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帝拒絕再同竇平旌討論養孩子的問題,並抬手讓竇平旌滾蛋。
竇平旌麻溜地滾了,正寧帝又吩咐他,「去東宮看看太子再滾。」
竇平旌撇撇嘴,腳下一轉,往東宮方向走去。
正寧帝揉了揉眉心,緩解了一下怒火,又深深地嘆了口氣。良久,正寧帝又翻出了蕭景曜的會試文章,食指在案幾上不疾不徐地敲著,皺著眉頭,不知在沉思些什麽。
竇平旌慢悠悠晃去了東宮。六位成年的皇子中,竇平旌和太子的關係最親密,二人除了有血緣親情之外,還有一同長大的情分。隻不過年紀大了後,兩人便少了來往,太子更是因為竇平旌將竇家攪得四分五裂的事,對竇平旌有所不滿。竇平旌也是硬脾氣,鮮少有低頭的時候,兩邊的來往就更淡了。
到了東宮,竇平旌瞅了瞅太子的臉色,旋即放下心來,「瞧著隻是簡單的風寒,沒什麽病容。虧陛下還趕著我過來看看你,我看你活蹦亂跳的,沒幾日就能恢復如常,繼續上朝了。」
太子同正寧帝有六分相似,打眼望去,幾乎就是年輕版的正寧帝,隻是氣質更鋒銳一些,不如正寧帝圓融溫和。
「咳咳,父皇叫你你才來,你是故意氣我的嗎?」太子一時間都不知道是該感動於正寧帝對他的關心,還是該痛恨竇平旌的無理。
竇平旌眼中飛快閃過一抹嘆息,轉眼又恢復了尋常桀驁的模樣,快得連太子都沒捕捉到,隻是說道:「陛下待你自然是極好,大齊歷代太子中,你是最得寵的那個。陛下一片拳拳愛子之心,你可要多多孝順陛下。」
太子狐疑地看著竇平旌,「這倒不像是你會說的話。」
竇平旌翻了個白眼,「我都陛下趕來看你了,能不多說幾句好話嗎?不然他指定又要念叨我。」
太子忍不住輕笑,又咳了幾聲,端過桌上的薑茶喝了,心情驟然好了不少,「那你便再多說幾句好話給孤聽聽。」
竇平旌才不幹,毫不客氣地讓人去廚房拿碎玉糕,他要裝一盒帶迴家好好吃。
太子雖然生氣,卻也不好落個連盒糕點都不願給舅舅的小氣名聲,氣得胸膛起伏了好一陣後,索性把眼睛一閉,來個眼不見為淨,任憑竇平旌嘰嘰歪歪。
竇平旌也沒在東宮多待,心滿意足地揣著裝著碎玉糕的食盒,臨走時拍了拍太子的肩,「陛下一片慈愛之心,你身子好後,可要記得去謝恩。」
太子將臉撇到另一邊,不耐煩地揮手,「孤自然會去,還用你多嘴?」
等到竇平旌離開後,太子才轉過頭來,看了眼竇平旌離開的方向,右手擋住眼睛,命人把藥端過來。
正寧帝對他確實十分好,進貢的東西,有些珍品,甚至都搬來了東宮,連內庫都沒有。
但太子依然十分憂心,父皇確實是一個好父親。但既然是個好父親,這個父親的好,就不止對他一個兒子。
太子想到已經成年開府,接連嶄露頭角的弟弟們,心中一片擔憂。尤其是寧王,後宮皆由貴妃掌管,貴妃又頗為受寵,寧王的待遇在眾多皇子中,隻比他這個太子差一點點。正寧帝去後宮,總能聽到寧王的好話。
皇後早亡,太子沒有能在後宮幫他拉近正寧帝的長輩。在父子溫情方麵,已經快被寧王超過。
畢竟太子也已經二十多歲,不可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在正寧帝麵前撒嬌賣癡。父子間現在的溫情,還不如以往。太子十分有危機感。
「讓太醫再過來一趟。」太子仰頭將苦得要命的藥一口氣喝下,神情一片平靜。他是太子,必須要以最完美的姿態站在正寧帝身邊,壓住所有蠢蠢欲動的弟弟們。
即便承恩公府勢力大不如前,隻要竇平旌依然受寵,他還是能借用承恩公府的勢力。
太子閉了閉眼,腦海中閃過無數思緒,隻覺得心裏比剛剛喝的藥更苦。
竇平旌出了東宮後,在去宮門口的路上和福王打了個照麵。
不同於太子的尊貴傲氣,福王十分開朗,渾身上下都洋溢著快樂的氣息。見了竇平旌,福王主動笑著打了招唿,「舅舅,你也去東宮看太子嗎?」
竇平旌神色緩和了些許,點了點頭,「我剛從東宮出來,太子臉色尚好,並無大礙。」
「那就好。」福王拍了拍胸脯,長長鬆了口氣,「父皇肯定十分擔心,我先去看看大哥,失陪了。」
等到竇平旌快出宮時,正寧帝又命人把他叫了迴去,顯然是消了氣,又有話要對他說。
竇平旌無奈,一邊埋怨正寧帝折騰人,一邊往養心殿走去。聽得前來傳令的內侍麵如土色,恨不得自己立馬變成一個聾子。他真的不想聽承恩公埋怨陛下!
到了養心殿,正寧帝也沒再揪住先前的事不放,先問竇平旌,「太子現在如何?」
竇平旌如實迴答,「瞧著臉色不不錯,隻是時常咳嗽,清減了些。」
正寧帝頓時心疼不已,「朕就說要他好好養著,他偏偏不肯聽,擔心朕太過操勞,想盡量為朕處理些瑣事。這孩子,有孝心是好事,哪能孝順到不顧及自己的身子呢?」
竇平旌懷疑正寧帝是故意在向他炫耀孝順的兒子,並且有證據。
不過,正寧帝滿意地向竇平旌炫耀了一迴孝順太子後,話鋒立即一轉,「明晟應當也快啟程迴京了,你這些日子收斂一點,好好養足精神,一同陪朕去迎接明晟。」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竇平旌麻溜地滾了,正寧帝又吩咐他,「去東宮看看太子再滾。」
竇平旌撇撇嘴,腳下一轉,往東宮方向走去。
正寧帝揉了揉眉心,緩解了一下怒火,又深深地嘆了口氣。良久,正寧帝又翻出了蕭景曜的會試文章,食指在案幾上不疾不徐地敲著,皺著眉頭,不知在沉思些什麽。
竇平旌慢悠悠晃去了東宮。六位成年的皇子中,竇平旌和太子的關係最親密,二人除了有血緣親情之外,還有一同長大的情分。隻不過年紀大了後,兩人便少了來往,太子更是因為竇平旌將竇家攪得四分五裂的事,對竇平旌有所不滿。竇平旌也是硬脾氣,鮮少有低頭的時候,兩邊的來往就更淡了。
到了東宮,竇平旌瞅了瞅太子的臉色,旋即放下心來,「瞧著隻是簡單的風寒,沒什麽病容。虧陛下還趕著我過來看看你,我看你活蹦亂跳的,沒幾日就能恢復如常,繼續上朝了。」
太子同正寧帝有六分相似,打眼望去,幾乎就是年輕版的正寧帝,隻是氣質更鋒銳一些,不如正寧帝圓融溫和。
「咳咳,父皇叫你你才來,你是故意氣我的嗎?」太子一時間都不知道是該感動於正寧帝對他的關心,還是該痛恨竇平旌的無理。
竇平旌眼中飛快閃過一抹嘆息,轉眼又恢復了尋常桀驁的模樣,快得連太子都沒捕捉到,隻是說道:「陛下待你自然是極好,大齊歷代太子中,你是最得寵的那個。陛下一片拳拳愛子之心,你可要多多孝順陛下。」
太子狐疑地看著竇平旌,「這倒不像是你會說的話。」
竇平旌翻了個白眼,「我都陛下趕來看你了,能不多說幾句好話嗎?不然他指定又要念叨我。」
太子忍不住輕笑,又咳了幾聲,端過桌上的薑茶喝了,心情驟然好了不少,「那你便再多說幾句好話給孤聽聽。」
竇平旌才不幹,毫不客氣地讓人去廚房拿碎玉糕,他要裝一盒帶迴家好好吃。
太子雖然生氣,卻也不好落個連盒糕點都不願給舅舅的小氣名聲,氣得胸膛起伏了好一陣後,索性把眼睛一閉,來個眼不見為淨,任憑竇平旌嘰嘰歪歪。
竇平旌也沒在東宮多待,心滿意足地揣著裝著碎玉糕的食盒,臨走時拍了拍太子的肩,「陛下一片慈愛之心,你身子好後,可要記得去謝恩。」
太子將臉撇到另一邊,不耐煩地揮手,「孤自然會去,還用你多嘴?」
等到竇平旌離開後,太子才轉過頭來,看了眼竇平旌離開的方向,右手擋住眼睛,命人把藥端過來。
正寧帝對他確實十分好,進貢的東西,有些珍品,甚至都搬來了東宮,連內庫都沒有。
但太子依然十分憂心,父皇確實是一個好父親。但既然是個好父親,這個父親的好,就不止對他一個兒子。
太子想到已經成年開府,接連嶄露頭角的弟弟們,心中一片擔憂。尤其是寧王,後宮皆由貴妃掌管,貴妃又頗為受寵,寧王的待遇在眾多皇子中,隻比他這個太子差一點點。正寧帝去後宮,總能聽到寧王的好話。
皇後早亡,太子沒有能在後宮幫他拉近正寧帝的長輩。在父子溫情方麵,已經快被寧王超過。
畢竟太子也已經二十多歲,不可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在正寧帝麵前撒嬌賣癡。父子間現在的溫情,還不如以往。太子十分有危機感。
「讓太醫再過來一趟。」太子仰頭將苦得要命的藥一口氣喝下,神情一片平靜。他是太子,必須要以最完美的姿態站在正寧帝身邊,壓住所有蠢蠢欲動的弟弟們。
即便承恩公府勢力大不如前,隻要竇平旌依然受寵,他還是能借用承恩公府的勢力。
太子閉了閉眼,腦海中閃過無數思緒,隻覺得心裏比剛剛喝的藥更苦。
竇平旌出了東宮後,在去宮門口的路上和福王打了個照麵。
不同於太子的尊貴傲氣,福王十分開朗,渾身上下都洋溢著快樂的氣息。見了竇平旌,福王主動笑著打了招唿,「舅舅,你也去東宮看太子嗎?」
竇平旌神色緩和了些許,點了點頭,「我剛從東宮出來,太子臉色尚好,並無大礙。」
「那就好。」福王拍了拍胸脯,長長鬆了口氣,「父皇肯定十分擔心,我先去看看大哥,失陪了。」
等到竇平旌快出宮時,正寧帝又命人把他叫了迴去,顯然是消了氣,又有話要對他說。
竇平旌無奈,一邊埋怨正寧帝折騰人,一邊往養心殿走去。聽得前來傳令的內侍麵如土色,恨不得自己立馬變成一個聾子。他真的不想聽承恩公埋怨陛下!
到了養心殿,正寧帝也沒再揪住先前的事不放,先問竇平旌,「太子現在如何?」
竇平旌如實迴答,「瞧著臉色不不錯,隻是時常咳嗽,清減了些。」
正寧帝頓時心疼不已,「朕就說要他好好養著,他偏偏不肯聽,擔心朕太過操勞,想盡量為朕處理些瑣事。這孩子,有孝心是好事,哪能孝順到不顧及自己的身子呢?」
竇平旌懷疑正寧帝是故意在向他炫耀孝順的兒子,並且有證據。
不過,正寧帝滿意地向竇平旌炫耀了一迴孝順太子後,話鋒立即一轉,「明晟應當也快啟程迴京了,你這些日子收斂一點,好好養足精神,一同陪朕去迎接明晟。」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