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蕭景曜不吃這套,禁衛軍更是毫不留情地給他上了枷具。這位一看就是養尊處優多年,一點苦頭都沒吃過的青州知州登時心態崩了,大喊道:「我也要將功補過!我也知道有哪些人做假帳貪墨了國庫的銀錢!」
蕭景曜本來沒把青州知州放在心上,這位就不是一個聰明人,知道的東西肯定不如兗州知州多。
沒想到這還是條大魚。腦子不夠聰明,還能做到這個位置的,那就隻能說明一件事,這位的背景足夠硬。
確實很硬,大儒顏退之的幼子。而顏退之,身上還有一個職位:太子太傅。
不僅如此,太子妃也姓顏,是青州知州嫡親的侄女。
啊這……
事情越來越大條了。
蕭景曜木著臉,寫了封加急密報,將此事的來龍去脈告知了正寧帝。
而後,蕭景曜在禁衛軍們佩服的目光中,堅持讓這位身份尊貴的青州知州戴著枷具進京,天牢有他一席之地。
接下來,蕭景曜又去了閔州。
閔州靠海,蕭景曜忍不住關注了一下海上問題。然後,蕭景曜就發現了一件極為有意思的事情,雖然大齊有海禁,但在閔州,海上走私之事,可是一點都不稀奇。甚至附近的幾個島嶼,都住著海盜,時不時還來搶掠閔州百姓一波。
蕭景曜嘴角不由露出了一個微妙的笑容,這可真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啊。
海禁意味著什麽?朝廷不允許,那私底下有門路做這個買賣的,妥妥的壟斷生意。
資本家可太喜歡壟斷這個詞了。壟斷就意味著,規則我來定,價格同樣我來定,你們隻有接受的份,愛買買,不買滾。
就是這麽傲慢。
蕭景曜當初在殿試提到增強大齊和其他小國的往來時,都沒敢將話引到開海禁上。海禁一開,動的就是閔州地方豪強的蛋糕,他們有錢,又慷慨資助當地的讀書人,在當地修橋鋪路,是百姓口中的大善人。蕭景曜要是一開始就提開海禁,朝中閔州係官員就能在一開始把蕭景曜坑到死。
而現在嘛……蕭景曜仔細琢磨了一下自己的能量,惋惜地嘆了口氣,自己的資歷還是弱了一點。等到自己成為封疆大吏後,就能有底氣同他們來掰掰手腕了。
閔州知州更幹脆,給蕭景曜來了個死無對證,將他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帶進了棺材裏。
蕭景曜再次抬手按了按太陽穴,第一次用天子劍調來了閔州的官兵,將閔州衙門中的官員都圍了起來,挨個審問。
蕭景曜雖然沒有學過查案審人,但後世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誰還不知道幾個查案的方法呢?
更別提蕭景曜一腦袋的帳本,張嘴就是詳細的帳目就足夠唬人了,一通抽絲剝繭,蕭景曜甚至還讓官兵圍了當地兩家望族。
官商勾結,官官相護,最後一捋,捋到了柳將軍頭上。
柳將軍,柳貴妃的親爹,寧王血緣上的外祖父。
蕭景曜:「……」
行叭,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太子的外家都被自己牽扯進來了,再加一個寧王的外祖父,又算得了什麽?
更令蕭景曜生氣的是,閔州附近竟然還有倭人犯邊!時不時就來騷擾沿海百姓,犯下累累罪行。
蕭景曜聽到這個消息時,臉色難看得要命。
護衛試探著問蕭景曜,「大人為何如此生氣?」
蕭景曜平靜道:「大概是厭惡的dna動了吧。」
護衛:「?」
為什麽大人說的話,他都聽不懂了?
第073章
蕭景曜對倭人犯邊的事十分敏感, 特地問了閔州總兵倭人犯邊的情況。
這一問,蕭景曜才知道,倭人時不時騷擾閔州邊境這事兒, 竟然從前朝就開始了。這幫狗東西慣會噁心人,明麵上對前朝稱臣,實則各種小動作不斷。大齊立國後, 倭人立即以附屬國的身份派出使臣前來道賀與朝貢。現在鴻臚寺隔幾年還要接待一波倭人的使臣團呢。結果閔州還有倭人犯邊?
蕭景曜覺得這事兒真是槽多無口。附屬國的百姓殺戮宗主國的百姓,倭國膽挺肥啊?
小人畏威而不懷德, 對他好,太給他臉, 他就蹬鼻子上臉。用暴力製服他, 狠狠將他踩在腳底, 他反倒腆著臉來主動當狗。
據說倭國那邊對有倭人侵犯閔州海境的解釋是那些都是他們國內的匪徒, 已經遠離國內, 他們地小貧弱, 管不了。
蕭景曜:「……」
就很難評。
再一想,周圍小國前來給大齊朝貢, 大齊作為宗主國, 通常會給他們更豐厚的賞賜。指不定倭國拿著他們那些不入流的東西,從大齊換了多少好處迴去。
這麽一對比,襯得大齊好像更像冤大頭了。
其他乖乖聽爸爸話的附屬國得點賞賜,那是應該的。這等逆子,還想要賞賜?賞他個巴掌要不要?
蕭景曜又問閔州總兵,「那幫倭人真的這麽囂張,時不時就來犯邊?」
閔州總兵沉吟片刻才迴道:「倒也不是經常來。他們散落在附近各個小島上, 內部也有爭鬥。我們也抓過不少倭人,他們那一嘴鳥語聽得我們耳朵疼。我們的水師也不弱, 大人別忘了,本朝太/祖定幹坤的那一仗,打的可是水仗。隻是他們分散得太厲害,又慣會逃跑,朝廷若是想出動水師徹底剿滅他們,花費甚大,還不一定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蕭景曜本來沒把青州知州放在心上,這位就不是一個聰明人,知道的東西肯定不如兗州知州多。
沒想到這還是條大魚。腦子不夠聰明,還能做到這個位置的,那就隻能說明一件事,這位的背景足夠硬。
確實很硬,大儒顏退之的幼子。而顏退之,身上還有一個職位:太子太傅。
不僅如此,太子妃也姓顏,是青州知州嫡親的侄女。
啊這……
事情越來越大條了。
蕭景曜木著臉,寫了封加急密報,將此事的來龍去脈告知了正寧帝。
而後,蕭景曜在禁衛軍們佩服的目光中,堅持讓這位身份尊貴的青州知州戴著枷具進京,天牢有他一席之地。
接下來,蕭景曜又去了閔州。
閔州靠海,蕭景曜忍不住關注了一下海上問題。然後,蕭景曜就發現了一件極為有意思的事情,雖然大齊有海禁,但在閔州,海上走私之事,可是一點都不稀奇。甚至附近的幾個島嶼,都住著海盜,時不時還來搶掠閔州百姓一波。
蕭景曜嘴角不由露出了一個微妙的笑容,這可真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啊。
海禁意味著什麽?朝廷不允許,那私底下有門路做這個買賣的,妥妥的壟斷生意。
資本家可太喜歡壟斷這個詞了。壟斷就意味著,規則我來定,價格同樣我來定,你們隻有接受的份,愛買買,不買滾。
就是這麽傲慢。
蕭景曜當初在殿試提到增強大齊和其他小國的往來時,都沒敢將話引到開海禁上。海禁一開,動的就是閔州地方豪強的蛋糕,他們有錢,又慷慨資助當地的讀書人,在當地修橋鋪路,是百姓口中的大善人。蕭景曜要是一開始就提開海禁,朝中閔州係官員就能在一開始把蕭景曜坑到死。
而現在嘛……蕭景曜仔細琢磨了一下自己的能量,惋惜地嘆了口氣,自己的資歷還是弱了一點。等到自己成為封疆大吏後,就能有底氣同他們來掰掰手腕了。
閔州知州更幹脆,給蕭景曜來了個死無對證,將他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帶進了棺材裏。
蕭景曜再次抬手按了按太陽穴,第一次用天子劍調來了閔州的官兵,將閔州衙門中的官員都圍了起來,挨個審問。
蕭景曜雖然沒有學過查案審人,但後世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誰還不知道幾個查案的方法呢?
更別提蕭景曜一腦袋的帳本,張嘴就是詳細的帳目就足夠唬人了,一通抽絲剝繭,蕭景曜甚至還讓官兵圍了當地兩家望族。
官商勾結,官官相護,最後一捋,捋到了柳將軍頭上。
柳將軍,柳貴妃的親爹,寧王血緣上的外祖父。
蕭景曜:「……」
行叭,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太子的外家都被自己牽扯進來了,再加一個寧王的外祖父,又算得了什麽?
更令蕭景曜生氣的是,閔州附近竟然還有倭人犯邊!時不時就來騷擾沿海百姓,犯下累累罪行。
蕭景曜聽到這個消息時,臉色難看得要命。
護衛試探著問蕭景曜,「大人為何如此生氣?」
蕭景曜平靜道:「大概是厭惡的dna動了吧。」
護衛:「?」
為什麽大人說的話,他都聽不懂了?
第073章
蕭景曜對倭人犯邊的事十分敏感, 特地問了閔州總兵倭人犯邊的情況。
這一問,蕭景曜才知道,倭人時不時騷擾閔州邊境這事兒, 竟然從前朝就開始了。這幫狗東西慣會噁心人,明麵上對前朝稱臣,實則各種小動作不斷。大齊立國後, 倭人立即以附屬國的身份派出使臣前來道賀與朝貢。現在鴻臚寺隔幾年還要接待一波倭人的使臣團呢。結果閔州還有倭人犯邊?
蕭景曜覺得這事兒真是槽多無口。附屬國的百姓殺戮宗主國的百姓,倭國膽挺肥啊?
小人畏威而不懷德, 對他好,太給他臉, 他就蹬鼻子上臉。用暴力製服他, 狠狠將他踩在腳底, 他反倒腆著臉來主動當狗。
據說倭國那邊對有倭人侵犯閔州海境的解釋是那些都是他們國內的匪徒, 已經遠離國內, 他們地小貧弱, 管不了。
蕭景曜:「……」
就很難評。
再一想,周圍小國前來給大齊朝貢, 大齊作為宗主國, 通常會給他們更豐厚的賞賜。指不定倭國拿著他們那些不入流的東西,從大齊換了多少好處迴去。
這麽一對比,襯得大齊好像更像冤大頭了。
其他乖乖聽爸爸話的附屬國得點賞賜,那是應該的。這等逆子,還想要賞賜?賞他個巴掌要不要?
蕭景曜又問閔州總兵,「那幫倭人真的這麽囂張,時不時就來犯邊?」
閔州總兵沉吟片刻才迴道:「倒也不是經常來。他們散落在附近各個小島上, 內部也有爭鬥。我們也抓過不少倭人,他們那一嘴鳥語聽得我們耳朵疼。我們的水師也不弱, 大人別忘了,本朝太/祖定幹坤的那一仗,打的可是水仗。隻是他們分散得太厲害,又慣會逃跑,朝廷若是想出動水師徹底剿滅他們,花費甚大,還不一定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