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敏成了董事長相涼山的“門牙將軍”。
前麵講過,綠寶石集團董事長相涼山在為一件事煩惱,很煩惱,已經達到發愁程度。
這人沒錢的時候,為錢發愁;有錢了,成富人了,表麵看上去風風光光,也有犯愁事,日子過的不好。
綠寶石集團董事長相涼山正在為此事煩著呢。
可能是,人到了一定年齡,會想後麵的事。
這不,連開會期間,他都不是十分專心。
一邊聽著小金的匯報,一邊開著小差。
突然,他靈光閃現------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子龍。
坐在對麵的這位小夥,一米八二,高大帥氣,四方臉蛋,前庭飽滿不就是當年的子龍?
董事長相涼山迷迷糊糊中把《三國演義》人物趙子龍與金大敏串在了一起。
董事長耷拉著眼皮,這是他習慣性的動作,他的眼神十分銳利。常年在商戰中,就憑他的眼睛,基本能斷定對方的人品。
那些神不守舍的、舉止輕浮的、自我為是的、誇誇其談的商人,雖然外表西裝革履的,經他一把脈,紛紛顯出原形。
麵對正襟危坐、氣宇軒昂的金大敏,董事長突然開口說道:“我對你的方案很感興趣,但我需要再考慮一下。”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讓人不禁想聽他接下來說什麽。
他似乎覺得金大敏這個人像他內心裏的那個人,一時沒有對上號,他在琢磨著。
驀然間,他終於從腦海裏閃出個人,那個人,趙雲也。
這一點,相涼山很佩服茅國傑的用人之道。
雖然,茅國傑退休了,當時,他力薦金大敏接班,遭到幾位董事的質疑。說老茅看走眼了,小金的書生氣太濃,從基層鍛煉的時間太短,提拔的太快。
在“5.28事件”中有過失,應該追究責任等等。
是老茅的力保,金大敏才安然渡過被解雇的危難。
差一點埋沒了這位人才。
是金子總會發光,話雖然是對的,但埋得太久,不就是一種遺憾嗎!
金大敏顯然沒察覺到董事長嘴角在呐呐地說著什麽。
隻見董事長露出了喜悅的表情,臉部舒展,微微咳嗽了一聲。
至於小金剛才說了什麽,董事長根本不在意,反正花兒有記錄,等有空了再看不遲。
“不過,我有幾個問題需要你解答。”董事長語焉不詳地道,同時抬起了眼皮,目光如炬地看著金大敏。
起初,他以為小金這個人像他內心裏的那個人,但又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董事長雙目低垂,似是在養神,又似是在沉思。
這已成為他的標誌性動作。
乍看,以為他在瞌睡,實際他通過眼皮縫隙觀察著對方,仿佛在審視著一隻獵物。
不多會兒,他的嘴唇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仿佛在心中暗自喜悅。
相涼山平日裏愛好兩件事,種田和聽故事。
他把家裏的遊泳池埋了,劃出一大塊地,自己犁地,插苗,澆水。
他說,遊泳池挺浪費,每年的養護費就得好幾十萬。
前幾年,聽說船王大亨死在自家遊泳池裏。
要遊泳就去遊泳館,還有救護人員看著。
有人向他推銷高爾夫,他不感興趣,弄著球,在草地上滾來滾去的,嫌煩。
不如在家刨刨地,種種菜。
相涼山的另一個愛好,聽故事。
他買了播放機,家裏放一台,辦公室放一台,車上再放一台。
在圖書館買了各種故事的磁帶,有《隋唐演義》《水滸》《白眉大俠》,特別喜歡聽評書大家單田芳播講的《三國演義》。
閑得時候聽故事,是他的樂趣。
《三國演義》不知聽了多少迴。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
其中,他最賞識趙雲。趙雲的忠誠為人,這樣品格的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表次子劉琮先舉州投降,然後才派人通知駐守樊城的劉備。
劉備無力抵抗曹操,不戰而走,路過襄陽時,城中十餘萬百姓自發跟隨劉備,致使行軍速度非常緩慢。
曹操率領五千精騎急追劉備,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追到當陽境內的長阪。
危急之下,劉備丟下妻子和孩子,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逃跑。
混亂中不見了趙雲,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往北邊曹操那裏去了,劉備直接用手戟打過去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
而後,趙雲左手持青釭劍,右手握龍膽亮銀槍,懷揣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迴到劉備身邊。
趙雲曾向劉備說:“終不背德也。”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
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穀之戰,都取得了不菲的戰果。
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不需要這位“牙門將軍”堅守三十年,隻要十五年,最多二十年。
他的香港兒子可以接班,掌控綠寶石集團和綠寶石名下的產業。
相涼山的行事風格:堅決果斷,這事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當年,劉備在白帝城托孤諸葛亮,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現在,像個劉備的角色,不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嗎?
“牙門將軍”不是就在跟前嘛!相涼山欣喜萬分,內心喜悅之情就甭提了。講話時有點語無倫次,弄得正侃侃而談的金大敏一時茫然。
相涼山也穿越了一迴,就見小金,手握龍膽亮銀槍,身披鎧甲,威立城頭。
城牆外敵軍殺聲四起,小金威風凜凜,縱身一躍,跨上玉蘭白龍駒,孤身一人,策鞭揚馬,唿嘯而上,殺向敵軍,敵軍潰散而逃。
“董事長,董事長。”金大敏輕輕地喚著。
相涼山如夢初醒,閃了下眼皮,搖晃一下腦袋,擰了一下脖子,又穿越迴了現實。
他的表情微微的,失笑,心裏想,剛才那一幕,是吉祥之影,好兆頭。
那個年代,當個董事長很不容易,表麵上風風光光,財大氣粗。
但憑他的經驗,他一直小心謹慎處事,低調行事,從不張揚。
手下那麽多人,每天有那麽多事,如果隨意性太大,會出亂子,相涼山處處保持著謹慎、沉穩,處處提防。
因為打他主意的人太多,槍打出頭鳥嘛。
是認為他賺了那麽多錢,一定存在不光彩的第一桶金,什麽企業家的原罪啦。
人們哪裏知道他們創業時的滄桑,心靈備受煎熬的那一麵。
尤其是他這種民營企業,總有那麽一些人,嘴裏說是要服務於企業,做的事有悖於企業。
更多的是,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搞捐助、搞慈善募捐、搞攤派等等各種名目,弄得企業苦不堪言。
眼紅的人有之;圖謀不軌的人有之。
有些部門對政策的認識偏差甚大,就像法院判案,同樣的案子,判的結果不同;同樣的案子,由於地區不同,判的結果不同。
這是人們在政策法規上理解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出現的誤差。
但是,在對待民營企業時,偏差總是大了一些。
有些誤差還很大,企業主的自尊所受程度會更大一點,虱多不癢,也習慣了。
“大蓋帽”時常來檢查,好在茅國傑總經理,原來是在政府部門工作,有點人脈,經過一些關係通融,這方麵的事少多了。
這些事都化解了,讓人頭疼的事隨之而來。
辦法總比困難多,董事長已經讓律師行對“趙子龍”的背景做了一番調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把“金三產”與金大敏之間的關係串聯起來了。
金大敏父親金叢寶經營的金光明第三產業貿易公司瀕臨倒閉,主廠天府市衛星機械廠對其進行改製。
廠長欲將其產業低價倒賣給自己的小舅子公司,遭到“金三產”全體員工的極力反對。
金叢寶帶領手下員工上訪主管局領導,名其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金三產’不得低價出賣給私人企業。”
這一招真靈,得到局領導高度重視。同時,局領導考慮倒閉企業不能連累主廠生產經營。
於是,下達紅頭文件,建議天府市衛星機械廠對“金三產”實行改製自救。
經過半年多時間,金叢寶帶領二十多名員工脫離主廠關係。
“金三產”的產業由全體員工按股份製比例買下,“金三產”的資產歸“金三廠”全體員工,實行自負盈虧。
主廠甩掉了“金三產”這個包袱。
其實,在買下“金三產”資產之前,金叢寶早已察覺出,圖廠長不懷好意,在玩小心思,慫恿其小舅子時常來“金三產”探聽虛實,想打“金三產”歪主意。
前麵講過,綠寶石集團董事長相涼山在為一件事煩惱,很煩惱,已經達到發愁程度。
這人沒錢的時候,為錢發愁;有錢了,成富人了,表麵看上去風風光光,也有犯愁事,日子過的不好。
綠寶石集團董事長相涼山正在為此事煩著呢。
可能是,人到了一定年齡,會想後麵的事。
這不,連開會期間,他都不是十分專心。
一邊聽著小金的匯報,一邊開著小差。
突然,他靈光閃現------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子龍。
坐在對麵的這位小夥,一米八二,高大帥氣,四方臉蛋,前庭飽滿不就是當年的子龍?
董事長相涼山迷迷糊糊中把《三國演義》人物趙子龍與金大敏串在了一起。
董事長耷拉著眼皮,這是他習慣性的動作,他的眼神十分銳利。常年在商戰中,就憑他的眼睛,基本能斷定對方的人品。
那些神不守舍的、舉止輕浮的、自我為是的、誇誇其談的商人,雖然外表西裝革履的,經他一把脈,紛紛顯出原形。
麵對正襟危坐、氣宇軒昂的金大敏,董事長突然開口說道:“我對你的方案很感興趣,但我需要再考慮一下。”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讓人不禁想聽他接下來說什麽。
他似乎覺得金大敏這個人像他內心裏的那個人,一時沒有對上號,他在琢磨著。
驀然間,他終於從腦海裏閃出個人,那個人,趙雲也。
這一點,相涼山很佩服茅國傑的用人之道。
雖然,茅國傑退休了,當時,他力薦金大敏接班,遭到幾位董事的質疑。說老茅看走眼了,小金的書生氣太濃,從基層鍛煉的時間太短,提拔的太快。
在“5.28事件”中有過失,應該追究責任等等。
是老茅的力保,金大敏才安然渡過被解雇的危難。
差一點埋沒了這位人才。
是金子總會發光,話雖然是對的,但埋得太久,不就是一種遺憾嗎!
金大敏顯然沒察覺到董事長嘴角在呐呐地說著什麽。
隻見董事長露出了喜悅的表情,臉部舒展,微微咳嗽了一聲。
至於小金剛才說了什麽,董事長根本不在意,反正花兒有記錄,等有空了再看不遲。
“不過,我有幾個問題需要你解答。”董事長語焉不詳地道,同時抬起了眼皮,目光如炬地看著金大敏。
起初,他以為小金這個人像他內心裏的那個人,但又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董事長雙目低垂,似是在養神,又似是在沉思。
這已成為他的標誌性動作。
乍看,以為他在瞌睡,實際他通過眼皮縫隙觀察著對方,仿佛在審視著一隻獵物。
不多會兒,他的嘴唇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仿佛在心中暗自喜悅。
相涼山平日裏愛好兩件事,種田和聽故事。
他把家裏的遊泳池埋了,劃出一大塊地,自己犁地,插苗,澆水。
他說,遊泳池挺浪費,每年的養護費就得好幾十萬。
前幾年,聽說船王大亨死在自家遊泳池裏。
要遊泳就去遊泳館,還有救護人員看著。
有人向他推銷高爾夫,他不感興趣,弄著球,在草地上滾來滾去的,嫌煩。
不如在家刨刨地,種種菜。
相涼山的另一個愛好,聽故事。
他買了播放機,家裏放一台,辦公室放一台,車上再放一台。
在圖書館買了各種故事的磁帶,有《隋唐演義》《水滸》《白眉大俠》,特別喜歡聽評書大家單田芳播講的《三國演義》。
閑得時候聽故事,是他的樂趣。
《三國演義》不知聽了多少迴。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
其中,他最賞識趙雲。趙雲的忠誠為人,這樣品格的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表次子劉琮先舉州投降,然後才派人通知駐守樊城的劉備。
劉備無力抵抗曹操,不戰而走,路過襄陽時,城中十餘萬百姓自發跟隨劉備,致使行軍速度非常緩慢。
曹操率領五千精騎急追劉備,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追到當陽境內的長阪。
危急之下,劉備丟下妻子和孩子,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逃跑。
混亂中不見了趙雲,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往北邊曹操那裏去了,劉備直接用手戟打過去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
而後,趙雲左手持青釭劍,右手握龍膽亮銀槍,懷揣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迴到劉備身邊。
趙雲曾向劉備說:“終不背德也。”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
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穀之戰,都取得了不菲的戰果。
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不需要這位“牙門將軍”堅守三十年,隻要十五年,最多二十年。
他的香港兒子可以接班,掌控綠寶石集團和綠寶石名下的產業。
相涼山的行事風格:堅決果斷,這事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當年,劉備在白帝城托孤諸葛亮,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現在,像個劉備的角色,不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嗎?
“牙門將軍”不是就在跟前嘛!相涼山欣喜萬分,內心喜悅之情就甭提了。講話時有點語無倫次,弄得正侃侃而談的金大敏一時茫然。
相涼山也穿越了一迴,就見小金,手握龍膽亮銀槍,身披鎧甲,威立城頭。
城牆外敵軍殺聲四起,小金威風凜凜,縱身一躍,跨上玉蘭白龍駒,孤身一人,策鞭揚馬,唿嘯而上,殺向敵軍,敵軍潰散而逃。
“董事長,董事長。”金大敏輕輕地喚著。
相涼山如夢初醒,閃了下眼皮,搖晃一下腦袋,擰了一下脖子,又穿越迴了現實。
他的表情微微的,失笑,心裏想,剛才那一幕,是吉祥之影,好兆頭。
那個年代,當個董事長很不容易,表麵上風風光光,財大氣粗。
但憑他的經驗,他一直小心謹慎處事,低調行事,從不張揚。
手下那麽多人,每天有那麽多事,如果隨意性太大,會出亂子,相涼山處處保持著謹慎、沉穩,處處提防。
因為打他主意的人太多,槍打出頭鳥嘛。
是認為他賺了那麽多錢,一定存在不光彩的第一桶金,什麽企業家的原罪啦。
人們哪裏知道他們創業時的滄桑,心靈備受煎熬的那一麵。
尤其是他這種民營企業,總有那麽一些人,嘴裏說是要服務於企業,做的事有悖於企業。
更多的是,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搞捐助、搞慈善募捐、搞攤派等等各種名目,弄得企業苦不堪言。
眼紅的人有之;圖謀不軌的人有之。
有些部門對政策的認識偏差甚大,就像法院判案,同樣的案子,判的結果不同;同樣的案子,由於地區不同,判的結果不同。
這是人們在政策法規上理解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出現的誤差。
但是,在對待民營企業時,偏差總是大了一些。
有些誤差還很大,企業主的自尊所受程度會更大一點,虱多不癢,也習慣了。
“大蓋帽”時常來檢查,好在茅國傑總經理,原來是在政府部門工作,有點人脈,經過一些關係通融,這方麵的事少多了。
這些事都化解了,讓人頭疼的事隨之而來。
辦法總比困難多,董事長已經讓律師行對“趙子龍”的背景做了一番調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把“金三產”與金大敏之間的關係串聯起來了。
金大敏父親金叢寶經營的金光明第三產業貿易公司瀕臨倒閉,主廠天府市衛星機械廠對其進行改製。
廠長欲將其產業低價倒賣給自己的小舅子公司,遭到“金三產”全體員工的極力反對。
金叢寶帶領手下員工上訪主管局領導,名其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金三產’不得低價出賣給私人企業。”
這一招真靈,得到局領導高度重視。同時,局領導考慮倒閉企業不能連累主廠生產經營。
於是,下達紅頭文件,建議天府市衛星機械廠對“金三產”實行改製自救。
經過半年多時間,金叢寶帶領二十多名員工脫離主廠關係。
“金三產”的產業由全體員工按股份製比例買下,“金三產”的資產歸“金三廠”全體員工,實行自負盈虧。
主廠甩掉了“金三產”這個包袱。
其實,在買下“金三產”資產之前,金叢寶早已察覺出,圖廠長不懷好意,在玩小心思,慫恿其小舅子時常來“金三產”探聽虛實,想打“金三產”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