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敬說著,登時將臉板了起來,「當年我們家得的恩惠足夠多,你要是再以顧家救命恩人自居,看我怎麽收拾你!」
這麽多年過去了,顧家人怕是都忘記蕭家了,你眼巴巴湊上去,多跌份!曜兒可是讀書人,最要名聲!
蕭子敬想著想著,看向蕭元青的目光格外不善,已經開始思考要從哪裏開始揍他了。
蕭元青見勢不妙,趕緊解釋道:「不是我故意找上門的!是曜兒。放榜那天,顧家那小姑娘剛剛進京,正好瞧見京城百姓榜下捉婿,那姑娘慧眼識珠,立馬就讓護衛將曜兒捉迴了將軍府。」
蕭子敬:「哈?」
齊氏和師曼娘聽了這段後也笑得直不起腰,誰都沒想到兩家竟然還有這樣的緣分。對那個一眼就瞧中蕭景曜的顧家姑娘好感倍增。
小姑娘多有眼光!
蕭景曜順勢提出要蕭子敬和齊氏他們都隨自己進京。
齊氏有些猶豫,「會不會不太方便?」
蕭景曜認真道:「爹特地買了間大宅院,那院子前一戶人家可是五世同堂,現在就住了我和爹兩個主人,很是冷清。我現在被授了翰林院修撰一職,最少能在京城待三年,以後也未必會外放。你們就忍心讓我在京城思念你們嗎?」
蕭子敬還是有些猶豫,主要是他們年紀大了,故土難離,到了京城又要認識新的人,還怕自己不著調給蕭景曜招禍。
對此,蕭景曜直接把蕭元青拉出來做例子,「您看我爹模樣,像是縮著脖子過日子的嗎?現在爹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氣了,爹都不怕惹禍,您還擔心什麽?」
看著蕭元青得意洋洋的神情,蕭子敬的拳頭又硬了。
蕭景曜見齊氏有所意動,當即給了她們會心一擊,「再說了,你們就不想去見見你們未來的孫媳婦?」
齊氏頓時不再猶豫,立即拍板,「去京城!」
蕭景曜故意耍寶,捂著心口怪叫,「祖母果然是有了滿意的孫媳婦就不要孫子了。迴京後我得讓希夷多給我繡點荷包才能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齊氏不由哈哈大笑,眼神掃過蕭景曜腰間的荷包,認真叮囑蕭景曜,「你可別見人家希夷脾氣好就欺負她,問問你娘就知道,繡個荷包也不容易,你張嘴就要好幾個,這是折騰人。」
蕭元青得意挺胸,拍了拍自己腰間的荷包,「曼娘這些年就給我做了很多個!」
驕傲!
師曼娘也忍不住噗嗤一笑,對未來兒媳多出不少好感,同樣叮囑蕭景曜,「有一個荷包掛著就夠了,別故意去折騰希夷。好人家的姑娘給我們家當兒媳婦,咱們可不能欺負她。你娘我有個好婆婆,自己也不稀罕當惡婆婆。」
齊氏再次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家人又迴族裏祭祖。還沒進村,蕭景曜遠遠就瞧見了村門口那座氣派的牌坊,忍不住說道:「衙門辦事的速度還挺快,牌坊這麽快就送來了。」
蕭氏一族現在算是整個南川縣鼎鼎有名的家族了。不過蕭子敬隔三差五就讓說書先生和戲班子來族裏說一些官宦人家的族人欺男霸女惹得全族問斬的事跡,族人們雖然高興得意,走路有些飄,卻還是沒有做出格事情的念頭。
族老們也拎得清,再三告誡族人,族裏現在的體麵是蕭景曜掙來的,大家一定要管好兒孫,千萬不能為蕭景曜招禍。
家族風氣十分不錯。
時間較急,蕭景曜祭完祖後並未在族裏多待,又迴了縣裏。第二天去拜訪尹縣令,謝過他當年的提點之恩,又去了常明府再謝了一迴知府。
蕭元青和小夥伴們再次相聚,蕭子敬和齊氏則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同蕭景曜一起進京。
蕭景曜謝過師長後,又請了劉圭和鄭多福喝茶吃飯。鄭多福今年順利通過了縣試,讓劉圭好一陣羨慕。
不過劉圭也有自己的心氣,拍著胸脯對蕭景曜說道:「等我再大一點,更精通做買賣後,我就去京城找你。」
蕭景曜笑著點頭,「那我肯定備上好酒好菜,好好招待你!」
蕭景曜迴京時,劉圭等人很是不舍,不住地揮手,大喊道:「京城再見!」
迴京後,蕭景曜便去了翰林院,等著翰林院學士給自己安排活計。
然後蕭景曜就領到了一個管理前朝典籍史書的差事。
華夏一直都有本朝給前朝修史的習慣,蕭景曜負責的,隻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邊角料,還有許多年代更久遠的典籍,全在屋裏落灰。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文書,要理清楚可不是個輕省的活計。
看著屋裏亂糟糟的書籍,蕭景曜忍不住挑了挑眉。
嗯……這個下馬威還挺含蓄。
第051章
蕭景曜早就猜到自己剛到翰林院可能會碰上頂頭上司給的下馬威。這都算是職場潛規則了, 千年之後也差不多。
認真想想,蕭景曜六元在手,有史以來第一人, 或多或少都是有些傲氣在身上的。旁人角度看,隻覺得蕭景曜可真厲害,不是文曲星下凡都達不到這個成就。但從上司的角度來看, 下屬太過光芒萬丈,本身就是個不太穩定的因素, 不利於自己的管理。所以一般職場新人剛進公司,或多或少都會被打壓一波。也算是另一種服從性測試。
白手起家的蕭景曜可太清楚這裏頭的套路了。
翰林院掌製誥、史冊、文翰等事。雖然扺掌翰林院的翰林院學士才是正五品的官職, 放在權貴如雲的京城根本不夠看的。但翰林院要起草各種文書敕誥, 朝中各種禮議製度同樣要經翰林院起草成文, 還有天子詔書和聖旨, 也多由翰林起草。所以別看翰林院學士這個正五品的官職品級不高, 但這可是實打實的天子近臣, 清貴又體麵。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麽多年過去了,顧家人怕是都忘記蕭家了,你眼巴巴湊上去,多跌份!曜兒可是讀書人,最要名聲!
蕭子敬想著想著,看向蕭元青的目光格外不善,已經開始思考要從哪裏開始揍他了。
蕭元青見勢不妙,趕緊解釋道:「不是我故意找上門的!是曜兒。放榜那天,顧家那小姑娘剛剛進京,正好瞧見京城百姓榜下捉婿,那姑娘慧眼識珠,立馬就讓護衛將曜兒捉迴了將軍府。」
蕭子敬:「哈?」
齊氏和師曼娘聽了這段後也笑得直不起腰,誰都沒想到兩家竟然還有這樣的緣分。對那個一眼就瞧中蕭景曜的顧家姑娘好感倍增。
小姑娘多有眼光!
蕭景曜順勢提出要蕭子敬和齊氏他們都隨自己進京。
齊氏有些猶豫,「會不會不太方便?」
蕭景曜認真道:「爹特地買了間大宅院,那院子前一戶人家可是五世同堂,現在就住了我和爹兩個主人,很是冷清。我現在被授了翰林院修撰一職,最少能在京城待三年,以後也未必會外放。你們就忍心讓我在京城思念你們嗎?」
蕭子敬還是有些猶豫,主要是他們年紀大了,故土難離,到了京城又要認識新的人,還怕自己不著調給蕭景曜招禍。
對此,蕭景曜直接把蕭元青拉出來做例子,「您看我爹模樣,像是縮著脖子過日子的嗎?現在爹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氣了,爹都不怕惹禍,您還擔心什麽?」
看著蕭元青得意洋洋的神情,蕭子敬的拳頭又硬了。
蕭景曜見齊氏有所意動,當即給了她們會心一擊,「再說了,你們就不想去見見你們未來的孫媳婦?」
齊氏頓時不再猶豫,立即拍板,「去京城!」
蕭景曜故意耍寶,捂著心口怪叫,「祖母果然是有了滿意的孫媳婦就不要孫子了。迴京後我得讓希夷多給我繡點荷包才能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齊氏不由哈哈大笑,眼神掃過蕭景曜腰間的荷包,認真叮囑蕭景曜,「你可別見人家希夷脾氣好就欺負她,問問你娘就知道,繡個荷包也不容易,你張嘴就要好幾個,這是折騰人。」
蕭元青得意挺胸,拍了拍自己腰間的荷包,「曼娘這些年就給我做了很多個!」
驕傲!
師曼娘也忍不住噗嗤一笑,對未來兒媳多出不少好感,同樣叮囑蕭景曜,「有一個荷包掛著就夠了,別故意去折騰希夷。好人家的姑娘給我們家當兒媳婦,咱們可不能欺負她。你娘我有個好婆婆,自己也不稀罕當惡婆婆。」
齊氏再次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家人又迴族裏祭祖。還沒進村,蕭景曜遠遠就瞧見了村門口那座氣派的牌坊,忍不住說道:「衙門辦事的速度還挺快,牌坊這麽快就送來了。」
蕭氏一族現在算是整個南川縣鼎鼎有名的家族了。不過蕭子敬隔三差五就讓說書先生和戲班子來族裏說一些官宦人家的族人欺男霸女惹得全族問斬的事跡,族人們雖然高興得意,走路有些飄,卻還是沒有做出格事情的念頭。
族老們也拎得清,再三告誡族人,族裏現在的體麵是蕭景曜掙來的,大家一定要管好兒孫,千萬不能為蕭景曜招禍。
家族風氣十分不錯。
時間較急,蕭景曜祭完祖後並未在族裏多待,又迴了縣裏。第二天去拜訪尹縣令,謝過他當年的提點之恩,又去了常明府再謝了一迴知府。
蕭元青和小夥伴們再次相聚,蕭子敬和齊氏則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同蕭景曜一起進京。
蕭景曜謝過師長後,又請了劉圭和鄭多福喝茶吃飯。鄭多福今年順利通過了縣試,讓劉圭好一陣羨慕。
不過劉圭也有自己的心氣,拍著胸脯對蕭景曜說道:「等我再大一點,更精通做買賣後,我就去京城找你。」
蕭景曜笑著點頭,「那我肯定備上好酒好菜,好好招待你!」
蕭景曜迴京時,劉圭等人很是不舍,不住地揮手,大喊道:「京城再見!」
迴京後,蕭景曜便去了翰林院,等著翰林院學士給自己安排活計。
然後蕭景曜就領到了一個管理前朝典籍史書的差事。
華夏一直都有本朝給前朝修史的習慣,蕭景曜負責的,隻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邊角料,還有許多年代更久遠的典籍,全在屋裏落灰。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文書,要理清楚可不是個輕省的活計。
看著屋裏亂糟糟的書籍,蕭景曜忍不住挑了挑眉。
嗯……這個下馬威還挺含蓄。
第051章
蕭景曜早就猜到自己剛到翰林院可能會碰上頂頭上司給的下馬威。這都算是職場潛規則了, 千年之後也差不多。
認真想想,蕭景曜六元在手,有史以來第一人, 或多或少都是有些傲氣在身上的。旁人角度看,隻覺得蕭景曜可真厲害,不是文曲星下凡都達不到這個成就。但從上司的角度來看, 下屬太過光芒萬丈,本身就是個不太穩定的因素, 不利於自己的管理。所以一般職場新人剛進公司,或多或少都會被打壓一波。也算是另一種服從性測試。
白手起家的蕭景曜可太清楚這裏頭的套路了。
翰林院掌製誥、史冊、文翰等事。雖然扺掌翰林院的翰林院學士才是正五品的官職, 放在權貴如雲的京城根本不夠看的。但翰林院要起草各種文書敕誥, 朝中各種禮議製度同樣要經翰林院起草成文, 還有天子詔書和聖旨, 也多由翰林起草。所以別看翰林院學士這個正五品的官職品級不高, 但這可是實打實的天子近臣, 清貴又體麵。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