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好的後輩去哪兒找!周翰林等人開始護犢子了,怎麽著都不能讓蕭景曜在正寧帝麵前沒有可以施展的東西,在翰林院某些人故意地安排之下,表現出蕭景曜不如楚行昭和陸含章的結果。


    蕭景曜看著他們五人頭挨著頭一起為自己想辦法的樣子,也忍不住笑了,看來這些天的點心沒白買,他們都領自己這份情。


    不過蕭景曜早有準備,笑著打斷他們的討論,「多謝前輩們為我憂心,不過我先前也做了不少活,江修撰安排給我那間屋子的書籍,我都整理好了。陛下若是問起來,我也算是能有點拿得出手的成績。」


    周翰林深深地嘆了口氣,看向蕭景曜的目光更憐愛了,「傻孩子,翰林院裏最不缺的就是整理好的書架。陛下又不知道你那間屋先前有多亂,就算你整理好了那一堆亂糟糟的書,在陛下眼裏,也沒什麽特別。」


    「到底是誰幹的好事,把你送到我們這裏來了?」周翰林再次嘆氣,「我們這裏本來幹的都是些邊邊角角的活,可有可無。日子過得倒是清閑,但真的做不出什麽亮眼的東西來。」


    「景曜啊,你年紀還小。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可別這麽實心眼了。」


    蕭景曜還是第一次被人評價為實心眼,險些笑出聲,勉強繃住了臉上溫和的笑意,沒讓自己真的破功,隻是略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道:「我在整理書架的時候,做了一點點改變。」


    周翰林的眼神更慈祥了,放柔聲音安慰蕭景曜,「我們都知道你做事很用心,要是陛下真的來了,我們都替你說些好話。」


    還有個承恩公在呢,他總歸要給好友的兒子說點好話吧。


    周翰林等人頓時又有了信心,覺得有承恩公在,蕭景曜未必會輸。


    不就是拚人脈嗎,還有誰能比承恩公在陛下麵前更得臉麵嗎?那怕是整個翰林院的人綁在一起都比不過一個承恩公。


    周翰林也有些奇怪,蕭景曜明明也有好幾個靠山,靠山的來頭還一個比一個大,怎麽就被安排在他們這裏了?就算一開始沒注意吃了虧,憑藉他的人脈,要給自己換個地兒不也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蕭景曜當然知道自己想要換個地方很容易,不管是找竇平旌幫忙,還是去找顧將軍,他們肯定樂意為自己出這個頭。但蕭景曜想要憑自己的本事把一些人的臉給打腫,告訴他們,就算自己不靠別人,照樣能把你們這些用盡了心機手段和人脈的傢夥的臉給抽腫。


    這是屬於蕭景曜自己的傲氣。


    正寧帝在走了好幾個辦公屋後,果然提到了蕭景曜,「今科榜眼和探花,朕都看到了,也該去看看朕的狀元郎了。」


    秦學士等人當即臉色一僵。


    狀元郎啊,他那邊可不是什麽好去處。


    竇平旌素來和這些翰林說不到一塊兒去,見狀頓時眉頭一挑,立即猜到這裏頭有鬼,心裏頭的火氣蹭蹭蹭就冒出來了。現在京城裏誰不知道自己和蕭元青的關係好。這幫翰林故意對蕭景曜使絆子,這是在打自己的臉!


    竇平旌當即陰陽怪氣了一番,「榜眼和探花去處都不錯,景曜這個狀元,連中六元,品級還比他們高一級,想必去處更好。」


    秦學士臉上的笑容有些不自在,但他好歹也在官場混了多年,當即調整好了自己的麵部表情,順著竇平旌的話繼續往下說,「承恩公所言甚是。蕭狀元這般才華,隻寫些簡單的詔書和文書未免有些屈才了。是以他一來翰林院,就領了修史書的差事,和一幫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們一起,正在整理前朝史料,為前朝修史。」


    劃重點,老大人,修史。


    竇平旌都樂了,幾個菜啊就醉成這樣,耍的這些心眼自己都聽出來了。


    不過秦學士這番話太過冠冕堂皇,確實挑不出毛病。修史向來是大事,蕭景曜領了修史的活,從任務質量上來說,確實比楚行昭和陸含章更受重視。


    正寧帝雖然有些意外,但也覺得這份差事還算不錯。十四歲就能參與史書的編寫,秦學士等人確實足夠看重蕭景曜。


    正寧帝想到蕭景曜弄出來的那一堆科舉資料,臉上不由自主就露出了笑意,語氣也親近了幾分,「那就去看看,他修史修得如何了。」


    秦學士等人連聲稱是,繼續領著正寧帝往蕭景曜的辦公屋而去。


    這一路上,秦學士的額頭不住冒汗。想到周翰林等人的做派,他真的害怕正寧帝見到他們喝茶偷懶的場景後,大發雷霆波及到他這個翰林院學士。


    現在秦學士的心裏就是後悔,早知道正寧帝這麽在意蕭景曜,他幹什麽腦子一時發熱就答應了這事兒,把蕭景曜安排到了周翰林那邊。現在隻希望周翰林他們別出什麽麽蛾子,真要觸怒了龍顏,整個翰林院都得一起吃掛落。


    其他人的心情同樣忐忑。以前嘲笑周翰林他們不思進取,打發周翰林他們一點邊邊角角的活。現在他們恨不得求著周翰林他們上進一點點,千萬別在正寧帝麵前丟了整個翰林院的臉。


    已經有聰明的人提前跑去提醒周翰林他們了,跑得那叫一個腳下生風,恨不得踩上風火輪趕過去,順便再幫周翰林他們幹點活。


    蕭景曜早有準備,正寧帝到來時,竇平旌為了給秦學士添堵,立即給蕭景曜作臉,又是一通陰陽怪氣地輸出,「秦學士說他格外愛重你的才華,讓你來修史。你這史書修得如何了?估計會像秦學士想的那樣,三天修完一小本,五天修完一大本吧?」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天驕[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鑾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鑾音並收藏寒門天驕[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