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民兵新軍
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作者:唐陰山的蘇子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化安排已定。一個個傳令兵從鄴城飛奔而去。
當晚張飛,趙雲,張合三將帶領各自屬下2000騎兵,共計6000騎兵,人銜枚,馬裹蹄,秘密往中山國潛行。
高覽、張虎隨程普前往巨鹿,再到廣宗會合樂進,在巨鹿編練民兵,成立新軍。
趙風因為長期擔任常山都尉,對常山情況熟悉,直接在常山抽調民兵,組建騎兵、步兵。在常山坐鎮的黃忠也出麵協助——黃忠也有小心思,自己的黃龍營,騎兵還未滿員,可以趁此機會,從民兵中抽調一些好手。
卻說黃忠的黃龍營組建較早,卻為何連2000人馬都沒有招滿?
原來,黃忠的黃龍營屬於弓騎兵性質,不但要求有極好的箭術,又需要很好的騎術,而且還要把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
有不少箭術好手,因為騎術太差,不得已被黃忠裁下,隻能到一般的弓兵隊充任教官,或者屯將、司馬。
還有一些騎術好手,卻因為弓術稍差,也被裁下,不過卻進入了一般的騎兵部隊,充任屯將、什長。
所以幾年來,黃龍營雖有2000名額,實際上符合要求的也僅有1400多人,缺少的名額一直沒有補齊。也不是黃忠太過挑剔,主要是因為這種野戰部隊,行動需要一致,攻擊需要一致,否則效果便會打很大折扣。
對於新軍基層軍官——司馬、屯將,廖化指示趙風、程普從基層縣尉提拔一批;又從高順的步兵教導營,張合的騎兵訓練營,抽調骨幹成員,提拔為司馬、屯將。
鑒於常山除了趙風,僅有新提拔的馬忠為將,頗為不足,廖化便把陳到及1000名青年營官兵調過去,讓青年營官兵充實新軍基層軍官,確保軍隊忠於廖化。青年營副將王誌帶領餘下500餘人,繼續訓練。
由此,各部人員到位後,民兵組建的新軍,快速成軍,隻需進行短期的磨合訓練,就可拉上戰場,執行作戰任務。
在鄴城,廖化也發布了招兵公告,但是因為之前顏良圍城,不少青壯被顏良強行抽走運送糧草,所招兵員素質不高,數量也不多,而且多數為一些貧窮人家,想靠給與的錢財過活。
這時候也別談什麽保家衛國,反正誰當官,對基層老百姓來說都是一樣。
最終在鄴城,僅招到合格兵員3000人,廖化安排周倉,抽調部分重甲營司馬、屯將進行訓練,其中剛剛被廖化抽調到身邊的管亥,成為此部新軍主將,管亥從山匪流賊,到巨鹿縣尉,如今又被提拔為一部主將,對廖化自然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當然管亥卻不知道,在原本曆史上,他帶領黃巾軍餘部在北海攻城掠地,搶糧作亂,最終被關羽一刀梟首。
卻說,常山、巨鹿之消息也分別被傳到了袁紹、公孫瓚案頭。
二人不約而同的笑了笑——隨便拉些青壯也可作戰?若是如此,我不是隨便就可拉出十萬大軍?
當晚張飛,趙雲,張合三將帶領各自屬下2000騎兵,共計6000騎兵,人銜枚,馬裹蹄,秘密往中山國潛行。
高覽、張虎隨程普前往巨鹿,再到廣宗會合樂進,在巨鹿編練民兵,成立新軍。
趙風因為長期擔任常山都尉,對常山情況熟悉,直接在常山抽調民兵,組建騎兵、步兵。在常山坐鎮的黃忠也出麵協助——黃忠也有小心思,自己的黃龍營,騎兵還未滿員,可以趁此機會,從民兵中抽調一些好手。
卻說黃忠的黃龍營組建較早,卻為何連2000人馬都沒有招滿?
原來,黃忠的黃龍營屬於弓騎兵性質,不但要求有極好的箭術,又需要很好的騎術,而且還要把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
有不少箭術好手,因為騎術太差,不得已被黃忠裁下,隻能到一般的弓兵隊充任教官,或者屯將、司馬。
還有一些騎術好手,卻因為弓術稍差,也被裁下,不過卻進入了一般的騎兵部隊,充任屯將、什長。
所以幾年來,黃龍營雖有2000名額,實際上符合要求的也僅有1400多人,缺少的名額一直沒有補齊。也不是黃忠太過挑剔,主要是因為這種野戰部隊,行動需要一致,攻擊需要一致,否則效果便會打很大折扣。
對於新軍基層軍官——司馬、屯將,廖化指示趙風、程普從基層縣尉提拔一批;又從高順的步兵教導營,張合的騎兵訓練營,抽調骨幹成員,提拔為司馬、屯將。
鑒於常山除了趙風,僅有新提拔的馬忠為將,頗為不足,廖化便把陳到及1000名青年營官兵調過去,讓青年營官兵充實新軍基層軍官,確保軍隊忠於廖化。青年營副將王誌帶領餘下500餘人,繼續訓練。
由此,各部人員到位後,民兵組建的新軍,快速成軍,隻需進行短期的磨合訓練,就可拉上戰場,執行作戰任務。
在鄴城,廖化也發布了招兵公告,但是因為之前顏良圍城,不少青壯被顏良強行抽走運送糧草,所招兵員素質不高,數量也不多,而且多數為一些貧窮人家,想靠給與的錢財過活。
這時候也別談什麽保家衛國,反正誰當官,對基層老百姓來說都是一樣。
最終在鄴城,僅招到合格兵員3000人,廖化安排周倉,抽調部分重甲營司馬、屯將進行訓練,其中剛剛被廖化抽調到身邊的管亥,成為此部新軍主將,管亥從山匪流賊,到巨鹿縣尉,如今又被提拔為一部主將,對廖化自然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當然管亥卻不知道,在原本曆史上,他帶領黃巾軍餘部在北海攻城掠地,搶糧作亂,最終被關羽一刀梟首。
卻說,常山、巨鹿之消息也分別被傳到了袁紹、公孫瓚案頭。
二人不約而同的笑了笑——隨便拉些青壯也可作戰?若是如此,我不是隨便就可拉出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