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份來自親生父親的否定,對正寧帝來說,就是屈辱。
先帝直到死之前,都對正寧帝不滿意。
沒有哪個孩子不會失落於父親的否定。更何況先帝還是一代雄主,又有帝王這一層身份,所有兒女都視他為神明。
也因此,先帝對正寧帝的不滿,成了正寧帝一生的心結。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像先帝那樣冷酷的帝王。對兒女,他慈愛寬容,就像無數尋常父親一樣。對臣子,他也十分仁善,雖然有時候也會舉起屠刀,但本質上來說,正寧帝不是個難相處的帝王。尤其還有個先帝做對比,老臣們簡直覺得正寧帝是聖君。
正寧帝處處做派都和先帝不一樣,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見到先帝後,能理直氣壯地告訴先帝:你當年覺得我不能當個好帝王,是錯的。我和你不一樣,就算我脾氣溫和,同樣可以是一代雄主。文治武功,絕不弱於任何帝王。我的孩子們更是個個孝順,兄友弟恭,我更不會喪心病狂地逼著他們自相殘殺!
這是正寧帝的執念。
蕭景曜陪伴正寧帝的次數多了之後,也看出來了正寧帝對先帝的心結。
蕭景曜心下不由嘆息,先帝可真是……一言難盡。雖然說養出來的是狗,殺出來的狼。從刀光劍影中廝殺出來的皇子大多不是什麽庸碌之輩,於國家算是一件幸事。但對於被逼著廝殺的皇子們來說,那就是一生的痛苦。作為帝王,先帝是合格的。但作為父親,蕭景曜覺得,要是孩子出生前能選擇自己的父親,怕是沒有人想要先帝那樣冷酷無情的父親。
最重要的是,先帝你怎麽就能確定廝殺出來奪嫡成功的皇子,就一定會是如你一樣的雄主呢?這樣養蠱出來的帝王,他也有很大可能是暴君啊。
蕭景曜都懷疑,先帝時期參與奪嫡的那些皇子,精神估計都有些不正常。
有這樣的一個爹,想不落下點心理陰影都不可能。
看看正寧帝,登基十多年來了,還陷在這個陰影裏走不出來。
也沒人敢在正寧帝麵前提起當年之事。正寧帝更加不可能走出來。
蕭景曜深深嘆了口氣,還好最終是正寧帝繼位了。據說其他奪嫡的皇子性格都比正寧帝冷酷,比如被先帝一手扶持上來的宸王,幾乎是先帝翻版。
蕭景曜想了想先帝的鐵血手腕,一動怒就是讓別人一戶口本在閻王殿團聚的做派,忍不住同情了一下在先帝朝做官的大臣們。
好在登基的不是那位性格酷似先帝的宸王。不然的話,鐵血手腕冷酷性情再加上心理疾病,蕭景曜真心覺得那位宸王一朝登基,沒了束縛,極大可能成為一代暴君。
在暴君手底下討生活,那真是時刻都得擔心自己九族不保。
還好正寧帝性情溫和,就算有心理陰影,也能自己調整,不會殃及無辜。
這可真是社稷之福,黎民之福。
從這個角度來看,說正寧帝是天命所歸,也沒錯。
寬仁的正寧帝當然不會貪圖臣子的功勞。輪椅並不是什麽難做的東西,正寧帝隻要對此表露出興趣,第三天就有內侍畢恭畢敬地將做好的輪椅呈給正寧帝。
正寧帝也對輪椅這個新事物頗為好奇,親自領著人去了一位老太妃宮中,讓宮女們把臥病在床多年的老太妃抬起來放在輪椅上,推著她到院子裏走了走。
老太妃能在先帝身邊安安穩穩活到最後,自然是情商滿點,當即紅著眼眶感謝正寧帝,「陛下一直厚待我們這些老宮妃,一應份例從來不缺,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十分舒心。隻可惜老身臥病多年,日日躺在床上,想出去找姐妹們聊聊天都做不到。好在陛下心善,公務如此繁忙,還記掛著我們這些老太妃。陛下實在是……實在是不世出之明君啊!」
說到最後,老太妃淚落如雨。她是真的感動。先帝對親生兒子尚且如此冷酷,對她們這些後妃自然也沒什麽感情。她們在宮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惹了先帝不喜,自己受冷遇也就罷了,就怕牽連家族。
說句誅心的話,老太妃是真心覺得,當太妃比她當年做先帝妃嬪時要輕鬆得多。哪怕她成了太妃後就病得起不來床,她依然高興。終於不用惶惶不可終日,晚上擔憂得睡不著覺,白天還要鼓足精神侍奉先帝了。
現在這樣每晚安然入睡,都是她在當宮妃時求不來的日子。
老太妃是真的感激正寧帝。
正寧帝對後宮的寬和,讓她感到了久違的安心。
這是她進宮後就未曾再有過的安全感。
正寧帝頗為尊敬這位老太妃。蓋因這位太妃同她生母有舊,在先帝潛龍時期就進了先帝後院,後來正寧帝生母、姨母接連過世,正寧帝的太子之位也朝不保夕。這位老太妃曾經對他伸出過援手。
這是已故的竇皇後為正寧帝留下的遺澤,所以正寧帝對這位老太妃也比較親近。隻可惜老太妃一直身子不好,後來都病得下不了床,這些年,都是正寧帝讓太醫院的太醫們輪流等老太妃宮裏的人傳喚,又砸了無數珍貴藥材進去,才吊住了老太妃的命。
老太妃顯然也知道正寧帝的心結,坐在輪椅裏,目光欣慰地看著正寧帝,柔聲笑道:「陛下一直有副仁善心腸,就跟竇姐姐一樣。日子一天天的,竟然也過了那麽多年了。他日我去地下見了竇姐姐,正好可以同她說一說陛下這些年的功德。竇姐姐若是知道陛下這一路走來的辛苦,定然既心疼又驕傲。」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先帝直到死之前,都對正寧帝不滿意。
沒有哪個孩子不會失落於父親的否定。更何況先帝還是一代雄主,又有帝王這一層身份,所有兒女都視他為神明。
也因此,先帝對正寧帝的不滿,成了正寧帝一生的心結。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像先帝那樣冷酷的帝王。對兒女,他慈愛寬容,就像無數尋常父親一樣。對臣子,他也十分仁善,雖然有時候也會舉起屠刀,但本質上來說,正寧帝不是個難相處的帝王。尤其還有個先帝做對比,老臣們簡直覺得正寧帝是聖君。
正寧帝處處做派都和先帝不一樣,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見到先帝後,能理直氣壯地告訴先帝:你當年覺得我不能當個好帝王,是錯的。我和你不一樣,就算我脾氣溫和,同樣可以是一代雄主。文治武功,絕不弱於任何帝王。我的孩子們更是個個孝順,兄友弟恭,我更不會喪心病狂地逼著他們自相殘殺!
這是正寧帝的執念。
蕭景曜陪伴正寧帝的次數多了之後,也看出來了正寧帝對先帝的心結。
蕭景曜心下不由嘆息,先帝可真是……一言難盡。雖然說養出來的是狗,殺出來的狼。從刀光劍影中廝殺出來的皇子大多不是什麽庸碌之輩,於國家算是一件幸事。但對於被逼著廝殺的皇子們來說,那就是一生的痛苦。作為帝王,先帝是合格的。但作為父親,蕭景曜覺得,要是孩子出生前能選擇自己的父親,怕是沒有人想要先帝那樣冷酷無情的父親。
最重要的是,先帝你怎麽就能確定廝殺出來奪嫡成功的皇子,就一定會是如你一樣的雄主呢?這樣養蠱出來的帝王,他也有很大可能是暴君啊。
蕭景曜都懷疑,先帝時期參與奪嫡的那些皇子,精神估計都有些不正常。
有這樣的一個爹,想不落下點心理陰影都不可能。
看看正寧帝,登基十多年來了,還陷在這個陰影裏走不出來。
也沒人敢在正寧帝麵前提起當年之事。正寧帝更加不可能走出來。
蕭景曜深深嘆了口氣,還好最終是正寧帝繼位了。據說其他奪嫡的皇子性格都比正寧帝冷酷,比如被先帝一手扶持上來的宸王,幾乎是先帝翻版。
蕭景曜想了想先帝的鐵血手腕,一動怒就是讓別人一戶口本在閻王殿團聚的做派,忍不住同情了一下在先帝朝做官的大臣們。
好在登基的不是那位性格酷似先帝的宸王。不然的話,鐵血手腕冷酷性情再加上心理疾病,蕭景曜真心覺得那位宸王一朝登基,沒了束縛,極大可能成為一代暴君。
在暴君手底下討生活,那真是時刻都得擔心自己九族不保。
還好正寧帝性情溫和,就算有心理陰影,也能自己調整,不會殃及無辜。
這可真是社稷之福,黎民之福。
從這個角度來看,說正寧帝是天命所歸,也沒錯。
寬仁的正寧帝當然不會貪圖臣子的功勞。輪椅並不是什麽難做的東西,正寧帝隻要對此表露出興趣,第三天就有內侍畢恭畢敬地將做好的輪椅呈給正寧帝。
正寧帝也對輪椅這個新事物頗為好奇,親自領著人去了一位老太妃宮中,讓宮女們把臥病在床多年的老太妃抬起來放在輪椅上,推著她到院子裏走了走。
老太妃能在先帝身邊安安穩穩活到最後,自然是情商滿點,當即紅著眼眶感謝正寧帝,「陛下一直厚待我們這些老宮妃,一應份例從來不缺,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十分舒心。隻可惜老身臥病多年,日日躺在床上,想出去找姐妹們聊聊天都做不到。好在陛下心善,公務如此繁忙,還記掛著我們這些老太妃。陛下實在是……實在是不世出之明君啊!」
說到最後,老太妃淚落如雨。她是真的感動。先帝對親生兒子尚且如此冷酷,對她們這些後妃自然也沒什麽感情。她們在宮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惹了先帝不喜,自己受冷遇也就罷了,就怕牽連家族。
說句誅心的話,老太妃是真心覺得,當太妃比她當年做先帝妃嬪時要輕鬆得多。哪怕她成了太妃後就病得起不來床,她依然高興。終於不用惶惶不可終日,晚上擔憂得睡不著覺,白天還要鼓足精神侍奉先帝了。
現在這樣每晚安然入睡,都是她在當宮妃時求不來的日子。
老太妃是真的感激正寧帝。
正寧帝對後宮的寬和,讓她感到了久違的安心。
這是她進宮後就未曾再有過的安全感。
正寧帝頗為尊敬這位老太妃。蓋因這位太妃同她生母有舊,在先帝潛龍時期就進了先帝後院,後來正寧帝生母、姨母接連過世,正寧帝的太子之位也朝不保夕。這位老太妃曾經對他伸出過援手。
這是已故的竇皇後為正寧帝留下的遺澤,所以正寧帝對這位老太妃也比較親近。隻可惜老太妃一直身子不好,後來都病得下不了床,這些年,都是正寧帝讓太醫院的太醫們輪流等老太妃宮裏的人傳喚,又砸了無數珍貴藥材進去,才吊住了老太妃的命。
老太妃顯然也知道正寧帝的心結,坐在輪椅裏,目光欣慰地看著正寧帝,柔聲笑道:「陛下一直有副仁善心腸,就跟竇姐姐一樣。日子一天天的,竟然也過了那麽多年了。他日我去地下見了竇姐姐,正好可以同她說一說陛下這些年的功德。竇姐姐若是知道陛下這一路走來的辛苦,定然既心疼又驕傲。」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