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各地的大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而伴隨著秋收的結束,冬天降臨了。


    隨著冬天正式來臨,很多工作也是不得不暫停了下來。


    沒辦法,北方的冬天確實是太冷了,冬天不得不停下一些工作內容。


    而伴隨著時間進入冬季,張浩也是難得清閑下來一段時間。


    不過,剛剛清閑沒兩天的張浩,又有事情找上了他。


    11月28日,紅崖穀工業區拖拉機廠之中,第一批次總計八輛根據蘇聯t-26輕型坦克圖紙製造的輕型坦克成功下線了。


    這樣曆史的時刻,張浩又怎麽可能不到場呢?


    紅崖穀拖拉機廠的很多員工,都是已經做過一兩年拖拉機的延州機械製造廠的員工,所以才能這麽快就見到成效。


    張浩視察了一下這批坦克以後,便是讓裝甲部隊的人來試一下這款坦克的性能。


    根據裝甲團的人連續幾天的測試,得出了這一款坦克比現如今部隊服役的t-26坦克更好用的結論。


    對此,張浩也沒有感到奇怪。


    畢竟,坦克團裝備的坦克,絕大多數都是蘇聯給的二手坦克,性能怎樣,隻能說見仁見智。


    而這些新生產出來的坦克,雖然理論上和原本的坦克屬於是一樣的,但畢竟是新生產出來的,性能相對還是要好一些的。


    而這一款坦克的坦克炮,使用的是45毫米的坦克炮,屬於是現如今八路軍坦克部隊裝備的升級版。


    確定裝備沒有問題後,總計八輛坦克便是被組成了一個坦克連。


    不過,這款最初版本的坦克,張浩也沒有打算大規模的生產,隻是生產這一批次就可以了。


    實際上,t-26輕型坦克原版的裝甲厚度隻有15毫米,理論上,口徑稍微大一點的重機槍就能打穿坦克的護甲。


    所以,從一開始,張浩就是奔著加強發動機,從而加強裝甲厚度來進行的。


    第一款輕型坦克下線後,第二批次使用新型發動機的t-26改坦克,便是已經在生產了。


    新型的t-26改坦克,使用的是原版發動機的升級版,這款坦克的發動機動力,足有185匹馬力。


    可以說,比原版的發動機,基本上增加了一倍的動力。


    雖然這款發動機目前因為技術不成熟,動力損耗嚴重,能源利用率相對還不高,但因為發動機的改版,新型坦克的各項數據,將會大大高於原版的t-26坦克。


    按照設計指標,新型的t-26改型坦克,重量將會達到15.2噸,超過原版的10.5噸。


    裝甲厚度將會被加強到正麵裝甲為32毫米,側麵和後麵的裝甲則是也會達到24毫米。


    雖然這款坦克一出現,注定就是一款落後的坦克,但在中國戰場之上,還是會大放異彩的。


    這款坦克除了裝備有一門45毫米的坦克炮之外,還另外裝備有兩挺同軸12.7毫米的重機槍。


    戰鬥時,每輛坦克可以攜帶72枚坦克炮炮彈,另外,還可以攜帶2400發子彈。


    這款坦克的最大行駛速度也將超過原版,達到35公裏\/小時的速度,最大行駛裏程將達到285公裏,勉強足夠現階段的八路軍使用了。


    可以預見的是,這款坦克一旦出現在中國戰場上,短時間內,一定是無敵的存在。


    隻是,按照生產計劃,這款坦克預計要到十二月底或者明年一月初的時候才能下線了。


    首批坦克,張浩計劃生產24輛,也就是一個坦克營的裝備,後續如果合適,再繼續加大產量就是了。


    如果合適的話,未來可以給每個縱隊先裝備上一個坦克連或者坦克營,當做攻堅武器使用。


    而除了坦克之外,研究員們也是發現,t-26坦克的地盤還是可以的,稍微改一改,應該可以作為自行榴彈炮或者履帶式車輛使用。


    畢竟,張浩的靈魂是從後世來的。


    他也是吃過見過的。


    既然能裝坦克炮,那就能裝備榴彈炮,甚至是重迫擊炮,乃至於火箭炮。


    雖然現階段的我軍還沒有生產更大口徑火炮的能力,或者說,現階段生產的大口徑火炮,不太令人滿意。


    沒辦法,都是在一點點的摸索罷了。


    經過幾年時間的摸索,兵工廠已經陸續可以生產各種槍管,20毫米、37毫米、45毫米、75毫米的炮管了。


    但更大的105毫米炮管,卻是不太能讓人滿意,更別說更大口徑的炮管生產技術了。


    後世的榴彈炮炮管壽命,世界各國普遍是在3秒到5秒,能夠達到更大壽命的炮管生產技術,隻有少數的幾個大國有能力。


    就比如後世我軍裝備的96式12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炮彈初速度是大約900米\/秒。


    而這款火炮的炮管長度是3.6米。


    也就是說,一發炮彈從發射到飛出炮管,大約需要0.004秒。


    如果其炮管的壽命是5秒的話,那這一門火炮大約可以發射1250發炮彈。


    這便是這門炮的炮管壽命。


    現如今,八路軍生產出來的炮鋼,使用壽命遠遠達不到這一水平。


    雖然可以通過增加炮管厚度來增加炮管使用壽命,但這樣一來,重量就太重了。


    經過計算後,想要達到同期蘇軍或者美軍較為先進的105毫米火炮的使用壽命,全炮重量將會增加三成左右的重量。


    可問題是,重量太大的話,又不利於機動。


    其實如果我國的汽車工業足夠成熟的話,重一點也無所謂。


    但很顯然,現如今我國的汽車工業才剛剛起步。


    位於延州的汽車製造廠,才剛剛開始投產,距離第一輛國產汽車出現,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呢。


    所以,這個問題就被無限放大了。


    雖然材料學家們在努力的想辦法製造出更好的炮鋼,但這種事情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


    需要一點點的試錯,一點點的糾正才行。


    但好在,現如今我國的工業水平真正穩步發展,穩步擴大。


    未來,總有一天會製造出先進的工業品,先進的軍事裝備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刀三石7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刀三石73並收藏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