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師傅早已被妖火灼燒得皮焦肉爛,堪堪不行了。
他用微弱的聲音叮囑說,此妖狐一靈不滅,召喚鼠王救了性命,此是命裏該然,也不必為他報仇。
可自己已然答應了鼠王,要為其立廟祭祀,燒香進貢,此乃天意,斷不可違。
末了他又囑咐柴禾,背上自己的屍身往山裏走,什麽時候屍身從背上滑落了,那裏便是他的埋葬之所了。
言罷,老道長便撒手人寰了。柴禾撫屍痛哭了一場,背上師傅的屍身,就向山上走,可剛走到師傅曾誇獎此地“真真山清水秀”的地方時,屍身便自行滑落了。
柴禾知道這裏就是師傅早已選好的埋骨之地了,他手泡腳蹬,挖了一個深坑,將師傅葬在其中,又怕將來祭吊之時尋找不見,便移了一叢野花,植於其上。
末了他又抹了幾點眼淚,背上師傅的行囊,便下了山,尋到莊上隻說是妖孽已除,並囑咐眾大戶務必要給鼠王立座廟,而後也不收先前的謝禮,便直接上路往北雲遊。
他翻山越嶺,穿州過府,不知走了多久,卻在一個深夜被一夥兒胡子截了個正著。胡子頭兒見他是個窮道士,隻道是晦氣,卻又不想就這麽白白的放了,便將他留在了山上,當了個隨山的道士。
可柴禾卻不願就此從賊呀,便趁著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逃下山去。
胡子們聞報,當即是尾追而來,柴禾卻對山路不熟,正在惶急無措之際,幸而遇見了這個馬幫,好說歹說的搭夥前行,終於離了虎口。
而那個時候,馬幫在關外則剛剛興起,多以馱運山貨兒及動物皮毛為業。
但行走在荒涼的關外,難免會碰上土匪、胡子,於是串聯馬幫之人也必是綠林中人,他們與江湖上多有勾結,對各個山頭兒的大櫃也熟兒,還時不常的要孝敬孝敬,故而多能暢行無阻,謀得一份收益。
昨天,這個馬幫剛好行至荒山附近,聞得山上鳴鑼放炮,喊殺之聲不絕於耳,遂不敢前行,隻好藏身於山坳之中,待機而動。
不料到了早上,左近的山體忽然坍塌,眼見得一個人就被埋在了其中。
馬幫的騎頭兒雖不願多管閑事,卻又怕見死不救招致天譴,隻得命人扒開亂石救人。
可隨行的柴禾見到此人卻是喜出望外,原來被救出的正是成瘸子。
成瘸子見了柴禾,也是驚喜交集呀,忙說麻三兒和另一個兄弟尚在亂石之中呐,務必看在平日的情份上,救他們一救。
於是乎眾人又撥開亂石,將他二人拖出洞外,就一同搭於馬上,急急逃向了山外了。
麻三兒聽了柴禾的敘述,眼見他身量高了不少,骨頭架子也變結實了,不免欣喜不已,要不是身子虛弱,真想和柴禾好好聊聊。
然而馬幫的騎頭兒卻始終冷眼旁觀,他是個江湖豪客,從不管什麽“他鄉遇故知”的悲喜劇,在他的眼裏那隻有錢,隻要是被他救的人,那就是他的奴才了,生要追隨,死要纏繞,得用一生的苦工來還債。
他見這二人聊的入港,心下頗為不悅,遂走上前,伸出簸箕般的大手,揪住麻三兒的衣領子,象拎個小雞崽子一樣,將他拎迴了馬隊之中。
麻三兒雖然不至壯年,可也是百十斤的大活人呐,但被拎在空中,手腳都不得展掙,不免驚駭非常,被放下來後也沒敢反抗,隻好低著頭任憑騎頭兒擺布了。
騎頭兒見他實相,倒也滿意,隻是叫他去給幫中的廚子幫工,卻讓成瘸子去給馬紮料,又命王大愣去前隊探路。
其實呢他的用意是再明確不過了,那就是要將這仨人兒分開,以防他們聯合到一塊兒,跟自己作對。
可仨人兒雖然心裏明白,卻是“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啊,隻好都依著命令,分頭做事兒去了。
麻三兒獨自一人來到了隊尾,見到了馬幫的廚子。
這個人乃是個地地道道的關外人,一口滿漢雜陳的腔調,讓人聽了似懂非懂,顯得頗為滑稽。
他生的瘦小枯幹,據他自己說,那是打小兒就沒吃上去,否則也是七尺高的漢子。
他自身廚藝不高,脾氣倒是不小,往常素日那也是馬幫裏的下等人,就連一般的販子也瞧他不起,而今天卻被派來一個幫工,便自覺身價升了幾分。
好在此時的馬幫尚在行進,也用不著做飯,他便與麻三兒都騎在馬上,耀武揚威的介紹起了自己的家世。
據他本人講,他家祖上那乃是奉天省裏老王爺家的包衣奴才,深得老王的賞識,被賜姓“納出”,祖母奶奶則是老福晉的貼身丫鬟,名叫“多喜”。
他二人那是由老王爺親自做主結的婚,還被賜了一所宅子作為聘禮呢。後來老王爺見他家祖上幹活兒幹的辛苦,還提拔他升為了牛錄。
所以說,他家那是官宦之家,身份當然非普通小民可比了。末了他還說,自己的祖上是身有戰功的,曾獲老王爺的褒獎,並隨主子一並進過北京城,遠遠的還看過皇上呐。
麻三兒聽到了此處,心下頗為好奇,便向廚子詢問京城裏的樣貌。
可這一問卻使得廚子頗為懊惱,其實他們家哪去過北京城啊,不過就是貧苦的佃農,而今說了大話唬人,倘被識破了,豈不是要貽笑大方嘛。
他本無見識,眼下又無計可施,隻好使出無賴的手段,抽出腿上的解腕尖刀,說要給麻三兒先放點兒血,好叫他知道知道,什麽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麻三兒卻是初來乍到,不想惹事生非,他情知自己還沒離開官兵搜繳的範圍呐,便裝出害怕的樣子,顫顫巍巍的低了頭,不再說話了。
他的這番舉動倒讓廚子頗為得意,認為著是自己翻身的日子到了,便重新插好尖刀,哼著不三不四的小曲兒,找騎頭兒獻殷勤去了。
恰好騎頭兒正因近來生意不好,有些煩惱,可咱們的這位廚子卻連這點兒眼力也沒有,就把一張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去了。
待整個兒馬幫過了,麻三兒才追趕上來,卻見這位“江湖好漢”,正自坐在地上,咧著嘴,哭得像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兒。
入夜,因沒有月光,馬幫隻好宿於一處山穀之中。
這裏有一處平坦之所,眾人便將馬上的帷帳卸下來,依次支好,再撿來幹柴,生起了一堆篝火。
麻三兒則在廚子的指揮下,切削土豆,再混合了兔肉,煮了一鍋兔肉湯。
他先前沒少在後廚做事,又給大廚打過下手兒,這點兒活兒自是不在話下,便一麵幹活兒,一麵留心馬幫中的情形。
他見宿營以後,除了騎頭兒而外,馬幫中的人通常會分成三夥兒。
一夥兒便是在前邊兒探路的探子,他們個個橫眉冷目,不苟言笑,看上去不是做過胡子就是走過鏢的鏢師。
另一夥兒則盡是嬉皮笑臉,滿嘴黃腔的江湖混子,他們顯見沒什麽立場,不過是為了一時生計,暫時混跡於此罷了。
而第三夥兒人,則顯得與眾不同,他們態度誠懇,頗為團結,相互間配合默契,很是照應,從麵相上看都像是當過兵的軍漢。
那個年月,能在綠營之中混跡的多是沒皮沒臉的老兵油子,稍有正義感的必因看不慣官長的欺壓和盤剝,都結夥兒去當了逃兵了。
可逃兵那必是死罪呀,他們自不敢在左近逗留,隻好背井離鄉,前往黑龍江一帶謀生,顯見得這夥兒人就是此類了。
他用微弱的聲音叮囑說,此妖狐一靈不滅,召喚鼠王救了性命,此是命裏該然,也不必為他報仇。
可自己已然答應了鼠王,要為其立廟祭祀,燒香進貢,此乃天意,斷不可違。
末了他又囑咐柴禾,背上自己的屍身往山裏走,什麽時候屍身從背上滑落了,那裏便是他的埋葬之所了。
言罷,老道長便撒手人寰了。柴禾撫屍痛哭了一場,背上師傅的屍身,就向山上走,可剛走到師傅曾誇獎此地“真真山清水秀”的地方時,屍身便自行滑落了。
柴禾知道這裏就是師傅早已選好的埋骨之地了,他手泡腳蹬,挖了一個深坑,將師傅葬在其中,又怕將來祭吊之時尋找不見,便移了一叢野花,植於其上。
末了他又抹了幾點眼淚,背上師傅的行囊,便下了山,尋到莊上隻說是妖孽已除,並囑咐眾大戶務必要給鼠王立座廟,而後也不收先前的謝禮,便直接上路往北雲遊。
他翻山越嶺,穿州過府,不知走了多久,卻在一個深夜被一夥兒胡子截了個正著。胡子頭兒見他是個窮道士,隻道是晦氣,卻又不想就這麽白白的放了,便將他留在了山上,當了個隨山的道士。
可柴禾卻不願就此從賊呀,便趁著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逃下山去。
胡子們聞報,當即是尾追而來,柴禾卻對山路不熟,正在惶急無措之際,幸而遇見了這個馬幫,好說歹說的搭夥前行,終於離了虎口。
而那個時候,馬幫在關外則剛剛興起,多以馱運山貨兒及動物皮毛為業。
但行走在荒涼的關外,難免會碰上土匪、胡子,於是串聯馬幫之人也必是綠林中人,他們與江湖上多有勾結,對各個山頭兒的大櫃也熟兒,還時不常的要孝敬孝敬,故而多能暢行無阻,謀得一份收益。
昨天,這個馬幫剛好行至荒山附近,聞得山上鳴鑼放炮,喊殺之聲不絕於耳,遂不敢前行,隻好藏身於山坳之中,待機而動。
不料到了早上,左近的山體忽然坍塌,眼見得一個人就被埋在了其中。
馬幫的騎頭兒雖不願多管閑事,卻又怕見死不救招致天譴,隻得命人扒開亂石救人。
可隨行的柴禾見到此人卻是喜出望外,原來被救出的正是成瘸子。
成瘸子見了柴禾,也是驚喜交集呀,忙說麻三兒和另一個兄弟尚在亂石之中呐,務必看在平日的情份上,救他們一救。
於是乎眾人又撥開亂石,將他二人拖出洞外,就一同搭於馬上,急急逃向了山外了。
麻三兒聽了柴禾的敘述,眼見他身量高了不少,骨頭架子也變結實了,不免欣喜不已,要不是身子虛弱,真想和柴禾好好聊聊。
然而馬幫的騎頭兒卻始終冷眼旁觀,他是個江湖豪客,從不管什麽“他鄉遇故知”的悲喜劇,在他的眼裏那隻有錢,隻要是被他救的人,那就是他的奴才了,生要追隨,死要纏繞,得用一生的苦工來還債。
他見這二人聊的入港,心下頗為不悅,遂走上前,伸出簸箕般的大手,揪住麻三兒的衣領子,象拎個小雞崽子一樣,將他拎迴了馬隊之中。
麻三兒雖然不至壯年,可也是百十斤的大活人呐,但被拎在空中,手腳都不得展掙,不免驚駭非常,被放下來後也沒敢反抗,隻好低著頭任憑騎頭兒擺布了。
騎頭兒見他實相,倒也滿意,隻是叫他去給幫中的廚子幫工,卻讓成瘸子去給馬紮料,又命王大愣去前隊探路。
其實呢他的用意是再明確不過了,那就是要將這仨人兒分開,以防他們聯合到一塊兒,跟自己作對。
可仨人兒雖然心裏明白,卻是“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啊,隻好都依著命令,分頭做事兒去了。
麻三兒獨自一人來到了隊尾,見到了馬幫的廚子。
這個人乃是個地地道道的關外人,一口滿漢雜陳的腔調,讓人聽了似懂非懂,顯得頗為滑稽。
他生的瘦小枯幹,據他自己說,那是打小兒就沒吃上去,否則也是七尺高的漢子。
他自身廚藝不高,脾氣倒是不小,往常素日那也是馬幫裏的下等人,就連一般的販子也瞧他不起,而今天卻被派來一個幫工,便自覺身價升了幾分。
好在此時的馬幫尚在行進,也用不著做飯,他便與麻三兒都騎在馬上,耀武揚威的介紹起了自己的家世。
據他本人講,他家祖上那乃是奉天省裏老王爺家的包衣奴才,深得老王的賞識,被賜姓“納出”,祖母奶奶則是老福晉的貼身丫鬟,名叫“多喜”。
他二人那是由老王爺親自做主結的婚,還被賜了一所宅子作為聘禮呢。後來老王爺見他家祖上幹活兒幹的辛苦,還提拔他升為了牛錄。
所以說,他家那是官宦之家,身份當然非普通小民可比了。末了他還說,自己的祖上是身有戰功的,曾獲老王爺的褒獎,並隨主子一並進過北京城,遠遠的還看過皇上呐。
麻三兒聽到了此處,心下頗為好奇,便向廚子詢問京城裏的樣貌。
可這一問卻使得廚子頗為懊惱,其實他們家哪去過北京城啊,不過就是貧苦的佃農,而今說了大話唬人,倘被識破了,豈不是要貽笑大方嘛。
他本無見識,眼下又無計可施,隻好使出無賴的手段,抽出腿上的解腕尖刀,說要給麻三兒先放點兒血,好叫他知道知道,什麽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麻三兒卻是初來乍到,不想惹事生非,他情知自己還沒離開官兵搜繳的範圍呐,便裝出害怕的樣子,顫顫巍巍的低了頭,不再說話了。
他的這番舉動倒讓廚子頗為得意,認為著是自己翻身的日子到了,便重新插好尖刀,哼著不三不四的小曲兒,找騎頭兒獻殷勤去了。
恰好騎頭兒正因近來生意不好,有些煩惱,可咱們的這位廚子卻連這點兒眼力也沒有,就把一張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去了。
待整個兒馬幫過了,麻三兒才追趕上來,卻見這位“江湖好漢”,正自坐在地上,咧著嘴,哭得像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兒。
入夜,因沒有月光,馬幫隻好宿於一處山穀之中。
這裏有一處平坦之所,眾人便將馬上的帷帳卸下來,依次支好,再撿來幹柴,生起了一堆篝火。
麻三兒則在廚子的指揮下,切削土豆,再混合了兔肉,煮了一鍋兔肉湯。
他先前沒少在後廚做事,又給大廚打過下手兒,這點兒活兒自是不在話下,便一麵幹活兒,一麵留心馬幫中的情形。
他見宿營以後,除了騎頭兒而外,馬幫中的人通常會分成三夥兒。
一夥兒便是在前邊兒探路的探子,他們個個橫眉冷目,不苟言笑,看上去不是做過胡子就是走過鏢的鏢師。
另一夥兒則盡是嬉皮笑臉,滿嘴黃腔的江湖混子,他們顯見沒什麽立場,不過是為了一時生計,暫時混跡於此罷了。
而第三夥兒人,則顯得與眾不同,他們態度誠懇,頗為團結,相互間配合默契,很是照應,從麵相上看都像是當過兵的軍漢。
那個年月,能在綠營之中混跡的多是沒皮沒臉的老兵油子,稍有正義感的必因看不慣官長的欺壓和盤剝,都結夥兒去當了逃兵了。
可逃兵那必是死罪呀,他們自不敢在左近逗留,隻好背井離鄉,前往黑龍江一帶謀生,顯見得這夥兒人就是此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