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湯包現在立誌想要吃遍大齊,換做一般的父母早就斥責孩子誌向不夠遠大,給他們丟人。蕭景曜卻覺得這樣挺好,這麽小的孩子能確定自己誌向,已經很不容易了,做什麽要求那麽高?
再說了,小湯包是個好奇心特別重的寶寶,什麽新鮮事物都想嚐試一下。對念書也有著澎湃的熱情,現在都反過來催蕭景曜了,「爹爹,要念書,認字!」
這些研究員們說的一些美食,他還有些字不會寫!
研究員們當然是爭著搶著教小湯包新的字,隨手撿根樹枝在地上一劃拉就能進行教學。
蕭景曜看著這小傢夥被大家眾星拱月的樣子,又忍不住失笑,隻覺得一路上多出了無數樂趣。
到閔州後,蕭景曜讓人在總督府附近置了一間大院子,用來給研究員們安置和做研究。
一切事宜都安排妥當後,蕭景曜想到當年他還在念書之時,尹縣令將他帶在身邊教導,帶著他去往田間地頭,和老農閑談,看孩童勞作,知曉稼穡之艱,懂得民生疾苦。
這麽富有教育意義的事情,必須給小湯包也安排上!
小湯包是個閑不住的性子,知道要出門就開心得不行,乖乖地給蕭景曜捏肩捶背,就等著蕭景曜帶他出去玩。
蕭景曜說幹就幹,現在已經過了春耕時節,農戶們也沒有春耕時那麽忙,蕭景曜正好帶著小湯包去各個縣下的村莊走一走。
小湯包還是第一次見到村裏的小朋友,穿著打扮和他往常見到的小朋友完全不一樣。衣裳都是粗布麻衣,看著就不夠柔軟,也沒有精緻的繡花,臉色也沒那麽白嫩,見了蕭景曜一行人,都麵露敬畏之色,看到白嫩可愛的小湯包,不自覺地露出了羨慕之色。
小湯包沒有什麽階級意識,看到有孩子身邊跟著一條大黃狗,眼睛就亮了起來,「這是你家的狗嗎?好威風!」
想摸!
提到大黃狗,對方的膽子也大了起來,用力點頭,「大黃還會幫我爹獵兔子,可厲害了!」
小湯包「哇塞」一聲,眼睛晶晶亮,噔噔噔就湊了過去同這幫孩子說起話來。
蕭景曜見已經有護衛跟了上去,放下心來,又問裏正以及村裏的耆老,「去年收成如何?今年種了多少畝地,能讓一家老小吃飽嗎?」
裏正最是能說會道,搶著答了,蕭景曜一看周圍人的臉色,也知道他們去年的收成確實不錯,基本沒有餓肚子。還有福安港口帶來的促進經濟的優勢,去年應當是他們過的最肥的一個年。
蕭景曜便順勢笑道:「村裏的社學辦得如何?有了餘錢,也該讓孩子們去念書,不說科舉當官,多識幾個字也是好的。」
大齊太祖是苦出身,打下江山後,有感於自己當年生活的艱難,念書無門的遺憾,太祖便讓大齊各地建社學,各地紛紛響應,多的地方,一個縣就能有幾十處社學,差不多達到一村一個社學,多為村裏祠堂屋子,或是族裏富貴之家出銀子修的新社學。像蕭景曜考中進士後,迴鄉祭祖時,除了給族裏捐了良田,還專款專用,拿了銀子,指明說是給村裏建個新社學的,修得更大些,多買些桌子,不論男女,都去聽一聽,識得幾個字才好。給族裏捐的良田的收益,就用來資助族中孩子念書,這樣家族才會一代代興旺下去。
社學,就是大齊最基層的教育機構。裏麵的夫子並不像私塾先生那樣,嚴格教四書五經,而是給孩子們啟蒙,等他們大了,再給他們講《大齊律》。
不過等到太祖去世,各地對社學又沒那麽盡心。畢竟念書也花時間,既然用不著去考科舉,都是在地裏刨食的,還不如在家多幹點活呢。
另外,社學的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有的地方並不能湊出這筆銀子,或者成了族老們的斂財方式,許多地方的社學便慢慢被廢棄,隻剩個名頭。
江南富庶之地還好,文風興盛,重視教育,田間地頭的小孩兒也能進社學識得幾個字。至於其他地方的孩子,端看族中有沒有出息人物,族老們是否看得長遠,一心為族裏打算。
麵前這位裏正肯定是在社學上花了心思的。一聽蕭景曜這話就笑了,「大人英明,我們年後正好將社學修繕了一番,現在能容更多孩子進去上學。」
隻不過社學也有休沐,今天正好是休沐日。不然的話,小湯包隻能去社學裏頭看小朋友了。
蕭景曜也來了興致,示意裏正帶路,自己也去看看這個修繕了的社學。
簡單的土坯房,算不上多麽氣派,但占地足夠大,裏頭的桌椅也擺得整整齊齊。蕭景曜一看屋子上頭擺的都是齊齊整整的瓦片,就知道這個村的村民確實注重社學。
不然,那裏會給社學用上瓦片?
村裏還有一堆茅草屋頂呢。
小湯包不知道什麽時候噔噔噔地跑了過來,那條有他半個身子高的大黃狗搖著尾巴歡快地跟在小湯包身邊。小湯包時不時就能快快樂樂地擼一擼狗頭,心裏的小人已經開心到不斷打滾。
在聽到蕭景曜說這是社學,孩子們念書的地方,小湯包頓時仰著頭,眨巴著亮晶晶的眼睛看著蕭景曜,奶聲奶氣道:「爹爹,教書!爹爹是傳奇狀元,給小朋友們沾沾文氣!」
沾文氣的說法,還是小湯包從研究員們那裏聽來的。那幫研究員都搶著抱他,說他肯定沾染了許多他爹的文氣才會生得這麽機靈。他們抱了小湯包,就等於自己也沾到了蕭景曜的文氣。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再說了,小湯包是個好奇心特別重的寶寶,什麽新鮮事物都想嚐試一下。對念書也有著澎湃的熱情,現在都反過來催蕭景曜了,「爹爹,要念書,認字!」
這些研究員們說的一些美食,他還有些字不會寫!
研究員們當然是爭著搶著教小湯包新的字,隨手撿根樹枝在地上一劃拉就能進行教學。
蕭景曜看著這小傢夥被大家眾星拱月的樣子,又忍不住失笑,隻覺得一路上多出了無數樂趣。
到閔州後,蕭景曜讓人在總督府附近置了一間大院子,用來給研究員們安置和做研究。
一切事宜都安排妥當後,蕭景曜想到當年他還在念書之時,尹縣令將他帶在身邊教導,帶著他去往田間地頭,和老農閑談,看孩童勞作,知曉稼穡之艱,懂得民生疾苦。
這麽富有教育意義的事情,必須給小湯包也安排上!
小湯包是個閑不住的性子,知道要出門就開心得不行,乖乖地給蕭景曜捏肩捶背,就等著蕭景曜帶他出去玩。
蕭景曜說幹就幹,現在已經過了春耕時節,農戶們也沒有春耕時那麽忙,蕭景曜正好帶著小湯包去各個縣下的村莊走一走。
小湯包還是第一次見到村裏的小朋友,穿著打扮和他往常見到的小朋友完全不一樣。衣裳都是粗布麻衣,看著就不夠柔軟,也沒有精緻的繡花,臉色也沒那麽白嫩,見了蕭景曜一行人,都麵露敬畏之色,看到白嫩可愛的小湯包,不自覺地露出了羨慕之色。
小湯包沒有什麽階級意識,看到有孩子身邊跟著一條大黃狗,眼睛就亮了起來,「這是你家的狗嗎?好威風!」
想摸!
提到大黃狗,對方的膽子也大了起來,用力點頭,「大黃還會幫我爹獵兔子,可厲害了!」
小湯包「哇塞」一聲,眼睛晶晶亮,噔噔噔就湊了過去同這幫孩子說起話來。
蕭景曜見已經有護衛跟了上去,放下心來,又問裏正以及村裏的耆老,「去年收成如何?今年種了多少畝地,能讓一家老小吃飽嗎?」
裏正最是能說會道,搶著答了,蕭景曜一看周圍人的臉色,也知道他們去年的收成確實不錯,基本沒有餓肚子。還有福安港口帶來的促進經濟的優勢,去年應當是他們過的最肥的一個年。
蕭景曜便順勢笑道:「村裏的社學辦得如何?有了餘錢,也該讓孩子們去念書,不說科舉當官,多識幾個字也是好的。」
大齊太祖是苦出身,打下江山後,有感於自己當年生活的艱難,念書無門的遺憾,太祖便讓大齊各地建社學,各地紛紛響應,多的地方,一個縣就能有幾十處社學,差不多達到一村一個社學,多為村裏祠堂屋子,或是族裏富貴之家出銀子修的新社學。像蕭景曜考中進士後,迴鄉祭祖時,除了給族裏捐了良田,還專款專用,拿了銀子,指明說是給村裏建個新社學的,修得更大些,多買些桌子,不論男女,都去聽一聽,識得幾個字才好。給族裏捐的良田的收益,就用來資助族中孩子念書,這樣家族才會一代代興旺下去。
社學,就是大齊最基層的教育機構。裏麵的夫子並不像私塾先生那樣,嚴格教四書五經,而是給孩子們啟蒙,等他們大了,再給他們講《大齊律》。
不過等到太祖去世,各地對社學又沒那麽盡心。畢竟念書也花時間,既然用不著去考科舉,都是在地裏刨食的,還不如在家多幹點活呢。
另外,社學的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有的地方並不能湊出這筆銀子,或者成了族老們的斂財方式,許多地方的社學便慢慢被廢棄,隻剩個名頭。
江南富庶之地還好,文風興盛,重視教育,田間地頭的小孩兒也能進社學識得幾個字。至於其他地方的孩子,端看族中有沒有出息人物,族老們是否看得長遠,一心為族裏打算。
麵前這位裏正肯定是在社學上花了心思的。一聽蕭景曜這話就笑了,「大人英明,我們年後正好將社學修繕了一番,現在能容更多孩子進去上學。」
隻不過社學也有休沐,今天正好是休沐日。不然的話,小湯包隻能去社學裏頭看小朋友了。
蕭景曜也來了興致,示意裏正帶路,自己也去看看這個修繕了的社學。
簡單的土坯房,算不上多麽氣派,但占地足夠大,裏頭的桌椅也擺得整整齊齊。蕭景曜一看屋子上頭擺的都是齊齊整整的瓦片,就知道這個村的村民確實注重社學。
不然,那裏會給社學用上瓦片?
村裏還有一堆茅草屋頂呢。
小湯包不知道什麽時候噔噔噔地跑了過來,那條有他半個身子高的大黃狗搖著尾巴歡快地跟在小湯包身邊。小湯包時不時就能快快樂樂地擼一擼狗頭,心裏的小人已經開心到不斷打滾。
在聽到蕭景曜說這是社學,孩子們念書的地方,小湯包頓時仰著頭,眨巴著亮晶晶的眼睛看著蕭景曜,奶聲奶氣道:「爹爹,教書!爹爹是傳奇狀元,給小朋友們沾沾文氣!」
沾文氣的說法,還是小湯包從研究員們那裏聽來的。那幫研究員都搶著抱他,說他肯定沾染了許多他爹的文氣才會生得這麽機靈。他們抱了小湯包,就等於自己也沾到了蕭景曜的文氣。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