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也不是吃幹飯的,於武藝上雖不精熟,卻足可隨機應變,於是急忙扭頸、縮身,意圖將其甩開。然而不知是什麽緣故,他二人雖使盡了渾身解數,卻仍不能將兩手擺脫,且周身酸痛,漸漸使不出力氣了。麻三兒畢竟有些見識,知道這便是常人口中的內勁兒了,其力道渾合綿厚,沒有僵滯,想必是出自高人之手,便急忙服了軟兒,認了輸,免得禍及自身。而柴禾卻沒有這般見識,隻是一味的死力掙紮,誰料那隻手隻是稍一加力,便疼得他嗷嗷直叫,再也不敢稍動了。
此時成瘸子已趕至近前,他腿腳兒不便,雖僅是一段兒崎嶇的土路仍累得他滿頭大汗,氣喘如牛。他伸出手,在兩個人的頭上各來了一個腦崩,笑著道:
“你們兩個小兔崽子,啥時候跑這兒來了?”
而抓住麻三兒與柴禾的正是老參工,隻聽他也嘿嘿一笑道:
’你們倆曉得什麽,這口井邪性得很,也就是我在這嘎噠護著,否則你倆早掉井裏頭了。”
說完他便連推帶搡,將二人拽離了水井。
老參工自有著農人的熱情與淳樸,而麻三兒等三人也是豪爽不拘的,於是在當天晌午他們便一起在老參工的家裏吃了飯。所謂的家,不過是兩間簡陋的土坯房,一副土炕,餘者便再也沒有其他陳設了,隻是在東牆上掛口寶劍,但劍穗稀疏,連包鞘的蛟魚皮也已經斑駁脫落,顯見是多年的古物了。幾個人吃的無非是家常粗食,而今卻又有成瘸子帶來的醬豬頭肉和燒餅果子,另外還有一小壇燒酒,這就算是給老參工開了葷了。
幾杯燒酒入肚,四個人的話匣子便跟著打開了,麻三兒與成瘸子陪著老參工行酒令,頗為熱鬧,僅有柴禾一人,瞅著牆上的寶劍發呆。其實老參工早已將他的舉動看在眼裏,此時見大家興致正濃,便扔下手中的花生米,幹咳了一聲,給他們講起了這口寶劍的來曆。
據說,這把劍並非民間凡刃,乃是前朝宮廷裏的禦用之物,至於它是由誰打造而成的,已不可考,隻是知道在崇禎帝煤山自盡之後,這把劍就流落到了江湖上,被一名道人收納保管起來。這名道人在雲遊之際偶然撿到了一個棄兒,他見這孩子兩眼之中透出一股靈氣,便將他帶迴道觀撫養。一晃過去了十多年,此棄兒已經長大成人,雖未同師傅出家為道,卻也與道人相處得如親生父子一般了。這些年裏,道人向棄兒傳授了內家拳心法、拳路以及諸般道術,他二人除每天習練武藝之外,還一同走鄉串戶,畫符捉鬼,維持生計。
本來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苦,卻也能其樂融融,然而有一天清晨,大隊的清兵突然包圍了道觀,老道長忿然當先,領著弟子舞劍突圍,雖未葬身於火海之中,卻也身中數箭,等跑到了安全的地方,就不行了。臨終之際,他將徒弟叫到身邊,把手中的寶劍贈予他,並說明自己是為反清複明的大業而死的,沒有遺憾,卻囑咐徒弟今後切不可再沾染反清複明的事由,以免惹火上身,並要他一定娶妻生子將一身的能耐傳下去,莫使這一枝的武功荒廢了。
言罷老道長便去世了,小徒弟大哭了一場,他草草安葬了師傅,便背劍下山,雲遊四方。他不敢有違師命,到了山東濟南府便定居下來,後娶妻生子,而他就是老參工的曾祖。向後時光流逝,朝廷日漸腐敗,關裏實在不得過,他們一家便到了關外謀生。日子雖然貧苦,然這把劍卻始終是家中的傳家至寶,從不敢擅離左右。而今雖疏於保養,使其略顯陳舊,卻依然不失寶物本色,夜間時常迎風鳴叫,甚為稀罕。
三個人聽完了老參工的敘述,不免都歎息了一迴,柴禾卻是個沒心沒肺的主兒,他借機吵嚷著要老參工當場舞劍一迴,給眾人開開眼界。酒勁兒上頭,老參工也來了興致,他整整褶皺的粗布褲褂,至牆前摘下了寶劍,一把如此挺括的劍握在他的手中竟顯得輕飄飄的,讓人懷疑它是不是鐵打的。老參工右手微一用力,便拔劍出鞘,屋中頓時寒光一片,幾乎讓人不敢直視,就連屋外炫目的陽光也失去了光彩。三個人急忙起身圍觀,全都豔羨得嘖嘖稱奇,老參工闊步來到院中,他微微邁開步子,雙手抖動,上七下八,左旋右轉,舞了一趟武當丹劍。初時尚能使人見到劍隨身轉,左右盤旋,而後寶劍的鋒刃上便掛了風,嗡嗡鳴響之聲不絕於耳,幾乎難以再看清他的身法了,但覺滿院寒氣逼人,隻想要快快離開才好!就在幾個人快要被劍氣逼得窒息之時,寒氣頓然全消,頭上依舊陽光明媚,老參工已背壓寶劍,挺立當場,除了臉孔上微微見汗之外,亦氣不擁出,麵不更色,神態安然。
三個人呆立了半晌,直到一陣微風拂過才齊齊迴過神來,這才齊聲叫起好來。成瘸子與麻三兒急忙將老參工扶迴了座位,柴禾也忙端上一碗燒酒,伺候老參工一飲而盡。老參工興致極高,於他而言,今日恐怕是他最為高興的日子了。他拈著一部須髯望著麵前的兩位年輕人,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年輕的歲月,不由得一陣激動,他當即在椅中挺直了身板兒,表示願收他二人為徒。還沒等站立一旁的成瘸子開口,麻三兒與柴禾早已撲翻身拜倒,響頭碰地了,對於他倆而言,能有幸找到這樣一位師傅,便是祖宗顯靈,前世修來之福了。
若不是嫌燈油金貴,這場酒恐怕要喝到明日天光了。席散後,麻三兒與柴禾便住了下來,成瘸子又向老參工饋贈了二十兩紋銀做為謝禮,方才騎上毛驢迴了家。小哥倆意猶未盡,本想再纏著師傅講講老林子的故事,而老參工卻治徒極嚴,再不許他二人胡鬧,早早熄了燈,趕著他們睡了。
不料柴禾在白天裏吃了太多的酒肉,睡至半夜,腹中便隱隱作痛,隻好起身去上茅房方便。此時正是後半夜,外麵一片漆黑,睜著眼睛也什麽都瞧不見,他隻好摸著黑兒,去解了手。正待要迴來的功夫,他忽然聽見遠處的田地裏有淅淅瑟瑟的聲響不斷傳來,既像有千百根柳枝在一齊擺動,而遠處的水井之中,亦傳來唿啦啦的水響聲,似乎是有人在井中洗澡。別看他平日裏自吹膽比天大,卻最怕此類邪性的事,一瞬間以為是半夜裏碰見了鬼,便發一聲喊,拚命往迴逃跑。待他甫一踏進門裏,便忘了下麵的門檻,直接被絆了一跤,就在嘴即將觸及地麵的時候,卻被老參工一把扯住,這才沒滿臉桃花開。柴禾見師父的眼中炯炯有神,絲毫也沒有酒後的醉態,正待驚訝,卻被老參工做了個禁聲的手勢,輕輕合上了柴門。老參工低聲囑咐道:
“從今往後,無論在夜裏聽見了什麽動靜,一定不要往地裏看,更不要大唿小叫的。”
說完他又側耳向外麵聽了聽,接著便搖著頭迴屋睡覺去了。
身在屋中,柴禾這才穩住了心神,他覺著方才的樣子有些丟人,卻又不敢再出屋外查看,末了隻能垂頭喪氣的睡覺去了。可待他到了炕邊,一看之下幾乎要把鼻子氣歪了,原來方才如此的一番動靜,麻三兒居然沒醒,依舊四仰八叉,唿嚕連天,真是位刀架脖子也不知道打哆嗦的主兒啊!
當夜再無他事,小哥倆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師傅早已下地幹活兒去了,桌上給他二人留了餑餑餅子與菜湯。柴禾一邊吃飯,一邊將昨夜的奇遇同麻三兒講了,麻三兒聽後也大感興趣,於是就合計著晚上能一起去捉妖怪。然而還沒等他倆合計好一個計策,師傅已經拖著農具迴來了,老人家悶聲不響的吃了飯,便招唿著小哥倆下地幹活兒了。照理說麻三兒是個鄉下孩子,應該耕田耙地樣樣精通才是,而他卻沒有真正幹過農活兒,初時隻是覺著新鮮,也特別賣力,然時間一長便覺出腰酸背痛,真想扔下鋤頭就地躺著。他偷眼看柴禾,也是一樣的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如同霜打的稻秧,站都要站不住了。
就在兩個人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師傅又叫停手,迴家吃飯了,他們便象遇了大赦一樣,連滾帶爬的迴了家。吃過晚飯,麻三兒還合計著去捉妖的事兒,可師傅卻好像看穿了他們的心思,收拾過碗筷便搬過一摞厚厚的圖卷,讓他們從認參花、參葉、參地、參型學起,如此這般一直講到深夜,直困得二人哈欠連天,甭說捉妖了,就是趴在桌子上都能睡死過去,於是他們的計劃也隻好被暫時擱置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師傅就把他們都叫起來,下地幹活兒了。就這樣周而複始,轉眼過了小半年兒,又到夏天了。兩個人都變了樣兒,不僅滿身的腱子肉,連認參的本領也突飛猛進,正經的像個小參把頭了。師傅又在閑暇之時教給他們鬆而通透,透而氣順,氣順而虛實相濟,力貫四稍的內功心法,以及傳授了內家拳,使得這小哥倆更是今非昔比了。此期間成瘸子的驛馬店也越做越紅火了,他每隔幾天就要來看看小哥倆,不但買米買麵,還要買油買肉,見天兒供著他們吃喝,真拿他倆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
話說這一天,城裏有棚白事老參工必須要去,他臨行前叫上柴禾去打個幫手。本來關外的滿族人是沒有關內辦白事的習俗的,但隨著闖關東的人越來越多,也就學著搭棚辦事了。老參工跟小哥倆相處了這麽長時間,對他們還是頗為放心的,可是他也清楚,那個麻三兒乃是個地裏鬼,表麵上老老實實,實則一肚子彎彎繞。這會兒把他單獨留在家裏,他的心裏還是有點兒打鼓的。於是在出門前,他照例左一遍叮嚀,右一遍囑咐,生怕麻三兒惹出禍來。您還甭說,麻三兒倒也聽得中規中矩,一個勁兒的點頭稱是,一副孝子賢孫的恭敬相,但等他眼見師傅與師弟都走遠了,這才長出一口氣,關上房門直接來了個大頂,開始準備上房揭瓦了。
此時成瘸子已趕至近前,他腿腳兒不便,雖僅是一段兒崎嶇的土路仍累得他滿頭大汗,氣喘如牛。他伸出手,在兩個人的頭上各來了一個腦崩,笑著道:
“你們兩個小兔崽子,啥時候跑這兒來了?”
而抓住麻三兒與柴禾的正是老參工,隻聽他也嘿嘿一笑道:
’你們倆曉得什麽,這口井邪性得很,也就是我在這嘎噠護著,否則你倆早掉井裏頭了。”
說完他便連推帶搡,將二人拽離了水井。
老參工自有著農人的熱情與淳樸,而麻三兒等三人也是豪爽不拘的,於是在當天晌午他們便一起在老參工的家裏吃了飯。所謂的家,不過是兩間簡陋的土坯房,一副土炕,餘者便再也沒有其他陳設了,隻是在東牆上掛口寶劍,但劍穗稀疏,連包鞘的蛟魚皮也已經斑駁脫落,顯見是多年的古物了。幾個人吃的無非是家常粗食,而今卻又有成瘸子帶來的醬豬頭肉和燒餅果子,另外還有一小壇燒酒,這就算是給老參工開了葷了。
幾杯燒酒入肚,四個人的話匣子便跟著打開了,麻三兒與成瘸子陪著老參工行酒令,頗為熱鬧,僅有柴禾一人,瞅著牆上的寶劍發呆。其實老參工早已將他的舉動看在眼裏,此時見大家興致正濃,便扔下手中的花生米,幹咳了一聲,給他們講起了這口寶劍的來曆。
據說,這把劍並非民間凡刃,乃是前朝宮廷裏的禦用之物,至於它是由誰打造而成的,已不可考,隻是知道在崇禎帝煤山自盡之後,這把劍就流落到了江湖上,被一名道人收納保管起來。這名道人在雲遊之際偶然撿到了一個棄兒,他見這孩子兩眼之中透出一股靈氣,便將他帶迴道觀撫養。一晃過去了十多年,此棄兒已經長大成人,雖未同師傅出家為道,卻也與道人相處得如親生父子一般了。這些年裏,道人向棄兒傳授了內家拳心法、拳路以及諸般道術,他二人除每天習練武藝之外,還一同走鄉串戶,畫符捉鬼,維持生計。
本來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苦,卻也能其樂融融,然而有一天清晨,大隊的清兵突然包圍了道觀,老道長忿然當先,領著弟子舞劍突圍,雖未葬身於火海之中,卻也身中數箭,等跑到了安全的地方,就不行了。臨終之際,他將徒弟叫到身邊,把手中的寶劍贈予他,並說明自己是為反清複明的大業而死的,沒有遺憾,卻囑咐徒弟今後切不可再沾染反清複明的事由,以免惹火上身,並要他一定娶妻生子將一身的能耐傳下去,莫使這一枝的武功荒廢了。
言罷老道長便去世了,小徒弟大哭了一場,他草草安葬了師傅,便背劍下山,雲遊四方。他不敢有違師命,到了山東濟南府便定居下來,後娶妻生子,而他就是老參工的曾祖。向後時光流逝,朝廷日漸腐敗,關裏實在不得過,他們一家便到了關外謀生。日子雖然貧苦,然這把劍卻始終是家中的傳家至寶,從不敢擅離左右。而今雖疏於保養,使其略顯陳舊,卻依然不失寶物本色,夜間時常迎風鳴叫,甚為稀罕。
三個人聽完了老參工的敘述,不免都歎息了一迴,柴禾卻是個沒心沒肺的主兒,他借機吵嚷著要老參工當場舞劍一迴,給眾人開開眼界。酒勁兒上頭,老參工也來了興致,他整整褶皺的粗布褲褂,至牆前摘下了寶劍,一把如此挺括的劍握在他的手中竟顯得輕飄飄的,讓人懷疑它是不是鐵打的。老參工右手微一用力,便拔劍出鞘,屋中頓時寒光一片,幾乎讓人不敢直視,就連屋外炫目的陽光也失去了光彩。三個人急忙起身圍觀,全都豔羨得嘖嘖稱奇,老參工闊步來到院中,他微微邁開步子,雙手抖動,上七下八,左旋右轉,舞了一趟武當丹劍。初時尚能使人見到劍隨身轉,左右盤旋,而後寶劍的鋒刃上便掛了風,嗡嗡鳴響之聲不絕於耳,幾乎難以再看清他的身法了,但覺滿院寒氣逼人,隻想要快快離開才好!就在幾個人快要被劍氣逼得窒息之時,寒氣頓然全消,頭上依舊陽光明媚,老參工已背壓寶劍,挺立當場,除了臉孔上微微見汗之外,亦氣不擁出,麵不更色,神態安然。
三個人呆立了半晌,直到一陣微風拂過才齊齊迴過神來,這才齊聲叫起好來。成瘸子與麻三兒急忙將老參工扶迴了座位,柴禾也忙端上一碗燒酒,伺候老參工一飲而盡。老參工興致極高,於他而言,今日恐怕是他最為高興的日子了。他拈著一部須髯望著麵前的兩位年輕人,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年輕的歲月,不由得一陣激動,他當即在椅中挺直了身板兒,表示願收他二人為徒。還沒等站立一旁的成瘸子開口,麻三兒與柴禾早已撲翻身拜倒,響頭碰地了,對於他倆而言,能有幸找到這樣一位師傅,便是祖宗顯靈,前世修來之福了。
若不是嫌燈油金貴,這場酒恐怕要喝到明日天光了。席散後,麻三兒與柴禾便住了下來,成瘸子又向老參工饋贈了二十兩紋銀做為謝禮,方才騎上毛驢迴了家。小哥倆意猶未盡,本想再纏著師傅講講老林子的故事,而老參工卻治徒極嚴,再不許他二人胡鬧,早早熄了燈,趕著他們睡了。
不料柴禾在白天裏吃了太多的酒肉,睡至半夜,腹中便隱隱作痛,隻好起身去上茅房方便。此時正是後半夜,外麵一片漆黑,睜著眼睛也什麽都瞧不見,他隻好摸著黑兒,去解了手。正待要迴來的功夫,他忽然聽見遠處的田地裏有淅淅瑟瑟的聲響不斷傳來,既像有千百根柳枝在一齊擺動,而遠處的水井之中,亦傳來唿啦啦的水響聲,似乎是有人在井中洗澡。別看他平日裏自吹膽比天大,卻最怕此類邪性的事,一瞬間以為是半夜裏碰見了鬼,便發一聲喊,拚命往迴逃跑。待他甫一踏進門裏,便忘了下麵的門檻,直接被絆了一跤,就在嘴即將觸及地麵的時候,卻被老參工一把扯住,這才沒滿臉桃花開。柴禾見師父的眼中炯炯有神,絲毫也沒有酒後的醉態,正待驚訝,卻被老參工做了個禁聲的手勢,輕輕合上了柴門。老參工低聲囑咐道:
“從今往後,無論在夜裏聽見了什麽動靜,一定不要往地裏看,更不要大唿小叫的。”
說完他又側耳向外麵聽了聽,接著便搖著頭迴屋睡覺去了。
身在屋中,柴禾這才穩住了心神,他覺著方才的樣子有些丟人,卻又不敢再出屋外查看,末了隻能垂頭喪氣的睡覺去了。可待他到了炕邊,一看之下幾乎要把鼻子氣歪了,原來方才如此的一番動靜,麻三兒居然沒醒,依舊四仰八叉,唿嚕連天,真是位刀架脖子也不知道打哆嗦的主兒啊!
當夜再無他事,小哥倆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師傅早已下地幹活兒去了,桌上給他二人留了餑餑餅子與菜湯。柴禾一邊吃飯,一邊將昨夜的奇遇同麻三兒講了,麻三兒聽後也大感興趣,於是就合計著晚上能一起去捉妖怪。然而還沒等他倆合計好一個計策,師傅已經拖著農具迴來了,老人家悶聲不響的吃了飯,便招唿著小哥倆下地幹活兒了。照理說麻三兒是個鄉下孩子,應該耕田耙地樣樣精通才是,而他卻沒有真正幹過農活兒,初時隻是覺著新鮮,也特別賣力,然時間一長便覺出腰酸背痛,真想扔下鋤頭就地躺著。他偷眼看柴禾,也是一樣的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如同霜打的稻秧,站都要站不住了。
就在兩個人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師傅又叫停手,迴家吃飯了,他們便象遇了大赦一樣,連滾帶爬的迴了家。吃過晚飯,麻三兒還合計著去捉妖的事兒,可師傅卻好像看穿了他們的心思,收拾過碗筷便搬過一摞厚厚的圖卷,讓他們從認參花、參葉、參地、參型學起,如此這般一直講到深夜,直困得二人哈欠連天,甭說捉妖了,就是趴在桌子上都能睡死過去,於是他們的計劃也隻好被暫時擱置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師傅就把他們都叫起來,下地幹活兒了。就這樣周而複始,轉眼過了小半年兒,又到夏天了。兩個人都變了樣兒,不僅滿身的腱子肉,連認參的本領也突飛猛進,正經的像個小參把頭了。師傅又在閑暇之時教給他們鬆而通透,透而氣順,氣順而虛實相濟,力貫四稍的內功心法,以及傳授了內家拳,使得這小哥倆更是今非昔比了。此期間成瘸子的驛馬店也越做越紅火了,他每隔幾天就要來看看小哥倆,不但買米買麵,還要買油買肉,見天兒供著他們吃喝,真拿他倆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
話說這一天,城裏有棚白事老參工必須要去,他臨行前叫上柴禾去打個幫手。本來關外的滿族人是沒有關內辦白事的習俗的,但隨著闖關東的人越來越多,也就學著搭棚辦事了。老參工跟小哥倆相處了這麽長時間,對他們還是頗為放心的,可是他也清楚,那個麻三兒乃是個地裏鬼,表麵上老老實實,實則一肚子彎彎繞。這會兒把他單獨留在家裏,他的心裏還是有點兒打鼓的。於是在出門前,他照例左一遍叮嚀,右一遍囑咐,生怕麻三兒惹出禍來。您還甭說,麻三兒倒也聽得中規中矩,一個勁兒的點頭稱是,一副孝子賢孫的恭敬相,但等他眼見師傅與師弟都走遠了,這才長出一口氣,關上房門直接來了個大頂,開始準備上房揭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