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圖後續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洺畢竟統率的,畢竟是十幾萬的大軍,一舉一動,自然瞞不過敵軍斥候。
很快,身在福州的陳友定便收到郭家軍即將進攻自己的消息,頓時嚇得麵無血色,忙一麵忙召集臣僚親信,商議對策,一麵給遠在桐廬的朱元璋和陳友諒發去求援信,命二人火速退兵返迴福建。
“重八老弟,陳友定命人送來急信,說那郭天敘的大軍,馬上就要殺進福州境內了,要你我二人速速領兵迴援。”
桐廬城下,陳友諒接到求救信後,第一時間趕往軍營,找到朱元璋商議,左右為難道:
“桐廬城現在已是強弩之末,隻要你我齊心協力,不出五六日,定能攻破此城,活捉徐達,可這樣的話,恐怕福州那邊,陳友定會抵擋不住。咱們這裏耽擱五六日,過去救對方還得耽擱二三日,萬一福州城沒了怎麽辦?”
說來也是笑話,朱元璋、陳友諒這兩大梟雄,曆史上本是不死不休的宿敵,在這個時空裏,卻因為郭洺的出現,反而成了盟友。
聽罷陳友諒的話,朱元璋雙目微閉,沉默許久,最後搖頭道:“不,你我誰都不能走,還是得留下來,先把桐廬城攻破,捉住徐達再說。“
“這……”陳友諒聞言,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頗為為難道:“破城捉拿徐達固然容易,可是在那之後,又當如何是好?”
“你也知道,如今你我手中並沒有穩固的城池,麾下這麽多兵馬,每天吃喝撒拉,總不可能全靠搶掠吧?還能怎麽辦,隻能指望那陳友定按時供給,要是咱們現在不管他,叫姓郭的把他的地盤也端了,咱們可就徹底沒退路了。”
“這個某家當然知道,可是咱們現在退迴去,又能濟得了什麽事?莫非你有把握能戰得過郭家軍?”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接著道:“眼下你我與其去自投羅網,不如同心協力,先捉住徐達。徐達是郭天敘愛將,在郭家軍中素有威望,若能將他活捉,屆時郭天敘必然投鼠忌器,不敢輕易拿我們怎麽樣,到了那個時候,你我再想辦法與郭天敘討價還價。”
“重八老弟,你就那麽肯定,姓郭的會因為徐達放過咱倆?”陳友諒聞言,臉上滿是疑惑。
陳友諒和朱元璋一樣,都是那種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物,怎麽也不會相信,有哪個做主公的,能為了手下大將的性命,白白貽誤戰機。
“他會的,一定會。”
朱元璋語氣堅定道:“郭天敘的性子,我比你更了解,多年前,他不過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喝花酒、逛窯子,醉生夢死,可後來不知發生了什麽,突然性情大變,像是換了一個人般……”
一提起這茬,朱元璋心裏就難受,又一次想起當年被郭洺截胡的往事,重重咽了口唾沫,接著道:
“但他這個人,弱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做事不夠果斷、決絕,常常婦人之仁。當初某家在他手下做事,隻要他願意,隨時都能找機會要了某家的性命,可是他偏偏沒有那麽做。說到底,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純粹是運氣好。”
“所以某家斷定,他這次一定會因為徐達,瞻前顧後,坐失良機!”
陳友諒聞言,半信半疑道:“倘若姓郭的果真如你所言,放咱們一條生路,屆時你又準備如何呢?”
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道:“如今這南方天下,兩浙、荊湖、江西等地,已入他郭某人的彀中,我等想在這裏同他爭雄,實在難如登天。若欲重整旗鼓、卷土再來,為今之計,隻有盡力向西,朝蜀、黔、滇等地,尋一處安身立命之地,養精蓄銳,靜待天時,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陳友諒皺眉道:“黔、滇乃蠻夷之地,人煙微渺、瘴鬁橫行,你我麾下的兵馬,大都是漢人子弟,如何能在那裏安家立業?蜀地倒還算合適,但明玉珍的人馬,半年前就開始領兵西征,聽說如今已攻下大半個巴蜀了,你我現在入川,想立足恐怕沒那麽容易。”
陳友諒提到的明玉珍,與陳友諒一樣,原本隸屬於天完國兵馬大元帥倪文俊,名義上是天完皇帝徐壽輝的臣子。
不過自從對方出兵征討四川,拿下一些城池之後,獨立傾向便開始越來越明顯。
後來得知天完國發生內訌,皇帝徐壽輝、大元帥倪文俊,雙雙被郭家軍俘虜後,明玉珍更是徹底放下顧忌,立刻宣布脫離天完政權,隨後在夔洲、萬州等地,自立門戶,抓緊時間吞並全蜀。
時至而今,對方已攻下了大半個四川,隱隱有了裂土封王、稱霸一方的潛質。
“你我若是單獨入蜀,也許未必是那明玉珍的對手,不過咱倆要是能同心合力,一塊進攻對方,到時鹿死誰手,也不一定。”
此刻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兵馬加在一起,還能湊出十幾萬人,與郭洺相比固然實力懸殊,但放在其他地方,那也是一股不得了的勢力了。
二人要當真能同心協力,一起進入川蜀,對付明玉珍,孰勝孰負,確實不好妄言。
聽罷朱元璋的話,陳友諒心中盤算了許久,半晌不發一言。
朱元璋猜得出他在顧慮什麽,笑著道:“老兄不必擔心,你我兄弟若能聯手擊敗明玉珍,攻入川蜀,屆時所得之州郡,咱倆一人一半。成都府和梓州路,富庶繁華,愚弟情願讓給老兄,隻取夔州路和利州路,作為棲身之所。”
成都路和梓州路固然富庶不假,但夔州路和利州路,分別控製著從外界進出川蜀的兩大要道,明顯更占地利。朱元璋的分法,看似有利於陳友諒,其實卻恰恰相反。
陳友諒在元朝衙門做過書吏,自然不是白癡,很快就意識到朱元璋想給自己挖坑,但他並未當場與對方翻臉,隻是搖頭道:
“現在說這些,豈不是太早了點,還是抓緊時間攻下桐廬城,先捉住徐達再說。”
朱元璋頷首道:“說得是。”
商議既定,二人也不敢再耽擱時間,立刻竭盡全力,向桐廬城發起猛烈進攻。
很快,身在福州的陳友定便收到郭家軍即將進攻自己的消息,頓時嚇得麵無血色,忙一麵忙召集臣僚親信,商議對策,一麵給遠在桐廬的朱元璋和陳友諒發去求援信,命二人火速退兵返迴福建。
“重八老弟,陳友定命人送來急信,說那郭天敘的大軍,馬上就要殺進福州境內了,要你我二人速速領兵迴援。”
桐廬城下,陳友諒接到求救信後,第一時間趕往軍營,找到朱元璋商議,左右為難道:
“桐廬城現在已是強弩之末,隻要你我齊心協力,不出五六日,定能攻破此城,活捉徐達,可這樣的話,恐怕福州那邊,陳友定會抵擋不住。咱們這裏耽擱五六日,過去救對方還得耽擱二三日,萬一福州城沒了怎麽辦?”
說來也是笑話,朱元璋、陳友諒這兩大梟雄,曆史上本是不死不休的宿敵,在這個時空裏,卻因為郭洺的出現,反而成了盟友。
聽罷陳友諒的話,朱元璋雙目微閉,沉默許久,最後搖頭道:“不,你我誰都不能走,還是得留下來,先把桐廬城攻破,捉住徐達再說。“
“這……”陳友諒聞言,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頗為為難道:“破城捉拿徐達固然容易,可是在那之後,又當如何是好?”
“你也知道,如今你我手中並沒有穩固的城池,麾下這麽多兵馬,每天吃喝撒拉,總不可能全靠搶掠吧?還能怎麽辦,隻能指望那陳友定按時供給,要是咱們現在不管他,叫姓郭的把他的地盤也端了,咱們可就徹底沒退路了。”
“這個某家當然知道,可是咱們現在退迴去,又能濟得了什麽事?莫非你有把握能戰得過郭家軍?”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接著道:“眼下你我與其去自投羅網,不如同心協力,先捉住徐達。徐達是郭天敘愛將,在郭家軍中素有威望,若能將他活捉,屆時郭天敘必然投鼠忌器,不敢輕易拿我們怎麽樣,到了那個時候,你我再想辦法與郭天敘討價還價。”
“重八老弟,你就那麽肯定,姓郭的會因為徐達放過咱倆?”陳友諒聞言,臉上滿是疑惑。
陳友諒和朱元璋一樣,都是那種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物,怎麽也不會相信,有哪個做主公的,能為了手下大將的性命,白白貽誤戰機。
“他會的,一定會。”
朱元璋語氣堅定道:“郭天敘的性子,我比你更了解,多年前,他不過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喝花酒、逛窯子,醉生夢死,可後來不知發生了什麽,突然性情大變,像是換了一個人般……”
一提起這茬,朱元璋心裏就難受,又一次想起當年被郭洺截胡的往事,重重咽了口唾沫,接著道:
“但他這個人,弱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做事不夠果斷、決絕,常常婦人之仁。當初某家在他手下做事,隻要他願意,隨時都能找機會要了某家的性命,可是他偏偏沒有那麽做。說到底,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純粹是運氣好。”
“所以某家斷定,他這次一定會因為徐達,瞻前顧後,坐失良機!”
陳友諒聞言,半信半疑道:“倘若姓郭的果真如你所言,放咱們一條生路,屆時你又準備如何呢?”
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道:“如今這南方天下,兩浙、荊湖、江西等地,已入他郭某人的彀中,我等想在這裏同他爭雄,實在難如登天。若欲重整旗鼓、卷土再來,為今之計,隻有盡力向西,朝蜀、黔、滇等地,尋一處安身立命之地,養精蓄銳,靜待天時,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陳友諒皺眉道:“黔、滇乃蠻夷之地,人煙微渺、瘴鬁橫行,你我麾下的兵馬,大都是漢人子弟,如何能在那裏安家立業?蜀地倒還算合適,但明玉珍的人馬,半年前就開始領兵西征,聽說如今已攻下大半個巴蜀了,你我現在入川,想立足恐怕沒那麽容易。”
陳友諒提到的明玉珍,與陳友諒一樣,原本隸屬於天完國兵馬大元帥倪文俊,名義上是天完皇帝徐壽輝的臣子。
不過自從對方出兵征討四川,拿下一些城池之後,獨立傾向便開始越來越明顯。
後來得知天完國發生內訌,皇帝徐壽輝、大元帥倪文俊,雙雙被郭家軍俘虜後,明玉珍更是徹底放下顧忌,立刻宣布脫離天完政權,隨後在夔洲、萬州等地,自立門戶,抓緊時間吞並全蜀。
時至而今,對方已攻下了大半個四川,隱隱有了裂土封王、稱霸一方的潛質。
“你我若是單獨入蜀,也許未必是那明玉珍的對手,不過咱倆要是能同心合力,一塊進攻對方,到時鹿死誰手,也不一定。”
此刻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兵馬加在一起,還能湊出十幾萬人,與郭洺相比固然實力懸殊,但放在其他地方,那也是一股不得了的勢力了。
二人要當真能同心協力,一起進入川蜀,對付明玉珍,孰勝孰負,確實不好妄言。
聽罷朱元璋的話,陳友諒心中盤算了許久,半晌不發一言。
朱元璋猜得出他在顧慮什麽,笑著道:“老兄不必擔心,你我兄弟若能聯手擊敗明玉珍,攻入川蜀,屆時所得之州郡,咱倆一人一半。成都府和梓州路,富庶繁華,愚弟情願讓給老兄,隻取夔州路和利州路,作為棲身之所。”
成都路和梓州路固然富庶不假,但夔州路和利州路,分別控製著從外界進出川蜀的兩大要道,明顯更占地利。朱元璋的分法,看似有利於陳友諒,其實卻恰恰相反。
陳友諒在元朝衙門做過書吏,自然不是白癡,很快就意識到朱元璋想給自己挖坑,但他並未當場與對方翻臉,隻是搖頭道:
“現在說這些,豈不是太早了點,還是抓緊時間攻下桐廬城,先捉住徐達再說。”
朱元璋頷首道:“說得是。”
商議既定,二人也不敢再耽擱時間,立刻竭盡全力,向桐廬城發起猛烈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