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跟在蕭子敬和蕭元青身後,認認真真地給每一位祖宗磕頭上香。
好在祖宗們的墓都很正常,沒有像蕭元青胡說八道那樣冒青煙著火。
祭完祖迴去後,蕭景曜又收到了無數份邀請帖,都是邀請他參加各種宴會的。
再一問柳疏晏等人,都接了不少帖子。
幾人去了府學,向同窗們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考試經驗。柳疏晏本著不能隻有他們三人受折磨的原則,問了蕭景曜的意見後,把蕭景曜的模擬考試方法說了出去。
教諭們眼神大亮。
張伯卿用手肘戳了戳柳疏晏的腰,壞笑道:「你這傢夥,根本沒安好心。同窗們要倒大黴了!」
柳疏晏無辜臉,「我告訴他們這個好辦法,怎麽能算是不安好心呢?」
嘿嘿嘿,反正受苦的不是我們,高興!
唐振源幽幽道:「你們是不是忘記了,會試同樣有九天。你猜,景曜會不會再讓我們來一場模擬會試?二月份的天,一邊凍得打哆嗦,一邊聞著臭烘烘的味道,還得費心寫文章……」
柳疏晏和張伯卿麵色大變,仿佛兩隻鬥敗了公雞,無精打采。
想到還要再經歷一場這樣的折磨,兩人真是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蕭景曜則在思考另一件事情。現在已經到了八月底,從雍州到京城,走官道,大概要一個月的時間。
會試二月初九開考,南北天氣差異大,最好提前到京城適應一番京城的氣候,免得水土不服,一到京城都病倒,連貢院都進不去,隻能躺在醫館喝藥。
這麽一算,留給蕭景曜的時間也不多了,在家過個年都不行。
蕭景曜把柳疏晏三人叫過來,四個人腦袋湊在一塊兒分析了許久,最終決定十月份出發,十一月份到京城,路上不至於太冷而染上風寒。哪怕真的病了,也有兩個月的調理時間,自己也安心。
定下出發的時間後,蕭景曜就給邢克己去了封信。同時還給公孫瑾寫了一封道喜信。
在蕭景曜收拾好行李準備進京時,這封道喜的信也送到了公孫瑾手裏。
看著信上「公孫大人,學生不負所望,如約來京城拜見您」這樣不算客氣卻十分親近的話語,公孫瑾當即拍桌大笑,「好小子,你竟然真的做到了!若是真的能一鼓作氣再通過會試和殿試,那就真是前無古人,後也很難有來者了。」
正寧帝在拉著公孫瑾玩三國殺卡牌時,發現公孫瑾的心情格外好,忍不住出聲詢問,其他閣老們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在拿出三國殺卡牌時,正寧帝等人就知道公孫瑾同蕭景曜有書信往來,公孫瑾自然也沒瞞著,樂嗬嗬道:「還是那個做出來三國殺卡牌的蕭景曜,他要進京了。」
正寧帝挑眉,驚訝道:「他才多大,就中舉了?」
「不僅如此,」公孫瑾眉眼含笑,「陛下有所不知,他這迴,拿下了雍州的解元,加上先前中的小三元,可是連中四元了。」
話音剛落,見多識廣,養氣功夫一流的閣老們都對公孫瑾投來震驚的目光。
正寧帝同樣瞳孔地震,「十三歲?連中四元?」
而後,正寧帝想到今年正好是正寧十三年,又是大喜,「好好好!這個蕭景曜,確實不負他神童之名!他要是能進殿試,朕可得好好看看他!」
各地進獻的祥瑞是假,但蕭景曜這個在朕登基之後出生的神童,有這般才華,分明就是祥瑞呀!
正寧帝性情溫和,隻是被先帝打壓太過,登上皇位後也對此難以釋懷。蕭景曜的年紀很是討巧,在正寧帝即位後出生,又這般出眾,自然讓正寧帝想到他乃帝王,天命所歸。古時賢德的帝王都會有神異之人輔佐,蕭景曜年紀小,正好占了這個便宜。
就算正寧帝心裏知道這些說法是假的,但也對蕭景曜生出了幾分好感。
剛收拾完行李登上馬車的蕭景曜連著打了個好幾個噴嚏,忍不住納悶,誰在念叨自己?
第044章
進京路途遙遠, 考慮到南北方的氣候差異,蕭景曜帶足了保暖的衣裳和被褥,還有常備藥包和藥丸, 再加上筆墨紙硯和書籍等東西,行李委實不少。
張伯卿幾人自從鄉試那次模擬考之後,對蕭景曜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尤其是這種細節方麵的瑣事, 幾人一致認定,不需要動腦子, 跟著蕭景曜走就行。
蕭景曜:「……」
這幾個傢夥,是不是腦子有點問題?
臨行前, 蕭元青還特地約了小夥伴們喝了一場酒。劉慎行等人又是為他高興, 又有些心酸, 知道以後兄弟們很難再相見, 蕭景曜要是留在京城當官, 蕭元青等人肯定是要進京陪著他的。
蕭元青卻有不同的想法, 樂嗬嗬道:「我打聽過了,新科進士除了一甲三人直接入翰林院授官之外, 其他人都要在什麽庶常館學習三年。三年後能留在京城的基本沒有, 都要被外放出去做官。一般都是從縣令開始幹,慢慢升官。咱們縣衙後院是什麽光景,你們也不是不知道。院子小,住的人多。到時候曜兒成家了,我爹娘年紀也大了,總不能他到一處上任,我們就全都跟著他一起走?那不得被人嘲笑他還沒斷奶。」
「我都想好了, 曜兒那個時候正值年輕力壯,年輕人意氣風發, 我就不去湊熱鬧了,迴來侍奉爹娘。到時候,咱們兄弟,還能在一塊兒喝酒玩樂!」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好在祖宗們的墓都很正常,沒有像蕭元青胡說八道那樣冒青煙著火。
祭完祖迴去後,蕭景曜又收到了無數份邀請帖,都是邀請他參加各種宴會的。
再一問柳疏晏等人,都接了不少帖子。
幾人去了府學,向同窗們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考試經驗。柳疏晏本著不能隻有他們三人受折磨的原則,問了蕭景曜的意見後,把蕭景曜的模擬考試方法說了出去。
教諭們眼神大亮。
張伯卿用手肘戳了戳柳疏晏的腰,壞笑道:「你這傢夥,根本沒安好心。同窗們要倒大黴了!」
柳疏晏無辜臉,「我告訴他們這個好辦法,怎麽能算是不安好心呢?」
嘿嘿嘿,反正受苦的不是我們,高興!
唐振源幽幽道:「你們是不是忘記了,會試同樣有九天。你猜,景曜會不會再讓我們來一場模擬會試?二月份的天,一邊凍得打哆嗦,一邊聞著臭烘烘的味道,還得費心寫文章……」
柳疏晏和張伯卿麵色大變,仿佛兩隻鬥敗了公雞,無精打采。
想到還要再經歷一場這樣的折磨,兩人真是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蕭景曜則在思考另一件事情。現在已經到了八月底,從雍州到京城,走官道,大概要一個月的時間。
會試二月初九開考,南北天氣差異大,最好提前到京城適應一番京城的氣候,免得水土不服,一到京城都病倒,連貢院都進不去,隻能躺在醫館喝藥。
這麽一算,留給蕭景曜的時間也不多了,在家過個年都不行。
蕭景曜把柳疏晏三人叫過來,四個人腦袋湊在一塊兒分析了許久,最終決定十月份出發,十一月份到京城,路上不至於太冷而染上風寒。哪怕真的病了,也有兩個月的調理時間,自己也安心。
定下出發的時間後,蕭景曜就給邢克己去了封信。同時還給公孫瑾寫了一封道喜信。
在蕭景曜收拾好行李準備進京時,這封道喜的信也送到了公孫瑾手裏。
看著信上「公孫大人,學生不負所望,如約來京城拜見您」這樣不算客氣卻十分親近的話語,公孫瑾當即拍桌大笑,「好小子,你竟然真的做到了!若是真的能一鼓作氣再通過會試和殿試,那就真是前無古人,後也很難有來者了。」
正寧帝在拉著公孫瑾玩三國殺卡牌時,發現公孫瑾的心情格外好,忍不住出聲詢問,其他閣老們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在拿出三國殺卡牌時,正寧帝等人就知道公孫瑾同蕭景曜有書信往來,公孫瑾自然也沒瞞著,樂嗬嗬道:「還是那個做出來三國殺卡牌的蕭景曜,他要進京了。」
正寧帝挑眉,驚訝道:「他才多大,就中舉了?」
「不僅如此,」公孫瑾眉眼含笑,「陛下有所不知,他這迴,拿下了雍州的解元,加上先前中的小三元,可是連中四元了。」
話音剛落,見多識廣,養氣功夫一流的閣老們都對公孫瑾投來震驚的目光。
正寧帝同樣瞳孔地震,「十三歲?連中四元?」
而後,正寧帝想到今年正好是正寧十三年,又是大喜,「好好好!這個蕭景曜,確實不負他神童之名!他要是能進殿試,朕可得好好看看他!」
各地進獻的祥瑞是假,但蕭景曜這個在朕登基之後出生的神童,有這般才華,分明就是祥瑞呀!
正寧帝性情溫和,隻是被先帝打壓太過,登上皇位後也對此難以釋懷。蕭景曜的年紀很是討巧,在正寧帝即位後出生,又這般出眾,自然讓正寧帝想到他乃帝王,天命所歸。古時賢德的帝王都會有神異之人輔佐,蕭景曜年紀小,正好占了這個便宜。
就算正寧帝心裏知道這些說法是假的,但也對蕭景曜生出了幾分好感。
剛收拾完行李登上馬車的蕭景曜連著打了個好幾個噴嚏,忍不住納悶,誰在念叨自己?
第044章
進京路途遙遠, 考慮到南北方的氣候差異,蕭景曜帶足了保暖的衣裳和被褥,還有常備藥包和藥丸, 再加上筆墨紙硯和書籍等東西,行李委實不少。
張伯卿幾人自從鄉試那次模擬考之後,對蕭景曜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尤其是這種細節方麵的瑣事, 幾人一致認定,不需要動腦子, 跟著蕭景曜走就行。
蕭景曜:「……」
這幾個傢夥,是不是腦子有點問題?
臨行前, 蕭元青還特地約了小夥伴們喝了一場酒。劉慎行等人又是為他高興, 又有些心酸, 知道以後兄弟們很難再相見, 蕭景曜要是留在京城當官, 蕭元青等人肯定是要進京陪著他的。
蕭元青卻有不同的想法, 樂嗬嗬道:「我打聽過了,新科進士除了一甲三人直接入翰林院授官之外, 其他人都要在什麽庶常館學習三年。三年後能留在京城的基本沒有, 都要被外放出去做官。一般都是從縣令開始幹,慢慢升官。咱們縣衙後院是什麽光景,你們也不是不知道。院子小,住的人多。到時候曜兒成家了,我爹娘年紀也大了,總不能他到一處上任,我們就全都跟著他一起走?那不得被人嘲笑他還沒斷奶。」
「我都想好了, 曜兒那個時候正值年輕力壯,年輕人意氣風發, 我就不去湊熱鬧了,迴來侍奉爹娘。到時候,咱們兄弟,還能在一塊兒喝酒玩樂!」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