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幾乎每天都泡在公孫家的書房裏。他看書快,記憶力強,但這些書的內容並非隻要死記硬背就能理解的。貪多嚼不爛,蕭景曜大多選擇記個兩三本,迴家休息時,再慢慢在腦海裏復盤,逐字逐句理解。


    晃眼又是一個月,京城的雪下得更厚了。每天清晨,大戶人家門口,都有下人拿著掃把認真掃雪,免得主家出門,踏進雪坑裏,濕了鞋襪。


    蕭景曜還是雷打不動地前去公孫瑾府上看書,他現在穿的是內裏有毛的氈靴,外頭披了件裘衣,縮在裘衣裏的手還捧著個小香爐,裏麵放了上等的銀絲炭,一點菸霧都沒有,放幾塊在香爐裏,能燃幾炷香的時間,夠蕭景曜從宅子去公孫府路上取暖了。


    不過天氣委實太冷,潑水成冰的時節,蕭景曜踩在雪地上,也覺得腳底的寒氣一陣又一陣。到了公孫府時,蕭景曜的雙腳幾乎冷到沒有知覺。雖不至於「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但也冷得直打哆嗦。好生體驗了一迴古人求學之艱辛。


    好在蕭景曜身子骨強健,喝了杯熱茶便緩了過來,繼續聽公孫瑾的指點。


    這段時間下來,公孫瑾對蕭景曜的態度越來越溫和。若是說公孫瑾之前隻是出於愛才的心裏,才對蕭景曜多加關照。那麽現在,公孫瑾對蕭景曜的愛護,除了惜才之心外,也有幾分師生情誼。


    蕭景曜也會做人,還有個情商滿點的親爹。蕭元青都不用蕭景曜多操心,一聽說公孫瑾願意指點蕭景曜,蕭元青早就為蕭景曜準備好了最合適的禮物。不一定貴重,卻足夠貼心。


    公孫瑾心裏很是熨帖。


    兩人交流多了,除了功課和聊其他學問之外,公孫瑾還會對蕭景曜說一說京城內各個高官的性情喜好,以及他們之間錯綜複雜的姻親關係。


    對於蕭景曜來說,這一塊知識點基本算是空白。還是吃了出身不高的虧,蕭景曜能知道六部尚書是哪幾位大人就不錯了,至於他們的家族和姻親關係……不好意思,這個內容超綱了,蕭景曜想打聽也打聽不出來。


    這些人際關係日後可是能派上大用場的,蕭景曜聽得格外認真。


    公孫瑾見蕭景曜專注的眼神,心中又是一笑,隻覺得蕭景曜聰慧剔透得簡直過分,天生就知道哪些東西要緊。對於他這個年紀來說,委實難得。多少官員在官場蹉跎半輩子,都領悟不到這點,蕭景曜卻仿佛天生就懂,不需要人刻意提點,他就能在一堆東西選出對自己有用的。


    這是天授,一般人根本學不來。


    公孫瑾心裏也暗暗鬆了口氣,心說蕭景曜既然有這份機敏,他先前一時高興太過,讓蕭景曜在正寧帝那裏掛了名,當時他還有擔心,這對蕭景曜來說不知時好時壞。如今見蕭景曜心思靈透,公孫瑾也放下了心裏的擔憂,隻覺得這對蕭景曜來說也算是一份機遇。


    而蕭景曜現在的表現,讓公孫瑾相信,他能抓住這份機遇。


    公孫瑾待蕭景曜如此寬厚,自然也讓公孫夫人上了心。對方心裏一琢磨,試探地問公孫瑾,「夫君如此看重蕭景曜,想必他的才學確實出眾。如此出類拔萃的年輕人,夫君可是有意和蕭家做親?」


    十三歲的少年舉人,便是放在京城,也足夠引人注目。要不是蕭景曜每天往公孫府跑,一看就是和公孫瑾關係匪淺的樣子,蕭景曜現在住的那間宅子,門檻都要被媒婆給踏平了。


    所謂五十少進士。這個時代,五十歲才中進士都算年輕人,蕭景曜這個十三歲的少年郎,在一眾舉人中,當真是年輕得太過突出了。要是他這次能順利考中進士,那更是了不得,大齊還沒出過這麽年輕的進士呢。


    家裏有閨女的,怎麽看蕭景曜都覺得這是個極好的女婿人選。長得俊,有才華,還年輕。就算本來就打算拿女兒來聯姻的人家,都十分心動。他們雖然想拿女兒的親事為家族收攏更多的優秀人才,但也不想落個不顧女兒死活的名聲。把女兒嫁給四五十的進士當填房,進門就當娘,還是把女兒嫁給前途無量的十三歲舉人。隻要腦子沒毛病的,都知道選哪邊。


    公孫夫人想到婚事上,也不意外。隻可惜公孫瑾沒有適齡的女兒,不然的話,公孫夫人都想讓蕭景曜當自己的女婿了。


    公孫瑾倒是沒想到這一層,不由失笑,「我看景曜還沒開竅,會試要緊,婚事各有各的緣法,暫且別去拿這事讓他分心。」


    在公孫瑾的指點下,蕭景曜這段時間的文章又有了質的飛躍。雜文公文基本寫得與朝中大臣無異,用詞老練,言之有物。策問就不用說,蕭景曜本就腹內有幹坤,再加上公孫家的那堆藏書和公孫瑾一對一的指導。看公孫瑾越來越滿意的神色就知道蕭景曜的策問水平有多高。


    蕭景曜不知道的是,公孫瑾沒告訴他,就算把他現在的策問拿去翰林院,讓那些滿腹經綸的清高翰林們看了,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過公孫瑾沒對蕭景曜明說,生怕蕭景曜驕傲。


    到了年關,蕭景曜婉拒了公孫瑾讓他去公孫府一起過年的邀請,和蕭元青蕭平安,再加上張伯卿幾人,一起簡單地吃了頓年夜飯。


    過了年,會試的腳步就更近了。各地舉人陸陸續續趕到京城,本就繁華的京城更添幾分熱鬧。


    蕭景曜依然保持著先前的作息,每天看書,復盤,寫文章,聽從公孫瑾的指點改文章,隻覺得日子同剛進京時也沒什麽區別。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天驕[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鑾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鑾音並收藏寒門天驕[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