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9年1月至50年6月,朝韓在“三八線”附近頻繁發生衝突。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武裝衝突還在不斷升級,終於,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衝突。


    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戰爭全麵爆發。


    而在這天一大早,張浩正在家屬院做著日常的鍛煉,正在這個時候,便見到他的通信員薛衛跑了過來。


    “首長,軍委緊急會議!”


    張浩聽到這話的一瞬間,便是已經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個薛衛,是張浩的新通信員。


    張浩之前的通信員侯成,在東北戰役的最後階段,被張浩安排下放到了下麵的部隊之中。


    侯成的資曆也算是比較老的那一批了。


    所以,侯成一下放部隊,便是從連長一級開始的。


    而侯成跟著張浩那麽長時間,肯定也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指揮打仗也是很有章法。


    抗戰結束前,侯成便是已經擔任了營長的職務了。


    而後,在解放戰爭期間,其指揮的營,竟然成功直插黃百韜兵團指揮部所在,將黃百韜活捉了。


    隨即,侯成便是擔任了團長職務,並且在去年年初,擔任了20兵團直屬機步旅旅長職務。


    機步旅,是張浩為了加強各兵團的攻堅能力而加強的一個單位。


    顧名思義,機步旅,便是機械化步兵旅。


    現如今的我軍,哪怕已經建國快三年時間了,但部隊大規模換裝,仍然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就單單一個八一半自動步槍,如今整個我軍所有部隊之中,也就6兵團、18兵團、21兵團以及其他少部分部隊進行了統一換裝。


    剩餘的部隊,還是按照最初的每個班兩支八一半自動步槍加上剩餘的八一步槍這種方式來配備。


    三個完全換裝半自動步槍的兵團,6兵團駐紮在雲南邊境地區,和國軍在對峙,武器裝備自然是要相對好一些,而18兵團,駐紮在雄安周邊地區,屬於是京畿衛戍部隊,裝備自然也是較好的。


    最後的21兵團,則是公認的現如今我軍第一王牌部隊,裝備水平自然也是最高的。


    除了以上三大兵團以外,剩餘的部隊,隻能再等一等了。


    沒辦法,八一步槍連續多年的生產,保有量實在是太大了。


    而實際上,除了八一步槍之外,我軍另一款保有量巨大的武器,便是三八大蓋。


    三八式步槍,我軍最多的時候,擁有超過180萬支。


    在建國以後,雖然將其中八十萬支援助給了類似朝鮮東南亞等國的反帝武裝之外,但剩餘的保有量,也是十分巨大的。


    哪怕是已經建國三年時間了,但我國的基層民兵組織,很大一部分的武器,還是三八大蓋。


    八一步槍現如今也是一樣的情況,主力部隊在逐步淘汰,先期淘汰給軍分區或者武警部隊,然後逐步淘汰給基層民兵。


    直至最終完全淘汰。


    但這個過程,肯定還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的。


    張浩預計,到54年年底之前,將陸海空軍部隊現存的所有八一栓動步槍全部退役,並逐步開始裝備八一半自動步槍。


    實際上,現如今的八一半自動步槍是基於最初的型號進行了一定的改進,性能也是更加的優越了。


    各種意義上說,八一半自動步槍都是一款優秀的半自動武器。


    而除了步槍等裝備之外,早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每個軍便是配備了一個裝甲團,都是按照最初的裝甲團配置,裝備27輛坦克,82輛裝甲車。


    而兵團之中,則是配備了一個機步旅。


    機步旅,下設七個營,六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炮兵營。


    而機械化步兵營,每個營三個機步連,每個連9輛43-1式裝甲車,營部另外配置兩輛43-1式裝甲車。


    也就是說,每個營29輛43-1式裝甲車,全旅總計裝備有174輛43-1式裝甲車。


    43-1式裝甲車,實際上就是43式裝甲車的改進型,46年第一台原型車產出,47年開始陸續裝備部隊。


    此外,炮兵營總計三個炮兵連,每個連分為兩個火力排和一個後勤保障排?,總計裝備有六輛46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以及六輛重型彈藥輸送車。


    46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是46年年中,根據美軍援助國軍的自行火炮進行逆向研究,並在47年年初完成設計定型的一款自行火炮。


    這樣的一支部隊,就算是和美蘇這樣的強國相比,也是屬於是軍隊之中的中堅力量了。


    而侯成,便是第一批機步旅的旅長。


    當然了,這也跟侯成跟著張浩的時候,張浩幾次講解機械化部隊戰術的時候,他都在場,並且對張浩講的東西牢記於心有關。


    畢竟,有張浩這層關係在,侯成隻要善於把握,總能抓到好機會的。


    實際上,除了侯成之外,張浩的警衛員能子在抗戰結束後也是退伍了,如今迴到了五台山,聽說現在已經成為了知名的高僧了。


    而能子在離開前,放心不下張浩的安全,便是親自挑選並且培養了一名警衛員給張浩,這個警衛員名叫周世成。


    周世成原本是五台山下的一戶普通老百姓,曾經跟著能子的大師兄學習過武藝,算起來,也是五台山的俗家弟子了。


    能子在找到周世成以後,也是得知了他大師兄已經犧牲了的消息,之後,便是開始對周世成進行訓練。


    直至能子認為周世成足夠擔任張浩的警衛員以後,這才向張浩辭行,迴到了五台山。


    張浩雖然不舍,但正如能子自己說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法,他的緣法,就在山上,而張浩的緣法,則是在戰場。


    此後,張浩的通信員和警衛員,就變成了薛衛和周世成。


    張浩得知了朝戰爆發的消息以後,立刻神色一凝,該來的還是來了。


    “備車,去軍委!”


    很快,一輛吉普車便是開了過來,張浩三人帶著周世成便是立刻出發了。


    當張浩趕到軍委的時候,很多在雄安的高級將領已經到了。


    張浩沒有耽擱,立刻步入會議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刀三石7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刀三石73並收藏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