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又問段研究員,「若你現在迴段氏造船廠,要多久時間能造出蒸汽船?」
段研究員知道蕭景曜的意思,眼中難掩興奮,「一年!給我一年的時間,我能造出來!」
他本來就是段氏嫡支子弟,又在造船上頗有天賦,祖上的造船技術基本都被他給吃透了,融會貫通後,他才突發奇想,去探索另外能讓戰船戰鬥力飆升的道路。
生在閔州長在閔州的人,誰不希望大齊的戰船更威猛一些呢?最好一炮火下去就將那些該死的倭匪全部送去閻王殿,直接將倭匪的老巢都給轟平了才好!
段研究員年紀也不大,正是憤青的時候。早年間見過被倭匪淩虐而死的無辜百姓,段研究員每次提到倭匪,都恨不得對方族滅,一整個島全部都消失在世上,省得禍害人。
主觀情緒十分濃鬱,完全沒辦法讓他客觀看待倭人。
蕭景曜都忍不住好奇,這位段研究員在研究蒸汽機時,腦海裏都腦補了一些什麽畫麵。
想來應該是些十分令人心情愉悅,專治高血壓和心梗的畫麵吧。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腦補的愉悅程度,大概和現代人看到近代史的憤怒成正比。
蕭景曜很能理解段研究員。整個研究院的人都能理解段研究員,知道他立誌要造出最厲害的戰船,將倭匪全都人道毀滅,大家紛紛誇他有誌氣,這才是咱大齊的好兒郎!
不過現在出了一點點小意外,朝廷已經將倭島拿下,還從那邊源源不斷地運迴了黃金白銀。現在倭島對朝廷來說有大用處,都給它改了個名,名字十分質樸,就叫金銀島,一聽就知道島上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段研究員高興之餘,造船的動力更足了。倭匪徹底清除,如此遼闊的大海,難道不值得他造出新的戰船,讓大齊水師的威名傳遍寰宇嗎?
蕭景曜不知道段研究員還有這般誌氣,聽他說給他一年時間,他就能造出蒸汽船,蕭景曜當即給了他一個誠懇的建議,「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不如早點迴造船廠,早日造出蒸汽船,早日能讓水師征服大海。你如今也有官職在身,又得陛下賞賜,想來去了造船廠,也不會有人敢輕慢你,估計是爭著搶著想跟在你身邊幫忙,向你學幾手本事。」
蒸汽船可是在正寧帝麵前掛過號的,段氏造船廠要是能配合段研究員成功造出蒸汽船,那未來幾十年都不用再發愁了。
好在現在朝廷富得很,造蒸汽船的經費還是給得起的。不然的話,哪怕段研究員真的能做出來蒸汽船,朝廷也不會給撥資金。
閔州水師又不是沒有戰船,大齊開國時,能弄到的戰船全給水師了,水師還有什麽不滿足?
蕭景曜都能想像的到胡閣老有多麽氣急敗壞,甚至能想像到胡閣老會唾沫橫飛嚷嚷些什麽話:國庫的銀子要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還能撐住的千萬別來挨邊!
段研究員眼神一亮,覺得蕭景曜這個提議非常有道理,當即表示,「我離家多年,也該迴去好好侍奉父母了。」
蕭景曜則笑道:「侍奉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學問給落下。」
段研究員表示自己很懂,「多帶著父母去造船廠轉一轉就好。」
蕭景曜則琢磨著,明年就到三年考評年了。他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幹了三年,正寧帝也有意讓他外放,閔州總督這個位置,他要定了!
就不信他還搞不定一個海禁!
閔州地方豪強再厲害又怎麽樣?他在閔州也是有人的。閔州總兵梁千山,才領著水師拿下倭島,正是兵精糧足的時候,誰敢鬧事試試?
還有段研究員這樣的技術黨,以及在閔州根基頗深的段氏造船廠。蕭景曜自覺手中籌碼很不錯,可以和那一幫地方豪強掰一掰手腕,實在不行,就能請梁千山物理消滅他們了。
蕭景曜打定主意,明年就去閔州。
正好那時段研究員的蒸汽船也造了出來,蕭景曜都可以準備畫航海路線了。
大航海時代,大齊來了!
不過現在閔州附近隻有倭匪作祟,並無其他相貌怪異的外來者的表述。灣州島那邊同樣也沒聽過什麽金髮碧眼的外來者的消息。由此可見,西方國家還未開始大航海,這一次,是大齊搶先完成了!
蕭景曜想想都熱淚盈眶。
但灣州島現在也不大安分,和交趾眉來眼去,黏黏糊糊,經常在背後給大齊捅刀。蕭景曜想想就覺得糟心,怎麽都穿越了,灣州島還在當逆子?
必須得讓他們感受一下爸爸的鐵拳才行!
蕭景曜心裏已經有了結論。
等到朝廷正式論功行賞時,蕭景曜便順勢提出,「既然研究院的一些技術發明能為朝廷,為百姓們帶來巨大的好處,想來大家都已經看到了人才的可貴。便是大家不放在眼裏的奇技淫巧,學好了,學透了,也能為朝廷立功!」
「是以臣提議,將有意進研究院的人,再次安排人給他們出題考試,考試通過後,才能得入研究院。」
這話一出,整個文官集團看蕭景曜的目光都很是微妙。
同為正統文官,瞧你小夥子濃眉大眼的,怎麽還跑去給文官集團的牆腳給挖石頭的?
進研究院還要單獨考試,虧你小子敢說!
科舉考試都考了大幾百年了,金榜題名的進士們,也都是聽從朝廷的安排前去哪個官署報導。就這,哪怕去的官署,要當的官和自己的誌向完全不同,也隻能自己掏銀子請幕僚。牛逼如六部都沒大言不慚地提要求,說要進六部再考一次試,你這所小小的研究院算哪根蔥?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段研究員知道蕭景曜的意思,眼中難掩興奮,「一年!給我一年的時間,我能造出來!」
他本來就是段氏嫡支子弟,又在造船上頗有天賦,祖上的造船技術基本都被他給吃透了,融會貫通後,他才突發奇想,去探索另外能讓戰船戰鬥力飆升的道路。
生在閔州長在閔州的人,誰不希望大齊的戰船更威猛一些呢?最好一炮火下去就將那些該死的倭匪全部送去閻王殿,直接將倭匪的老巢都給轟平了才好!
段研究員年紀也不大,正是憤青的時候。早年間見過被倭匪淩虐而死的無辜百姓,段研究員每次提到倭匪,都恨不得對方族滅,一整個島全部都消失在世上,省得禍害人。
主觀情緒十分濃鬱,完全沒辦法讓他客觀看待倭人。
蕭景曜都忍不住好奇,這位段研究員在研究蒸汽機時,腦海裏都腦補了一些什麽畫麵。
想來應該是些十分令人心情愉悅,專治高血壓和心梗的畫麵吧。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腦補的愉悅程度,大概和現代人看到近代史的憤怒成正比。
蕭景曜很能理解段研究員。整個研究院的人都能理解段研究員,知道他立誌要造出最厲害的戰船,將倭匪全都人道毀滅,大家紛紛誇他有誌氣,這才是咱大齊的好兒郎!
不過現在出了一點點小意外,朝廷已經將倭島拿下,還從那邊源源不斷地運迴了黃金白銀。現在倭島對朝廷來說有大用處,都給它改了個名,名字十分質樸,就叫金銀島,一聽就知道島上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段研究員高興之餘,造船的動力更足了。倭匪徹底清除,如此遼闊的大海,難道不值得他造出新的戰船,讓大齊水師的威名傳遍寰宇嗎?
蕭景曜不知道段研究員還有這般誌氣,聽他說給他一年時間,他就能造出蒸汽船,蕭景曜當即給了他一個誠懇的建議,「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不如早點迴造船廠,早日造出蒸汽船,早日能讓水師征服大海。你如今也有官職在身,又得陛下賞賜,想來去了造船廠,也不會有人敢輕慢你,估計是爭著搶著想跟在你身邊幫忙,向你學幾手本事。」
蒸汽船可是在正寧帝麵前掛過號的,段氏造船廠要是能配合段研究員成功造出蒸汽船,那未來幾十年都不用再發愁了。
好在現在朝廷富得很,造蒸汽船的經費還是給得起的。不然的話,哪怕段研究員真的能做出來蒸汽船,朝廷也不會給撥資金。
閔州水師又不是沒有戰船,大齊開國時,能弄到的戰船全給水師了,水師還有什麽不滿足?
蕭景曜都能想像的到胡閣老有多麽氣急敗壞,甚至能想像到胡閣老會唾沫橫飛嚷嚷些什麽話:國庫的銀子要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還能撐住的千萬別來挨邊!
段研究員眼神一亮,覺得蕭景曜這個提議非常有道理,當即表示,「我離家多年,也該迴去好好侍奉父母了。」
蕭景曜則笑道:「侍奉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學問給落下。」
段研究員表示自己很懂,「多帶著父母去造船廠轉一轉就好。」
蕭景曜則琢磨著,明年就到三年考評年了。他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幹了三年,正寧帝也有意讓他外放,閔州總督這個位置,他要定了!
就不信他還搞不定一個海禁!
閔州地方豪強再厲害又怎麽樣?他在閔州也是有人的。閔州總兵梁千山,才領著水師拿下倭島,正是兵精糧足的時候,誰敢鬧事試試?
還有段研究員這樣的技術黨,以及在閔州根基頗深的段氏造船廠。蕭景曜自覺手中籌碼很不錯,可以和那一幫地方豪強掰一掰手腕,實在不行,就能請梁千山物理消滅他們了。
蕭景曜打定主意,明年就去閔州。
正好那時段研究員的蒸汽船也造了出來,蕭景曜都可以準備畫航海路線了。
大航海時代,大齊來了!
不過現在閔州附近隻有倭匪作祟,並無其他相貌怪異的外來者的表述。灣州島那邊同樣也沒聽過什麽金髮碧眼的外來者的消息。由此可見,西方國家還未開始大航海,這一次,是大齊搶先完成了!
蕭景曜想想都熱淚盈眶。
但灣州島現在也不大安分,和交趾眉來眼去,黏黏糊糊,經常在背後給大齊捅刀。蕭景曜想想就覺得糟心,怎麽都穿越了,灣州島還在當逆子?
必須得讓他們感受一下爸爸的鐵拳才行!
蕭景曜心裏已經有了結論。
等到朝廷正式論功行賞時,蕭景曜便順勢提出,「既然研究院的一些技術發明能為朝廷,為百姓們帶來巨大的好處,想來大家都已經看到了人才的可貴。便是大家不放在眼裏的奇技淫巧,學好了,學透了,也能為朝廷立功!」
「是以臣提議,將有意進研究院的人,再次安排人給他們出題考試,考試通過後,才能得入研究院。」
這話一出,整個文官集團看蕭景曜的目光都很是微妙。
同為正統文官,瞧你小夥子濃眉大眼的,怎麽還跑去給文官集團的牆腳給挖石頭的?
進研究院還要單獨考試,虧你小子敢說!
科舉考試都考了大幾百年了,金榜題名的進士們,也都是聽從朝廷的安排前去哪個官署報導。就這,哪怕去的官署,要當的官和自己的誌向完全不同,也隻能自己掏銀子請幕僚。牛逼如六部都沒大言不慚地提要求,說要進六部再考一次試,你這所小小的研究院算哪根蔥?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