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起步
被哪吒楊戩孫悟空追堵的日日夜夜 作者:吉人天相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幹了這些事,猴子卻依舊麵不改色,無辜地在華憐麵前擺了擺手,擔憂道:“蓮花,你臉色怎麽這麽難看,是不是便秘啊?”
他隻有便秘的時候,才會露出和華憐一樣,強忍著什麽拉不出來的感覺。
隻不過孫悟空忍得是屎,華憐忍的卻是他。
聞言,為了他自己的身心健康,華憐實在是沒忍住給了這潑猴幾個暴栗。
“你這潑猴,菩提祖師叫你不暴露師門是對的,往後你出去,也千萬別說認識我。”
“啊?”
孫悟空卻兩眼放光,抓錯了重點,問他:“蓮花妖這麽多,我說認識你也沒用啊,蓮花你到底是什麽來頭,還不快快從實招來。”
這猴子,該狡猾的地方不狡猾,不該狡猾的地方瞎狡猾!
華憐簡直要被他氣死。
搶東西也不做做表麵功夫,在那明搶,生怕別人找不到他!
又是一記清脆的暴栗,孫悟空老實了。
捂著腦袋委委屈屈地看著華憐,自言自語道:“我不問就是了嘛,做什麽老是打我,我已經不是小猴了!”
華憐氣笑了,戳戳他的腦瓜:“對,你已經不是小猴子了,你的長進就在‘俺’變成了‘我’是嗎?”
“俺不是!我沒有!”
猴頭麵紅耳赤,抓耳撓腮地想要爭辯,卻發現自己平時伶俐的嘴忽然變得笨拙。
最後泄氣成一團,雙手抱膝悶悶地看著華憐。
那模樣不像是猴王,反而像是家裏挨了一頓訓的狗崽子。
事到如今,再多責備的話也沒有用處,隻能想辦法解決。
華憐叮囑孫悟空:“我去給你擺平修改生死簿以及東海禍患一事,你千萬莫要再闖禍了,明白嗎?”
孫悟空不明所以,這有什麽好擺平的,他到現在不也是好好的嗎?
那東海龍王乃至閻羅王的法力都沒他高強,怕什麽?
但看到華憐溫柔但嚴肅的眼睛,這些話就怎麽也說不出來了。
跟被告知要乖乖聽話的留守兒童一樣,默默看著華憐,隻用自己一雙眼睛控訴內心的悲傷。
可惜華憐此時跟要外出打工賺錢養家的家長是一樣心態,根本沒空去管孫悟空的悲傷。
猴子閱曆尚淺,惹下大禍不知輕重。
但他修行已久,不能再跟著猴子一起胡鬧。
東海沒了定海神針,必會大亂,當然也能通過別的神器鎮住大海,隻是在找到別的神器之前,海帶來的禍患全都會被算在孫悟空頭上。
包括亂改生死簿導致出現的無數個世界節點變化,該死的人不死,不該死的人亂死。
這些因果全都會反噬在孫悟空身上,隻是時間早晚罷了。
故事裏如來佛用五指山壓了孫悟空五百年不是自己想壓就壓的,而是根據孫悟空身上的罪孽來判斷。
否則如來佛莫名其妙壓孫悟空千萬年,這一不公的因果也會反噬到如來佛身上,有損他的道行。
對於現在的華憐來說,讓孫悟空被壓五百年,這是件太過沉重的事情。
那可是整整五百年啊!
書中的三個字,卻是孫悟空擁有意識的十八萬五千兩百天!
他這麽活潑好動的一隻猴子,如何能忍受這麽長時間的桎梏。
剝奪猴子的自由,對於猴子來說,比殺了他還難受。
華憐確信自己了解孫悟空,這才急著去幫他擺平禍事。
現在他早些去東海鎮壓海禍,還能盡早減輕孫悟空身上的罪孽。
晚了隻怕要比五百年更長,誰知道當初玉帝龍王他們花了多長時間鎮壓東海。
萬一跟楊戩擔山趕日的世界一樣,腦子一抽不去管了,豈不是害的還是孫悟空自己。
而且根據華憐推測,五百年的監禁,女媧娘娘至少在暗地裏減免了孫悟空五百年的時間,菩提老祖在裏麵也出力減免了孫悟空幾百年的時間。
否則以這種級別的鬧事程度,至少也該千年起步才對。
隻有這個猴頭,傻乎乎的樂嗬樂嗬,滿心歡喜自己得了寶貝,亦能夠讓花果山永生不死。
他哪裏知道有得必有失的道理,隻知道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才是。
想到這裏,華憐走得更快了,就差當著孫悟空的麵變迴真身踏祥雲而去。
孫悟空眼巴巴看著華憐離開,依舊是滿腦袋問號。
所以說這到底是怎麽了這是?
他憑本事得來的東西,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要怪也隻能怪那老龍王和閻羅王沒實力。
要不是沒有機會,他甚至連玉皇大帝的位置都想去坐上一坐。
萬事隨心所欲,樂得逍遙自在。
有何不可的?
不過他到底還是把華憐的話聽進去了幾分,安安分分待在花果山內當他的猴大王。
沒再去別的地方招貓逗狗。
隻是他不去招惹別人,別人卻不會輕易放過這妖猴。
龍王和閻羅王紛紛上奏玉帝,將孫悟空幹的事全都抖落出來,惹得玉帝大怒。
立即命楊戩和哪吒前往花果山捉拿妖猴。
卻說楊戩有了擔山趕日與華憐相伴的日子,也蛻變許多。
他本身是在斬三屍的過程中,其中一屍便是“恨”。
這股恨意投放到過往“擔山趕日”的世界中,讓他重生迴那段日子。
華憐以為是小世界出了差錯,改變的過去節點。
其實是大世界裏的楊戩在突破修為,擔山趕日中的楊戩正是他本人,而不是他過去的楊戩。
楊戩領了旨意,迴頭便把聖旨團吧團吧扔到了梅山水溝裏。
他對捉妖沒什麽興趣,更清楚他跟哪吒都算是天庭裏忠誠度極低的刺頭。
雖然和哪吒沒什麽交情,但這不影響玉帝看到他們就眉毛長。
此次捉妖不叫別人,偏叫他們兩個,估計安得沒什麽好心。
捉住了沒好處,是他們應該。
捉不住,又有理由問責他們了。
據他了解,那姓孫的潑猴也不是什麽好惹的,出生背景都有待考究。
這出頭鳥誰愛當誰當,楊戩打定主意渾水摸魚,把這趟差事含糊過去。
左右不還有哪吒那小子麽。
他隻有便秘的時候,才會露出和華憐一樣,強忍著什麽拉不出來的感覺。
隻不過孫悟空忍得是屎,華憐忍的卻是他。
聞言,為了他自己的身心健康,華憐實在是沒忍住給了這潑猴幾個暴栗。
“你這潑猴,菩提祖師叫你不暴露師門是對的,往後你出去,也千萬別說認識我。”
“啊?”
孫悟空卻兩眼放光,抓錯了重點,問他:“蓮花妖這麽多,我說認識你也沒用啊,蓮花你到底是什麽來頭,還不快快從實招來。”
這猴子,該狡猾的地方不狡猾,不該狡猾的地方瞎狡猾!
華憐簡直要被他氣死。
搶東西也不做做表麵功夫,在那明搶,生怕別人找不到他!
又是一記清脆的暴栗,孫悟空老實了。
捂著腦袋委委屈屈地看著華憐,自言自語道:“我不問就是了嘛,做什麽老是打我,我已經不是小猴了!”
華憐氣笑了,戳戳他的腦瓜:“對,你已經不是小猴子了,你的長進就在‘俺’變成了‘我’是嗎?”
“俺不是!我沒有!”
猴頭麵紅耳赤,抓耳撓腮地想要爭辯,卻發現自己平時伶俐的嘴忽然變得笨拙。
最後泄氣成一團,雙手抱膝悶悶地看著華憐。
那模樣不像是猴王,反而像是家裏挨了一頓訓的狗崽子。
事到如今,再多責備的話也沒有用處,隻能想辦法解決。
華憐叮囑孫悟空:“我去給你擺平修改生死簿以及東海禍患一事,你千萬莫要再闖禍了,明白嗎?”
孫悟空不明所以,這有什麽好擺平的,他到現在不也是好好的嗎?
那東海龍王乃至閻羅王的法力都沒他高強,怕什麽?
但看到華憐溫柔但嚴肅的眼睛,這些話就怎麽也說不出來了。
跟被告知要乖乖聽話的留守兒童一樣,默默看著華憐,隻用自己一雙眼睛控訴內心的悲傷。
可惜華憐此時跟要外出打工賺錢養家的家長是一樣心態,根本沒空去管孫悟空的悲傷。
猴子閱曆尚淺,惹下大禍不知輕重。
但他修行已久,不能再跟著猴子一起胡鬧。
東海沒了定海神針,必會大亂,當然也能通過別的神器鎮住大海,隻是在找到別的神器之前,海帶來的禍患全都會被算在孫悟空頭上。
包括亂改生死簿導致出現的無數個世界節點變化,該死的人不死,不該死的人亂死。
這些因果全都會反噬在孫悟空身上,隻是時間早晚罷了。
故事裏如來佛用五指山壓了孫悟空五百年不是自己想壓就壓的,而是根據孫悟空身上的罪孽來判斷。
否則如來佛莫名其妙壓孫悟空千萬年,這一不公的因果也會反噬到如來佛身上,有損他的道行。
對於現在的華憐來說,讓孫悟空被壓五百年,這是件太過沉重的事情。
那可是整整五百年啊!
書中的三個字,卻是孫悟空擁有意識的十八萬五千兩百天!
他這麽活潑好動的一隻猴子,如何能忍受這麽長時間的桎梏。
剝奪猴子的自由,對於猴子來說,比殺了他還難受。
華憐確信自己了解孫悟空,這才急著去幫他擺平禍事。
現在他早些去東海鎮壓海禍,還能盡早減輕孫悟空身上的罪孽。
晚了隻怕要比五百年更長,誰知道當初玉帝龍王他們花了多長時間鎮壓東海。
萬一跟楊戩擔山趕日的世界一樣,腦子一抽不去管了,豈不是害的還是孫悟空自己。
而且根據華憐推測,五百年的監禁,女媧娘娘至少在暗地裏減免了孫悟空五百年的時間,菩提老祖在裏麵也出力減免了孫悟空幾百年的時間。
否則以這種級別的鬧事程度,至少也該千年起步才對。
隻有這個猴頭,傻乎乎的樂嗬樂嗬,滿心歡喜自己得了寶貝,亦能夠讓花果山永生不死。
他哪裏知道有得必有失的道理,隻知道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才是。
想到這裏,華憐走得更快了,就差當著孫悟空的麵變迴真身踏祥雲而去。
孫悟空眼巴巴看著華憐離開,依舊是滿腦袋問號。
所以說這到底是怎麽了這是?
他憑本事得來的東西,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要怪也隻能怪那老龍王和閻羅王沒實力。
要不是沒有機會,他甚至連玉皇大帝的位置都想去坐上一坐。
萬事隨心所欲,樂得逍遙自在。
有何不可的?
不過他到底還是把華憐的話聽進去了幾分,安安分分待在花果山內當他的猴大王。
沒再去別的地方招貓逗狗。
隻是他不去招惹別人,別人卻不會輕易放過這妖猴。
龍王和閻羅王紛紛上奏玉帝,將孫悟空幹的事全都抖落出來,惹得玉帝大怒。
立即命楊戩和哪吒前往花果山捉拿妖猴。
卻說楊戩有了擔山趕日與華憐相伴的日子,也蛻變許多。
他本身是在斬三屍的過程中,其中一屍便是“恨”。
這股恨意投放到過往“擔山趕日”的世界中,讓他重生迴那段日子。
華憐以為是小世界出了差錯,改變的過去節點。
其實是大世界裏的楊戩在突破修為,擔山趕日中的楊戩正是他本人,而不是他過去的楊戩。
楊戩領了旨意,迴頭便把聖旨團吧團吧扔到了梅山水溝裏。
他對捉妖沒什麽興趣,更清楚他跟哪吒都算是天庭裏忠誠度極低的刺頭。
雖然和哪吒沒什麽交情,但這不影響玉帝看到他們就眉毛長。
此次捉妖不叫別人,偏叫他們兩個,估計安得沒什麽好心。
捉住了沒好處,是他們應該。
捉不住,又有理由問責他們了。
據他了解,那姓孫的潑猴也不是什麽好惹的,出生背景都有待考究。
這出頭鳥誰愛當誰當,楊戩打定主意渾水摸魚,把這趟差事含糊過去。
左右不還有哪吒那小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