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何明淵眼神的蕭景曜:「……」
他要是說這事兒和他沒關係,會有人相信嗎?
永嘉帝對著蕭景曜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何閣老,這是陛下的提議,下官不過是稍作填補罷了。」
何明淵不贊同地看著永嘉帝:陛下怎麽還搶臣子的功勞呢?
永嘉帝:「……」
夭壽了,這年頭兒,實話都沒人信了。
蕭景曜差點沒憋住笑出聲,同樣迴了永嘉帝一個燦爛的笑容。
今天的永嘉帝,依然十分想寫一篇《我的一個冤種朋友》。
蕭景曜說得越仔細,何明淵的眼神就越亮。這個銀行有點東西啊。重點不在借錢,在存錢!
要是那些高門大戶都將銀子存在官辦銀行,哪怕有要借出的部分銀錢,留在銀行中的現銀必定非常多。有這樣一筆銀子,可以做的事情又多了去了。
何明淵深深地看著蕭景曜,體會到了當初胡閣老複雜的心情。這麽好的苗子,竟然就隻在戶部待了不到一年?
蕭景曜這手生錢的本事,何明淵心服口服。要是這會兒永嘉帝直接說要把他的戶部尚書之位給蕭景曜,何明淵都不會有一點怨言。
蕭景曜看著滿臉嚴肅,不斷向自己追問細節,認認真真做筆記的何明淵,覺得自己又碰上了卷王。
偏生最先提出這事兒的永嘉帝還在正大光明的摸魚,捧著茶杯笑眯眯地看著蕭景曜和何明淵討論得熱火朝天,覺得入口的茶都香了不少。這才是皇帝該過的日子!他隻要安排別人幹活就行!
奈何蕭景曜馬上就要離開京城了,永嘉帝薅羊毛的時間有限,很是鬱悶。
可惡,朝堂怎麽就不能出現第二個蕭景曜讓他才薅羊毛嗎?
平心而論,世上神童數不勝數。蕭景曜能過目不忘固然令人羨慕,但大齊官員又不止蕭景曜一個人能過目不忘,再說了,能考中進士當官的,誰的記性差了?就算做不到過目不忘,看個四五遍就能背估計都是基操。
但永嘉帝想要第二個蕭景曜,那難度係數就直線上升。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永嘉帝想了想沒有小夥伴幫忙處理政務的灰暗生活,整個人都有些無精打采,而後用滿懷鼓勵的眼神看著何明淵,「何卿,此事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辦。」
何明淵鄭重點頭,「臣遵旨。」
果不其然,辦銀行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蕭景曜,人人自危。抄家總督不會又想搞什麽大事吧?實在是被他查帳查出心理陰影了。
真就是景曜查帳,生死難料。
至於辦銀行,聽著倒是不錯,以後存錢借錢都有了個官方的去處,反正官員們不允許經商,也不允許放印子錢。現在將家裏的存銀存進銀行賺利息,倒也不錯。反正蕭景曜馬上就要出海了,他再怎麽想搞事情,人都不在京城,也搞不了什麽大事。出海好啊,出海妙啊,去折騰外族人吧,抄他們的家去!
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驚疑不定的目光,蕭景曜也隻能無奈嘆氣。
這一次,真的不是他先動的手!
永嘉帝憋笑。
這種有關銀子的大事,朝臣們討論來討論去,最終還是決定先在京城施行。若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也能及時喊停,免得造成更多的損失。若是辦得不錯,再逐漸推行到各州。
不過這樣一來,戶部就得新辦一個司,急需懂經濟知識的官員上任。
這不巧了嗎,狀元沈意之,正好懂經濟學問,還寫信請教過蕭景曜福安港口的稅率計算問題。
戶部急著用人,破格將沈意之提到了銀行司,連跳兩級,官至正五品。
還有一些沉寂了許久的通曉經濟學問的人被提拔,朝中震動,竟是爆發出了一股學經濟學問的小浪潮。
不過這些就跟蕭景曜沒關係了。他把自己知道的有關銀行的知識全部一股腦扔給永嘉帝後,便帶著新的使臣團,一路南下前往閔州和梁千山匯合。
臨行前,永嘉帝將自己的龍佩給了蕭景曜,「這塊龍佩,見它如見朕。若有大事,你盡可自己先做主,一切事都有朕擔著!」
「大齊未來的霸主之位,全看你此次之行了!」
蕭景曜接過龍佩,同樣豪情萬丈,「臣定不辱命!」
大航海時代,大齊跟上了,兵器軍械和戰船還稍稍領先。就像永嘉帝所說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大齊有這個實力,目標直指最終的霸主之位。
蕭景曜從未這麽輕鬆過。
第113章
梁千山很是興奮。原本領著使臣團出海的是康王和榮王。雖然這兩位王爺也不是什麽喜歡折騰人的性子, 更喜歡當大將軍的榮王和梁千山在軍事上還有不少共同語言。但康王和榮王畢竟身份擺在那兒,梁千山又和他們算不得熟悉,交情都是上船相處後才建立起來的, 到底不夠自在。
現在領著使臣團出海的人變成了蕭景曜,梁千山瞬間就抖擻起了精神。蕭景曜帶隊好啊,蕭景曜帶隊妙啊。一聽就讓人安全感爆棚。梁千山也不知道為什麽, 明明蕭景曜是個文官,沒上過戰場也沒見過血, 但梁千山就是覺得蕭景曜宛若山嶽一般可靠。怕是永嘉帝親臨,都沒有辦法給梁千山這麽強大的安全感。
蕭景曜得知梁千山的心理活動後很是無語, 良久才道:「那不是廢話嗎?要是陛下真的來了船上要出海, 你現在得擔心得晚上睡不著覺。」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要是說這事兒和他沒關係,會有人相信嗎?
永嘉帝對著蕭景曜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何閣老,這是陛下的提議,下官不過是稍作填補罷了。」
何明淵不贊同地看著永嘉帝:陛下怎麽還搶臣子的功勞呢?
永嘉帝:「……」
夭壽了,這年頭兒,實話都沒人信了。
蕭景曜差點沒憋住笑出聲,同樣迴了永嘉帝一個燦爛的笑容。
今天的永嘉帝,依然十分想寫一篇《我的一個冤種朋友》。
蕭景曜說得越仔細,何明淵的眼神就越亮。這個銀行有點東西啊。重點不在借錢,在存錢!
要是那些高門大戶都將銀子存在官辦銀行,哪怕有要借出的部分銀錢,留在銀行中的現銀必定非常多。有這樣一筆銀子,可以做的事情又多了去了。
何明淵深深地看著蕭景曜,體會到了當初胡閣老複雜的心情。這麽好的苗子,竟然就隻在戶部待了不到一年?
蕭景曜這手生錢的本事,何明淵心服口服。要是這會兒永嘉帝直接說要把他的戶部尚書之位給蕭景曜,何明淵都不會有一點怨言。
蕭景曜看著滿臉嚴肅,不斷向自己追問細節,認認真真做筆記的何明淵,覺得自己又碰上了卷王。
偏生最先提出這事兒的永嘉帝還在正大光明的摸魚,捧著茶杯笑眯眯地看著蕭景曜和何明淵討論得熱火朝天,覺得入口的茶都香了不少。這才是皇帝該過的日子!他隻要安排別人幹活就行!
奈何蕭景曜馬上就要離開京城了,永嘉帝薅羊毛的時間有限,很是鬱悶。
可惡,朝堂怎麽就不能出現第二個蕭景曜讓他才薅羊毛嗎?
平心而論,世上神童數不勝數。蕭景曜能過目不忘固然令人羨慕,但大齊官員又不止蕭景曜一個人能過目不忘,再說了,能考中進士當官的,誰的記性差了?就算做不到過目不忘,看個四五遍就能背估計都是基操。
但永嘉帝想要第二個蕭景曜,那難度係數就直線上升。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永嘉帝想了想沒有小夥伴幫忙處理政務的灰暗生活,整個人都有些無精打采,而後用滿懷鼓勵的眼神看著何明淵,「何卿,此事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辦。」
何明淵鄭重點頭,「臣遵旨。」
果不其然,辦銀行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蕭景曜,人人自危。抄家總督不會又想搞什麽大事吧?實在是被他查帳查出心理陰影了。
真就是景曜查帳,生死難料。
至於辦銀行,聽著倒是不錯,以後存錢借錢都有了個官方的去處,反正官員們不允許經商,也不允許放印子錢。現在將家裏的存銀存進銀行賺利息,倒也不錯。反正蕭景曜馬上就要出海了,他再怎麽想搞事情,人都不在京城,也搞不了什麽大事。出海好啊,出海妙啊,去折騰外族人吧,抄他們的家去!
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驚疑不定的目光,蕭景曜也隻能無奈嘆氣。
這一次,真的不是他先動的手!
永嘉帝憋笑。
這種有關銀子的大事,朝臣們討論來討論去,最終還是決定先在京城施行。若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也能及時喊停,免得造成更多的損失。若是辦得不錯,再逐漸推行到各州。
不過這樣一來,戶部就得新辦一個司,急需懂經濟知識的官員上任。
這不巧了嗎,狀元沈意之,正好懂經濟學問,還寫信請教過蕭景曜福安港口的稅率計算問題。
戶部急著用人,破格將沈意之提到了銀行司,連跳兩級,官至正五品。
還有一些沉寂了許久的通曉經濟學問的人被提拔,朝中震動,竟是爆發出了一股學經濟學問的小浪潮。
不過這些就跟蕭景曜沒關係了。他把自己知道的有關銀行的知識全部一股腦扔給永嘉帝後,便帶著新的使臣團,一路南下前往閔州和梁千山匯合。
臨行前,永嘉帝將自己的龍佩給了蕭景曜,「這塊龍佩,見它如見朕。若有大事,你盡可自己先做主,一切事都有朕擔著!」
「大齊未來的霸主之位,全看你此次之行了!」
蕭景曜接過龍佩,同樣豪情萬丈,「臣定不辱命!」
大航海時代,大齊跟上了,兵器軍械和戰船還稍稍領先。就像永嘉帝所說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大齊有這個實力,目標直指最終的霸主之位。
蕭景曜從未這麽輕鬆過。
第113章
梁千山很是興奮。原本領著使臣團出海的是康王和榮王。雖然這兩位王爺也不是什麽喜歡折騰人的性子, 更喜歡當大將軍的榮王和梁千山在軍事上還有不少共同語言。但康王和榮王畢竟身份擺在那兒,梁千山又和他們算不得熟悉,交情都是上船相處後才建立起來的, 到底不夠自在。
現在領著使臣團出海的人變成了蕭景曜,梁千山瞬間就抖擻起了精神。蕭景曜帶隊好啊,蕭景曜帶隊妙啊。一聽就讓人安全感爆棚。梁千山也不知道為什麽, 明明蕭景曜是個文官,沒上過戰場也沒見過血, 但梁千山就是覺得蕭景曜宛若山嶽一般可靠。怕是永嘉帝親臨,都沒有辦法給梁千山這麽強大的安全感。
蕭景曜得知梁千山的心理活動後很是無語, 良久才道:「那不是廢話嗎?要是陛下真的來了船上要出海, 你現在得擔心得晚上睡不著覺。」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