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開學日期都往後推遲了一些,因為眾所周知的疫情原因,高考延期,錄取工作也延期了一些,相應的高校開學日期也都延期了一些。
九月份,按照小楠同學做的時間路程規劃,梁蕭一家六口人的旅遊送學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大概行程是這樣的,省城先飛洛陽,在洛陽遊覽龍門石窟之後,乘坐高鐵去西安,然後才是西安的行程。
對於這次出遊,小楠可是做足了功課,也反複的征求了幾位長輩的意見。
做旅遊攻略和準備工作,也是很勞神的,需要你考慮的很多。
先是時間和行程的安排,這個要科學合理,尤其是這次有四個老人,所以在行程和時間上,不能安排的太緊太急,這個也是梁蕭反複和小楠強調的。
最開始,小楠擬定的有些急,在梁蕭的提醒下,重新調整了規劃。
小楠也是怕耽誤梁蕭的工作,最開始就製定的緊湊了一些。
梁蕭告訴他,自己有事可以提前迴來,你們繼續玩就是了。
在製定了行程之後,還要研究吃住這兩個重要的事情。
在住的方麵,小楠定的是家庭公寓式的酒店,能夠同時住六個人,有三個房間,但是價格不高,這樣安排,比住酒店標準間要便宜了很多。
至於吃的方麵,那選擇性就多了,洛陽和西安的美食太多了,小楠已經詳細的規劃了每日的飲食,以當地特色為主,同時也兼顧一下老人們的飲食喜好。
省城機場,梁蕭家六口人,到達了航站樓,小楠拿著幾個人的身份證去換取登機牌。
飛機是上午十點多的,換完登機牌,大家坐了一會,就研究安檢去了。
小楠像一個向導似得,在前麵領路,通過安檢,大家來到了指定登機口附近的區域坐著等候。
梁蕭和小楠看時間還早,就起來四處溜達著,機場裏有一些特產經營的專賣店,還有一些咖啡廳,貴賓廳等。
小楠看到了幾處賣書的地方,就和梁蕭走了過去,翻看了起來。
小楠有著愛看書的習慣,在梁蕭的建議下,也讀了一些哲學方麵的書籍。
兩個人就在賣書的地方隨意的瀏覽著,時間過得很快,廣播裏傳來了航班即將登機的消息,爺倆趕緊走迴去,召喚幾位老人,大家準備去登機。
十點四十分,飛機準時起飛了,中午飛機上提供了餐食,小楠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梁蕭對於飛機上的餐食已經吃膩了,就把自己的漢堡也給了小楠,小楠全部給消滅了。
下午一點,飛機準時降落在洛陽北郊機場。
兩點多,幾口人到達了洛陽的家庭酒店,位置就在麗景門附近不遠的地方。
當天下午,陽光柔和地灑在大地上,微風輕拂著人們的麵龐。
一家人興致勃勃地漫步在麗景門附近,仿佛置身於一幅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畫卷之中。
麗景門附近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築錯落有致,屋簷下懸掛著紅燈籠,給整個街區增添了幾分喜慶的氛圍。
街頭巷尾傳來陣陣商販的叫賣聲和遊客們的歡聲笑語,交織成一曲美妙的交響樂。
不知不覺間,太陽漸漸西沉,夜幕開始降臨。
此時,眾人期待已久的晚餐時間終於到來。今
晚的晚餐安排的可是洛陽著名的水席,這道特色菜肴在當地可謂是家喻戶曉、備受讚譽。
走進餐廳,一股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餐桌上擺滿了一道道精美的菜品,有牡丹燕菜、連湯肉片、焦炸丸子等等,每一道菜都色澤誘人、造型精致,令人賞心悅目。
第二天是洛陽之行的重頭戲,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裏處的伊闕峽穀間。
由於地處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擬己為“真龍天子”,故又稱“龍門”。
龍門自古為險要關隘,交通要衝,向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山青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素為文人墨客觀遊勝地。又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
這裏青山綠水、萬象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曆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裏、具有2300餘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誌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
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曆史情態。
這些形製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一家人在龍門石窟一邊遊覽著,一邊聽著小楠的介紹,小楠在這些天做了很多功課。
除了安排吃住行,還要研究學習各個景點的曆史知識等等。
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唐代的那個石窟。
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
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周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
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清代武億曾說:“龍門不僅為石鐫佛場,亦古碑林也”。 “龍門二十品”是魏碑體的代表,它基於隸、形於楷,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是後代碑拓鑒賞家從眾多的石刻題記中精選出來的魏碑書法精華。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稱魏碑有“結構天成、筆法跳躍、精神飛動、血肉豐美等十美,他大力提倡學習書法應從龍門二十品入手,給“龍門二十品”以極高的評價。
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魏碑體的珍品和唐楷書體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之傑作。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
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麵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大家在對曆史的深入了解之中結束了龍門石窟的旅遊,如果時間充足,這裏是值得好好的看一看的。
離開龍門石窟,一家人往高鐵站趕去。
九月份,按照小楠同學做的時間路程規劃,梁蕭一家六口人的旅遊送學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大概行程是這樣的,省城先飛洛陽,在洛陽遊覽龍門石窟之後,乘坐高鐵去西安,然後才是西安的行程。
對於這次出遊,小楠可是做足了功課,也反複的征求了幾位長輩的意見。
做旅遊攻略和準備工作,也是很勞神的,需要你考慮的很多。
先是時間和行程的安排,這個要科學合理,尤其是這次有四個老人,所以在行程和時間上,不能安排的太緊太急,這個也是梁蕭反複和小楠強調的。
最開始,小楠擬定的有些急,在梁蕭的提醒下,重新調整了規劃。
小楠也是怕耽誤梁蕭的工作,最開始就製定的緊湊了一些。
梁蕭告訴他,自己有事可以提前迴來,你們繼續玩就是了。
在製定了行程之後,還要研究吃住這兩個重要的事情。
在住的方麵,小楠定的是家庭公寓式的酒店,能夠同時住六個人,有三個房間,但是價格不高,這樣安排,比住酒店標準間要便宜了很多。
至於吃的方麵,那選擇性就多了,洛陽和西安的美食太多了,小楠已經詳細的規劃了每日的飲食,以當地特色為主,同時也兼顧一下老人們的飲食喜好。
省城機場,梁蕭家六口人,到達了航站樓,小楠拿著幾個人的身份證去換取登機牌。
飛機是上午十點多的,換完登機牌,大家坐了一會,就研究安檢去了。
小楠像一個向導似得,在前麵領路,通過安檢,大家來到了指定登機口附近的區域坐著等候。
梁蕭和小楠看時間還早,就起來四處溜達著,機場裏有一些特產經營的專賣店,還有一些咖啡廳,貴賓廳等。
小楠看到了幾處賣書的地方,就和梁蕭走了過去,翻看了起來。
小楠有著愛看書的習慣,在梁蕭的建議下,也讀了一些哲學方麵的書籍。
兩個人就在賣書的地方隨意的瀏覽著,時間過得很快,廣播裏傳來了航班即將登機的消息,爺倆趕緊走迴去,召喚幾位老人,大家準備去登機。
十點四十分,飛機準時起飛了,中午飛機上提供了餐食,小楠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梁蕭對於飛機上的餐食已經吃膩了,就把自己的漢堡也給了小楠,小楠全部給消滅了。
下午一點,飛機準時降落在洛陽北郊機場。
兩點多,幾口人到達了洛陽的家庭酒店,位置就在麗景門附近不遠的地方。
當天下午,陽光柔和地灑在大地上,微風輕拂著人們的麵龐。
一家人興致勃勃地漫步在麗景門附近,仿佛置身於一幅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畫卷之中。
麗景門附近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築錯落有致,屋簷下懸掛著紅燈籠,給整個街區增添了幾分喜慶的氛圍。
街頭巷尾傳來陣陣商販的叫賣聲和遊客們的歡聲笑語,交織成一曲美妙的交響樂。
不知不覺間,太陽漸漸西沉,夜幕開始降臨。
此時,眾人期待已久的晚餐時間終於到來。今
晚的晚餐安排的可是洛陽著名的水席,這道特色菜肴在當地可謂是家喻戶曉、備受讚譽。
走進餐廳,一股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餐桌上擺滿了一道道精美的菜品,有牡丹燕菜、連湯肉片、焦炸丸子等等,每一道菜都色澤誘人、造型精致,令人賞心悅目。
第二天是洛陽之行的重頭戲,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裏處的伊闕峽穀間。
由於地處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擬己為“真龍天子”,故又稱“龍門”。
龍門自古為險要關隘,交通要衝,向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山青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素為文人墨客觀遊勝地。又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
這裏青山綠水、萬象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曆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裏、具有2300餘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誌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
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曆史情態。
這些形製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一家人在龍門石窟一邊遊覽著,一邊聽著小楠的介紹,小楠在這些天做了很多功課。
除了安排吃住行,還要研究學習各個景點的曆史知識等等。
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唐代的那個石窟。
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
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周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
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清代武億曾說:“龍門不僅為石鐫佛場,亦古碑林也”。 “龍門二十品”是魏碑體的代表,它基於隸、形於楷,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是後代碑拓鑒賞家從眾多的石刻題記中精選出來的魏碑書法精華。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稱魏碑有“結構天成、筆法跳躍、精神飛動、血肉豐美等十美,他大力提倡學習書法應從龍門二十品入手,給“龍門二十品”以極高的評價。
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魏碑體的珍品和唐楷書體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之傑作。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
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麵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大家在對曆史的深入了解之中結束了龍門石窟的旅遊,如果時間充足,這裏是值得好好的看一看的。
離開龍門石窟,一家人往高鐵站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