規。”
柴禾本在這屋中待得心煩氣躁,見他夾七夾八的一通胡侃,還要見什麽雙親,當即跨上一步,劈手一個耳光,罵道:
“我讓你個不曉事的光棍,倒也不必見什麽雙親了,老爺這兒倒是有一對兒巴掌,左邊廂一個,右邊廂一個,好叫你認得雙親。”
那瞎子被揍得兩耳嗡嗡作響,一時間竟忘了東西南北,兀自原地打著轉兒。
柴禾見狀便要上前再打,幸被麻三兒喝住,忙命鄉勇搬來木椅,叫他坐下迴話。
那廳中的眾老漢,忽見幾個如狼似虎的鄉勇闖上前來,當即都嚇得抖衣而戰,靠近門邊兒的二人,慌忙奪路想逃,叵耐年紀大了,腿腳兒間不利索,竟然相互間拌住,一齊跌倒,徑自掙紮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