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徐庶帶著喬瑁支持兩千人馬,迴到大營。


    “先生,結果怎樣?”眾將急切問道。


    “唉!盟主不願大軍進攻洛陽,反怪主公私自行事;其他眾人也隻知飲樂,不願出兵,隻有東郡喬府君支持兩千人馬。所幸曹先生和孫府君願意和我部共同進攻洛陽!”


    隨後眾將按計劃行事,由張飛布置眾軍大張旗鼓,喧囂前行,張合帶三千巨鹿騎兵,換上以前俘虜的西涼軍衣服、鎧甲,暗中潛往潼關。


    本來安排典韋隨中軍行動,但是其堅持前去潼關接應廖化,並說他是護衛營將領,應該護衛主公。


    徐庶最終同意典韋帶領二百護衛營,跟隨張合一同前去,隻是必須聽從張合指揮。


    且說廖化向徐庶通報自己的行動方案後,便帶領眾將士秘密往潼關運動,行動時分為兩隊,一隊由廖化及趙雲、陳到親自帶領一千青年營,換上西涼鐵騎衣甲(之前作戰共俘虜了四千多名西涼軍騎兵);另一隊由高順和潘璋二人率領陷陣營和山地營,暗地行軍,兩軍相距十裏。


    行軍到達潼關附近後,發現已經有不少車輛裝載財寶物資,通過潼關運往長安。


    經過偵查,潼關在關門處駐紮五百人,關後大營住有兩千人。


    廖化召集眾將,安排奪關。


    “文珪,你帶人尋找機會,劫殺運送物資的士兵,偽裝成運輸隊,混入關內,裏應外合奪關。”


    在洛陽城內,忽然流傳一則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李儒求見董卓道:“嶽父大人,洛陽城內近來流傳一則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文優,此乃何意呀?”


    “嶽父大人,“西頭一個漢”,是指漢高祖劉邦定都於西部的長安,傳了十二個皇帝;“東頭一個”,是指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東部的洛陽,又傳了十二個皇帝;現在隻有重新遷都於長安,才能平安無事。”


    李儒此言是要借童謠,勸董卓遷都,以避關東盟軍鋒芒。


    “恩?……可是我等退走,小皇帝怎麽辦?文武百官怎麽辦?關東盟軍再追到長安,我們難道還要再退到西涼不成?”


    “嗬嗬,嶽父大人,我們隻需把小皇帝和文武百官一並帶走,再強遷洛陽人民到長安生活。一來可以充實長安人口,二來洛陽沒了人,關東賊子吃什麽,用什麽?還可以一把火燒了洛陽……”


    “哈哈哈,文優妙計!”


    “來人,傳令眾將議事”


    眾將領很快集齊,董卓道:“關東逆賊勢大,為避鋒芒,我準備帶小皇帝迴歸前朝舊都,遷都長安,眾將聽令”


    “文優帶小皇帝和百官隨我先迴長安;牛輔遷洛陽及四周所有人到長安;我兒奉先帶人,發掘洛陽四周王公大臣陵墓,所獲財寶充為軍資。我要讓關東逆賊得不到一粒糧食,得不到一文錢財,也得不到一個小民,哈哈哈……”


    “嶽父大人,還需安排防禦,阻截關東逆賊”李儒道。


    “關東逆賊到現在也不敢追來,不過提前防禦還是應該的。徐榮、李肅安排洛陽防禦,誰敢追來,給我殺雞儆猴!哈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陰山的蘇子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陰山的蘇子芳並收藏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