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王大膽兒也氣喘籲籲的爬上崗子來,見到那具血淋淋的屍首也讓他手足無措了。不錯,麻三兒是救了他的命,然而與蓋遼河之間的疙瘩又該由誰去解呢?東北的胡子可都是拜過十八羅漢的,雖比不過桃園結義之好,卻也須在表麵之上,做足樣子不是?
王大膽兒的膽子變小了,尤其是想到將會有大隊人馬席卷而來的時候,他的膽子就小的幾乎要看不見了。他的腦中轟轟的響,幾乎就要昏倒在地了,然而在紛亂的思緒中,他還是想出了一條妙計,一條足以挽救所有人性命的妙計。跑!對,跑吧,先找個地方避過風頭再說吧。
人群騷動起來了,他們幾乎在同時都想到了這條妙計,一條生而為人就早已熟知的妙計。沒有人吩咐,地上的碎銀子已經被搜羅起來了,也沒有人命令,車子也都裝好了。隻有恐懼依舊在心頭蔓延,方才的激動此時早已化作了冰冷,竟讓所有人都打著顫。
奔跑在路上的時候,王大膽兒的神智有些恢複了,他不敢再向前走,而是帶著隊伍折而向北,沿著來路跑去了。因為他清楚的記得,就在剛才走過的地方,他曾經看到過一處圍子,一處很大的圍子。現如今也隻能去那兒碰碰運氣了,倘或攬頭同意將他們收下,就足可以撿迴一條小命兒了。
書至此處,咱們又不得不費費筆墨,說說圍子的由來了。想當年,闖關東的人數越來越多,先到的,往往經過幾年辛苦的勞作,攢下了錢財,便將大片的荒地買下,自己搖身一變成了攬頭,也就是最初的地主吧。他們一麵向新來的農戶賣地,一麵招勞力為自己幹活兒。招人幹活兒在當地叫做組人兒,組的人多了,有的人帶了家口,那便要建屯了。建屯的工程多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有些把式的人作監工,大家夥兒便將他們叫做護院。護院的差事並不是好幹的,不但要監督屯子建設,還須抽空兒去維持秩序,因為四周的土地依舊荒涼,總有野獸與胡子在威脅農戶的安全,而官兵又是鞭長莫及的,那便隻好由農人們去自己想辦法了。於是大一點兒的屯子便開始修建圍子了。就是將夾在兩層木柵中間的泥土夯實,做成一道可以阻擋危險的圍牆,這樣就形成了以屯子為中心的座座小城,即老百姓口中的“圍子”。
圍子裏的人都是以務農為本的,通常可以自給自足,平日裏,各個圍子之間是互不幹涉的,隻有在交換物品,通婚,以及共同禦匪的時侯才會互相聯絡。圍子通常是以攬頭的姓氏來命名的,如馬家圍子,劉家圍子等等;當然也有用民族來區分的,如迴迴寨,滿兒井等等。有經驗的胡子隻要一打眼兒,便能知曉這個屯子大不大,裏麵肥不肥,因為大的屯子搭建的木樓多,為的是了望方便;而肥的屯子則是護院用的家什硬;不但刀槍明亮,更有甚者還有土炮與鳥銃。對於這類圍子,一般的胡子是不敢靠前兒的,即便是蒙古草原的馬匪來了,大概率也隻能望城興歎了。
咱們既已介紹了圍子,便可以言歸正傳了。一行人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終於在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看到了圍子。這個圍子規模龐大,高高的土牆厚實且堅固,正對大路的一側開有兩扇巨大的木柵欄門,門的兩邊各有一座粗糙的木角樓,隔著很遠就能看見樓上有人在走動觀望。傍晚正是收工的時候,下地打糧的農人紛紛趕著自家的騾馬車,陸續迴到圍子。夕陽下車隊投射出長長的影子,迤邐前行,猶如一條囧長蜿蜒的巨龍,甚為壯觀。
麻三兒代替了那三名趟子手,當先走在前頭,就在他即將接近圍子大門的時候,突然飛來一隻羽箭,恰好射在他的腳前,倘或稍有偏差便能將他的腳掌射個洞穿。麻三兒連忙停下腳步,拱手向樓上高喊:
“老少爺們兒且慢動手,我們乃是路過的鏢隊,遇上胡子無法前行,想求眾弟兄能容讓一步,拉巴一把,讓我們都進去避避風頭。我們絕不白住,定有銀子相謝,求哪位兄弟去跟攬頭通報一聲。”
木樓上的護院聽他說的懇切,又見他們至多隻有十幾個人,便向麻三兒揮了揮手,下樓通報去了。
麻三兒與王大膽兒對了一下眼神,便將鏢隊帶至門旁的空地上,讓眾人暫時歇息聽信兒。約有一頓飯功夫,從圍子裏湧出四五十個精壯的年輕人,他們各拿刀槍,當中則簇擁著一位五十開外的老漢。此老漢頭戴一頂珊瑚頂八塊瓦的帽頭兒,身穿灰布短褂,足蹬一雙千層底兒緞麵兒布鞋,圓臉,慈眉善目,走起路來穩穩當當,看著頗有幾分官氣。
老漢走至他們近前,先和麻三兒與王大膽兒見了禮,聽了二人的敘述,又打量了一番鏢隊中的其他人物,臨了又看了看鏢車上的貨物,這才開口說道:
“老漢我姓王,本名王經田,大家夥兒都叫我王老好兒。來關外有年頭了,知道‘出門兒一時難’的道理。倘或眾位不嫌我這兒窄小,可以到裏頭暫避一時。至於什麽時候想動身離開,我王某人都悉聽尊便。”
王大膽兒萬沒料到,此位老漢如此開麵兒,忙不迭的打躬作揖,可難免在心裏又犯嘀咕,覺著這老漢說起話來文鄒鄒的,怎麽看都不像普通的莊稼漢。王老好兒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
“老漢我也是出身書香之家,可關裏遭了大旱,顆粒無收,這學問也頂不住餓呀。故而才闖了關東,務農謀生的。真想不到的,這關外的黑土地真照應我,讓我在這兒能夠吃飽穿暖嘍。現在迴頭想想,都是老天爺給的福氣,要不然早就成餓死鬼了。”
王大膽兒被人看穿了心思,覺著臉上有些發燙,便不敢再猶豫,也是生怕這老漢變了卦,急忙催促著眾人推起車,擔上擔兒,隨著老漢進了圍子。耳聽著身後的大門“吱呀呀”地關上,眾人心頭懸著的石頭才算落了地兒,最起碼今晚兒是能睡個安生覺了,至於明個兒太陽能不能照常升起來,那就聽天由命吧。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王老漢之所以能容留眾人避險,乃是因為他與胡子間有過節,這是他領著麻三兒等人到了下處之後才和盤托出的。原來就在兩年前,王老漢的老伴兒過了世,留下他與一個兒子過活,頗覺寂寞,屯子裏的後生見此情形,就私下裏合計給老東家找個老伴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們多方奔走,終於在李家屯子找到一個合適的女人。女人聽說能嫁給東家也挺樂意,於是經過媒人來迴攛掇,王老漢便也同意了。於是新打的銀鐲子,金戒指與一批上料土布做了小定禮,兩車麥子加一頭黃牛做了大定禮,兩邊就這樣定婚了。
插車的當天,兩邊的屯子裏共出動了百十人,王家屯子是迎親車,車上早用紅綢裝定,兩邊各掛有一麵照妖的銅鏡;李家屯子是送親車,車上也裝得花團錦簇,噴香馥鬱。新娘子在家中蓋了紅頭,吃了餃子,換上踩堂鞋,由迎親的婆子扶著上了彩車。兩邊的車是在正點一齊出發的,一路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那番熱鬧勁兒就甭提了。待到了插車的地界兒,新娘的本家哥哥剛要抱起新娘往迎親車上送,忽然背後飛來一隻冷箭,不偏不斜正中其左肩,登時兄妹二人就翻倒在地了。緊接著四麵就響起了一片銅鑼聲,這些莊稼漢都沒鬧明白是怎麽迴事,隻見從兩邊的樹茂子中湧出了無數的胡匪。他們一麵鬼喊亂叫,一麵揮舞著雪亮的刀片兒,兇神惡煞般的圍攏過來。恰在此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兒,
“媽呀!來的是蓋遼河!”
此聲一出,上百號人立刻亂了營,他們相互擠踏著,推搡著,拚命奔逃,就像沒頭蒼蠅一樣的亂撞。胡子們見人都漸漸跑光了,也不去追趕,隻是站在原地繼續敲鑼鳴槍,威嚇眾人,待人們都沒了蹤影,方才一擁上前,趕了送親的彩車便走。原來這夥兒胡子就是為了搶親而來的,至於躺在地上的新娘哥哥,則因為將成為大櫃的大舅子,才被饒了一命,至於那一箭就算是胡子送給他的見麵禮了。王老好兒也被自家的莊客救了迴來,但他著實咽不下這口氣,便點齊了護院的後生,飛馬殺迴出事之地。待等眾人趕到之時,周圍已是一片狼藉,除了那位本家哥哥還在地上哼哼而外,連新娘的影子也看不見了。
王大膽兒的膽子變小了,尤其是想到將會有大隊人馬席卷而來的時候,他的膽子就小的幾乎要看不見了。他的腦中轟轟的響,幾乎就要昏倒在地了,然而在紛亂的思緒中,他還是想出了一條妙計,一條足以挽救所有人性命的妙計。跑!對,跑吧,先找個地方避過風頭再說吧。
人群騷動起來了,他們幾乎在同時都想到了這條妙計,一條生而為人就早已熟知的妙計。沒有人吩咐,地上的碎銀子已經被搜羅起來了,也沒有人命令,車子也都裝好了。隻有恐懼依舊在心頭蔓延,方才的激動此時早已化作了冰冷,竟讓所有人都打著顫。
奔跑在路上的時候,王大膽兒的神智有些恢複了,他不敢再向前走,而是帶著隊伍折而向北,沿著來路跑去了。因為他清楚的記得,就在剛才走過的地方,他曾經看到過一處圍子,一處很大的圍子。現如今也隻能去那兒碰碰運氣了,倘或攬頭同意將他們收下,就足可以撿迴一條小命兒了。
書至此處,咱們又不得不費費筆墨,說說圍子的由來了。想當年,闖關東的人數越來越多,先到的,往往經過幾年辛苦的勞作,攢下了錢財,便將大片的荒地買下,自己搖身一變成了攬頭,也就是最初的地主吧。他們一麵向新來的農戶賣地,一麵招勞力為自己幹活兒。招人幹活兒在當地叫做組人兒,組的人多了,有的人帶了家口,那便要建屯了。建屯的工程多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有些把式的人作監工,大家夥兒便將他們叫做護院。護院的差事並不是好幹的,不但要監督屯子建設,還須抽空兒去維持秩序,因為四周的土地依舊荒涼,總有野獸與胡子在威脅農戶的安全,而官兵又是鞭長莫及的,那便隻好由農人們去自己想辦法了。於是大一點兒的屯子便開始修建圍子了。就是將夾在兩層木柵中間的泥土夯實,做成一道可以阻擋危險的圍牆,這樣就形成了以屯子為中心的座座小城,即老百姓口中的“圍子”。
圍子裏的人都是以務農為本的,通常可以自給自足,平日裏,各個圍子之間是互不幹涉的,隻有在交換物品,通婚,以及共同禦匪的時侯才會互相聯絡。圍子通常是以攬頭的姓氏來命名的,如馬家圍子,劉家圍子等等;當然也有用民族來區分的,如迴迴寨,滿兒井等等。有經驗的胡子隻要一打眼兒,便能知曉這個屯子大不大,裏麵肥不肥,因為大的屯子搭建的木樓多,為的是了望方便;而肥的屯子則是護院用的家什硬;不但刀槍明亮,更有甚者還有土炮與鳥銃。對於這類圍子,一般的胡子是不敢靠前兒的,即便是蒙古草原的馬匪來了,大概率也隻能望城興歎了。
咱們既已介紹了圍子,便可以言歸正傳了。一行人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終於在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看到了圍子。這個圍子規模龐大,高高的土牆厚實且堅固,正對大路的一側開有兩扇巨大的木柵欄門,門的兩邊各有一座粗糙的木角樓,隔著很遠就能看見樓上有人在走動觀望。傍晚正是收工的時候,下地打糧的農人紛紛趕著自家的騾馬車,陸續迴到圍子。夕陽下車隊投射出長長的影子,迤邐前行,猶如一條囧長蜿蜒的巨龍,甚為壯觀。
麻三兒代替了那三名趟子手,當先走在前頭,就在他即將接近圍子大門的時候,突然飛來一隻羽箭,恰好射在他的腳前,倘或稍有偏差便能將他的腳掌射個洞穿。麻三兒連忙停下腳步,拱手向樓上高喊:
“老少爺們兒且慢動手,我們乃是路過的鏢隊,遇上胡子無法前行,想求眾弟兄能容讓一步,拉巴一把,讓我們都進去避避風頭。我們絕不白住,定有銀子相謝,求哪位兄弟去跟攬頭通報一聲。”
木樓上的護院聽他說的懇切,又見他們至多隻有十幾個人,便向麻三兒揮了揮手,下樓通報去了。
麻三兒與王大膽兒對了一下眼神,便將鏢隊帶至門旁的空地上,讓眾人暫時歇息聽信兒。約有一頓飯功夫,從圍子裏湧出四五十個精壯的年輕人,他們各拿刀槍,當中則簇擁著一位五十開外的老漢。此老漢頭戴一頂珊瑚頂八塊瓦的帽頭兒,身穿灰布短褂,足蹬一雙千層底兒緞麵兒布鞋,圓臉,慈眉善目,走起路來穩穩當當,看著頗有幾分官氣。
老漢走至他們近前,先和麻三兒與王大膽兒見了禮,聽了二人的敘述,又打量了一番鏢隊中的其他人物,臨了又看了看鏢車上的貨物,這才開口說道:
“老漢我姓王,本名王經田,大家夥兒都叫我王老好兒。來關外有年頭了,知道‘出門兒一時難’的道理。倘或眾位不嫌我這兒窄小,可以到裏頭暫避一時。至於什麽時候想動身離開,我王某人都悉聽尊便。”
王大膽兒萬沒料到,此位老漢如此開麵兒,忙不迭的打躬作揖,可難免在心裏又犯嘀咕,覺著這老漢說起話來文鄒鄒的,怎麽看都不像普通的莊稼漢。王老好兒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
“老漢我也是出身書香之家,可關裏遭了大旱,顆粒無收,這學問也頂不住餓呀。故而才闖了關東,務農謀生的。真想不到的,這關外的黑土地真照應我,讓我在這兒能夠吃飽穿暖嘍。現在迴頭想想,都是老天爺給的福氣,要不然早就成餓死鬼了。”
王大膽兒被人看穿了心思,覺著臉上有些發燙,便不敢再猶豫,也是生怕這老漢變了卦,急忙催促著眾人推起車,擔上擔兒,隨著老漢進了圍子。耳聽著身後的大門“吱呀呀”地關上,眾人心頭懸著的石頭才算落了地兒,最起碼今晚兒是能睡個安生覺了,至於明個兒太陽能不能照常升起來,那就聽天由命吧。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王老漢之所以能容留眾人避險,乃是因為他與胡子間有過節,這是他領著麻三兒等人到了下處之後才和盤托出的。原來就在兩年前,王老漢的老伴兒過了世,留下他與一個兒子過活,頗覺寂寞,屯子裏的後生見此情形,就私下裏合計給老東家找個老伴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們多方奔走,終於在李家屯子找到一個合適的女人。女人聽說能嫁給東家也挺樂意,於是經過媒人來迴攛掇,王老漢便也同意了。於是新打的銀鐲子,金戒指與一批上料土布做了小定禮,兩車麥子加一頭黃牛做了大定禮,兩邊就這樣定婚了。
插車的當天,兩邊的屯子裏共出動了百十人,王家屯子是迎親車,車上早用紅綢裝定,兩邊各掛有一麵照妖的銅鏡;李家屯子是送親車,車上也裝得花團錦簇,噴香馥鬱。新娘子在家中蓋了紅頭,吃了餃子,換上踩堂鞋,由迎親的婆子扶著上了彩車。兩邊的車是在正點一齊出發的,一路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那番熱鬧勁兒就甭提了。待到了插車的地界兒,新娘的本家哥哥剛要抱起新娘往迎親車上送,忽然背後飛來一隻冷箭,不偏不斜正中其左肩,登時兄妹二人就翻倒在地了。緊接著四麵就響起了一片銅鑼聲,這些莊稼漢都沒鬧明白是怎麽迴事,隻見從兩邊的樹茂子中湧出了無數的胡匪。他們一麵鬼喊亂叫,一麵揮舞著雪亮的刀片兒,兇神惡煞般的圍攏過來。恰在此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兒,
“媽呀!來的是蓋遼河!”
此聲一出,上百號人立刻亂了營,他們相互擠踏著,推搡著,拚命奔逃,就像沒頭蒼蠅一樣的亂撞。胡子們見人都漸漸跑光了,也不去追趕,隻是站在原地繼續敲鑼鳴槍,威嚇眾人,待人們都沒了蹤影,方才一擁上前,趕了送親的彩車便走。原來這夥兒胡子就是為了搶親而來的,至於躺在地上的新娘哥哥,則因為將成為大櫃的大舅子,才被饒了一命,至於那一箭就算是胡子送給他的見麵禮了。王老好兒也被自家的莊客救了迴來,但他著實咽不下這口氣,便點齊了護院的後生,飛馬殺迴出事之地。待等眾人趕到之時,周圍已是一片狼藉,除了那位本家哥哥還在地上哼哼而外,連新娘的影子也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