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世界各國對小行星的探索和了解程度,燈塔國和小日子是當之無愧第一梯隊的領先地位。


    燈塔國在七十年代停止太陽神登月計劃後,借著前麵累積下來的航天技術優勢,搞了不少的深空探索研究項目,除了比較著名的旅行者計劃外,還有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索計劃,靠著這些項目,燈塔國在航天領域和太空探索、研究領域確實有著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


    但小日子是怎麽能在小行星研究項目中異軍突起的呢?


    這個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中一個是它主子不可能給它無盡的航天發展空間。


    小日子在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它主子收割,開始進入失落的幾十年歲月後,也清楚了自己隻能做人家的忠犬,因此不再有妄圖翻身忠犬把歌唱的幻想,在航天領域,雖說有著非常優秀的液氫液氧火箭技術,可國家的體量就那麽點大,它也明白了自己是不可能在航天領域有著全麵的發展,再加上國內經濟開始萎靡,拿不出那麽多錢搞航天事業的小日子開始學會挑選一些別人沒搞過的項目。


    向土星木星探測,由於燈塔太空總署和歐羅巴都有著同類的探索計劃,因此小日子便將目光轉向了誰都沒注意的小行星探索上,先後兩次發射遊隼小行星探測衛星,不僅近距離的對兩顆小行星進行了觀測,甚至還嚐試了在小行星表麵登陸,並成功攜帶了微量的小行星土壤樣品返迴藍星。


    雖說兩次的樣品一次隻帶了一千多粒灰塵,連0.1克重量都沒有;第二次落在了袋鼠國,結果打開後發現樣品罐提前打開裏麵千辛萬苦弄迴來的樣品被汙染,都屬於讓小日子心碎的結局,但兩次的探索也讓小日子累積了不少關於小行星的相關技術和探索成果,將它列入第一梯隊裏也是沒有問題的。


    國內對於小行星的研究起步比較晚,而且因為經濟原因,至今對小行星也沒有正兒八經的進行過國家隊級的探測,隻是在前些年,某個民營航天公司,發射過探測小行星的觀測衛星。


    不過後續的信息和資料依舊很缺乏,對方那探測衛星的尺寸和體積還不如星海發射的那三顆幌子衛星呢。


    所以聽到垚說要去小行星帶探索小行星,章成銘特別感興趣,他打開另一份文件,這個是太陽係星係圖,指著小行星帶那一圈問著垚。


    “那你現在確定殘骸的位置嗎?”


    “大概……應該……可能……也許……在這一帶吧……”


    隻是垚一連串不確定含糊的詞語讓章成銘滿頭黑線,這特麽的讓我怎麽找?


    “你特麽的到底確不確定啊?小行星帶很大很大的啊!!我特麽用食指在小行星帶隨便點著的這一個點,都特麽的夠飛半個月!”


    章成銘聽到垚如此含糊不確定,哪怕是他對小行星帶再有興趣,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我特麽的哪知道啊!我飛過來的時候飛船已經出故障了,定位全特麽的亂了,又好似不死的撞上一顆小行星,才僥幸逃過一劫!我最多能給你當時我最後的飛行數據,剩下的隻能靠你幫我推算出來了!”


    隨即,一串飛行數據傳輸到章成銘的電腦上,發完數據的它呲溜一下,便鑽迴自己的角落裏裝死去了。


    看到裝死的垚,章成銘也沒其他的辦法,畢竟連最想迴去的當事人都沒辦法拿出更多的數據,說明垚也是真沒招了。


    這組數據是垚的飛船當時的飛行軌跡,以及最後撞擊時大概的區域。


    但是這組數據並不能直接判斷出最後撞擊的區域,因為這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數據了,不管是太陽,還是當時用於位置參考的附近行星,都是一直在運動中的,這幾乎就等於是在刻舟求劍。


    更不用說,飛船撞擊的小行星,也會因為撞擊而發生軌道變化,那這個改變就更大了!一百多年的時間,說句難聽點的,如果那肇事的小行星個頭小點,撞擊的力量大點……


    搞不好都已經飛到柯伊伯帶去了!


    不過畢竟已經答應了垚,章成銘也隻能硬著頭皮,開始登陸星海租借的超算中心,開始利用超算中心的龐大算力,開始計算這組數據,通過運算這一百多年來,太陽以及各行星和已知小行星的運行位置,來反推算出當時撞擊的具體區域。


    而且,被國家高層提為國士的待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像這樣的事以前不太好去找人問,就是找了人家幫不幫都難說,可現在……


    “喂,王教授啊,沒打擾您休息吧,喲,還在天文台看星星呢,我這有個事想請教您一下……別別別這麽說,術業有專攻,我搞航天厲害,但天文方麵的知識我給您提鞋都不配……是這樣的,我這有個事……”


    這就是身份提高的最大好處之一,雖說這個國士身份高層為了給自己招來麻煩,沒有向全國公開這個信息,老百姓們沒有幾個人知道自己這個國士的身份待遇,但是在學術界,特別是和航天領域關聯比較密切的領域內,自己的這個身份已經小範圍傳開了。


    對於國士到底會有怎樣的待遇,以前的章成銘也隻是通過一些小說,以及一些up主做的視頻中稍稍有所了解,但是當自己真的坐上這個國士的待遇位置時……


    他才真正知道,那些傳聞很多不僅是真的,而且還有很多隱形看不見的福利和優勢,是外人所不可能知道的。


    就像現在,自己有啥問題情況,隻要一個電話過去,對方基本上都會很客氣的滿足自己的請求。


    當電話掛上之時,對方已經安排了自己的得意學生,幫助章成銘去尋找這方麵的資料,有了相關的資料,會使得反推計算更加的準確。


    把軌道反推計算的事情先放一邊,章成銘也知道這種數據不是能馬上獲得的,而且還要經過多次比對曆年的信息資料來修訂計算,他把目光投向了垚設計的深空飛行器上。


    看著這個拚湊的大路貨,章成銘一陣無語,因為知道了行動目標是搜索垚的飛船殘骸,章成銘也明白,這次的探索行動幾乎不太可能帶上其它航天員,隻能自己一個人前往。


    但這就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用什麽借口去?


    另一個,是用什麽飛行器怎麽去?


    第一個問題以前不是問題,國家不會阻攔一個普通百姓自費去做深空探索的行為,畢竟每個成年人都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但是現在他已經是國士,國家不可能讓一個國士開著飛船在太陽係裏到處飛!


    想了很久,章成銘決定還是得從之前打的那三枚深空探測衛星上做文章,當時這三枚衛星上裝載的科考設備真不多,但也足夠大,畢竟有膠基燃料,在運力上那是絕對夠豪橫。


    而且當時這三枚衛星是朝三個方向飛的,目前雖說有兩顆已經涼涼了,但這些數據外界並不知情,甚至航天局都沒有過多的過問此事,畢竟現在光登月的事情就已經足夠吸引他們絕大部分精力了。


    ‘某顆深空探測衛星靠近某顆小行星,通過對該小行星掃描和光譜成像,成功探索到該小行星上含有大量某種藍星極為稀有的礦物,而該礦物則是我未來研究的重點項目……’


    思來想去,章成銘覺著隻能用這個辦法來說服高層大佬,放行讓自己去進行這一次的深空探索。


    但隨即這個想法又馬上被自己槍斃掉。


    開玩笑,如果探測到有這種礦,也不用你國士親自溜過去啊!航天局現在很缺航天員,但湊三五位航天員來一次深空旅行……還是沒問題的!!


    思來想去,章成銘再次將目光落在垚設計的那艘拚湊飛行器上。


    “看來要在飛船上搞點什麽新花樣出來才行,要不然沒有足夠令人信服的理由讓我去呢……”


    想到這,章成銘突然打開了點思路。


    現在阻止人類進行載人深空探索的主要問題就倆:


    一個是速度和時間,另一個收益比。


    人類目前前往其它的星球,都需要走霍曼轉移軌道,粗略的形容就是之前形容過的那種,在兩條高速車道上,以高速行駛過程中小角度變道的那種方法飛行。


    而采用這種辦法也是在化學推進劑下,速度有限下的一種無奈選擇,畢竟以第二宇宙速度飛到火星,都需要半年多,更何況要飛到更遠的小行星帶呢。


    速度和時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速度快,那麽路上消耗的時間就會減少,速度慢,那麽路上不僅需要更長的時間,同時也要攜帶提供人類生存更多的各種物資,屬於水多了加麵,麵多了繼續加水這種惡性循環。


    雖說現在賽裏斯有了高性能的液態膠基燃料,體積小比衝高能量密度大,但它本質上依舊還是屬於化學燃料的範疇內,在藍星和月球之間往返消耗的燃料並不多,但真要做更遠的深空飛行……飛行器上依舊要攜帶一個個大號的燃料罐子。


    同時別忘了,飛行器在加速向小行星帶目標飛過去後,在用最快速度滑行一段時間後,又要開始減速,避免自身速度過快而飛過目標,這期間又要消耗很多燃料。


    最後哪怕幸運的找到垚的飛船殘骸,還要帶著它再來一次上述的步驟,加速、滑行、減速……


    整個過程最快也要在太空上待個一年半載!


    而且如果錯過了窗口期,還要再多等待個一年半載!


    想到這,章成銘打開了另外一份文件。


    這份文件是航天局旗下某研究所最新研製的某型離子發動機,也就是俗稱的電推。


    早在2021年時,該所就研製出het-5000,功率100千瓦,推力達到了4.6n,而經過這幾年的繼續研究,他們已經成功的拿出比衝達到8000秒,推力6.1n,功率160千瓦的三層嵌套式電噴發動機。


    (注:het5000資料來自‘空天同學’的信息資料,新款數據是我臉滾鍵盤,如有雷同,一切是鍵盤的鍋,與本人無關。)


    這麽好的東西為啥不拿來用?


    因為電推這玩意有兩個缺點,一個就是特麽的是個耗電大戶!另一個就是推力太小!


    以前的太陽能電池板轉換功率有限,核動力又不好散熱,核電池效率又太低,也就造成不是飛行器不想用大推力電推,而是沒有能源供應滿足這麽大的電推耗電!


    國際空間站那麽大,太陽能電池板總麵積高達2400平方米!但它的發電功率依舊僅僅隻有200千瓦這樣!這些電能也就剛剛夠用兩台het5000電推!


    而且所有電力全給電推後,維生設備不用開啟了?導航設備不用開啟了?


    所以不是不想用,而是供電跟不上,不敢用!


    能用上的電推都是二三十千瓦,隻有幾十毫牛的推力。這點推力也就是在藍星地表吹起一張a4紙而已。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


    章成銘搞定了微型核聚變,這也就是為啥垚在拚湊設計中,在雲鶴下方加裝的那個玩意,它將小功率的運轉,給兩台斯特林發電機供電。


    有了這兩樣東西,裝個幾台更先進、推力更大的電推都不是啥問題。


    再加上有液態膠基燃料大大的節省了飛行器的整體重量,飛船采用化學燃料和電推雙加速手段,隻要能加速到每秒50公裏左右,那麽隻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到達火星,這可比以前動輒就六個月八個月的行程要快不少了!


    如果換成是以前,章成銘肯定已經激動不已,馬上會著手準備建造這樣的飛行器了。


    但是現在的章成銘已經學會了更冷靜的看待問題。


    他知道,光是依靠這一點,還是不足矣讓人心動的,他需要更多的說辭和利益,來打動高層大佬們對此次探索的期待和準許。


    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收益比。


    早在燈塔和紅色毛熊登月競賽最激烈的時期,雙方甚至想過除了在月球上競賽,還要有另一個競技場——登陸火星!


    因為當時的燈塔人,麵對航天科技領先於自己的紅色毛熊,也不敢有萬全的把握一定能贏,因此也製定過萬一月球上再輸了,要在火星上找迴場子的計劃。


    而紅色毛熊,也考慮過在月球上摔倒燈塔國後,繼續在火星上再給燈塔人一個過肩摔!


    不要覺著這是天方夜譚似的笑話,在當時雙方不計成本,隻為彰顯本國科技實力,以及萬事都要爭第一的國家臉麵競爭環境下,這些事還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


    不過後麵的結局卻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燈塔是最後的贏家,紅色毛熊輸了,而且雙方都在登月的過程中,發現載人航天的收益比實在太低,最終都不約而同的終止了深空載人航天探索的計劃。


    因為有人算過一筆經濟賬,燈塔國耗費幾百億刀勒,占據當時軍費開支的一半還要多,結果登月雖然成功,國家贏了麵子,但把從月球上幾百公斤月壤換算成開支,相當於每公斤月壤是消耗了幾十倍等同價值的黃金去換取迴來的!


    當然算這筆賬的人沒計算登月航天科技給燈塔未來產生怎樣的經濟紅利,可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算這筆賬也沒錯,當時的燈塔花那麽多錢,還真沒有想過後麵科技帶來的紅利,隻想到了如何與紅色毛熊來競爭國家顏麵和比拚科技實力這塊。


    所以賽裏斯人搞航天,不管是航天局的發言人,還是國家發言人,在每次說到為何搞太空研究時,都會複讀機似的念上一段:


    ‘我國在航天領域上的發展,是致力於和平、有效的開發外太空,不針對某一個國家,也不是僅僅造福某一群人,而是為了促進和平發展,和平開發太空資源,並造福全人類做最終目的……’


    也就是基於這個理念,外加上更核心的原因——窮!


    賽裏斯人搞航天更加的務實,沒好處的事不幹!


    搞深空探索沒問題,探索方案拿出來,看看你要花多少錢,做多少事,搞多少研究項目,以及最終科學收益成果會有什麽……


    花2000萬搞個小探測器飛過去,就是看一眼小行星長什麽樣?上麵有沒有冰塊這種小問題?


    滾!別說2000萬!就連2000塊都不給你!!


    但你要說花2個億,能從上麵挖到被外星人帶走的傳國玉璽和外星戰艦,拿迴來就特麽的能稱霸世界……別說兩個億,後麵再加兩個零都沒問題!


    當然實際情況肯定不是這種玄幻說法,隻要你能說服這些評委們,你花多少錢,能完成的科技探索,外星探索以及帶來的探索收益,評委們會根據這個項目所帶來的各種技術創新和探索成功,酌情考慮後是否開展這個研究。


    所以章成銘現在要解決的就是這兩個問題,一個是速度和時間,另一個收益比。


    前者決定了這次探索飛行的開支會產生多少,後者則是看章成銘如何找到相應的說辭,來說服高層放自己去親自執行這次任務。


    想到這,章成銘撿起筆簍中,早已經卷好的一個紙團,隨手一甩,準確的砸到了趴在角落裝死的垚身上。


    “幹嘛?”


    垚有些不滿的晃悠著腦袋站了起來,最近章成銘連走過來踢它都不願了,而是找了一個筆簍,專門卷了一堆紙團扔自己。


    “過來……問你啊,如果我要親自駕駛飛船獨自去小行星帶,有什麽方法能讓我以最快的速度飛過去,完成搜索殘骸後,再快速的飛迴來呢?別跟我說用什麽膠基燃料和電推,我需要另外的辦法!最好是科技手段,實話跟你說,不解決這個說辭,你知道我現在是國士身份,不可能隨便再上太空的!”


    聽完章成銘的話,垚遲遲沒有迴答,兩隻紅色的狗眼不住的閃爍著,看來它也在思考計算這個問題。


    “用核彈做推力你接受嗎?”


    “我去你的,這想法早幾十年前就已經誕生了,你想讓我坐跳跳船啊!”


    章成銘一把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這個設想確實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國外曾經有人做過類似的實驗,在藍星表麵,在一個飛行器的後麵,不斷的放出炸彈在後麵轟轟轟的炸,炸彈產生的衝擊波會在飛行器屁股後麵那塊厚厚的金屬護盾上形成連續的衝擊,讓該飛行器一跳一跳像蛤蟆一樣向空中跳躍上去。


    沒錯,就是跳躍,字麵意思。


    而在太空中,由於沒有空氣,核彈也沒有衝擊波這種第一毀傷能力,因此科學家們想了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在護盾上不斷的釋放部分特殊金屬,核彈在飛行器後方爆炸後,會將這些特殊金屬融化並產生大量的飛濺力量,撞擊到飛行器的尾部護盾上,由護盾來頂住傷害的同時,將動能傳遞給飛行器推著向前飛行……


    這辦法很麻煩,而且能量利用率極低,但是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這種想法依舊是瘋狂且具有豐富想象力的。


    見垚眼睛閃了個半天實在憋不出什麽新技術,章成銘歪著腦袋,有些質疑的問道:


    “想這麽久?不會是你根本就不會這塊技術吧……”


    “這個……真不會!”


    讓章成銘意外的,是垚居然承認自己沒有這塊技術了!當它剛想轉身迴小窩時,章成銘趕緊叫住它:


    “等等!真沒有了?”


    “這個……真沒有了,不怕你笑話,這部分以工質形式做推進的技術我還真沒學什麽,就這膠基燃料都是當玩具時學到的東西。你想笑話我就笑話吧,這就相當於讓你們城裏的現代人,去野外的玩荒野求生,一百一千甚至一萬個人裏麵,都未必有一個會鑽木取火這個技能……因為這個技術實在距離現代人的生活太遙遠了……”


    垚難得的沒有想證明自己有多牛逼,但是卻十分貼地氣的舉了一個實例出來形容自己為啥不會。


    章成銘聽到後也比較無語,垚如果沒撒謊的話,它說的還真沒錯,鑽木取火這個技能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幾乎用不上了,如果不是特別去學習和了解,甚至很多人都下意識的認為鑽木取火就是不斷的摩擦木頭,然後木頭就會轟的一下燃燒起來!


    而不是看視頻中,那些人鑽出黑色的高溫炭灰後倒入引火物,然後不斷的吹氣將火引燃!


    (注:在頭條裏還真見識過這種人,在鑽木取火的視頻和科普文下梗著脖子說鑽木取火就是把木頭摩擦直接引燃木頭……)


    見垚也沒有其它的新技術,章成銘隻能自己去解決,他嘴裏嘟噥著:


    “那……如果我把受控核聚變放到尾部,讓它直接產生推力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手搓火箭開始的星際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一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一沐並收藏從手搓火箭開始的星際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