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帝看向福王,示意福王來做這個決定。福王接到正寧帝的眼神後,一個猶豫都沒有,當即點頭同意了這事兒。喜得榮王顧不上尊卑有別,咕嚕一下從地上爬起來,使勁兒勾住福王的脖子,大喊了一聲,「好兄弟!」
看得一旁的竇平旌都忍不住眼角抽搐。福王的心,有時候是真的大。換成一般的太子,第一反應定然是猜忌榮王想要染指兵權。在自己的儲君之位還未完全坐穩的情況下,正常太子都不會同意讓弟弟插手軍隊的事。
但福王就這麽幹了,還坦坦蕩蕩,一點懷疑兄弟的意思都沒有,隻把榮王當成可以共同進退的親兄弟。
正寧帝老懷大慰,心中無比熨帖。
竇平旌在宮變之後,又被正寧帝拽過來當禁衛軍統領。隻不過自從悼懷太子去世後,竇平旌的精神也頹靡了一段時間,覺得對不起長姐,又不能拿整個承恩公府去給悼懷太子陪葬。
如今竇平旌能做的,就是多多照顧悼懷太子留下來的幾個孩子。等到他們長大後,定然能有爵位,便是女孩,最低也能被封個縣主。前程不會差,但竇平旌擔心他們在禁庭中沒有夫子教導,把人給圈廢了,日後就算出來了,又會成為別人算計的對象。
正好福王也想到了這事兒,試探著問正寧帝,「煦兒正是該念書的年紀,先前也是在上書房開蒙的,不若讓他繼續在上書房念書?」
正寧帝深深看了福王一眼,有所意動,最終還是冷淡下來,「且再等等。過了這個風頭後,再對他另行安置。朕不管這些,你自己看著辦。」
竇平旌也猜到了正寧帝的用意,聞言立即抱拳道:「皇孫還在孝期,悼懷太子妃也是博學多才之人,不若讓她先教導皇孫們。」
正寧帝點頭同意此事,福王想了想,又跑去煩蕭景曜,「我看你鬼點子一個接一個,給我寫的那些典故小冊子都是有趣又實用,有沒有適合半大孩子該看的書?你不是也快當爹了嗎,正好一併為孩子的學習操操心。」
要是福王單獨讓蕭景曜給皇孫編學習冊子,蕭景曜才不搭理他。但福王提到蕭景曜馬上也要當爹了,要多積攢點經驗,蕭景曜頓時就來了精神,還真就順著福王的思路往下琢磨了一陣兒,該給八歲的孩子看什麽樣式的書,更能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蕭景曜對教育學方麵的內容不太了解,畢竟他本人就不太符合教育學的常規理論。但蕭景曜努力迴想了一下小學中低年級的課外讀物,多為彩色畫本為主,年紀越小,越偏向畫多字少的繪本。
學齡前兒童最適合看的就是繪本。
蕭景曜已經開始琢磨著怎麽給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畫繪本了。
直到福王一巴掌拍在蕭景曜背上,蕭景曜才迴過神來,認真道:「我先琢磨琢磨,盡量編出一套淺顯易懂又有趣的書籍給皇孫學習。」
悼懷太子死了,正寧帝給了他悼懷太子的諡號,卻還是沒解除原東宮一係的圈禁。禁庭中不好讓夫子進去為皇孫們授課,正寧帝又不同意讓皇孫繼續去上書房念書。蕭景曜覺得好好一個皇孫變成了失學兒童,也怪可憐的。索性就當為自己還沒出生的孩子積德,給皇孫編寫一套有趣又有內涵的書籍。
要當爹了,蕭景曜整個人都柔和了許多,委實見不得這種失學兒童的事。
福王立即順杆爬,美滋滋地決定將蕭景曜編寫出來的書籍讓人抄寫一份給他兒子用。
蕭景曜:「……」
不愧是福王,薅羊毛都薅到資本家頭上來了。
對此,福王很是理直氣壯,「好東西大家都想要,合情合理!」
先前蕭景曜為福王編的典故小冊子,還是福王的鎮書房之寶,時不時就要拿出來重溫一下。蕭景曜出品,必屬精品。有這種好東西不給自己兒子扒拉扒拉,那還算什麽爹?
資本家蕭景曜敗在厚臉皮的封建統治者福王之下。
但蕭景曜也不是那麽容易服輸的人,忍不住調侃福王,「你說要拿我當太傅對待,現在又打算拿著我編寫的書給你兒子看。那按這個算,你兒子是不是還得叫你一聲師兄?」
福王:「……」
但臉皮厚的人,理不直氣也壯。福王不過愣了一會兒,立即笑著表示,「這倒也不錯。到時候我就和我兒子各論各的!」
妙啊。蕭景曜都沒想到福王這麽能想得開,其思想之跳脫,都能和後世放飛自我的年輕一代父母一較高下了。
這事兒也就這麽定了下來。蕭景曜在給研究院送教材之餘,還得自己編少兒教材,然後費心為自己的孩子準備各種繪本。
這時候,蕭景曜就深恨自己上輩子看的書不夠多,總覺得育兒書就在那裏,自己什麽時候有了孩子再去買也不遲。誰知道還能碰上穿越這種離奇的事,現在蕭景曜有權有勢又有錢,照樣買不到一本科學的育兒書。
真是想想都是淚。
在蕭景曜費盡心思為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編寫繪本的同時,正寧帝也一心養病,並且感受到了鹹魚的快樂。尤其是這份快樂還是建立在福王的痛苦之上的,正寧帝就更快樂了。
以至於正寧帝這病,一養就是大半年,直接養到了正寧二十年立夏。
顧希夷的肚子已經挺了起來,圓溜溜的跟揣了個西瓜一樣,低頭已經看不到自己的雙腳。蕭景曜每天看著顧希夷忍受著懷孕的不便,看到她發脹的腳踝,以及晚上睡覺的種種不便,都是一陣心疼。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看得一旁的竇平旌都忍不住眼角抽搐。福王的心,有時候是真的大。換成一般的太子,第一反應定然是猜忌榮王想要染指兵權。在自己的儲君之位還未完全坐穩的情況下,正常太子都不會同意讓弟弟插手軍隊的事。
但福王就這麽幹了,還坦坦蕩蕩,一點懷疑兄弟的意思都沒有,隻把榮王當成可以共同進退的親兄弟。
正寧帝老懷大慰,心中無比熨帖。
竇平旌在宮變之後,又被正寧帝拽過來當禁衛軍統領。隻不過自從悼懷太子去世後,竇平旌的精神也頹靡了一段時間,覺得對不起長姐,又不能拿整個承恩公府去給悼懷太子陪葬。
如今竇平旌能做的,就是多多照顧悼懷太子留下來的幾個孩子。等到他們長大後,定然能有爵位,便是女孩,最低也能被封個縣主。前程不會差,但竇平旌擔心他們在禁庭中沒有夫子教導,把人給圈廢了,日後就算出來了,又會成為別人算計的對象。
正好福王也想到了這事兒,試探著問正寧帝,「煦兒正是該念書的年紀,先前也是在上書房開蒙的,不若讓他繼續在上書房念書?」
正寧帝深深看了福王一眼,有所意動,最終還是冷淡下來,「且再等等。過了這個風頭後,再對他另行安置。朕不管這些,你自己看著辦。」
竇平旌也猜到了正寧帝的用意,聞言立即抱拳道:「皇孫還在孝期,悼懷太子妃也是博學多才之人,不若讓她先教導皇孫們。」
正寧帝點頭同意此事,福王想了想,又跑去煩蕭景曜,「我看你鬼點子一個接一個,給我寫的那些典故小冊子都是有趣又實用,有沒有適合半大孩子該看的書?你不是也快當爹了嗎,正好一併為孩子的學習操操心。」
要是福王單獨讓蕭景曜給皇孫編學習冊子,蕭景曜才不搭理他。但福王提到蕭景曜馬上也要當爹了,要多積攢點經驗,蕭景曜頓時就來了精神,還真就順著福王的思路往下琢磨了一陣兒,該給八歲的孩子看什麽樣式的書,更能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蕭景曜對教育學方麵的內容不太了解,畢竟他本人就不太符合教育學的常規理論。但蕭景曜努力迴想了一下小學中低年級的課外讀物,多為彩色畫本為主,年紀越小,越偏向畫多字少的繪本。
學齡前兒童最適合看的就是繪本。
蕭景曜已經開始琢磨著怎麽給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畫繪本了。
直到福王一巴掌拍在蕭景曜背上,蕭景曜才迴過神來,認真道:「我先琢磨琢磨,盡量編出一套淺顯易懂又有趣的書籍給皇孫學習。」
悼懷太子死了,正寧帝給了他悼懷太子的諡號,卻還是沒解除原東宮一係的圈禁。禁庭中不好讓夫子進去為皇孫們授課,正寧帝又不同意讓皇孫繼續去上書房念書。蕭景曜覺得好好一個皇孫變成了失學兒童,也怪可憐的。索性就當為自己還沒出生的孩子積德,給皇孫編寫一套有趣又有內涵的書籍。
要當爹了,蕭景曜整個人都柔和了許多,委實見不得這種失學兒童的事。
福王立即順杆爬,美滋滋地決定將蕭景曜編寫出來的書籍讓人抄寫一份給他兒子用。
蕭景曜:「……」
不愧是福王,薅羊毛都薅到資本家頭上來了。
對此,福王很是理直氣壯,「好東西大家都想要,合情合理!」
先前蕭景曜為福王編的典故小冊子,還是福王的鎮書房之寶,時不時就要拿出來重溫一下。蕭景曜出品,必屬精品。有這種好東西不給自己兒子扒拉扒拉,那還算什麽爹?
資本家蕭景曜敗在厚臉皮的封建統治者福王之下。
但蕭景曜也不是那麽容易服輸的人,忍不住調侃福王,「你說要拿我當太傅對待,現在又打算拿著我編寫的書給你兒子看。那按這個算,你兒子是不是還得叫你一聲師兄?」
福王:「……」
但臉皮厚的人,理不直氣也壯。福王不過愣了一會兒,立即笑著表示,「這倒也不錯。到時候我就和我兒子各論各的!」
妙啊。蕭景曜都沒想到福王這麽能想得開,其思想之跳脫,都能和後世放飛自我的年輕一代父母一較高下了。
這事兒也就這麽定了下來。蕭景曜在給研究院送教材之餘,還得自己編少兒教材,然後費心為自己的孩子準備各種繪本。
這時候,蕭景曜就深恨自己上輩子看的書不夠多,總覺得育兒書就在那裏,自己什麽時候有了孩子再去買也不遲。誰知道還能碰上穿越這種離奇的事,現在蕭景曜有權有勢又有錢,照樣買不到一本科學的育兒書。
真是想想都是淚。
在蕭景曜費盡心思為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編寫繪本的同時,正寧帝也一心養病,並且感受到了鹹魚的快樂。尤其是這份快樂還是建立在福王的痛苦之上的,正寧帝就更快樂了。
以至於正寧帝這病,一養就是大半年,直接養到了正寧二十年立夏。
顧希夷的肚子已經挺了起來,圓溜溜的跟揣了個西瓜一樣,低頭已經看不到自己的雙腳。蕭景曜每天看著顧希夷忍受著懷孕的不便,看到她發脹的腳踝,以及晚上睡覺的種種不便,都是一陣心疼。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