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家雖是庶出,但其家族卻是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從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早逝。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袁紹庶出,過繼於袁成一房。袁紹相貌英俊,氣質威嚴,甚得袁逢、袁隗喜愛。憑借家世,年少拜郎。二十歲即出任濮陽縣長,有清正能幹的名聲——家裏錢財堆積如山,根本不用貪汙;能和曹操爭雄的人物,又有家族扶持,小小縣長,不在話下,不過做事與曹操不同,可以說是左右逢源,麵麵俱到。不久,因母親病故服喪,接著又補服父喪,前後共六年。服喪期滿,袁紹拒絕朝廷辟召,隱居在洛陽。


    這時是東漢統治日趨腐敗、黑暗的年代,宦官專政愈演愈烈,殘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為代表的“黨人”。袁紹雖自稱隱居,表麵上不妄通賓客,但是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如張邈、何顒、許攸等人。張邈是大名鼎鼎的黨人,“八廚”之一。何顒也是黨人,與黨人領袖陳蕃、李膺(兩人都是三俊之一)過從甚密,在黨錮之禍中,常常一年中幾次私入洛陽,與袁紹商量對策,幫助黨人避難。而許攸同樣是反對宦官鬥爭的積極參與者。曹操也參與進來,他們結成了一個以反宦官專政為目的的政治集團。袁紹的活動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趙忠憤憤然地警告說:“袁本初抬高身價,不應朝廷辟召,專養亡命徒,他到底想幹什麽!”袁隗聽到風聲,於是斥責袁紹說:“你這是準備破滅我們袁家!”但袁紹依然不為所動。由此也可以看出袁紹絲毫不顧家族,自私自利。這也為後期反董卓聯盟時,不安排好家族人員,貿然舉旗,致使袁家嫡係被斬幾十口。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以後,東漢朝廷被迫取消黨禁,大赦天下黨人。袁紹這才應大將軍何進召辟。袁紹有意借外戚何進之力除掉宦官,何進對宦官專政不滿,因袁氏門第顯赫,也很信任袁紹,從此,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當時,宦官的勢力仍然很大,中常侍趙忠、張讓等並封侯爵,甚至被稱為“讓父忠母”。


    中平二年(185年)發生三件大事:


    一是弘農大族,司空楊賜死;


    二是前司徒陳耽下獄死;


    三是諫議大夫劉陶下獄自殺。


    這三人在東漢都非常有名,而陳耽、劉陶都是被宦官誣陷,入獄而亡。劉陶說是自殺,真實原因,外人不得而知。兩人含冤而死,天下莫不痛之。


    袁紹更是利用此事,秘密結交大量反宦官黨人。袁家本就是名門望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紹有意蓄名養望,一番操作之下,在黨人心目中,名望急劇攀升。


    一時之間,洛陽暗潮洶湧,宦官、與黨人矛盾愈加尖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陰山的蘇子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陰山的蘇子芳並收藏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