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境電商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連接世界的重要橋梁。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標誌著中國對跨境電商的支持政策進一步加碼。這一政策的出台無疑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同時也預示著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將得到顯著提升。
一、跨境電商的“新質生產力”
今年,“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而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無疑是外貿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根據商務部的數據,1月—4月全國網上零售額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74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9%,跨境電商出口占貨物貿易出口比重穩步提高。
這些數據背後,是中國品牌通過跨境電商平台走向世界的堅定步伐。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和市場環境的優化,跨境電商正成為推動中國品牌國際化的新引擎。
二、政策紅利加速品牌出海
中央和地方政策不斷加大對跨境電商的支持力度。例如,上海支持共建共享海外倉,鼓勵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租用海外倉“抱團出海”;四川成都最高獎勵500萬元,“真金白銀”支持跨境電商的高質量發展等。這些政策不僅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還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同時,簡化通關手續、優化稅收政策等一係列支持舉措的實施,使得中國品牌能夠更加便捷地進入國際市場,提高了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三、a股市場的反應
資本市場對跨境電商的發展反應積極。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跨境電商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25.1%,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超10萬億元。這一預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跨境電商概念股成為市場的熱點。
然而,盡管市場整體表現強勁,但部分跨境電商股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最新數據,27隻跨境電商概念股今年以來平均下跌近15%,僅華圖山鼎、森馬服飾、小商品城、渤海輪渡、安克創新、報喜鳥錄得上漲。
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對於跨境電商股的估值存在分歧。一方麵,市場看好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麵,對於部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存在疑慮。因此,投資者在選擇跨境電商股時,需要更加關注企業的基本麵和未來發展潛力。
四、展望未來
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和市場需求的增長,跨境電商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製造的獨特優勢與海外市場的旺盛需求,將為中國品牌提供更多的機會。同時,隨著中國品牌國際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將不斷提升。
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中國品牌需要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擁抱變化,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隻有這樣,中國品牌才能在全球市場中乘風破浪,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
一、跨境電商的“新質生產力”
今年,“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而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無疑是外貿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根據商務部的數據,1月—4月全國網上零售額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74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9%,跨境電商出口占貨物貿易出口比重穩步提高。
這些數據背後,是中國品牌通過跨境電商平台走向世界的堅定步伐。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和市場環境的優化,跨境電商正成為推動中國品牌國際化的新引擎。
二、政策紅利加速品牌出海
中央和地方政策不斷加大對跨境電商的支持力度。例如,上海支持共建共享海外倉,鼓勵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租用海外倉“抱團出海”;四川成都最高獎勵500萬元,“真金白銀”支持跨境電商的高質量發展等。這些政策不僅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還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同時,簡化通關手續、優化稅收政策等一係列支持舉措的實施,使得中國品牌能夠更加便捷地進入國際市場,提高了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三、a股市場的反應
資本市場對跨境電商的發展反應積極。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跨境電商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25.1%,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超10萬億元。這一預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跨境電商概念股成為市場的熱點。
然而,盡管市場整體表現強勁,但部分跨境電商股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最新數據,27隻跨境電商概念股今年以來平均下跌近15%,僅華圖山鼎、森馬服飾、小商品城、渤海輪渡、安克創新、報喜鳥錄得上漲。
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對於跨境電商股的估值存在分歧。一方麵,市場看好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麵,對於部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存在疑慮。因此,投資者在選擇跨境電商股時,需要更加關注企業的基本麵和未來發展潛力。
四、展望未來
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和市場需求的增長,跨境電商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製造的獨特優勢與海外市場的旺盛需求,將為中國品牌提供更多的機會。同時,隨著中國品牌國際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將不斷提升。
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中國品牌需要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擁抱變化,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隻有這樣,中國品牌才能在全球市場中乘風破浪,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