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也嘆氣,深深一揖謝過福王,「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陛下這般偏袒,隻會讓下官覺得自己的猜測是真的。」
福王抓狂,簡直想揪住蕭景曜的衣襟咆哮,「本王勸誡你的話你是一個字都沒聽進去!都說了父皇不高興不高興不高興,你知道惹怒父皇的後果嗎?」
福王激動之下,反手指著自己的鼻子,現身說法,「本王夠受寵吧?從小到大挨過的打還少嗎?你難不成比本王更受父皇寵愛?」
蕭景曜被突然崩潰化身成為咆哮帝的福王給逗樂了,忍不住笑出聲,拍了拍福王的手背,溫聲安撫他,「我知道殿下的意思。但是,為人臣子,亦有勸諫陛下的職責。倘若因為陛下不喜,而不去幹正確的事。那下官豈不就成了奸佞小人?」
「啊啊啊啊你們這些臭儒生什麽時候能別張嘴閉嘴就是大道理啊?」福王崩潰,氣到站起來在亭子裏瘋狂轉圈圈,繡著金線的靴子跺在地上,發出的巨大聲響足夠證明福王的怒氣。見蕭景曜神色堅定,福王更是氣急,狠狠一甩袖子,「算了,本王不管你了!」
愛撞南牆就撞南牆吧!等你撞得頭破血流,到時候本王肯定好好去嘲笑你一番!
福王恨恨地甩袖離開,連背影都透著怒氣,並在心裏決定,等到蕭景曜挨罰的時候,自己就找幾個人去圍著他吹嗩吶!
蕭景曜好笑之餘,又在心中記下了福王這份好意。不是誰都會像福王這樣,幫助人隻是憑藉自己的心意,而沒有其他念頭。
蕭景曜正感慨間,福王又怒氣沖沖地迴來了,以一副蕭景曜欠了他八百萬兩銀子的晚娘臉,傲氣十足地吩咐蕭景曜。「不是說要教本王念書嗎?這都過了快兩年了,你是一點都沒教過本王。怎麽,你這個六元及第的天才狀元郎,看不上本王這個學生?」
「王爺言重了。」蕭景曜苦笑,又給了福王一個戲謔的笑容,「王爺不是說不管下官嗎,怎麽又跑來讓下官教您念書?」
早先在戶部還好,兩人都在銀庫司,福王還是蕭景曜的頂頭上司,兩人在一處辦公。蕭景曜想教福王,方便得很,也沒人察覺。
現在蕭景曜都到了大理寺了,離戶部可有一段距離。福王還三不五時地跑過來找蕭景曜,就差拿個大喇叭告訴所有人:「本王和蕭景曜關係好著呢!」
一般人可能覺得福王這是在硬蹭蕭景曜。畢竟一個是不學無術的王爺,一個是年少有為的權臣,兩人的畫風都不一樣,怎麽能說到一起去?
但蕭景曜想到了福王做這個決定的前提,是他知道蕭景曜可能會因為堅持查幾兄妹慘死的案子而觸怒正寧帝。這時候,福王還能做出這個決定,可見對方確實是拿蕭景曜當成至交好友看待。
蕭景曜領福王這份情。
福王聽了蕭景曜的話後,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冷笑道:「你也別太感動。萬一父皇太過生氣,本王也會選擇明哲保身,你就一邊哭去吧!」
到時候本王能替你說兩句話就不錯了!
蕭景曜忍笑,拱手道:「王爺大人有大量,下官很是感激。」
要是福王有尾巴,這會兒他的尾巴肯定翹了起來。福王努力地壓下瘋狂上揚的嘴角,對著蕭景曜又是一聲冷哼,「父皇動不動就讓我背《勸學》,你不是要教我嗎?趕緊同我好好說道說道這篇文章,若還是老生重談,本王指定對你見死不救!」
蕭景曜再次忍笑,緩了一會兒才笑著問福王,「殿下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儒生們都要周遊列國?」
福王點頭,「自然知道。」
蕭景曜接著說道:「那時候國與國之間交鋒不斷,民風甚是彪悍。儒生們要是沒有幾手過硬的功夫,怕是周遊列國的步伐,剛出城門就中道崩殂了。」
「嘎?」福王還是頭一迴聽到這樣的說法,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鴨子叫。
蕭景曜忍俊不禁,接著向福王講述了一下儒生的一些彪悍實際。比如孔子舉城門啦,澹臺滅明斬蛟龍啦,聽得福王心馳神往。
而後,蕭景曜話鋒一轉,笑眯眯地看著福王,「儒生們從來就不是什麽文弱書生,相反,他們武力高強,寬劍大弓,以理服人服不了,就以物理服人。殿下現在再想想《勸學》,是不是就覺得有個身形高大的荀子抱著寬劍冷冷地看著你,要是你背不出來,就狠狠給你一劍?」
福王:「?」
蕭景曜你有毒啊!儒生們寬衣博帶的高雅形象再也迴不去了!福王現在想到各種儒家經典,腦海裏浮現的都是一個身長□□尺的大漢,一言不合就掏出大劍打到對方服為止。
救命啊,這是什麽奇奇怪怪的想法。蕭景曜該不會被儒學大家們給追殺吧?
「蕭大人,聽本王的。以後千萬別再對任何人提起你這番話。」福王深深地嘆了口氣,覺得自己真的是為蕭景曜操碎了心。
蕭景曜含笑問福王,「殿下現在還覺得背書難嗎?」
福王給了蕭景曜一個扭曲的笑容,咬牙切齒道:「不!難!」
現在福王都擔心自己睡覺的時候想起儒學經典,都會覺得自己床頭站了個大漢,冷不丁就給自己來上一劍。
蕭景曜這個夫子當的,可真是缺了大德了!
福王很是憤怒。這迴是真走了,沒有再往迴返。可以想見,這一次的心理陰影之後,福王指定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來找蕭景曜討論教他念書的事情。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福王抓狂,簡直想揪住蕭景曜的衣襟咆哮,「本王勸誡你的話你是一個字都沒聽進去!都說了父皇不高興不高興不高興,你知道惹怒父皇的後果嗎?」
福王激動之下,反手指著自己的鼻子,現身說法,「本王夠受寵吧?從小到大挨過的打還少嗎?你難不成比本王更受父皇寵愛?」
蕭景曜被突然崩潰化身成為咆哮帝的福王給逗樂了,忍不住笑出聲,拍了拍福王的手背,溫聲安撫他,「我知道殿下的意思。但是,為人臣子,亦有勸諫陛下的職責。倘若因為陛下不喜,而不去幹正確的事。那下官豈不就成了奸佞小人?」
「啊啊啊啊你們這些臭儒生什麽時候能別張嘴閉嘴就是大道理啊?」福王崩潰,氣到站起來在亭子裏瘋狂轉圈圈,繡著金線的靴子跺在地上,發出的巨大聲響足夠證明福王的怒氣。見蕭景曜神色堅定,福王更是氣急,狠狠一甩袖子,「算了,本王不管你了!」
愛撞南牆就撞南牆吧!等你撞得頭破血流,到時候本王肯定好好去嘲笑你一番!
福王恨恨地甩袖離開,連背影都透著怒氣,並在心裏決定,等到蕭景曜挨罰的時候,自己就找幾個人去圍著他吹嗩吶!
蕭景曜好笑之餘,又在心中記下了福王這份好意。不是誰都會像福王這樣,幫助人隻是憑藉自己的心意,而沒有其他念頭。
蕭景曜正感慨間,福王又怒氣沖沖地迴來了,以一副蕭景曜欠了他八百萬兩銀子的晚娘臉,傲氣十足地吩咐蕭景曜。「不是說要教本王念書嗎?這都過了快兩年了,你是一點都沒教過本王。怎麽,你這個六元及第的天才狀元郎,看不上本王這個學生?」
「王爺言重了。」蕭景曜苦笑,又給了福王一個戲謔的笑容,「王爺不是說不管下官嗎,怎麽又跑來讓下官教您念書?」
早先在戶部還好,兩人都在銀庫司,福王還是蕭景曜的頂頭上司,兩人在一處辦公。蕭景曜想教福王,方便得很,也沒人察覺。
現在蕭景曜都到了大理寺了,離戶部可有一段距離。福王還三不五時地跑過來找蕭景曜,就差拿個大喇叭告訴所有人:「本王和蕭景曜關係好著呢!」
一般人可能覺得福王這是在硬蹭蕭景曜。畢竟一個是不學無術的王爺,一個是年少有為的權臣,兩人的畫風都不一樣,怎麽能說到一起去?
但蕭景曜想到了福王做這個決定的前提,是他知道蕭景曜可能會因為堅持查幾兄妹慘死的案子而觸怒正寧帝。這時候,福王還能做出這個決定,可見對方確實是拿蕭景曜當成至交好友看待。
蕭景曜領福王這份情。
福王聽了蕭景曜的話後,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冷笑道:「你也別太感動。萬一父皇太過生氣,本王也會選擇明哲保身,你就一邊哭去吧!」
到時候本王能替你說兩句話就不錯了!
蕭景曜忍笑,拱手道:「王爺大人有大量,下官很是感激。」
要是福王有尾巴,這會兒他的尾巴肯定翹了起來。福王努力地壓下瘋狂上揚的嘴角,對著蕭景曜又是一聲冷哼,「父皇動不動就讓我背《勸學》,你不是要教我嗎?趕緊同我好好說道說道這篇文章,若還是老生重談,本王指定對你見死不救!」
蕭景曜再次忍笑,緩了一會兒才笑著問福王,「殿下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儒生們都要周遊列國?」
福王點頭,「自然知道。」
蕭景曜接著說道:「那時候國與國之間交鋒不斷,民風甚是彪悍。儒生們要是沒有幾手過硬的功夫,怕是周遊列國的步伐,剛出城門就中道崩殂了。」
「嘎?」福王還是頭一迴聽到這樣的說法,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鴨子叫。
蕭景曜忍俊不禁,接著向福王講述了一下儒生的一些彪悍實際。比如孔子舉城門啦,澹臺滅明斬蛟龍啦,聽得福王心馳神往。
而後,蕭景曜話鋒一轉,笑眯眯地看著福王,「儒生們從來就不是什麽文弱書生,相反,他們武力高強,寬劍大弓,以理服人服不了,就以物理服人。殿下現在再想想《勸學》,是不是就覺得有個身形高大的荀子抱著寬劍冷冷地看著你,要是你背不出來,就狠狠給你一劍?」
福王:「?」
蕭景曜你有毒啊!儒生們寬衣博帶的高雅形象再也迴不去了!福王現在想到各種儒家經典,腦海裏浮現的都是一個身長□□尺的大漢,一言不合就掏出大劍打到對方服為止。
救命啊,這是什麽奇奇怪怪的想法。蕭景曜該不會被儒學大家們給追殺吧?
「蕭大人,聽本王的。以後千萬別再對任何人提起你這番話。」福王深深地嘆了口氣,覺得自己真的是為蕭景曜操碎了心。
蕭景曜含笑問福王,「殿下現在還覺得背書難嗎?」
福王給了蕭景曜一個扭曲的笑容,咬牙切齒道:「不!難!」
現在福王都擔心自己睡覺的時候想起儒學經典,都會覺得自己床頭站了個大漢,冷不丁就給自己來上一劍。
蕭景曜這個夫子當的,可真是缺了大德了!
福王很是憤怒。這迴是真走了,沒有再往迴返。可以想見,這一次的心理陰影之後,福王指定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來找蕭景曜討論教他念書的事情。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