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大儒可是儒學的泰山北鬥,是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巍峨山嶽,追隨者無數。他們若是進京,則天下讀書人歸心也。」


    封建時代的民心,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士人之心。他們握著筆桿子,能寫詩詞,做文章,黑的都能說成白的,是掌握民間話語權的那一波人。


    蕭景曜說控製輿論,占領輿論陣地,李首輔立即將天下讀書人都圍了進來。


    這才是占領輿論陣地的最快方法。


    這個時空中,孔家沒有被封為衍聖公,沒有蕭景曜記憶中的那些特權。所以孔氏族人沒有仗著孔子的名頭,將曲阜百姓當成家奴,犯下累累罪行。


    沒有這些優待,孔氏族人倒也出了不少大儒。李首輔提到的孔垂玉,便是現如今的儒學大家,倡導孔孟之道,復古之學,是古學代表。徐世經則是今學領袖,所以兩邊掐成了烏雞眼。


    蕭景曜暗道學會了學會了,時代差異得注意。這可不是全民教育的時代,民智未開,普通百姓沒法明辨是非。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正寧帝捋了捋鬍鬚,和李首輔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老狐狸的微笑。


    正寧帝迴頭看向蕭景曜,沉聲道:「此事事關重大,也容易得罪人。你人微言輕,朝中又無助力,便是朕也不好太過偏袒你。這份功勞朕先給你記著,事情便交給其他人去做。」


    蕭景曜毫不猶豫地點頭,「謝陛下!」


    都不說後麵坑人的法子了,就說蕭景曜最先提出來的在報紙上刊印好各地賑災的數目一事,就不知道會得罪多少官員。


    貪腐之事,屢禁不絕。隻要一貪,肯定就能拔出蘿蔔帶出泥,能查出一堆人。也就證中心裏有鬼的人不是一般多。


    他們不敢怨懟正寧帝,也不敢怨恨閣老們。蕭景曜這個軟柿子,不就是最好的出氣筒了嗎?


    正寧帝要是一開始就說這些主意全都是蕭景曜出的。那蕭景曜怕是得向顧將軍多借些護衛,不僅要保護自己,還得保護家人。


    就算不取蕭家人的性命,他們想辦法彈劾蕭景曜也是可行的。蕭景曜身上沒破綻,蕭子敬和蕭元青那真是渾身上下都是破綻。給蕭元青他們下個套汙衊蕭景曜什麽的,簡直不要太容易。再狠心一點的,直接做局給蕭元青安排犯個死罪,蕭景曜都得跟著一起人頭落地。


    現在正寧帝這麽一說,蕭景曜順勢就應了,一點勉強都沒有,反倒讓正寧帝覺得更對不住蕭景曜了。


    正寧帝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個賞罰分明的好皇帝,見蕭景曜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他的話,臉上一點委屈都沒有,還立馬謝恩,更是覺得蕭景曜對他忠心耿耿,看向蕭景曜的眼神更慈愛了幾分,溫聲道:「你的功勞,朕心裏有數。等日後你歷練出來了,朕再一併給你補迴來。」


    簡在帝心成就達成。蕭景曜很滿意。


    辦報紙的功勞沒算在蕭景曜頭上,但正寧帝的賞賜也不少。蕭景曜出宮迴家的時候,可是坐著馬車,帶著正寧帝賞賜的百兩黃金,兩斛東珠,還有百畝良田的地契,以及郊外一個禦賜別莊迴家的。


    上迴正寧帝給蕭景曜賜婚賞下來的東西,大多帶有內務府敕造的標記。換句話說就是,隻能供起來,沒法賣。沒辦法,禦賜的東西,打上印記的,都得供起來。要是能放肆賣,那時候估計是大齊無了。


    這次,正寧帝賞給蕭景曜的東西就不一樣了。黃金這種硬通貨就不用多說,良田和別莊,都是資產,每年都能為蕭景曜帶來不少的收益。東珠也能給齊氏和師曼娘做首飾。


    或許是看出來蕭景曜對齊氏和師曼娘的心疼,正寧帝準確拿捏住蕭景曜這份心思,又給了一些齊氏和師曼娘能用上的賞賜。端得體麵,她們便是麵對二品誥命夫人,有這些首飾在身上,也不會有人敢明著讓她們受委屈。


    天子近臣可不是白叫的,蕭景曜一人得勢,全家人都地位飆升。也就是蕭元青和蕭子敬因為太過敗家,對自己有了自知之明,沒跟著別人瞎胡鬧。不然,說不準蕭景曜攢下的家底,又得被他們給敗掉一半。


    蕭元青嘆氣,「現在平旌有了差事,都不能像往常那樣,三天兩頭來找我玩了。」


    蕭子敬吹鬍子瞪眼,「人家承恩公那是有正經差事的,就你成天想著玩樂!多大的人了,還跟三歲小孩一樣!」


    「嗐,平旌也不樂意要那個差事呢。」蕭元青張嘴就是大實話,「沒有他領著我到處玩,沒意思。」


    蕭景曜皺眉,「有人給爹臉色看了?」


    蕭元青大笑,順手將蕭景曜的髮髻揉亂,頂著蕭景曜冒火的目光笑道:「有你這個天子寵臣在,誰會不長眼來欺負我?就算看我不順眼,也得掂量掂量他能不能惹得起我們家!」


    蕭元青努力做出一朝得誌便猖狂的小人模樣,惹得蕭子敬又給他頭上來了一巴掌。


    蕭景曜心裏有數,估計這段時間,蕭元青出門聽了些酸話。


    蕭元青摸摸腦袋,膽大包天地給了蕭景曜一對大白眼,又樂嗬嗬地向蕭景曜耍寶,「你這個中書舍人可不得了。昨天才得的官職,我今天出門玩,就有人熱情地貼上來,搶著給我付帳。」


    說起來,搶著付帳這事兒他都好久沒幹過了。當年還在南川縣時,他和劉慎行一幫小夥伴得了家裏的囑咐,要主動結識餘子升,不能得罪這位縣太爺之子,那時候他們倒是搶著為餘子升付過幾次帳。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天驕[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鑾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鑾音並收藏寒門天驕[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