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我在權謀文裏偽裝修真大佬 作者:忙煞東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現在該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元珞陰沉著臉,「沒看到陛下寫著『攜兵速歸』嗎?你們還想抗旨?」
都城都要被周國攻下了,這時候還容得下他們繼續還死盯著緲州不放?
元珞咬牙道:「抽調十萬大軍迴防!」
崔濟開也是窩了一肚子氣,他幾乎是下意識地想到了聞逍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難道聞逍當真是在提醒自己小心周國這隻黃雀?
不、不對,沒這麽簡單。
他們這次突襲隻過去了短短五天,周國即使知道他們進攻緲州,但在不清楚他們調走多少兵力的情況下,怎麽會這麽快就做出決策和行動,甚至劍指梁國都城?
……除非是聞逍早就和周國達成了暫時的同盟,讓周國突襲梁國,好給緲州爭取時間!
「聞逍,又是聞逍!」崔濟開攥緊拳頭,暴怒之下一拳垂在桌上,「這肯定都是那個聞逍和周國串通好的!」
元珞:「此話怎講?」
崔濟開把自己的猜測都告訴了元珞,元珞思忖片刻:「按崔將軍的話,那這聞逍如何與周國聯繫上的?」
「這聞逍的母親是周國皇帝的表妹,他估計有些門道……」
解釋到一半,崔濟開忽然靈光一閃,聞穆這狗皇帝本就疑神疑鬼,這次還又把聞逍派來緲州,顯然是已經對聞逍起了戒心,在這種情況下聞逍竟然還敢與周國西郊軍聯繫上,是他們崔氏的前車之鑑還不夠嗎?
這聞逍真是嫌自己命長!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他從中做文章了。
第73章
我已經有你了,還需要羨慕其他人?
緲州城外,梁軍仍在攻城,隻是進攻的頻率卻下降了不少。隨著一聲號角吹響,正在攻城的梁軍紛紛露出了迷茫的神色,麵麵相覷地看向身旁的戰友,反覆確認自己沒聽錯。
「這是……撤退的號角?」
「什麽意思,為什麽這個時候撤退?」
「難不成是齊軍援兵來了?」
戰場上的梁軍戰士一頭霧水,但在號角聲的催促下,他們卻不得不放棄進攻的勢頭,轉而向梁國的方向撤退。
楚堰站在城牆上,看著眼前這詭異的一幕,囁嚅道:「竟真的撤退了……」
孟臨知應了一聲:「但肯定不會全部撤迴,估計還會留下個十萬人左右繼續盯著緲州。」
聞逍神采奕奕:「但這剩下的兵力已經不足為懼,他們日日攻城本就消耗更大,如果時機允許,我們不若直接反撲,以逸待勞這麽久,也是該讓梁軍吃點苦頭了。」
說完,聞逍還尋求起了楚堰的建議:「楚統領覺得如何?本王畢竟不如楚統領經驗豐富,也想聽聽楚統領的意見,向您學習一番。」
楚堰看向早就料到梁軍會撤退的孟臨知和聞逍,若有所思道:「若是能確定梁軍大部隊真的撤迴梁國都城了,那隻要時機合適,自然可以反攻,隻是我還有一個疑問。」
孟臨知:「楚統領請說?」
楚堰的目光落在他二人身上:「兩位是怎麽取信於周國西郊軍的?」
楚堰常年堅守齊國西南,自然也曾接觸過周國的西郊軍,他知道西郊軍的主將是一位謹慎又小心的統帥,相比較進攻,向來更擅長防衛戰,如今怎麽會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做出攻城這麽大膽的決定?
孟臨知和聞逍對視一眼,西郊軍的主將確實不是鋒芒畢露之人,相較於李霽、謝郗這些名將而言,他可能確實少了些銳意進取,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判斷力。
在盛方明的人送上樑軍抽調走大批兵力進攻緲州的消息後,西郊軍主將派人稍一核實,便確定了這條信息真實性。再加上送消息的是他熟悉的盛方明,而盛方明背後又是齊國,作為一個與周國同樣體量的大國,西郊軍主將自然願意和齊國暫時結盟,萬一事成,他們周國甚至可能直接將梁國吞併!
隻是楚堰目前雖然同聞逍身處一個陣營,但畢竟還不是他們的人,誰知道人家是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盛方明又身份特殊,他們當然不可能把所有細節都告訴楚堰。
於是孟臨知隻是笑著道:「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周國哪有拒絕的道理。」
楚堰明白孟臨知沒向自己透露真相,但他也清楚對聞逍等人而言,自己不過就是個外人,跟他們的關係也還未明朗,他們哪會把秘密告訴自己。
不過短暫幾天接觸下來,楚堰卻覺得聞逍是個不錯的苗子,此時他看著聞逍,竟起了一股愛才之心,他忍不住往前走了半步,小聲提點道:「我不知道你們用了什麽方法跟西郊軍聯繫上的,但晉王身上畢竟有周國血統,再加上陛下敏感多疑,你們最好不要讓其他人知道此事。」
聞逍微怔,沒想到楚堰會對他講這些,楚堰不是皇黨嗎?
但聞逍還是頷首應下:「多謝楚統領。」
梁國攻城的警報暫時解除,聞逍吩咐城門守衛繼續放哨巡邏,這才與孟臨知兩人一起往迴走。
雖說提前從盛方明那裏得知了周國同意合作的消息,但孟臨知還是緊張了幾天,生怕周國行動太慢,萬一緲州撐不到梁軍撤退就被攻破,那可就玩完了。
聞逍卻有些好奇地向孟臨知打聽:「這個楚堰,剛才是真的在好心提醒我嗎?」
「應該是,」孟臨知想了想,解釋道,「楚堰雖然是皇黨,但他估計是想讓皇帝好好栽培你,不希望你們兩人心生嫌隙,所以才提醒你這一句。」
「如何是好?」元珞陰沉著臉,「沒看到陛下寫著『攜兵速歸』嗎?你們還想抗旨?」
都城都要被周國攻下了,這時候還容得下他們繼續還死盯著緲州不放?
元珞咬牙道:「抽調十萬大軍迴防!」
崔濟開也是窩了一肚子氣,他幾乎是下意識地想到了聞逍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難道聞逍當真是在提醒自己小心周國這隻黃雀?
不、不對,沒這麽簡單。
他們這次突襲隻過去了短短五天,周國即使知道他們進攻緲州,但在不清楚他們調走多少兵力的情況下,怎麽會這麽快就做出決策和行動,甚至劍指梁國都城?
……除非是聞逍早就和周國達成了暫時的同盟,讓周國突襲梁國,好給緲州爭取時間!
「聞逍,又是聞逍!」崔濟開攥緊拳頭,暴怒之下一拳垂在桌上,「這肯定都是那個聞逍和周國串通好的!」
元珞:「此話怎講?」
崔濟開把自己的猜測都告訴了元珞,元珞思忖片刻:「按崔將軍的話,那這聞逍如何與周國聯繫上的?」
「這聞逍的母親是周國皇帝的表妹,他估計有些門道……」
解釋到一半,崔濟開忽然靈光一閃,聞穆這狗皇帝本就疑神疑鬼,這次還又把聞逍派來緲州,顯然是已經對聞逍起了戒心,在這種情況下聞逍竟然還敢與周國西郊軍聯繫上,是他們崔氏的前車之鑑還不夠嗎?
這聞逍真是嫌自己命長!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他從中做文章了。
第73章
我已經有你了,還需要羨慕其他人?
緲州城外,梁軍仍在攻城,隻是進攻的頻率卻下降了不少。隨著一聲號角吹響,正在攻城的梁軍紛紛露出了迷茫的神色,麵麵相覷地看向身旁的戰友,反覆確認自己沒聽錯。
「這是……撤退的號角?」
「什麽意思,為什麽這個時候撤退?」
「難不成是齊軍援兵來了?」
戰場上的梁軍戰士一頭霧水,但在號角聲的催促下,他們卻不得不放棄進攻的勢頭,轉而向梁國的方向撤退。
楚堰站在城牆上,看著眼前這詭異的一幕,囁嚅道:「竟真的撤退了……」
孟臨知應了一聲:「但肯定不會全部撤迴,估計還會留下個十萬人左右繼續盯著緲州。」
聞逍神采奕奕:「但這剩下的兵力已經不足為懼,他們日日攻城本就消耗更大,如果時機允許,我們不若直接反撲,以逸待勞這麽久,也是該讓梁軍吃點苦頭了。」
說完,聞逍還尋求起了楚堰的建議:「楚統領覺得如何?本王畢竟不如楚統領經驗豐富,也想聽聽楚統領的意見,向您學習一番。」
楚堰看向早就料到梁軍會撤退的孟臨知和聞逍,若有所思道:「若是能確定梁軍大部隊真的撤迴梁國都城了,那隻要時機合適,自然可以反攻,隻是我還有一個疑問。」
孟臨知:「楚統領請說?」
楚堰的目光落在他二人身上:「兩位是怎麽取信於周國西郊軍的?」
楚堰常年堅守齊國西南,自然也曾接觸過周國的西郊軍,他知道西郊軍的主將是一位謹慎又小心的統帥,相比較進攻,向來更擅長防衛戰,如今怎麽會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做出攻城這麽大膽的決定?
孟臨知和聞逍對視一眼,西郊軍的主將確實不是鋒芒畢露之人,相較於李霽、謝郗這些名將而言,他可能確實少了些銳意進取,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判斷力。
在盛方明的人送上樑軍抽調走大批兵力進攻緲州的消息後,西郊軍主將派人稍一核實,便確定了這條信息真實性。再加上送消息的是他熟悉的盛方明,而盛方明背後又是齊國,作為一個與周國同樣體量的大國,西郊軍主將自然願意和齊國暫時結盟,萬一事成,他們周國甚至可能直接將梁國吞併!
隻是楚堰目前雖然同聞逍身處一個陣營,但畢竟還不是他們的人,誰知道人家是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盛方明又身份特殊,他們當然不可能把所有細節都告訴楚堰。
於是孟臨知隻是笑著道:「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周國哪有拒絕的道理。」
楚堰明白孟臨知沒向自己透露真相,但他也清楚對聞逍等人而言,自己不過就是個外人,跟他們的關係也還未明朗,他們哪會把秘密告訴自己。
不過短暫幾天接觸下來,楚堰卻覺得聞逍是個不錯的苗子,此時他看著聞逍,竟起了一股愛才之心,他忍不住往前走了半步,小聲提點道:「我不知道你們用了什麽方法跟西郊軍聯繫上的,但晉王身上畢竟有周國血統,再加上陛下敏感多疑,你們最好不要讓其他人知道此事。」
聞逍微怔,沒想到楚堰會對他講這些,楚堰不是皇黨嗎?
但聞逍還是頷首應下:「多謝楚統領。」
梁國攻城的警報暫時解除,聞逍吩咐城門守衛繼續放哨巡邏,這才與孟臨知兩人一起往迴走。
雖說提前從盛方明那裏得知了周國同意合作的消息,但孟臨知還是緊張了幾天,生怕周國行動太慢,萬一緲州撐不到梁軍撤退就被攻破,那可就玩完了。
聞逍卻有些好奇地向孟臨知打聽:「這個楚堰,剛才是真的在好心提醒我嗎?」
「應該是,」孟臨知想了想,解釋道,「楚堰雖然是皇黨,但他估計是想讓皇帝好好栽培你,不希望你們兩人心生嫌隙,所以才提醒你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