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沉默。在某個時空中,他們真的成功過。
永嘉帝冷哼,「蠻夷之人,隻知掠奪,不通倫理。」
「來覲見陛下的,倒是下苦功練禮儀了。」
永嘉帝繼續冷哼,「那是因為他們想在大齊牟取利益。」
蕭景曜輕笑,「也因為大齊的水師和戰船足夠厲害。」
永嘉帝一愣,而後大笑。
「可惜朕不能親自出海去看一看這些蠻夷之地,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有對大齊有用處的地方。」永嘉帝感嘆。要是再來個金銀島,瞧著就很不錯。
蕭景曜則笑道:「它們那邊的糧種,確實造福了我們大齊百姓的餐桌。」
至於礦藏什麽的,就算有,打下來了也沒辦法長時間管理——離得太遠。
除非像歐洲那樣,設殖民地。但這和華夏幾千年尊崇的儒家文化相悖,若要向外殖民,朝堂上必然有一番口舌官司要打。
胡閣老等人的意思也是先穩紮穩打,管理好大齊附近的這一片海域和國家,不留出任何一個缺口。
其實大齊的地理位置是真的不錯,放眼整個世界都是頂尖水平。現在水師控製住了馬六甲海峽以及倭島海域,北邊有鐵騎鎮守,又拿下了安南,大齊疆域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遼闊。
更難得的是,打仗的同時竟然也沒有勞民傷財,天公也作美,這幾年風調雨順,鮮少有大災,任誰來看,都得稱一句盛世。
無怪乎胡閣老等人那麽激動。大齊開國近百年,終於迎來了盛世騰飛。而他們,是和明君雄主一起,締造盛世的人。
註定青史留名。
永嘉帝也忍不住感嘆,「當初父皇立我為太子,我心下惶惶,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會敗掉祖宗基業。那時候哪裏會想到,會有如今之盛世光景。」
別說當初的大臣了,就算是當初的永嘉帝自己,都不敢相信他能成為一代明君。鹹魚永嘉帝不擺爛的理由很簡單,隻是不願意讓正寧帝畢生心血付諸東流,也不願讓後人指責正寧帝什麽都好,就是選了個廢物繼承人,成為了正寧帝的汙點才努力翻身奮鬥。萬萬沒想到,時也命也,竟然締造出這樣一個盛世來。
蕭景曜的眼角抽了抽,看著一臉感慨的永嘉帝,真誠地建議道:「這話您還是少說吧。」
聽起來怪欠揍的。
要是日後去了地下見到了大齊歷代帝王,蕭景曜擔心永嘉帝要挨打。
這個發言,放在整個帝王圈,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永嘉帝嘿嘿一笑,「這是朕的運道,旁人羨慕不來。可惜朕朝政諸事纏身,竟然不得閑,不然,朕也想出海去看看。」
「不,你不想。」蕭景曜麵無表情,精準預判永嘉帝接下來的話,「太子還小,拔苗助長不可取。」
永嘉帝一臉遺憾,「早知如此,當初就該早點生孩子。」
蕭景曜:「……」
有時候一個人麵對頂頭上司也挺無助的,時常要為他山路十八彎的腦迴路而驚嘆。
好在太子現在還沒到參加朝政的年紀,不然的話,蕭景曜真的擔心永嘉帝會把政務一股腦全都扔給太子,他自己卻麻溜跑路,四處瀟灑。
永嘉帝開開心心地拿著蕭景曜畫出來的航海圖,看著上頭各個國家的位置,同前來覲見的使臣一一對應,眼神更灼熱了幾分。
蕭景曜揉了揉眉心,默默為未來的太子哀嘆一聲,而後眼觀鼻鼻觀心,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又是兩年過去,讓蕭景曜意外的是,在這一年,他見到了一個特別的使臣團——當初在美洲時的少酋長帶領的美洲使臣團。朝中官員對美洲這個名詞很是熟悉,蕭景曜帶迴來的那些土豆玉米紅薯以及能治病的金雞納樹,原產地都是這裏。一聽少酋長說他們和蕭景曜有過交情,鴻臚寺的官員便好心地告訴少酋長蕭府的位置。少酋長就這麽找上了蕭景曜的門。
時隔幾年,少酋長見到蕭景曜也很高興,他本來就學了不少大齊官話,現在興奮之下,更是超常發揮,「蕭大人,我們又見麵了!我是特地來感謝你們的,多虧你們當初賣給我們的武器,讓我們打跑了魔鬼!」
第122章
蕭景曜都沒想到, 當初順手在美洲留下的一手,竟然真的有成真的那天。看著少酋長一臉後怕的模樣,蕭景曜不難猜測出當時的情形有多驚險。
幾年不見, 少酋長又成熟了不少,許是路途遙遠,在海上吃了些苦頭, 少酋長的臉上已經有了滄桑的痕跡,明明年紀比蕭景曜還小, 現在看起來卻幾乎比蕭景曜長了一輩。
提到先前的那場戰爭,少酋長依然憤憤不平, 對著蕭景曜好一陣比劃, 「那幫魔鬼真是太可惡了, 我們救了他們, 他們竟然想殺了我們。這就是你們大齊人說的, 恩將仇報是嗎?」
蕭景曜笑著點頭, 「看來你對大齊的文化已經十分了解了,還能準確用上成語。」
少酋長驕傲地表示, 「那是當然, 你們離開後,我也在看你們留下的書籍。上帝啊,你們大齊人真是太厲害了,怎麽可以創造出那麽多讓人震驚的東西!」
少酋長對大齊這種一言不合就寫出記載的行為給予高度肯定,並且覺得這麽好的行為習慣,他們部落也應該來一套。但是他們並沒有專門的史官來記載這些東西,部落裏的大巫嚐試了好幾迴, 記載出來的,總不是大齊那個味兒。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永嘉帝冷哼,「蠻夷之人,隻知掠奪,不通倫理。」
「來覲見陛下的,倒是下苦功練禮儀了。」
永嘉帝繼續冷哼,「那是因為他們想在大齊牟取利益。」
蕭景曜輕笑,「也因為大齊的水師和戰船足夠厲害。」
永嘉帝一愣,而後大笑。
「可惜朕不能親自出海去看一看這些蠻夷之地,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有對大齊有用處的地方。」永嘉帝感嘆。要是再來個金銀島,瞧著就很不錯。
蕭景曜則笑道:「它們那邊的糧種,確實造福了我們大齊百姓的餐桌。」
至於礦藏什麽的,就算有,打下來了也沒辦法長時間管理——離得太遠。
除非像歐洲那樣,設殖民地。但這和華夏幾千年尊崇的儒家文化相悖,若要向外殖民,朝堂上必然有一番口舌官司要打。
胡閣老等人的意思也是先穩紮穩打,管理好大齊附近的這一片海域和國家,不留出任何一個缺口。
其實大齊的地理位置是真的不錯,放眼整個世界都是頂尖水平。現在水師控製住了馬六甲海峽以及倭島海域,北邊有鐵騎鎮守,又拿下了安南,大齊疆域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遼闊。
更難得的是,打仗的同時竟然也沒有勞民傷財,天公也作美,這幾年風調雨順,鮮少有大災,任誰來看,都得稱一句盛世。
無怪乎胡閣老等人那麽激動。大齊開國近百年,終於迎來了盛世騰飛。而他們,是和明君雄主一起,締造盛世的人。
註定青史留名。
永嘉帝也忍不住感嘆,「當初父皇立我為太子,我心下惶惶,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會敗掉祖宗基業。那時候哪裏會想到,會有如今之盛世光景。」
別說當初的大臣了,就算是當初的永嘉帝自己,都不敢相信他能成為一代明君。鹹魚永嘉帝不擺爛的理由很簡單,隻是不願意讓正寧帝畢生心血付諸東流,也不願讓後人指責正寧帝什麽都好,就是選了個廢物繼承人,成為了正寧帝的汙點才努力翻身奮鬥。萬萬沒想到,時也命也,竟然締造出這樣一個盛世來。
蕭景曜的眼角抽了抽,看著一臉感慨的永嘉帝,真誠地建議道:「這話您還是少說吧。」
聽起來怪欠揍的。
要是日後去了地下見到了大齊歷代帝王,蕭景曜擔心永嘉帝要挨打。
這個發言,放在整個帝王圈,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永嘉帝嘿嘿一笑,「這是朕的運道,旁人羨慕不來。可惜朕朝政諸事纏身,竟然不得閑,不然,朕也想出海去看看。」
「不,你不想。」蕭景曜麵無表情,精準預判永嘉帝接下來的話,「太子還小,拔苗助長不可取。」
永嘉帝一臉遺憾,「早知如此,當初就該早點生孩子。」
蕭景曜:「……」
有時候一個人麵對頂頭上司也挺無助的,時常要為他山路十八彎的腦迴路而驚嘆。
好在太子現在還沒到參加朝政的年紀,不然的話,蕭景曜真的擔心永嘉帝會把政務一股腦全都扔給太子,他自己卻麻溜跑路,四處瀟灑。
永嘉帝開開心心地拿著蕭景曜畫出來的航海圖,看著上頭各個國家的位置,同前來覲見的使臣一一對應,眼神更灼熱了幾分。
蕭景曜揉了揉眉心,默默為未來的太子哀嘆一聲,而後眼觀鼻鼻觀心,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又是兩年過去,讓蕭景曜意外的是,在這一年,他見到了一個特別的使臣團——當初在美洲時的少酋長帶領的美洲使臣團。朝中官員對美洲這個名詞很是熟悉,蕭景曜帶迴來的那些土豆玉米紅薯以及能治病的金雞納樹,原產地都是這裏。一聽少酋長說他們和蕭景曜有過交情,鴻臚寺的官員便好心地告訴少酋長蕭府的位置。少酋長就這麽找上了蕭景曜的門。
時隔幾年,少酋長見到蕭景曜也很高興,他本來就學了不少大齊官話,現在興奮之下,更是超常發揮,「蕭大人,我們又見麵了!我是特地來感謝你們的,多虧你們當初賣給我們的武器,讓我們打跑了魔鬼!」
第122章
蕭景曜都沒想到, 當初順手在美洲留下的一手,竟然真的有成真的那天。看著少酋長一臉後怕的模樣,蕭景曜不難猜測出當時的情形有多驚險。
幾年不見, 少酋長又成熟了不少,許是路途遙遠,在海上吃了些苦頭, 少酋長的臉上已經有了滄桑的痕跡,明明年紀比蕭景曜還小, 現在看起來卻幾乎比蕭景曜長了一輩。
提到先前的那場戰爭,少酋長依然憤憤不平, 對著蕭景曜好一陣比劃, 「那幫魔鬼真是太可惡了, 我們救了他們, 他們竟然想殺了我們。這就是你們大齊人說的, 恩將仇報是嗎?」
蕭景曜笑著點頭, 「看來你對大齊的文化已經十分了解了,還能準確用上成語。」
少酋長驕傲地表示, 「那是當然, 你們離開後,我也在看你們留下的書籍。上帝啊,你們大齊人真是太厲害了,怎麽可以創造出那麽多讓人震驚的東西!」
少酋長對大齊這種一言不合就寫出記載的行為給予高度肯定,並且覺得這麽好的行為習慣,他們部落也應該來一套。但是他們並沒有專門的史官來記載這些東西,部落裏的大巫嚐試了好幾迴, 記載出來的,總不是大齊那個味兒。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