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返迴
從手搓火箭開始的星際之路 作者:康一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天,世界各國的各種媒體,社交網絡平台都很活躍,不過兩者的風向卻有些不一樣。
世界網絡上有個新話題,就是賽裏斯人登月的事情。
登月的過程賽裏斯人是全程直播了,不管是畫質清晰度還是聲音都完爆吊打目前登陸過月球的每個國家技術水平。
不過同步轉播登月的國家並不多,也就是賽裏斯的一些傳統盟友進行了同步轉播;而一些關係較為密切的國家也選擇了多時段的轉播與同步更新消息。
而那些西方老牌列強諸國,以及燈塔國的盟友國,則無一例外的都選擇了忽視這個人類曆史上的科學盛事。
這個……就很有意思了。
因此世界網絡上,有很多信息靈通,以及不帶有有色眼鏡的有良知人士在各種平台上轉發賽裏斯人登月的事情,但是無一例外的這些消息都被限流甚至封禁,導致消息傳播的非常困難。
這也激起了這些人的反抗心,他們通過社交軟件,向身邊的人一點點的宣傳,哪怕很多人不相信,認為是賽裏斯人的cg動畫甚至是在攝影棚裏拍攝出來的,但是傻子雖多,可依舊還是有不願繼續當傻子的人。
他們開始相信賽裏斯人登陸了月球,開始學會如何去尋找真實的答案,並開始傳播這種真實的信息。
民眾的網絡如此,但世界主流媒體,也就是西方所控製的媒體是一麵傾倒的報導燈塔國探月衛星成功登月的事情,卻是死活不敢宣傳賽裏斯載人登月的事情。
麵對無數網友的質疑和追問,幾個老牌新聞媒體如bbdm,路邊社這些媒體隻能梗著脖子說:
“在我們看來落後國家的科技發展和我們相比還太幼稚,不值得報導。”
就這?
這一句話頓時激怒了無數網友,不隻是賽裏斯人,甚至國外很多網友也被激怒,紛紛開啟狂轟濫炸模式。
隻可惜大家還是低估了這些人的臉皮厚度,或者說,壓根沒意識到這些人根本就不要臉,人家根本就沒當迴事。
不僅對這些事情毫不理會,而且繼續炒作賽裏斯人偷竊燈塔航天總署科技的事情,誓要把謊言說上一千遍變成事實!
特別是針對星海飛躍偷竊審判之事更是加大了力度。
眼明的人都清楚,其實就是在給賽裏斯、星海潑髒水,既能汙蔑對方的名聲,也可以事先埋好伏筆,這事真要炒作成了,那麽就會在國民心中形成一個固有的概念:
他們之所以厲害,就是偷竊了我們的技術!
對此賽裏斯外交部、航天局都對此言論表示了斥責,但是屬於是官話,沒啥新內容,這些事燈塔和西方諸國這幾十年來沒少幹。
而星海飛躍的迴複很有意思,是數天後,第二次登月探索直播時,章成銘在看到觀眾詢問這個問題時,直接開大迴複:
“切!我偷太空總署的技術……要點臉嗎?見過駿馬需要向烏龜學習如何奔跑嗎?!”
而星海的官號小哥也是用上老板這句話,配上老板正在月球實地探索的照片和視頻內容在官號上貼臉開撕。
一時間整個網絡是熱鬧非凡,不過這都和章成銘無關,他正在月球上,和幾位航天員在對月球進行第二次的科考探索。
這一次的探索兩台工作機也沒有分開,上一次是主要對月球隕石環形坑,以及地表平原還有月溪及部分山體進行科考。
而這一次探索的主目標是一條巨大的熔岩管道。
熔岩管道的形成之前也表述過了,是冰城工業大學的科技團隊研究出的一種新型月球基地建設方案,方案理念很新穎,而執行手段也很實際,最關鍵的是能節省大量的建設成本。
因此這個熔岩管的探索,也被排在了第二個目標的順序,可見不管是航天局,還是星海對方案的重視程度。
不過這次探索隻直播了著陸部分,也沒向觀眾交代此次任務目的,隻是簡單的說了一下對月球地下結構的調查。
後麵如何進入和內部情況是一點消息都沒透露出來。
藍星的觀眾雖然不知道,但月球上的章成銘卻清清楚楚,因為他就是放炸藥炸開一個大洞的操作手……
不過洞口被炸開之前,他們先鑽探了幾個樣本洞,在采取土樣的時候,驚訝的發現,被打通的洞穴正在向外釋放著氣體。
這個發現讓大家很吃驚,趕緊收集了這些氣體。
經過初步檢測,這些氣體是甲烷、二氧化碳等一些有害氣體,地質學家初步判斷,是熔岩管道內殘存,或者是漫長歲月中從地下滲透出來的。
雖然不太具備開采價值,但能保存在熔岩管道內部這麽久沒有逃逸出來,那至少說明……
熔岩管道內確實具有不錯的氣密性,這也說明在熔岩管道內修建探索基地的理論是可以實現的。
這個消息讓大家很興奮。
不過興奮之餘,就是接下來漫長的等待時間。
因為熔岩管道很大也很深,主要是地質學家也會挑,直接挑了一個最大的讓眾人調查。
在開出小洞口後,為了保證安全,眾人等待內部的氣體跑光消耗了不少時間。
而且內部空間很大,而且內部幾乎沒有光線照明,兩台工作機也是在外麵準備了很久這才最終進入內部。
這次的人員配置和第一次又有些不同,兩台工作機上的洞叁和洞兩更換成了洞肆和和洞妖,而洞叁和洞倆在環月空間站值守。
這樣一來,六名航天員都有了登月的實際經曆,比起太陽神登月中,三名航天員隻有兩名有實際登月經驗要更加人性化不少。
洞內的情況比眾人想象中的要複雜一些。
這倒不是說熔岩管裏地勢複雜,主要是空間內部太大了,兩台工作機、以及四台機器狗上的所有燈光打開,都隻能勉強照亮四周一段距離的內部空間,黑暗且深邃的熔岩管道就像一條通往未知世界的甬道,漫長且看不到盡頭。
不過這個看……
隻是形容人類肉眼的視覺,在科技麵前,一個探測器便能搞定這事了。
沒用一個小時,整條熔岩管道的大致長度、內部空間結構以及高度等這些數據便全部被探測出來。
幾人一看不禁有些咋舌,按照這個管道的容積,別說一個前期的探月科考站,就是在這建一個小型地下城市都沒問題!
額,這個城市指的是國外的標準,國外特別是西方列強國家,普遍人口不是太多,以至於在它們的標準中,基本超過5000人都可以算是一個小型城市了。
而這個標準……放在賽裏斯國也就是一個村的概念!
甚至北方還有不少具有上萬人、甚至數萬人的大型村子!
幾人在收集完這些數據後將信息發迴給了藍星的指揮中心,地質學家一看也傻眼了,他們也沒想到裏麵居然會有這麽大!
雖然很希望登月隊伍把整個管道內部詳盡的探查一遍,但是他們的理智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能的。
且不說就兩台工作機,光是內部無法給工作機補充電能這一點就足以讓所有想法全部被掐死在腦海裏。
探索隊可不是敢死隊!
沒辦法,地質科學家們也隻能就著原方案,讓兩台工作機盡可能的往內部多深入探索一些,多收集一些相關的信息和資料。
這些信息其實無非是溶洞內部表麵情況、空間結構情況,地麵地質情況,內部氣體情況這些。
其它的倒還好說,主要是地麵地質情況比較費時,需要兩台工作機在不同地段進行打洞取樣,這個是最費時間的活,而且如果運氣不好選的位置不對,鑽頭遇到什麽地下情況還要停下分析,甚至繞開後重新開鑽取樣。
也正是因為如此,第二次登月探索足足花費了三天的時間,就這三天還是兩台工作機的人員采取輪流休息,輪流外出充電的狀態下搶出來的時間進入。
這三天的工作量如果按照正常流程,那至少要翻一倍的時間。
也就是三名航天員都有著嚴苛的訓練,以及章成銘有著一顆不畏懼黑暗的大心髒。
你想想,整個碩大無比的黑洞內,隻有一台工作機和兩個人在裏麵幹活,光是那份黑暗的就能令人感到不由自主的恐懼。
洞伍甚至還想穿著出艙服到洞裏走走,不過這個想法被堅決否定了。
因為即便是知道腳下的凝固冷卻後的熔岩,但熔岩的特性就注定了它的表麵絕不是普通石塊那樣的光滑,它的表麵充滿了各種尖銳的部分。
雖然它們很脆,硬度不高,但是對於半硬式出艙服來說依舊是不夠友好的。
同時出艙服是有壽命限製的,穿到若幹次或者總時長,為了安全起見就要報廢,在這種環境下使用,會極大的減低它的使用壽命。
返迴後這次行動的四人都好好的休息了兩天,這次的探索作業強度不僅大而且是連續性的,讓幾個人都有些身心疲憊。
不過有付出就會有迴報,好消息還是有的。
在獲得到月球初步熔岩管道內部情況的資料後,地質學家們立刻調整了後麵的探索計劃,將原定的8個優先級調整為5個,並重新調整了調查順序。
三天後,第三次探索開始了,和之前的兩次不同,這一次是一台工作機單獨降落一個探索點,兩台工作機間隔足足超過上千公裏,而且探索目標也不是地下熔岩管道,而是一個是峽穀,一個是陸地平原。
等於是第三次探索一次性就考察了兩個優先探索點。
第四次探索目標再次迴歸熔岩管道,不過這次地質專家們挑了一個很靠譜的,既不算大也不算小,屬於不大不小,既能滿足前期的科考探索工作,也可以修建較為合適的溶洞基地,裏麵後續的空間還可以繼續擴建,能達到一個大型科考站的建設規模。
至此,前五個被定下的探索地點全部探索完畢。
不過這並不代表此次整體的探月任務就已經完成,相反,這次的探索也僅僅隻是達到預期的一半而已。
接下來的時間裏,兩台工作機對後麵數個目標,包括月球南極、北極,月背的數個地點進行了探索。
整整一個月零六天的時間探月工作組對月球十幾處地點進行了探索。
這些目標中有平原、有高原,有火山,隕石坑,還有有峽穀等各種地貌,雖然不敢說將整個月球的地理環境完全掌握,但有了這些基礎資料,月球的大概地質情況已經被基本摸透,第一階段的摸底工作順利完成。
完成這一步工作後的六人花了兩天時間打掃環月空間站,並將所有物資進行整理,準備打包返程。
因為以前有過空間站臨時關閉的經驗,而且此次任務中就有一名航天員就是執行那次封艙的任務,所以沒有遇到什麽麻煩。
返迴並不是整個環月空間站全部返迴,畢竟兩百多噸的東西,哪怕是有強悍的膠基燃料,也得要消耗不少,因此環月空間站將繼續停留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六個人和采集到的樣本物資,將乘坐一個較小的臨時艙段返迴藍星。
和過去時的大空間比,這個小艙段就有些令人不舒服了,不過幾個人都是老航天員,對此也不會計較什麽,而且返程用不了太久時間,多休息睡兩覺就到了。
沒錯,連續的工作讓六個人身體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疲勞,哪怕是每次下降采取輪換的方式,另外兩人在空間站值守休息,這樣一個多月的高強度探索工作,也是讓訓練有素的航天員們有些吃不消。
和上次章成銘他們從空間站返迴藍星一樣,當返迴艙段迴到藍星,並減速進入低空軌道後,賽裏斯航天局又打了兩艘神舟飛梭上太空,和臨時返迴艙段進行對接。
這樣一來,臨時返迴艙段上,加上前麵送六名航天員上來的兩艘神舟飛梭,現在就又有了四艘神舟飛梭同時對接。
這麽多神舟飛梭對接的主要原因就是賽裏斯航天局新一代的載人飛船還沒有研製成型,而原有的神舟飛梭下行載貨能力有限導致了這個尷尬的場麵發射。
飛船的下行載貨能力有多少不是想帶多少就帶多少的,而是要根據飛船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假如一艘飛船空載1.5噸,滿載2噸,那就意味著這艘飛船的實際運載能力隻有0.5噸,而且這半噸中是要算上裏麵的人員、裝載物資的重量。
為啥不能隨意增大下行載貨能力原因也很簡單。
飛船的減速燃料是有限的,如果太重導致減速不足,那麽飛船在衝入大氣層的時候速度就會過快,產生的摩擦穩定增高,搞不好超過船體的承受能力那就搞大了。
當然如果采用打水漂式返迴可以減少燃料的消耗,但增加的重量也是在改變了飛船的彈跳軌跡,為了精確保證入軌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是不會隨意改變重量來產生這些額外風險因素的。
前麵那兩個難關都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想辦法彌補和解決的,但是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飛船在經過前麵兩個難關後,在大氣層內的天空中,固定大小的降落傘可未必能給超過預定重量的飛船帶來足夠的減速能力。
越重的物體,就需要越大的降落傘,五十公斤的人和一百公斤的人去使用相同麵積的降落傘去跳傘……那肯定是體重一百公斤的人先落地!
而飛船上的降落傘尺寸、大小、重量都是早都多少年前已經定好了的,不可能因為某次飛行額外增加重量而貿然改變大小,因為增大傘麵積同時也會增加傘繩的數量,還有打包的後的體積和重量……
這些因素都會形成不安定因素,對於以穩定和安全第一的載人航天來說,這都是非常致命的危險,畢竟……
錯一次,很可能付出的代價就是寶貴的生命。
好在現在的神舟飛梭在進入到神舟十八時,就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改進,更改了部分設施和精簡了設備,不僅讓飛船有了更舒適和可靠的性能,同時將原有的電池更換為更加成熟的鋰電池,多種因素結合下,增加了300%的下行載貨能力。
就是從那一艘飛船批次開始,神舟飛梭便徹底定型,進入了量產階段。
也多虧了已經定型量產的福,生產單位可以不用再考慮調整技術指標和要求,可以放開手腳大量生產,建造成本和消耗工時都極速下降,飛船能像下餃子一樣咕嚕咕嚕的快速產出。
所以這一年章成銘他們在太空生產出的膠基燃料,以及這次采集的大量月球樣本,沒這麽多飛船帶迴到地麵還真是個更加尷尬的事情。
不過經過這兩次事情,新一代飛船的研製速度肯定還會加快,已經能把幾百噸的東西送上太空了,但卡在帶不迴來這個地方就實在太令人無語了。
而且神舟飛梭還有一個已經跟不上技術的槽點,那就是功能艙的存在很雞肋。
這玩意在最初是用來給航天員在這裏短暫的停留生活,同時驗證空間站以及對接技術的必要艙段。
但是隨著空間站的建成,就像有了大房子,原先住的小房子就尷尬了,雖然後麵把它改進當成了貨運飛船,但載人的神舟飛梭上還存在……就像你都住上了大別墅,還會考慮住原先的單間配套出租屋嗎……
之所以它還一直雞肋般的存在,就是因為飛船的返迴艙是沒有對接能力的,必須要加裝這一個功能艙來實現和空間站以及其它設備的對接。
上去時可以利用裏麵的空間多帶點東西,但下來時……
它會變成空間站的垃圾桶,把各種生活物資,實驗廢棄物品歸置在這裏,最終三個艙段中,上麵的功能艙和下麵的推進艙都會在大氣層中被燒毀,隻有中間的返迴艙會落在地麵上。
這作用在以前空間站時代還沒問題,畢竟上去的東西多,帶下來的少。
但是隨著空間站的二期計劃,以及現在登月計劃的順利開展,原有的神舟飛梭那點下行能力已經跟不上,同時功能艙的那點載貨能力也變得微不足道,取消功能艙。
因此研製更大,具有更多的載人、載貨上行下行能力,並且可以直接擁有對接能力的新一代飛船就成為下一步發展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和上一次不同,這一次燈塔國倒沒有搞什麽幺蛾子在返迴的軌道上埋地雷,估計是通過上兩次的嚐試,發現自己的這些小手段在賽裏斯航天人掌握的技術麵前就是班門弄斧。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六個人依舊分開,四艘飛船各自攜帶航天員和各種樣本物資,以快速脫離和打水漂的方式,分別減速進入大氣層,一如既往的精準的落在了預定的著陸場。
和上次不同,這一次每個搜救大隊都跟隨了足夠多的記者和攝影師,將四艘飛船的著陸全程向觀眾直播。
而出艙時,章成銘收到的鮮花和禮遇也彌補了上次返迴時的遺憾。
唯獨不爽的,就是這次依舊是被抬出來的。
如果說上次在太空生活了三周,失重對前庭功能產生了一點小影響,但是這次行動,章成銘有一半時間都是在月球地麵上度過的。
按說這樣的情況,對於人體前庭功能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但是為了安全和穩妥起見,航天生命研究組的科學家們還是把章成銘摁在了座椅裏,將他和另外五人全部抬出飛船,坐在無數相機、攝像機麵前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
隨後的流程還是老三樣,人員拉到帝都進行恢複性療養和訓練,飛船裏的東西……
在層層警察、武裝人員的護送下,被送到了相關的研究機構裏。
在這些單位中,已經有無數科學家早已摩拳擦掌,等待著這些樣品的到來。
此次返迴後,還有一個事悄然來臨,那就是——
又是新的一年春節即將來臨。
世界網絡上有個新話題,就是賽裏斯人登月的事情。
登月的過程賽裏斯人是全程直播了,不管是畫質清晰度還是聲音都完爆吊打目前登陸過月球的每個國家技術水平。
不過同步轉播登月的國家並不多,也就是賽裏斯的一些傳統盟友進行了同步轉播;而一些關係較為密切的國家也選擇了多時段的轉播與同步更新消息。
而那些西方老牌列強諸國,以及燈塔國的盟友國,則無一例外的都選擇了忽視這個人類曆史上的科學盛事。
這個……就很有意思了。
因此世界網絡上,有很多信息靈通,以及不帶有有色眼鏡的有良知人士在各種平台上轉發賽裏斯人登月的事情,但是無一例外的這些消息都被限流甚至封禁,導致消息傳播的非常困難。
這也激起了這些人的反抗心,他們通過社交軟件,向身邊的人一點點的宣傳,哪怕很多人不相信,認為是賽裏斯人的cg動畫甚至是在攝影棚裏拍攝出來的,但是傻子雖多,可依舊還是有不願繼續當傻子的人。
他們開始相信賽裏斯人登陸了月球,開始學會如何去尋找真實的答案,並開始傳播這種真實的信息。
民眾的網絡如此,但世界主流媒體,也就是西方所控製的媒體是一麵傾倒的報導燈塔國探月衛星成功登月的事情,卻是死活不敢宣傳賽裏斯載人登月的事情。
麵對無數網友的質疑和追問,幾個老牌新聞媒體如bbdm,路邊社這些媒體隻能梗著脖子說:
“在我們看來落後國家的科技發展和我們相比還太幼稚,不值得報導。”
就這?
這一句話頓時激怒了無數網友,不隻是賽裏斯人,甚至國外很多網友也被激怒,紛紛開啟狂轟濫炸模式。
隻可惜大家還是低估了這些人的臉皮厚度,或者說,壓根沒意識到這些人根本就不要臉,人家根本就沒當迴事。
不僅對這些事情毫不理會,而且繼續炒作賽裏斯人偷竊燈塔航天總署科技的事情,誓要把謊言說上一千遍變成事實!
特別是針對星海飛躍偷竊審判之事更是加大了力度。
眼明的人都清楚,其實就是在給賽裏斯、星海潑髒水,既能汙蔑對方的名聲,也可以事先埋好伏筆,這事真要炒作成了,那麽就會在國民心中形成一個固有的概念:
他們之所以厲害,就是偷竊了我們的技術!
對此賽裏斯外交部、航天局都對此言論表示了斥責,但是屬於是官話,沒啥新內容,這些事燈塔和西方諸國這幾十年來沒少幹。
而星海飛躍的迴複很有意思,是數天後,第二次登月探索直播時,章成銘在看到觀眾詢問這個問題時,直接開大迴複:
“切!我偷太空總署的技術……要點臉嗎?見過駿馬需要向烏龜學習如何奔跑嗎?!”
而星海的官號小哥也是用上老板這句話,配上老板正在月球實地探索的照片和視頻內容在官號上貼臉開撕。
一時間整個網絡是熱鬧非凡,不過這都和章成銘無關,他正在月球上,和幾位航天員在對月球進行第二次的科考探索。
這一次的探索兩台工作機也沒有分開,上一次是主要對月球隕石環形坑,以及地表平原還有月溪及部分山體進行科考。
而這一次探索的主目標是一條巨大的熔岩管道。
熔岩管道的形成之前也表述過了,是冰城工業大學的科技團隊研究出的一種新型月球基地建設方案,方案理念很新穎,而執行手段也很實際,最關鍵的是能節省大量的建設成本。
因此這個熔岩管的探索,也被排在了第二個目標的順序,可見不管是航天局,還是星海對方案的重視程度。
不過這次探索隻直播了著陸部分,也沒向觀眾交代此次任務目的,隻是簡單的說了一下對月球地下結構的調查。
後麵如何進入和內部情況是一點消息都沒透露出來。
藍星的觀眾雖然不知道,但月球上的章成銘卻清清楚楚,因為他就是放炸藥炸開一個大洞的操作手……
不過洞口被炸開之前,他們先鑽探了幾個樣本洞,在采取土樣的時候,驚訝的發現,被打通的洞穴正在向外釋放著氣體。
這個發現讓大家很吃驚,趕緊收集了這些氣體。
經過初步檢測,這些氣體是甲烷、二氧化碳等一些有害氣體,地質學家初步判斷,是熔岩管道內殘存,或者是漫長歲月中從地下滲透出來的。
雖然不太具備開采價值,但能保存在熔岩管道內部這麽久沒有逃逸出來,那至少說明……
熔岩管道內確實具有不錯的氣密性,這也說明在熔岩管道內修建探索基地的理論是可以實現的。
這個消息讓大家很興奮。
不過興奮之餘,就是接下來漫長的等待時間。
因為熔岩管道很大也很深,主要是地質學家也會挑,直接挑了一個最大的讓眾人調查。
在開出小洞口後,為了保證安全,眾人等待內部的氣體跑光消耗了不少時間。
而且內部空間很大,而且內部幾乎沒有光線照明,兩台工作機也是在外麵準備了很久這才最終進入內部。
這次的人員配置和第一次又有些不同,兩台工作機上的洞叁和洞兩更換成了洞肆和和洞妖,而洞叁和洞倆在環月空間站值守。
這樣一來,六名航天員都有了登月的實際經曆,比起太陽神登月中,三名航天員隻有兩名有實際登月經驗要更加人性化不少。
洞內的情況比眾人想象中的要複雜一些。
這倒不是說熔岩管裏地勢複雜,主要是空間內部太大了,兩台工作機、以及四台機器狗上的所有燈光打開,都隻能勉強照亮四周一段距離的內部空間,黑暗且深邃的熔岩管道就像一條通往未知世界的甬道,漫長且看不到盡頭。
不過這個看……
隻是形容人類肉眼的視覺,在科技麵前,一個探測器便能搞定這事了。
沒用一個小時,整條熔岩管道的大致長度、內部空間結構以及高度等這些數據便全部被探測出來。
幾人一看不禁有些咋舌,按照這個管道的容積,別說一個前期的探月科考站,就是在這建一個小型地下城市都沒問題!
額,這個城市指的是國外的標準,國外特別是西方列強國家,普遍人口不是太多,以至於在它們的標準中,基本超過5000人都可以算是一個小型城市了。
而這個標準……放在賽裏斯國也就是一個村的概念!
甚至北方還有不少具有上萬人、甚至數萬人的大型村子!
幾人在收集完這些數據後將信息發迴給了藍星的指揮中心,地質學家一看也傻眼了,他們也沒想到裏麵居然會有這麽大!
雖然很希望登月隊伍把整個管道內部詳盡的探查一遍,但是他們的理智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能的。
且不說就兩台工作機,光是內部無法給工作機補充電能這一點就足以讓所有想法全部被掐死在腦海裏。
探索隊可不是敢死隊!
沒辦法,地質科學家們也隻能就著原方案,讓兩台工作機盡可能的往內部多深入探索一些,多收集一些相關的信息和資料。
這些信息其實無非是溶洞內部表麵情況、空間結構情況,地麵地質情況,內部氣體情況這些。
其它的倒還好說,主要是地麵地質情況比較費時,需要兩台工作機在不同地段進行打洞取樣,這個是最費時間的活,而且如果運氣不好選的位置不對,鑽頭遇到什麽地下情況還要停下分析,甚至繞開後重新開鑽取樣。
也正是因為如此,第二次登月探索足足花費了三天的時間,就這三天還是兩台工作機的人員采取輪流休息,輪流外出充電的狀態下搶出來的時間進入。
這三天的工作量如果按照正常流程,那至少要翻一倍的時間。
也就是三名航天員都有著嚴苛的訓練,以及章成銘有著一顆不畏懼黑暗的大心髒。
你想想,整個碩大無比的黑洞內,隻有一台工作機和兩個人在裏麵幹活,光是那份黑暗的就能令人感到不由自主的恐懼。
洞伍甚至還想穿著出艙服到洞裏走走,不過這個想法被堅決否定了。
因為即便是知道腳下的凝固冷卻後的熔岩,但熔岩的特性就注定了它的表麵絕不是普通石塊那樣的光滑,它的表麵充滿了各種尖銳的部分。
雖然它們很脆,硬度不高,但是對於半硬式出艙服來說依舊是不夠友好的。
同時出艙服是有壽命限製的,穿到若幹次或者總時長,為了安全起見就要報廢,在這種環境下使用,會極大的減低它的使用壽命。
返迴後這次行動的四人都好好的休息了兩天,這次的探索作業強度不僅大而且是連續性的,讓幾個人都有些身心疲憊。
不過有付出就會有迴報,好消息還是有的。
在獲得到月球初步熔岩管道內部情況的資料後,地質學家們立刻調整了後麵的探索計劃,將原定的8個優先級調整為5個,並重新調整了調查順序。
三天後,第三次探索開始了,和之前的兩次不同,這一次是一台工作機單獨降落一個探索點,兩台工作機間隔足足超過上千公裏,而且探索目標也不是地下熔岩管道,而是一個是峽穀,一個是陸地平原。
等於是第三次探索一次性就考察了兩個優先探索點。
第四次探索目標再次迴歸熔岩管道,不過這次地質專家們挑了一個很靠譜的,既不算大也不算小,屬於不大不小,既能滿足前期的科考探索工作,也可以修建較為合適的溶洞基地,裏麵後續的空間還可以繼續擴建,能達到一個大型科考站的建設規模。
至此,前五個被定下的探索地點全部探索完畢。
不過這並不代表此次整體的探月任務就已經完成,相反,這次的探索也僅僅隻是達到預期的一半而已。
接下來的時間裏,兩台工作機對後麵數個目標,包括月球南極、北極,月背的數個地點進行了探索。
整整一個月零六天的時間探月工作組對月球十幾處地點進行了探索。
這些目標中有平原、有高原,有火山,隕石坑,還有有峽穀等各種地貌,雖然不敢說將整個月球的地理環境完全掌握,但有了這些基礎資料,月球的大概地質情況已經被基本摸透,第一階段的摸底工作順利完成。
完成這一步工作後的六人花了兩天時間打掃環月空間站,並將所有物資進行整理,準備打包返程。
因為以前有過空間站臨時關閉的經驗,而且此次任務中就有一名航天員就是執行那次封艙的任務,所以沒有遇到什麽麻煩。
返迴並不是整個環月空間站全部返迴,畢竟兩百多噸的東西,哪怕是有強悍的膠基燃料,也得要消耗不少,因此環月空間站將繼續停留在環月軌道上飛行,六個人和采集到的樣本物資,將乘坐一個較小的臨時艙段返迴藍星。
和過去時的大空間比,這個小艙段就有些令人不舒服了,不過幾個人都是老航天員,對此也不會計較什麽,而且返程用不了太久時間,多休息睡兩覺就到了。
沒錯,連續的工作讓六個人身體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疲勞,哪怕是每次下降采取輪換的方式,另外兩人在空間站值守休息,這樣一個多月的高強度探索工作,也是讓訓練有素的航天員們有些吃不消。
和上次章成銘他們從空間站返迴藍星一樣,當返迴艙段迴到藍星,並減速進入低空軌道後,賽裏斯航天局又打了兩艘神舟飛梭上太空,和臨時返迴艙段進行對接。
這樣一來,臨時返迴艙段上,加上前麵送六名航天員上來的兩艘神舟飛梭,現在就又有了四艘神舟飛梭同時對接。
這麽多神舟飛梭對接的主要原因就是賽裏斯航天局新一代的載人飛船還沒有研製成型,而原有的神舟飛梭下行載貨能力有限導致了這個尷尬的場麵發射。
飛船的下行載貨能力有多少不是想帶多少就帶多少的,而是要根據飛船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假如一艘飛船空載1.5噸,滿載2噸,那就意味著這艘飛船的實際運載能力隻有0.5噸,而且這半噸中是要算上裏麵的人員、裝載物資的重量。
為啥不能隨意增大下行載貨能力原因也很簡單。
飛船的減速燃料是有限的,如果太重導致減速不足,那麽飛船在衝入大氣層的時候速度就會過快,產生的摩擦穩定增高,搞不好超過船體的承受能力那就搞大了。
當然如果采用打水漂式返迴可以減少燃料的消耗,但增加的重量也是在改變了飛船的彈跳軌跡,為了精確保證入軌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是不會隨意改變重量來產生這些額外風險因素的。
前麵那兩個難關都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想辦法彌補和解決的,但是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飛船在經過前麵兩個難關後,在大氣層內的天空中,固定大小的降落傘可未必能給超過預定重量的飛船帶來足夠的減速能力。
越重的物體,就需要越大的降落傘,五十公斤的人和一百公斤的人去使用相同麵積的降落傘去跳傘……那肯定是體重一百公斤的人先落地!
而飛船上的降落傘尺寸、大小、重量都是早都多少年前已經定好了的,不可能因為某次飛行額外增加重量而貿然改變大小,因為增大傘麵積同時也會增加傘繩的數量,還有打包的後的體積和重量……
這些因素都會形成不安定因素,對於以穩定和安全第一的載人航天來說,這都是非常致命的危險,畢竟……
錯一次,很可能付出的代價就是寶貴的生命。
好在現在的神舟飛梭在進入到神舟十八時,就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改進,更改了部分設施和精簡了設備,不僅讓飛船有了更舒適和可靠的性能,同時將原有的電池更換為更加成熟的鋰電池,多種因素結合下,增加了300%的下行載貨能力。
就是從那一艘飛船批次開始,神舟飛梭便徹底定型,進入了量產階段。
也多虧了已經定型量產的福,生產單位可以不用再考慮調整技術指標和要求,可以放開手腳大量生產,建造成本和消耗工時都極速下降,飛船能像下餃子一樣咕嚕咕嚕的快速產出。
所以這一年章成銘他們在太空生產出的膠基燃料,以及這次采集的大量月球樣本,沒這麽多飛船帶迴到地麵還真是個更加尷尬的事情。
不過經過這兩次事情,新一代飛船的研製速度肯定還會加快,已經能把幾百噸的東西送上太空了,但卡在帶不迴來這個地方就實在太令人無語了。
而且神舟飛梭還有一個已經跟不上技術的槽點,那就是功能艙的存在很雞肋。
這玩意在最初是用來給航天員在這裏短暫的停留生活,同時驗證空間站以及對接技術的必要艙段。
但是隨著空間站的建成,就像有了大房子,原先住的小房子就尷尬了,雖然後麵把它改進當成了貨運飛船,但載人的神舟飛梭上還存在……就像你都住上了大別墅,還會考慮住原先的單間配套出租屋嗎……
之所以它還一直雞肋般的存在,就是因為飛船的返迴艙是沒有對接能力的,必須要加裝這一個功能艙來實現和空間站以及其它設備的對接。
上去時可以利用裏麵的空間多帶點東西,但下來時……
它會變成空間站的垃圾桶,把各種生活物資,實驗廢棄物品歸置在這裏,最終三個艙段中,上麵的功能艙和下麵的推進艙都會在大氣層中被燒毀,隻有中間的返迴艙會落在地麵上。
這作用在以前空間站時代還沒問題,畢竟上去的東西多,帶下來的少。
但是隨著空間站的二期計劃,以及現在登月計劃的順利開展,原有的神舟飛梭那點下行能力已經跟不上,同時功能艙的那點載貨能力也變得微不足道,取消功能艙。
因此研製更大,具有更多的載人、載貨上行下行能力,並且可以直接擁有對接能力的新一代飛船就成為下一步發展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和上一次不同,這一次燈塔國倒沒有搞什麽幺蛾子在返迴的軌道上埋地雷,估計是通過上兩次的嚐試,發現自己的這些小手段在賽裏斯航天人掌握的技術麵前就是班門弄斧。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六個人依舊分開,四艘飛船各自攜帶航天員和各種樣本物資,以快速脫離和打水漂的方式,分別減速進入大氣層,一如既往的精準的落在了預定的著陸場。
和上次不同,這一次每個搜救大隊都跟隨了足夠多的記者和攝影師,將四艘飛船的著陸全程向觀眾直播。
而出艙時,章成銘收到的鮮花和禮遇也彌補了上次返迴時的遺憾。
唯獨不爽的,就是這次依舊是被抬出來的。
如果說上次在太空生活了三周,失重對前庭功能產生了一點小影響,但是這次行動,章成銘有一半時間都是在月球地麵上度過的。
按說這樣的情況,對於人體前庭功能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但是為了安全和穩妥起見,航天生命研究組的科學家們還是把章成銘摁在了座椅裏,將他和另外五人全部抬出飛船,坐在無數相機、攝像機麵前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
隨後的流程還是老三樣,人員拉到帝都進行恢複性療養和訓練,飛船裏的東西……
在層層警察、武裝人員的護送下,被送到了相關的研究機構裏。
在這些單位中,已經有無數科學家早已摩拳擦掌,等待著這些樣品的到來。
此次返迴後,還有一個事悄然來臨,那就是——
又是新的一年春節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