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趙逸晨之前就說過,說是三個月之後就把他們的關係確定下來。
沈清淺倒是並不想那麽快就成親,所以也沒在意,沒想到趙逸晨倒是記得清楚。
她問道:“那他們同意了嗎?”
趙逸晨擔心,沈清淺知道了皇上和太後的意思會不高興,便含糊地說道:“嗯,算是同意了吧!你放心,一切都交給我,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沈清淺聽他這麽說,心中雖有疑慮,但也沒再多說什麽。
趙逸晨走後,沈清淺又開啟了她的賺錢模式。
火鍋店夏天的生意不太好,她便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黑石山。大量的開采煤礦以及建造山莊。
這期間,沈清淺還在黑石山附近買下了一百畝地。
因為地裏麵還有莊稼,再有兩個月就能收割了。所以,雙方商議好,今年地裏的收成歸原主家所有。等這一茬莊稼收割完了,土地才能歸沈清淺所有。
沈清淺當然也是同意的。她打算等秋收過後,一半土地做成大棚,多種一些蔬菜;另一半留著,等明年種莊稼。
就這樣忙忙碌碌地過了一個月,山莊的地基也打好了。
這天,沈清平一大早就來到黑石山找她,說是客棧裏昨夜闖進了十幾個黑衣殺手,被沈清風和英子幾人打跑了,但是張生受傷了。
沈清淺不知道又是哪一個來找她的麻煩了!是楚恆還是董貴妃?
隻是等她迴去後才知道,原來這波人不是衝著她來的,而是衝著張生去的!
張生傷得並不重,左肩被刺了一劍,傷口雖然有點深,但並不在要害。
沈清淺見到他的時候,張生已經找大夫瞧過了,傷口也包紮好了,說是好好養著,最多十天半月就能好。
見到沈清淺,張生抱歉地說道:“姑娘,對不起,昨夜的那些人是我的仇家,是找上門來殺我的,結果損壞了客棧裏的不少東西,我會照價賠銀子的。
還有,我怕是不能在這裏待下去了,過兩日傷好一些了,就會從這裏離開。”
仇家上門?沈清淺不由想起了陳世俊提到過的張富昌。
她試探著問道:“能告訴我你的仇人是什麽人嗎?”
提起仇人,張生的眼裏滿是恨意,憤然道:“是一個與我同族的白眼狼!害我家破人亡還不夠,還要對我趕盡殺絕!”
聽張生這麽說,沈清淺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想,張生一定就是張世雄的兒子,殺他的人應該就是張富昌!
“你來這裏當夥計,就是為了躲避仇家?而你的仇人已經得知了你的行蹤,所以就派人來殺你,斬草除根?”
“是!他既然已經找到了我,就不會善罷甘休。這次沒能殺了我,就還會有下次。我不能再待在這裏了,否則會連累你們的。”
“你這樣未免也太被動了吧!難道你就沒想過報仇,先下手為強?”
張生苦笑了一下,說道:“都怪我沒用,都折伏兩年了,還是沒有能力與張富昌那個卑鄙小人抗衡!”
“果然是張富昌!”
沈清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問道:“那麽你是京城人士,你爹名叫張世雄?”
張生是沈清淺預料之中的震驚,瞪大眼睛問道:“姑娘是如何得知的?”
沈清淺道:“是聽陳大人說的,他和張富昌也有仇,而且他手裏應該有你父親寫給你的信,和張富昌毒害你爹的證據。
如果你想報仇,可以去京城找陳大人。”
張生眼裏的震驚更甚,然後又轉為了驚喜。
“姑娘,你說的可是真的?”
沈清淺知道他此刻很激動,坦白道:“是真的。之前,陳大人同我們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提到張世雄在信中稱他的兒子為阿生。
我當時就想,你也是姓張名生,那個阿生會不會就是你?但又覺得不太可能。再後來,我就把這件事給忘了。沒想到還真的是你!”
張生卻說道:“怪我!是我沒有早早地把事情真相告訴你們。”
沈清淺問道:“那你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張生道:“先去找陳大人,無論如何先把證據拿到手。”
“好,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可以跟我說,我會盡力。”
“多謝姑娘!如果張生此次能夠扳倒張富昌,奪迴張家,一定記得姑娘恩情,日後定當報答。”
張生誠肯地向沈清淺道謝。
沈清淺笑笑,“等你得償所願再說吧!”
三日後,張生便告辭離開了。
沈清淺沒有多說什麽,也沒要他的賠償銀子,反而又給了他一百兩。
張生知道沈清淺的性子,既然給他,就是真心實意的。他沒有推辭,收下銀子後,彎腰給沈清淺深深地鞠了一躬就走了。
轉眼間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到了秋收的季節。
去年冬天雖然遭了雪災,今年的收成倒是不錯,算得上是個豐收年。
沈清淺又買下了兩萬斤的新糧食。沈清平和沈清瀾的院子已經放不下了,她便把這一批糧食運到了黑石山。
京城,北戎的使臣終於來了。明麵上是來商議和親的事情,實際上是來試探大越的態度。
因為在此之前,大越國一直沒有給北戎一個明確的答複,到底要不要和親!
北戎國的前太子阿爾泰已經登基,成了北戎國新一任的國王,自然不會親自前來。
這次來的是阿爾泰的弟弟桑圖,妹妹桑瑜,還有一位左相叫莫登。
不管兩國之間的矛盾有多深,也不管以後是不是要打仗,來使還是要以禮相待的。
宮宴上,啟元帝和他的皇後坐於高位。他們下首的位置,左邊坐著幾位皇子公主以及大越國的重臣們;
右邊的位置,坐著北戎國的三位主要人物還有他們的幾個隨從。
中間留著寬敞的走廊。走廊的中心位置是一個橢圓形的大舞台。
此刻,幾個妙齡女子正在台上載歌載舞。
所有人似乎都在欣賞著歌舞,但心思放在哪兒,就不得而知了。
一曲舞畢,歌女們紛紛退去。
啟元帝端起酒杯,笑著開口道:“歡迎北戎國的客人們,我們幹了這一杯。”
沈清淺倒是並不想那麽快就成親,所以也沒在意,沒想到趙逸晨倒是記得清楚。
她問道:“那他們同意了嗎?”
趙逸晨擔心,沈清淺知道了皇上和太後的意思會不高興,便含糊地說道:“嗯,算是同意了吧!你放心,一切都交給我,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沈清淺聽他這麽說,心中雖有疑慮,但也沒再多說什麽。
趙逸晨走後,沈清淺又開啟了她的賺錢模式。
火鍋店夏天的生意不太好,她便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黑石山。大量的開采煤礦以及建造山莊。
這期間,沈清淺還在黑石山附近買下了一百畝地。
因為地裏麵還有莊稼,再有兩個月就能收割了。所以,雙方商議好,今年地裏的收成歸原主家所有。等這一茬莊稼收割完了,土地才能歸沈清淺所有。
沈清淺當然也是同意的。她打算等秋收過後,一半土地做成大棚,多種一些蔬菜;另一半留著,等明年種莊稼。
就這樣忙忙碌碌地過了一個月,山莊的地基也打好了。
這天,沈清平一大早就來到黑石山找她,說是客棧裏昨夜闖進了十幾個黑衣殺手,被沈清風和英子幾人打跑了,但是張生受傷了。
沈清淺不知道又是哪一個來找她的麻煩了!是楚恆還是董貴妃?
隻是等她迴去後才知道,原來這波人不是衝著她來的,而是衝著張生去的!
張生傷得並不重,左肩被刺了一劍,傷口雖然有點深,但並不在要害。
沈清淺見到他的時候,張生已經找大夫瞧過了,傷口也包紮好了,說是好好養著,最多十天半月就能好。
見到沈清淺,張生抱歉地說道:“姑娘,對不起,昨夜的那些人是我的仇家,是找上門來殺我的,結果損壞了客棧裏的不少東西,我會照價賠銀子的。
還有,我怕是不能在這裏待下去了,過兩日傷好一些了,就會從這裏離開。”
仇家上門?沈清淺不由想起了陳世俊提到過的張富昌。
她試探著問道:“能告訴我你的仇人是什麽人嗎?”
提起仇人,張生的眼裏滿是恨意,憤然道:“是一個與我同族的白眼狼!害我家破人亡還不夠,還要對我趕盡殺絕!”
聽張生這麽說,沈清淺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想,張生一定就是張世雄的兒子,殺他的人應該就是張富昌!
“你來這裏當夥計,就是為了躲避仇家?而你的仇人已經得知了你的行蹤,所以就派人來殺你,斬草除根?”
“是!他既然已經找到了我,就不會善罷甘休。這次沒能殺了我,就還會有下次。我不能再待在這裏了,否則會連累你們的。”
“你這樣未免也太被動了吧!難道你就沒想過報仇,先下手為強?”
張生苦笑了一下,說道:“都怪我沒用,都折伏兩年了,還是沒有能力與張富昌那個卑鄙小人抗衡!”
“果然是張富昌!”
沈清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問道:“那麽你是京城人士,你爹名叫張世雄?”
張生是沈清淺預料之中的震驚,瞪大眼睛問道:“姑娘是如何得知的?”
沈清淺道:“是聽陳大人說的,他和張富昌也有仇,而且他手裏應該有你父親寫給你的信,和張富昌毒害你爹的證據。
如果你想報仇,可以去京城找陳大人。”
張生眼裏的震驚更甚,然後又轉為了驚喜。
“姑娘,你說的可是真的?”
沈清淺知道他此刻很激動,坦白道:“是真的。之前,陳大人同我們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提到張世雄在信中稱他的兒子為阿生。
我當時就想,你也是姓張名生,那個阿生會不會就是你?但又覺得不太可能。再後來,我就把這件事給忘了。沒想到還真的是你!”
張生卻說道:“怪我!是我沒有早早地把事情真相告訴你們。”
沈清淺問道:“那你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張生道:“先去找陳大人,無論如何先把證據拿到手。”
“好,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可以跟我說,我會盡力。”
“多謝姑娘!如果張生此次能夠扳倒張富昌,奪迴張家,一定記得姑娘恩情,日後定當報答。”
張生誠肯地向沈清淺道謝。
沈清淺笑笑,“等你得償所願再說吧!”
三日後,張生便告辭離開了。
沈清淺沒有多說什麽,也沒要他的賠償銀子,反而又給了他一百兩。
張生知道沈清淺的性子,既然給他,就是真心實意的。他沒有推辭,收下銀子後,彎腰給沈清淺深深地鞠了一躬就走了。
轉眼間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到了秋收的季節。
去年冬天雖然遭了雪災,今年的收成倒是不錯,算得上是個豐收年。
沈清淺又買下了兩萬斤的新糧食。沈清平和沈清瀾的院子已經放不下了,她便把這一批糧食運到了黑石山。
京城,北戎的使臣終於來了。明麵上是來商議和親的事情,實際上是來試探大越的態度。
因為在此之前,大越國一直沒有給北戎一個明確的答複,到底要不要和親!
北戎國的前太子阿爾泰已經登基,成了北戎國新一任的國王,自然不會親自前來。
這次來的是阿爾泰的弟弟桑圖,妹妹桑瑜,還有一位左相叫莫登。
不管兩國之間的矛盾有多深,也不管以後是不是要打仗,來使還是要以禮相待的。
宮宴上,啟元帝和他的皇後坐於高位。他們下首的位置,左邊坐著幾位皇子公主以及大越國的重臣們;
右邊的位置,坐著北戎國的三位主要人物還有他們的幾個隨從。
中間留著寬敞的走廊。走廊的中心位置是一個橢圓形的大舞台。
此刻,幾個妙齡女子正在台上載歌載舞。
所有人似乎都在欣賞著歌舞,但心思放在哪兒,就不得而知了。
一曲舞畢,歌女們紛紛退去。
啟元帝端起酒杯,笑著開口道:“歡迎北戎國的客人們,我們幹了這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