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六零白富美在文工團當台柱[雙重生] 作者:了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田嬌不同,關莉的演奏,是不缺技巧的。作為音樂世家,最有音樂天分的姑娘,關莉從小接受名家指導。她欠缺的是感情。
就像關莉奶奶說的,關莉太年輕,生活閱歷太少。她的音樂,很多時候,都是在炫技,而無法讓感情溶於音樂,用音樂和觀眾溝通。
幸好關莉遇上了田嬌,一個超級擅長用感情說話的音樂人。有田嬌來指導關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關莉的進步就也非常的巨大。
可以這麽說,在結束這一個月的緊急培訓後,所有參加集訓的人,全部都脫胎換骨。
其中,跟不上訓練的節奏的人,直接被淘汰出局。還有三個人政審有點問題,沒有被通過的,這次集訓結束後,參加國際文化交流節的人數,就暫時定在了三十一人。
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人數。沒有突發狀況,上邊一般不會再臨時換人或者加人。
參加國際文化交流節的節目,還有人數全部都定了下來,黛娜·伊娃就和她的助理,一起離開了中夏國。
走之前,她和田嬌互換了聯繫方式,約定了以後有時間常聯繫。黛娜·伊娃欣賞田嬌,田嬌也把黛娜·伊娃當成是她的半個師父,她們的友誼就這麽神奇的誕生了。
為了感謝黛娜·伊娃這一個月,對她的無私幫助,田嬌讓冷霄給她寄了不少吃的,孝敬給黛娜·伊娃。
黛娜·伊娃也沒有太客氣。她大大方方收了田嬌的小禮物,頗為不舍的和田嬌告別。
黛娜·伊娃走後,文藝部的負責人,開始緊鑼密布的排演節目。田嬌她們由此,開始了新一輪的競爭與培訓。
田嬌、關莉和孔小夏是最輕鬆的幾個。她們的節目一開始就定了。之後《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的選角,她們就不用再競爭。
本來這兩個節目,不論競爭多麽激烈,都是不關田嬌事情的。但誰讓田嬌是全能型選手,什麽樂器都能駕馭,並且她還會維修樂器呢?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田嬌被這兩個戲劇組給盯上了。
她們都要求田嬌幫她們做配樂,搞後勤。
本來為了應付現場的各種突發-情況,給演員最好的發揮空間,這兩台戲劇是應該用現場配樂的。現場配樂可以完美的,隨著演出情況隨機應變。演員如果出現小失誤,現場樂團也可以及時給音樂,掩蓋這一點兒小瑕疵。
這可以極大的提升演出效果。有時候這種臨時發揮,也會表現的比彩排更加的精彩,更加的抓人眼球。成為永遠流傳的經典。
不可複製,是戲劇最大魅力之一。
這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理,即使同一個人演同一齣戲,說一模一樣的台詞,她今天在台上說話的語調、神態,以及走路的步數,邁腿的順序,肯定也是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的。
就算是老藝術家,他也做不到。
這種神秘,不可控製性,就是看戲劇,看現場戲迷們的最愛。
藝術這種東西,有時候失之毫釐謬以千裏。中夏國的戲劇想出彩,就需要有一個及其厲害的樂團,配合大家的現場演出。
論玩音樂,誰能比得過田嬌?在見識過田嬌的音樂,所能帶大家的巨大感染力後,誰又願意退而求此次,選擇差一點的樂團?
不是說樂團不好不優秀,而是他們比不上田嬌。有田嬌加入,這兩齣戲肯定如虎添翼。這不止關係到戲劇負責人能不能升職加薪,這也關係到中夏國能不能在國際上露臉,大家就都不願意退而求其次。
可這有點難度。
田嬌自己還得上台表演呢。她就算可以抽空和樂團一起做幕後,磨合好之後,演出那天田嬌也不一定能有時間上場。
現在國際文化交流節的表演,還不知道會怎麽排序?如果他們還像上次一樣抽籤,那抽籤時,中夏國如果運氣不好,把她們的三個節目集中在一起,田嬌要準備她的節目,就不一定有時間幫另外兩台戲劇伴奏。
兩台戲劇的負責人,也明白這個道理。田嬌、關莉她們的節目是中夏國這次奪冠的希望。她們肯定是不能讓田嬌為了幫忙,而耽誤正經事。
她們不強求田嬌來給她們現場演奏,她們隻是希望田嬌能出兩盤錄音帶,給她們用來做現場配樂。
田嬌的錄音帶她們都聽過,那也是很棒的。有田嬌錄音帶的加持,即使演員們在未來的兩個月裏,不能再快速的提升,這兩個節目的最終成績,肯定也會比之前好很多。
出錄音帶的事,有文藝部去預約,田嬌隻要專心的做音樂就好,浪費不了多少時間,田嬌就沒有拒絕幫忙。
這是雙贏的好事,田嬌巴不得中夏國,在國際文化交流節上取得耀眼的成績,她當然願意為另外兩個節目助陣。
有了田嬌出品的錄音帶,另外兩個節目的負責人,如同拿到了能加分的秘密武器一樣,一個個紅光滿麵,興奮的不得了。
不過,未免出現臨上台,被人毀了錄音帶,或者偷了錄音帶的倒黴事情,現場的樂隊,他們也還是得繼續練。
做兩手準備的人,在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才不會六神無主,陷入被動。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邏輯。這麽重要的比賽,中夏方的負責人,自然不可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身上。但這麽一來,樂隊的隊員,就成了田嬌的替補。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就像關莉奶奶說的,關莉太年輕,生活閱歷太少。她的音樂,很多時候,都是在炫技,而無法讓感情溶於音樂,用音樂和觀眾溝通。
幸好關莉遇上了田嬌,一個超級擅長用感情說話的音樂人。有田嬌來指導關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關莉的進步就也非常的巨大。
可以這麽說,在結束這一個月的緊急培訓後,所有參加集訓的人,全部都脫胎換骨。
其中,跟不上訓練的節奏的人,直接被淘汰出局。還有三個人政審有點問題,沒有被通過的,這次集訓結束後,參加國際文化交流節的人數,就暫時定在了三十一人。
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人數。沒有突發狀況,上邊一般不會再臨時換人或者加人。
參加國際文化交流節的節目,還有人數全部都定了下來,黛娜·伊娃就和她的助理,一起離開了中夏國。
走之前,她和田嬌互換了聯繫方式,約定了以後有時間常聯繫。黛娜·伊娃欣賞田嬌,田嬌也把黛娜·伊娃當成是她的半個師父,她們的友誼就這麽神奇的誕生了。
為了感謝黛娜·伊娃這一個月,對她的無私幫助,田嬌讓冷霄給她寄了不少吃的,孝敬給黛娜·伊娃。
黛娜·伊娃也沒有太客氣。她大大方方收了田嬌的小禮物,頗為不舍的和田嬌告別。
黛娜·伊娃走後,文藝部的負責人,開始緊鑼密布的排演節目。田嬌她們由此,開始了新一輪的競爭與培訓。
田嬌、關莉和孔小夏是最輕鬆的幾個。她們的節目一開始就定了。之後《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的選角,她們就不用再競爭。
本來這兩個節目,不論競爭多麽激烈,都是不關田嬌事情的。但誰讓田嬌是全能型選手,什麽樂器都能駕馭,並且她還會維修樂器呢?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田嬌被這兩個戲劇組給盯上了。
她們都要求田嬌幫她們做配樂,搞後勤。
本來為了應付現場的各種突發-情況,給演員最好的發揮空間,這兩台戲劇是應該用現場配樂的。現場配樂可以完美的,隨著演出情況隨機應變。演員如果出現小失誤,現場樂團也可以及時給音樂,掩蓋這一點兒小瑕疵。
這可以極大的提升演出效果。有時候這種臨時發揮,也會表現的比彩排更加的精彩,更加的抓人眼球。成為永遠流傳的經典。
不可複製,是戲劇最大魅力之一。
這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理,即使同一個人演同一齣戲,說一模一樣的台詞,她今天在台上說話的語調、神態,以及走路的步數,邁腿的順序,肯定也是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的。
就算是老藝術家,他也做不到。
這種神秘,不可控製性,就是看戲劇,看現場戲迷們的最愛。
藝術這種東西,有時候失之毫釐謬以千裏。中夏國的戲劇想出彩,就需要有一個及其厲害的樂團,配合大家的現場演出。
論玩音樂,誰能比得過田嬌?在見識過田嬌的音樂,所能帶大家的巨大感染力後,誰又願意退而求此次,選擇差一點的樂團?
不是說樂團不好不優秀,而是他們比不上田嬌。有田嬌加入,這兩齣戲肯定如虎添翼。這不止關係到戲劇負責人能不能升職加薪,這也關係到中夏國能不能在國際上露臉,大家就都不願意退而求其次。
可這有點難度。
田嬌自己還得上台表演呢。她就算可以抽空和樂團一起做幕後,磨合好之後,演出那天田嬌也不一定能有時間上場。
現在國際文化交流節的表演,還不知道會怎麽排序?如果他們還像上次一樣抽籤,那抽籤時,中夏國如果運氣不好,把她們的三個節目集中在一起,田嬌要準備她的節目,就不一定有時間幫另外兩台戲劇伴奏。
兩台戲劇的負責人,也明白這個道理。田嬌、關莉她們的節目是中夏國這次奪冠的希望。她們肯定是不能讓田嬌為了幫忙,而耽誤正經事。
她們不強求田嬌來給她們現場演奏,她們隻是希望田嬌能出兩盤錄音帶,給她們用來做現場配樂。
田嬌的錄音帶她們都聽過,那也是很棒的。有田嬌錄音帶的加持,即使演員們在未來的兩個月裏,不能再快速的提升,這兩個節目的最終成績,肯定也會比之前好很多。
出錄音帶的事,有文藝部去預約,田嬌隻要專心的做音樂就好,浪費不了多少時間,田嬌就沒有拒絕幫忙。
這是雙贏的好事,田嬌巴不得中夏國,在國際文化交流節上取得耀眼的成績,她當然願意為另外兩個節目助陣。
有了田嬌出品的錄音帶,另外兩個節目的負責人,如同拿到了能加分的秘密武器一樣,一個個紅光滿麵,興奮的不得了。
不過,未免出現臨上台,被人毀了錄音帶,或者偷了錄音帶的倒黴事情,現場的樂隊,他們也還是得繼續練。
做兩手準備的人,在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才不會六神無主,陷入被動。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邏輯。這麽重要的比賽,中夏方的負責人,自然不可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身上。但這麽一來,樂隊的隊員,就成了田嬌的替補。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