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在正寧帝身邊當了將近一年的中書舍人,自然知道正寧帝對顧明晟的態度。
尤其是在顧明晟上交完兵權,幹脆利落地將所有權利都還給正寧帝後,在正寧帝心中,顧明晟已經是最值得信任的臣子。
蕭景曜隱隱感覺到,正寧帝是有意將顧明晟作為託孤重臣的。
但正寧帝又有些忌諱太子和顧明晟有任何往來,每當太子提到顧明晟,正寧帝雖然表情沒有任何變化,還是臉帶笑意,但蕭景曜通過無數次復盤,總覺得那個時候,正寧帝看向太子的眼神比平時少了幾分溫度。
蕭景曜一開始擔心正寧帝這是忌諱顧明晟功高蓋主,後來才咂摸出味兒來,正寧帝眼中那份冷意不是衝著顧明晟去的。
那就隻能是衝著太子去的。
天家父子關係,這可是大雷。蕭景曜都沒敢繼續深思,反正目前正寧帝和太子還是父子情深,在正寧帝眼中,太子的分量依然和其他皇子有壁。蕭景曜隻要老老實實地當他的中書舍人,聽從正寧帝的吩咐就行。
為了自己的腦瓜子著想,不該想的事,蕭景曜一般都不去折磨自己的大腦。
隻是東宮那邊依然頻繁地請太醫,次數並不比正寧帝請太醫的次數少。蕭景曜在宮裏當值了那麽久,宮女內侍們又對他十分親近,消息想不靈通都難。
多少雙眼睛盯著東宮呢,正寧帝就是盯東宮盯得最緊的人。蕭景曜經常聽到正寧帝空閑下來後,詢問蘇世安太子的情況。
那會兒蕭景曜隻把自己當壁花,迴家復盤的時候也不由為太子掬了一把同情淚。就……時刻被人盯梢的感覺還挺詭異的。怪不得太子在寧王等人出宮開府後,性情突然變得急躁起來。
以前正寧帝一盯就盯所有皇子,太子的東宮,皇子們的皇子所,都是正寧帝的重點關注對象。現在三個小皇子還沒到去皇子所單獨住的年紀,有自己的母妃看著,正寧帝這一腔父愛可不就隻往太子一個人身上傾注過去了?
不過這待遇又是寧王求都求不來的,這可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蕭景曜輕舒一口氣,將腦海中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全部打散,莫名覺得正寧帝讓他教導福王還挺好的,好歹接觸的不是寧王。不然的話,以寧王的頭鐵,要和太子剛到底的架勢,蕭景曜真擔心自己一個不慎就被寧王拖進大坑。要是他成功了倒還好,全家性命保住了。要是寧王失敗了,哦豁,完蛋,一大家子的項上人頭全都保不住。
這麽刺激的遊戲,誰樂意跟寧王玩啊?
主要蕭景曜看著寧王,也沒有什麽英明神武一代霸主之相,才不想和他有任何關聯。
福王就挺好,雖然鹹魚了點,但皇子還是鹹魚的好,至少不會帶著身邊一堆人的腦袋去冒險。
蕭景曜莫名其妙就這麽說服了自己。
顧明晟早就在家等著蕭景曜。
別看顧明晟在戰場上勇猛無比,殺得敵人聞風喪膽。實際生活中,顧明晟卻一點架子都沒有,相當隨和,也不是健談的性子,不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迴京一年,顧明晟隻在正寧帝要給邊關將士們發雙倍月銀時主動站出來,提議把喝兵血的人全家老小都送去邊關幹苦力。其他時候,顧明晟隻站在殿裏充人數,正寧帝不點他的名,他絕不主動發言。
見了蕭景曜,顧明晟也沒有什麽老丈人的架子。
相反,顧明晟十分欣賞蕭景曜,見了蕭景曜過來,顧明晟的臉上就露出了笑意,溫聲問他,「可覺得冷?屋裏放了炭盆,若是不夠,我再叫人添點。」
蕭景曜趕緊擺手,眉眼彎彎,「不必了,我火力旺,不怕冷。一路上都是坐著馬車過來,到了門口才下車,府裏又把雪掃得幹幹淨淨,我腳上一點雪都沒沾上。」
顧明晟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蕭景曜腳上的皂靴,見那靴麵果然幹幹淨淨,一點雪痕水漬都沒有,顧明晟便知道蕭景曜說的並不是客套話,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幾分,「希維這些天一直在念叨著你,說是寫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絕的策論,必須得讓你看看。」
顧明晟這話一說完,剛走進花廳的顧希寧就忍不住放聲大笑,「他什麽時候覺得自己寫的文章不好過?不管他的文章寫成什麽樣,在他眼裏,都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好文章!景曜,你可別慣著他。該指出的錯漏都別放過,千萬別誇他。希維那小子,給他三分顏色他就能開染坊。平時沒人誇他,他都能一個人得意洋洋。要是你再誇了他,那他不得上天?」
蕭景曜的眼神飛快掃過顧希寧空蕩的右手袖子,眼神直視顧希寧含笑的雙眼,發自內心地敬佩顧希寧,同樣笑道:「寫得好不好,得看了之後才知道。」
「說的是!」顧希維拿著自己寫好的策論,得意洋洋地在顧希寧麵前晃了晃,「大哥你就會埋汰我!看看,我這策論寫的,絕對比一般秀才強多了!明年的鄉試,我的策論指定能行!」
簡直自信爆表。
吳長纓一巴掌拍在顧希維後腦勺上,用暴力的手段讓顧希維從美夢中醒過來,「你就不能穩重點?」
顧希夷站在吳長纓身邊,笑著對顧希維颳了刮臉,意思很明確:小哥你臉皮好厚!
做完這一套動作後,顧希夷突然想到蕭景曜還在場,趕緊收了臉上促狹的笑容,緊張地往蕭景曜的方向看去。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尤其是在顧明晟上交完兵權,幹脆利落地將所有權利都還給正寧帝後,在正寧帝心中,顧明晟已經是最值得信任的臣子。
蕭景曜隱隱感覺到,正寧帝是有意將顧明晟作為託孤重臣的。
但正寧帝又有些忌諱太子和顧明晟有任何往來,每當太子提到顧明晟,正寧帝雖然表情沒有任何變化,還是臉帶笑意,但蕭景曜通過無數次復盤,總覺得那個時候,正寧帝看向太子的眼神比平時少了幾分溫度。
蕭景曜一開始擔心正寧帝這是忌諱顧明晟功高蓋主,後來才咂摸出味兒來,正寧帝眼中那份冷意不是衝著顧明晟去的。
那就隻能是衝著太子去的。
天家父子關係,這可是大雷。蕭景曜都沒敢繼續深思,反正目前正寧帝和太子還是父子情深,在正寧帝眼中,太子的分量依然和其他皇子有壁。蕭景曜隻要老老實實地當他的中書舍人,聽從正寧帝的吩咐就行。
為了自己的腦瓜子著想,不該想的事,蕭景曜一般都不去折磨自己的大腦。
隻是東宮那邊依然頻繁地請太醫,次數並不比正寧帝請太醫的次數少。蕭景曜在宮裏當值了那麽久,宮女內侍們又對他十分親近,消息想不靈通都難。
多少雙眼睛盯著東宮呢,正寧帝就是盯東宮盯得最緊的人。蕭景曜經常聽到正寧帝空閑下來後,詢問蘇世安太子的情況。
那會兒蕭景曜隻把自己當壁花,迴家復盤的時候也不由為太子掬了一把同情淚。就……時刻被人盯梢的感覺還挺詭異的。怪不得太子在寧王等人出宮開府後,性情突然變得急躁起來。
以前正寧帝一盯就盯所有皇子,太子的東宮,皇子們的皇子所,都是正寧帝的重點關注對象。現在三個小皇子還沒到去皇子所單獨住的年紀,有自己的母妃看著,正寧帝這一腔父愛可不就隻往太子一個人身上傾注過去了?
不過這待遇又是寧王求都求不來的,這可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蕭景曜輕舒一口氣,將腦海中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全部打散,莫名覺得正寧帝讓他教導福王還挺好的,好歹接觸的不是寧王。不然的話,以寧王的頭鐵,要和太子剛到底的架勢,蕭景曜真擔心自己一個不慎就被寧王拖進大坑。要是他成功了倒還好,全家性命保住了。要是寧王失敗了,哦豁,完蛋,一大家子的項上人頭全都保不住。
這麽刺激的遊戲,誰樂意跟寧王玩啊?
主要蕭景曜看著寧王,也沒有什麽英明神武一代霸主之相,才不想和他有任何關聯。
福王就挺好,雖然鹹魚了點,但皇子還是鹹魚的好,至少不會帶著身邊一堆人的腦袋去冒險。
蕭景曜莫名其妙就這麽說服了自己。
顧明晟早就在家等著蕭景曜。
別看顧明晟在戰場上勇猛無比,殺得敵人聞風喪膽。實際生活中,顧明晟卻一點架子都沒有,相當隨和,也不是健談的性子,不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迴京一年,顧明晟隻在正寧帝要給邊關將士們發雙倍月銀時主動站出來,提議把喝兵血的人全家老小都送去邊關幹苦力。其他時候,顧明晟隻站在殿裏充人數,正寧帝不點他的名,他絕不主動發言。
見了蕭景曜,顧明晟也沒有什麽老丈人的架子。
相反,顧明晟十分欣賞蕭景曜,見了蕭景曜過來,顧明晟的臉上就露出了笑意,溫聲問他,「可覺得冷?屋裏放了炭盆,若是不夠,我再叫人添點。」
蕭景曜趕緊擺手,眉眼彎彎,「不必了,我火力旺,不怕冷。一路上都是坐著馬車過來,到了門口才下車,府裏又把雪掃得幹幹淨淨,我腳上一點雪都沒沾上。」
顧明晟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蕭景曜腳上的皂靴,見那靴麵果然幹幹淨淨,一點雪痕水漬都沒有,顧明晟便知道蕭景曜說的並不是客套話,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幾分,「希維這些天一直在念叨著你,說是寫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絕的策論,必須得讓你看看。」
顧明晟這話一說完,剛走進花廳的顧希寧就忍不住放聲大笑,「他什麽時候覺得自己寫的文章不好過?不管他的文章寫成什麽樣,在他眼裏,都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好文章!景曜,你可別慣著他。該指出的錯漏都別放過,千萬別誇他。希維那小子,給他三分顏色他就能開染坊。平時沒人誇他,他都能一個人得意洋洋。要是你再誇了他,那他不得上天?」
蕭景曜的眼神飛快掃過顧希寧空蕩的右手袖子,眼神直視顧希寧含笑的雙眼,發自內心地敬佩顧希寧,同樣笑道:「寫得好不好,得看了之後才知道。」
「說的是!」顧希維拿著自己寫好的策論,得意洋洋地在顧希寧麵前晃了晃,「大哥你就會埋汰我!看看,我這策論寫的,絕對比一般秀才強多了!明年的鄉試,我的策論指定能行!」
簡直自信爆表。
吳長纓一巴掌拍在顧希維後腦勺上,用暴力的手段讓顧希維從美夢中醒過來,「你就不能穩重點?」
顧希夷站在吳長纓身邊,笑著對顧希維颳了刮臉,意思很明確:小哥你臉皮好厚!
做完這一套動作後,顧希夷突然想到蕭景曜還在場,趕緊收了臉上促狹的笑容,緊張地往蕭景曜的方向看去。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