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以東,泰山之北,海岱之間,古青州之地,這裏從左向右依次排列著三個重要的地理單元。


    第一個是魯北平原,這裏是齊國根基都城所在,土地肥沃,大邑眾多,富有魚鹽,乃是魚米之鄉。


    第二個是膠萊平原,其體量麵積雖比不上魯北平原,但它的地理優勢很大,南麵連接沂沭河穀,東麵是膠東半島,西邊是魯北平原,是山東的十字路口。齊國要向東、南擴張,必須要控製此處。


    第三個便是膠東半島了,此地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帶。一麵臨膠萊河東岸平原,三麵環海,麵積比魯北平原還大,有山川巨木、魚鹽之利,潛力巨大。


    夏商以來,青州的這三個地理單元生活著大量的東夷人。後薑太公封建齊國於魯北河濟之地,外來齊人和土著東夷人的戰鬥便沒有停止過。在這一過程中齊國屢勝東夷,將其逐出魯北平原,坐大山東。


    失去了最膏腴之地,青州剩餘的東夷人抱團取暖,在膠萊平原與膠東半島大部建立起統一的國家萊國與齊國抗衡。


    一開始萊國還能和齊國保持地緣平衡,偶有勝負。等到齊桓公上位,局勢瞬間大變。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國富兵強,一戰打崩萊國,占據了整個膠萊平原。殘存的萊人要麽渡過膠萊河,躲藏在膠東的山林之間與野人為伍,被齊國蔑稱為萊夷;要麽往南投靠同為東夷人建國的莒國,化為他國之民。


    如今,殘存的萊人再次想起了被齊國支配的恐懼。


    某人畫的餅太大,齊侯呂杵臼雄心複起,誓建五都,再次稱霸。這稱霸的第一刀就砍在了膠東的萊夷身上。


    為此,齊侯匯集人力物力,於膠萊河東岸建立大城即墨,並沿河廣設據點,多次發兵東進,剿滅萊人的有生力量。


    之後,齊侯聽從孟子建議,恩威並濟,招納萊人入夏,又以土地為餌,從國內向膠東地區移民,穩步推進擠壓萊人的生存空間。


    多管齊下,齊侯花了三年才大致穩定了膠東地區,齊國的疆域也由此向東延伸到了大海,獨據青州之地。不止是疆域上的拓展,在這一過程中,齊國歸化了二三十萬萊人入齊,稱之為新國人,齊國國力肉眼可見的增加。


    仿佛一顆石子打破了平靜的湖麵,伴隨著齊國掃平萊夷、全據膠東,國力大盛。沉寂已久的天下各國也開始躁動起來。


    東火戰火燃,北方也不甘落後。


    晉國首先動手,韓、魏、中行三卿集一軍近四萬人發兵南進,目標直指洛南地區的伊洛、陸渾兩戎。同時,趙氏也出動了近萬人對太行地區的仇由發起了攻勢。


    晉國南北出兵,而且打的還是夷狄,無論的大義還是實力都讓人無話可說,風頭一時無量。


    (介紹一下,春秋軍製,天子六軍,大國三軍。一軍常例人,但晉國為了保證軍事優勢,製一軍人,三軍十一萬餘眾,這還隻是常規機動兵力。若是六卿與晉國公族極限動員,集合四五十萬武裝力量也不在話下。這一時期晉國的人口在五百萬上下,加上為戰爭服務,幾近軍國主義的國家製度,四十萬以上的軍隊絕對湊的出 了。)


    北國戰雲聚,南方旗鼓動。


    吳國宛若一隻精力過剩的泰迪,中原列國的道德水平還在s4春秋賽季,而吳國的道德底線早已遙遙領先直達兩晉,下限低的驚人。


    在休整三年之後,吳國沒有任何理由,再次發兵三萬北進,先拔魯國向邑,打通道路後攻打莒國,意圖占據沂沭河穀。莒國發兵拒之,不敵,遂退守都城遣使至諸國求援。


    最先應援的鄰國是齊國,在蝴蝶翅膀的煽動之下,齊侯呂杵臼心心念念的都是五都霸業。如今被吳國打到家門口,要搶他未來的南都,這誰能忍?而且能光明正大的幹涉的莒國,為以後吞並作準備,何樂而不為?


    齊侯雄心勃勃,發四師三萬人,以大司馬田乞為帥,南下沂沭河穀支援莒國。(齊國軍製異於列國,不設軍,一師7500人)


    莒國:6


    魯國也不甘落後,四年前吳國北進滅徐、鍾離,兵鋒直抵魯南。那次進犯雖未對魯國造成太大損失,可國家臉麵卻是實實在在丟光了。更何況這次吳國不宣而戰,奪取了季氏的向邑,這不就是直接打臉嗎?


    執政季意如由是極力主戰,先有齷蹉在前,後有掠地向邑在後,於情於理,為公為私都應該出兵教訓吳國。而且齊魯會盟約定守望相助,齊國動了,魯國豈可無動於衷?


    孟、叔孫兩家對此不置可否,誰不知道季氏領地緊臨莒國,季氏割莒地自強之心,路人皆知。心中如此作想,但兩家宗主還是象征性的派了二師共五千人助戰。季氏則是盡發一軍人,三桓匯合其他小家族共兩萬人,由季意如親自領軍東進莒國。


    其餘泗上小國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齊魯兩個大哥都上了,他們也紛紛響應,攢了一萬多人跟隨兩國救莒。


    列國來援聯軍共六萬餘眾,莒國國君大喜過望,抽調國中丁壯入軍,集兵三萬餘眾加入聯軍。十萬聯軍以齊國大司馬田乞為帥,與吳軍對峙於沂沭河穀。


    吳國方麵的統帥是大名鼎鼎的公子光,其人是列國數一數二的善戰之將。


    這不是公子光第一次麵對十萬量級的敵軍,但這次情況卻是出奇的難打。


    不同於平原寬闊的淮南,沂沭河穀南北綿長,東西狹窄,聯軍背靠莒都便能封鎖河穀中北部盡得地利,想要在對麵眼皮子底下打偷襲幾乎不可能。


    再有齊魯輸糧、列國搖旗呐喊,聯軍又得人和。加上天時難逢,吳軍能做的就隻有正麵進攻,和聯軍來場硬碰硬的戰鬥。


    公子光這麽想,也就這麽做了。派人至聯軍大營堂堂正正的約戰,田乞欣然接受,雙方約定在沂沭河穀的中段決戰。


    田乞是研究過吳楚淮南之戰鬥的,知道公子光喜歡擊敵之短,擾亂敵陣,反累中軍。所以這次他留下了泗上諸國的雜軍與一部分新募莒國軍隊守衛莒都,率領五萬齊魯聯軍並兩萬莒軍應戰。


    平原決戰,七萬聯軍衝殺三萬吳軍,本該是一邊倒的情況,可結果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齊魯聯軍被斬近萬眾,傷萬餘眾,莒軍更是死傷數千,亡者近萬,聯軍士氣大跌,不得已退守莒都。


    吳軍情況要好的多,雖死傷近萬,但其傷而不潰,愈挫愈勇,仍有一戰之力。


    但公子光並沒有乘勝追擊,新曆大戰,軍眾疲憊 ,而且敵軍又有莒都軍隊提供後援,強攻占不到便宜。再三權衡之下,公子光選擇收攏傷員退出了沂沭河穀,迴到淮北地區休整。


    聯軍士氣低落不敢發兵追擊,坐視吳軍南歸之後,稍作休整見吳軍並未佯退,便進兵收複失地作守態。


    雙方暫時止戰,泗上局勢趨於平靜,但此戰帶來影響巨大。


    首先是“戰敗”的公子光,吳王僚本就警惕這個手握重兵的宗室,借著這次機會剝奪了公子光的兵權。公子光被削奪兵權之後十分不忿,又感吳王殺心已起,於是居家避客,與門客伍子胥密謀奪位……


    雖然公子光“敗了”,但沂沭之戰中吳軍的高韌性與超強戰鬥力讓中原列國側目。雙方平原野戰,吳軍以寡擊眾,死傷接近三分之一仍然士氣不墮,這樣的戰鬥力太過駭人。


    齊國方麵,齊侯呂杵臼在夏諭的引導 下本就忌憚吳國。如今,沂沭之戰結果一出,齊侯心中警鈴大作,對於吞滅莒國,建立南都控製沂沭河穀,親自把握齊國南大門的想法越發難以抑製。


    戰後,田乞也是後怕不已:還好沒有讓莒都那三萬列國拚湊、莒國臨時征召的雜軍一起上,否則他這次估計要大敗!不過吳軍終究是退兵了,出兵的目標達到了,他此戰也是算慘勝……


    魯國方麵,大司馬季意如打退吳國,得勝歸國。但國中家族都明白,這次季氏得了麵子失了裏子。雖然報了吳國侵入南境掠地之仇,但國家獲利甚少,兩萬魯軍也死傷近半,季氏幾是元氣大傷。


    這幾年君道日微,季意如越發剛愎自用,喜怒無常,上專魯政、欺淩君上,下掠小族、侵吞土地戶口,國中諸氏沸騰。


    此番吳國北進季氏損失不小,不少小家族蠢蠢欲動,暗中串聯。魯公也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令其弟公子宋陰結各家,合謀季氏……


    ~~~~~~~~~~


    五月,汶北之地,師旅營地,一眾將校陪著身前的俊逸君子檢閱軍校,不時談論時政軍事。


    子路最先出言:“以寡擊眾,連卻齊楚,南北側目,吳軍何以如此善戰?”


    李棄疾一身戎服,麵容英氣,氣質儒雅,他聽到這話,略作思索道:“吳國地處東南蠻荒之地,久隔中原,鄉風彪悍,其民好勇鬥狠,不畏死傷,國野盡是善戰之徒。”


    一旁的南宮瑩點點頭,又補充道:“非隻如此,餘尤記得君子昔日於臨淄有言:吳軍多為鄉黨友朋,臨陣不懼敵,衝鋒不畏死,縱有死傷,其血氣愈壯,士氣愈盛 ,縱使兵敗也少有潰亡者。”


    “吳軍堅韌善戰,軍力之強,非晉不能服之。”


    聽到大家都如此推崇吳軍,夏諭身側抱劍侍衛的孟賁悶聲道:“他日定要試一試吳國的善戰之軍。”


    最前方漫步的欣長青年頓了腳步,暮然迴首,一張俊逸若仙的麵容出現眾人眼前。


    這是怎樣一張臉。


    玉冠束發,眉如新月,星眸深邃,五官精致,皮膚白皙,更兼身量欣長,氣質飄逸,一眼望去仿佛與眾人不在一個圖層。


    盡管不是已經看過很多次,眾將還是被吸引了目光,細看之下皆是不由在心中歎了一句“孟子真天眷也”。唯有耿直的孟賁還對試試吳軍斤兩耿耿於懷,言語間滿是不服。


    夏諭笑著勉勵了一下:“有諸君勇略、三旅精銳,何懼吳軍?”


    夏諭嘴上輕鬆,心中卻是對吳國高度重視。


    現在的吳軍還未成為完全體,等到公子光繼位,吳王闔閭上線,孫武為吳帥訓練吳軍。到那時,吳軍單兵素質、兵法戰法、統帥謀略、軍容軍紀全都會進入巔峰期,孫武率領的吳軍稱一句天下無敵也不為過。


    一想到孫武日後的成就,夏諭不由得對齊國媯姓田氏的氣運感到羨慕。司馬穰苴、孫武,春秋兩大兵聖皆出自田氏小宗。一部《司馬法》、一部《孫子兵法》,兩部武經饞的人流口水。


    再思南國局勢,吳軍此番北進受挫,又見齊魯淮泗諸侯鐵板一塊,目光應該會再次投向西麵的荊楚之地。


    可以預見的,江淮吳楚之間摩擦將起。


    巡視完三旅兵將,見軍容盛穆,夏諭很滿意。恰逢此時夏城來人傳遞消息,夏諭聞之大喜,率眾往城郊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像又餓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像又餓了並收藏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