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蒙古出兵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近正午,陽光越發刺目。
從六合城到瓦梁壘,自西而東,是一片宿雪消融後的丘陵地帶,此刻在數以萬計的人踩馬踏下,漸漸變得泥濘起來。
“殺上去!莫叫賊兵走了!”
繆大亨、馮國用兩人,率領六千多臥底,依舊衝在所有元軍的最前方,緊緊尾隨著不遠處的耿再成等人。
耿再成的一營兵馬,人人俱著輕甲,胯下騎著先前從探馬赤軍那裏繳獲的戰馬,本可以輕鬆甩掉身後追兵。
隻是迴過頭,見元軍各部,除繆大亨和馮國用的六千人外,其他的竟一個都還沒有追上來,他隻好讓手下弟兄放緩速度,免得敵人還沒到決戰地點,就把自己跟丟了。
“唿哧……累,累死本官了。”
元軍追兵的最後方,也先帖木兒騎著一匹健壯的白馬,一麵笨拙地揮動馬鞭、握緊韁繩,一麵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身為一個蒙古人,他已經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騎馬了,如今重新躍上馬背,竟有種十分陌生的感覺。一路行來的顛簸,更是差點沒讓他把苦膽給吐出來。
好在,雖然累是累了點,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隻要這一仗自己能打贏。
“嘶……怎麽有些不對勁?停,都給我停下!”
行了兩個多時辰,眼看自己這幫人離六合城的方向越來越遠,饒是也先再怎麽愚鈍,這時也察覺到了不對,急忙令大軍停下。
“大人有令,所有人停止前進!”
除去繆大亨所部,此時左翼的元軍,總數加起來將近兩萬,分別由萬戶亦卜失和哈怯來在統領。聽了也先的話,二人立刻約束士兵停住。
“快把斥候叫來,問問這裏是什麽地方?”
也先騎在馬上,左右張望了片刻,發現周邊地形崎嶇、丘陵遍布,越看越感覺心慌,咽了口唾沫,轉頭周邊侍從下令。
幾個侍從領命,正待將此話傳下去,剛轉過頭,便見幾個斥候,騎著馬,正急匆匆向這邊趕來。
“大人,不好了!前麵出現大股賊軍!”
“大股?大股是多少?”也先愣在原地,過了半晌方才反問道。
“這個……這個小的也說不清楚。”
“沒用的廢物!”
見問不出結果,也先眉頭一皺,揚起手中馬鞭,狠狠向對方臉上抽了一鞭。猶豫了片刻,對方忙在幾個侍從的陪同下,緩緩來到大軍前方,向著對麵眺望。
隻見遠方,隱隱出現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河,河岸旁是一方寬闊的堰塘,堰塘前聳立著一座不算很大的土城。
土城前方有一片緩坡,前高後低、易守難攻。
此刻那緩坡之上,刀戟林立、旌旗蔽空,已經站滿了成千上萬的兵馬,一眼望去,黑壓壓地滿是人影。
見此情景,也先突然反應過來,自己中計了,頓時嚇得臉色蒼白,趕忙對眾人道:
“撤,快撤!此地不宜久留!
繆大亨帶著兵馬,剛從前方退了迴來,得知也先想要撤兵,忙上前勸阻道:“也先大人,弟兄們好不容易追擊到此,一仗未打就撤兵,恐怕對士氣不利啊。”
一旁的萬戶亦卜失、哈怯來,亦開口附和道:“繆將軍所言有理,我看對麵那土坡上的賊兵,至多不過兩三萬人,我等未必不能一戰。”
“說得輕巧,那你們誰願意去打頭陣?”也先聞言,心下稍安,但還是不願意冒險,於是質問幾人道。
亦卜失和哈怯來聞言,相互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了繆大亨,明顯是希望對方能主動擔此重任。
一來,繆大亨的部下都是漢軍。元軍作戰,向來是漢軍作為炮灰最先出動,色目人組成的探馬赤軍緊隨其後,蒙古本部則放在最後,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二來,先前要不是繆大亨一個勁兒地鼓動攛掇,大夥也不至於一口氣追到這裏,於情於理,都應該由對方帶領漢軍先上。
繆大亨明白二人的意思,當即合手抱拳,語氣忠懇道:“末將當然願意出戰,隻不過……”
“不過什麽?”也先奇怪道。
繆大亨歎了口氣道:“隻不過在下的部眾,實在太少了些,隻有區區幾千人,到時候若是打不過對麵,還請亦卜失、哈怯來兩位萬戶大人,千萬不要袖手旁觀啊。”
“繆將軍盡管放心,你是大元的忠臣,我等怎會對你置之不顧。”
亦卜失、哈怯來心中暗喜,接著對也先帖木兒道:“也先大人,既然繆將軍願意為國盡忠,您就下令讓他出戰吧。”
也先聞言,心中還是有些猶豫。其實他並不想同瓦梁壘的敵軍交戰,畢竟自己確實不是打仗的料。
不過轉念一想。
反正這繆大亨和他手下的部眾,都是些漢人,漢人的命不是命,就算打不過對麵的賊寇,通通戰死了,對自己也沒有任何損失。
萬一真讓他們打出點名堂來呢?
“好,既然繆將軍如此忠肝義膽,本官豈有不成全的道理。你且放心去吧,待會兒若是形勢不利,本官立刻讓兩位萬戶接應你,說到做到,決不食言。”
深深吸了口氣,也先帖木兒最終拿定了主意,一麵說著,一麵拍了拍繆大亨的肩膀,笑容滿麵道。
繆大亨見狀,心下冷笑,口中卻道:“有大人這句話,末將便放心了!”
眼看也先等人同意自己出兵,繆大亨立刻和馮國用率領六千兵馬,像模像樣地組織好隊形,朝著遠處的緩坡方向殺了過去。
也先帖木兒目送繆大亨離開後,轉過頭向亦卜失、哈怯來問道:“奇怪,你們說,這繆大亨一個漢人,怎會對朝廷如此忠心?”
“這個……”兩人聞言,皆搖了搖頭。
也先單手撓了撓下巴,笑著道:“算了,不管他,漢人的腦袋在想些什麽,我反正是弄不明白。尤其是汗八裏那些讀過書的儒臣,一個個,恨不得比我們對陛下還忠誠。也許這繆大亨也和他們一樣吧。”
汗八裏即元大都,也就是後世的北京。
從六合城到瓦梁壘,自西而東,是一片宿雪消融後的丘陵地帶,此刻在數以萬計的人踩馬踏下,漸漸變得泥濘起來。
“殺上去!莫叫賊兵走了!”
繆大亨、馮國用兩人,率領六千多臥底,依舊衝在所有元軍的最前方,緊緊尾隨著不遠處的耿再成等人。
耿再成的一營兵馬,人人俱著輕甲,胯下騎著先前從探馬赤軍那裏繳獲的戰馬,本可以輕鬆甩掉身後追兵。
隻是迴過頭,見元軍各部,除繆大亨和馮國用的六千人外,其他的竟一個都還沒有追上來,他隻好讓手下弟兄放緩速度,免得敵人還沒到決戰地點,就把自己跟丟了。
“唿哧……累,累死本官了。”
元軍追兵的最後方,也先帖木兒騎著一匹健壯的白馬,一麵笨拙地揮動馬鞭、握緊韁繩,一麵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身為一個蒙古人,他已經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騎馬了,如今重新躍上馬背,竟有種十分陌生的感覺。一路行來的顛簸,更是差點沒讓他把苦膽給吐出來。
好在,雖然累是累了點,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隻要這一仗自己能打贏。
“嘶……怎麽有些不對勁?停,都給我停下!”
行了兩個多時辰,眼看自己這幫人離六合城的方向越來越遠,饒是也先再怎麽愚鈍,這時也察覺到了不對,急忙令大軍停下。
“大人有令,所有人停止前進!”
除去繆大亨所部,此時左翼的元軍,總數加起來將近兩萬,分別由萬戶亦卜失和哈怯來在統領。聽了也先的話,二人立刻約束士兵停住。
“快把斥候叫來,問問這裏是什麽地方?”
也先騎在馬上,左右張望了片刻,發現周邊地形崎嶇、丘陵遍布,越看越感覺心慌,咽了口唾沫,轉頭周邊侍從下令。
幾個侍從領命,正待將此話傳下去,剛轉過頭,便見幾個斥候,騎著馬,正急匆匆向這邊趕來。
“大人,不好了!前麵出現大股賊軍!”
“大股?大股是多少?”也先愣在原地,過了半晌方才反問道。
“這個……這個小的也說不清楚。”
“沒用的廢物!”
見問不出結果,也先眉頭一皺,揚起手中馬鞭,狠狠向對方臉上抽了一鞭。猶豫了片刻,對方忙在幾個侍從的陪同下,緩緩來到大軍前方,向著對麵眺望。
隻見遠方,隱隱出現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河,河岸旁是一方寬闊的堰塘,堰塘前聳立著一座不算很大的土城。
土城前方有一片緩坡,前高後低、易守難攻。
此刻那緩坡之上,刀戟林立、旌旗蔽空,已經站滿了成千上萬的兵馬,一眼望去,黑壓壓地滿是人影。
見此情景,也先突然反應過來,自己中計了,頓時嚇得臉色蒼白,趕忙對眾人道:
“撤,快撤!此地不宜久留!
繆大亨帶著兵馬,剛從前方退了迴來,得知也先想要撤兵,忙上前勸阻道:“也先大人,弟兄們好不容易追擊到此,一仗未打就撤兵,恐怕對士氣不利啊。”
一旁的萬戶亦卜失、哈怯來,亦開口附和道:“繆將軍所言有理,我看對麵那土坡上的賊兵,至多不過兩三萬人,我等未必不能一戰。”
“說得輕巧,那你們誰願意去打頭陣?”也先聞言,心下稍安,但還是不願意冒險,於是質問幾人道。
亦卜失和哈怯來聞言,相互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了繆大亨,明顯是希望對方能主動擔此重任。
一來,繆大亨的部下都是漢軍。元軍作戰,向來是漢軍作為炮灰最先出動,色目人組成的探馬赤軍緊隨其後,蒙古本部則放在最後,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二來,先前要不是繆大亨一個勁兒地鼓動攛掇,大夥也不至於一口氣追到這裏,於情於理,都應該由對方帶領漢軍先上。
繆大亨明白二人的意思,當即合手抱拳,語氣忠懇道:“末將當然願意出戰,隻不過……”
“不過什麽?”也先奇怪道。
繆大亨歎了口氣道:“隻不過在下的部眾,實在太少了些,隻有區區幾千人,到時候若是打不過對麵,還請亦卜失、哈怯來兩位萬戶大人,千萬不要袖手旁觀啊。”
“繆將軍盡管放心,你是大元的忠臣,我等怎會對你置之不顧。”
亦卜失、哈怯來心中暗喜,接著對也先帖木兒道:“也先大人,既然繆將軍願意為國盡忠,您就下令讓他出戰吧。”
也先聞言,心中還是有些猶豫。其實他並不想同瓦梁壘的敵軍交戰,畢竟自己確實不是打仗的料。
不過轉念一想。
反正這繆大亨和他手下的部眾,都是些漢人,漢人的命不是命,就算打不過對麵的賊寇,通通戰死了,對自己也沒有任何損失。
萬一真讓他們打出點名堂來呢?
“好,既然繆將軍如此忠肝義膽,本官豈有不成全的道理。你且放心去吧,待會兒若是形勢不利,本官立刻讓兩位萬戶接應你,說到做到,決不食言。”
深深吸了口氣,也先帖木兒最終拿定了主意,一麵說著,一麵拍了拍繆大亨的肩膀,笑容滿麵道。
繆大亨見狀,心下冷笑,口中卻道:“有大人這句話,末將便放心了!”
眼看也先等人同意自己出兵,繆大亨立刻和馮國用率領六千兵馬,像模像樣地組織好隊形,朝著遠處的緩坡方向殺了過去。
也先帖木兒目送繆大亨離開後,轉過頭向亦卜失、哈怯來問道:“奇怪,你們說,這繆大亨一個漢人,怎會對朝廷如此忠心?”
“這個……”兩人聞言,皆搖了搖頭。
也先單手撓了撓下巴,笑著道:“算了,不管他,漢人的腦袋在想些什麽,我反正是弄不明白。尤其是汗八裏那些讀過書的儒臣,一個個,恨不得比我們對陛下還忠誠。也許這繆大亨也和他們一樣吧。”
汗八裏即元大都,也就是後世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